喝茶可以對身體有什么好處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容易引發多種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和中風。茶葉中的一些成分可以幫助降低高血壓的風險和改善已經存在的高血壓情況。
喝茶兒茶素的降壓效應
兒茶素是茶葉中的一類多酚化合物,尤其是綠茶中含量較高。研究發現,兒茶素可以有助于放松血管,增加血管內皮細胞的一氧化氮生成,降低血管緊張度,從而降低血壓。
喝茶具有抗炎作用
慢性炎癥與高血壓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茶葉中的抗氧化物質和抗炎化合物可以減輕炎癥反應,有助于維持血管的健康狀態。
外國的喝茶歷史介紹
英國人在東方與茶有所接觸后,茶本身也通過荷蘭進入了英國本土。“17世紀30年代,茶由荷蘭傳到法國,50年代傳到了英格蘭。”倫敦商人湯瑪斯·加韋在1657年時即開始在咖啡館售茶。同時,茶也作為藥品進入了藥店,但該渠道對擴大茶的傳播作用有限。當時茶葉堪稱昂貴,“每磅售價不低于60先令”,其社會影響還有待提高。
茶在咖啡館緩慢傳播的同時,英國政局的變化為茶的傳播增加了助力。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查理·斯圖亞特從歐陸流亡歸來成為查理二世,他于1662年和葡萄牙的凱瑟琳公主進行政治聯姻。葡萄牙在歐洲較早接觸飲茶的國家有,凱瑟琳個人尤其喜好飲茶,時常“在小巧的杯中啜飲”,她的這一愛好很快在宮廷中流行起來。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后詹姆斯二世即位,1688年即發生了光榮革命,從荷蘭而來的威廉與瑪麗共同進行統治。因為飲茶在荷蘭較為流行,瑪麗也嗜好飲茶,經常在宮廷舉辦中國式茶會。宮廷風尚向來為英國貴族所艷羨,所以飲茶也被貴族所效仿,由此,飲茶在英國社會上層中逐漸傳播開來。
社會上層的風尚向來為其他階層所模仿,進入18世紀后,中產階級也開始嘗試,“飲茶已經變得如此普通,它已經無須介紹。”社會下層也受到影響。此時“倫敦城中仆人的早餐,基本上已然是面包加上黃油,再搭配以奶茶”,但社會下層普遍飲茶尚需時日。18世紀后半期,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葉進口量猛增,1750年購茶2,324,912磅,1774年時則增長到了6,831,534磅。茶貿易的發展致使其價格明顯下降,這為飲茶在社會下層中真正普及創造了條件。對18世紀末期普通農業勞動者家庭開支的研究表明,茶已被列為基本消費。可以說,到18世紀末期,飲茶已經在社會各階層中得到普及,英國真正成為全民飲茶的國家。
喝白茶黃茶怎么樣?
白茶的茶性寒轉涼,適用人群與綠茶相同,只不過綠茶陳茶是草,白茶陳茶是寶,有一定年代的白茶養生功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