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的氣候特征
大暑節氣的氣候特征
大暑節氣的氣候特點就是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如蘇、浙、贛等一帶處于炎熱少雨季節,滴雨似黃金。而在我國的華南西部地區雖然高溫出現也最頻繁,但雨水卻最豐沛、雷暴最常見,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這里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就是說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通常表示天氣酷熱,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來到了。每年公歷7月22日或23日,太陽運行到黃經120度時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以喘氣。
大暑吃什么食物養生
1. 鴨肉
俗話說:"防苦夏,多吃鴨。"鴨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e等物質,不上火,營養非常豐富。炎熱的夏天,容易干燥的嘴,燥熱的心,鴨肉可以滋陰清熱,所以在四季當中鴨肉是特別適合做夏季食品的。
2. 羊肉
大熱季、山東地區也有喝羊肉湯的習俗。很多朋友會認為羊肉更干更熱,夏天吃羊肉是火上澆油。事實上,夏天熱的時候,人們喜歡吃冷凍生食,喝一碗羊肉湯,能溫暖脾胃,有益健康,但容易上火的人不適合吃羊肉。
3. 蓮子
自古以來就有吃蓮子湯的習俗,蓮子是蓮花的精華,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滋養寶物,大熱在三伏的日子里,此時也是大量的蓮子上市季節,吃蓮子不僅能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還能舒緩易怒,起到舒緩熾熱的作用。
4. 苦瓜
苦瓜是夏天必須吃的蔬菜之一。大熱天前后天氣炎熱,容易著火。適量吃苦瓜能很好地消除體內火氣。苦瓜不僅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還能改善食欲,清熱,舒緩夏天。由于苦瓜屬寒,因此體寒冷的人應該少吃。
5、荷葉
大熱前后,天氣炎熱多雨,使人容易疲勞,食欲不振。廣東大熱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煮荷葉冬瓜和老鴨湯。荷葉夏清濕,用來使湯不僅清香油膩,而且還能解渴,尤其適合夏季天口口渴心煩的人吃。
6、姜茶
俗話說:"冬天吃蘿卜,夏天吃姜。"大熱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很多人喜歡吃冷飲來緩解夏天,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體會積累濕冷的氣體,此時,一杯辛辣的甜、冷、濕的紅棗是糖生姜茶的最佳選擇。
大暑有幾天時間
大暑一共是有15天,古人將地球繞太陽運動的位置分為二十四等分,每移動15°就到下一個節氣,一整年合360°。與此同理,大暑一般有15天左右,在每年的7月22日前后開始,經過一個階段后就到了立秋節氣。這是由于地球旋轉的軌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陽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產生了四季的變化。
大暑之要防中暑
1、防中暑
生活常識上介紹說,進入夏季后,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于夜間散失的熱量,大氣中的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炎熱。大暑一般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這讓我們聯系起一個詞“中暑”。
2、飲食
暑天,運用飲食的營養作用養生益壽,是減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證。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于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常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黃帝內經》有“藥以去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點。
3、防疾病
大暑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由于大暑時節各地明顯濕熱的特點,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心腦血管疾病(如中風、面癱等)、風濕、感冒等是高發疾病。健康養生專家指出:“雖說現在的居住條件比原來要好,空調、電扇一樣不少,但正因為室內外溫差過大,造成了人體體溫調節失常,各種大麻煩也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