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夏天的結(jié)束嗎
不是
處暑屬于秋季,是秋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不是夏季的節(jié)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jié)束了。
處暑節(jié)氣是在什么時候
2023年處暑是8月23日17:01:06,農(nóng)歷癸卯年七月(大)初八。
處暑有什么習俗
祭祖、迎秋
處暑節(jié)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guān)。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jié)”。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guān)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jù)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后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shè)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后以關(guān)鬼門結(jié)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處暑怎么過
1、不宜過早添衣
雖然從節(jié)氣特點來說,秋天已經(jīng)來了,但夏天的暑氣仍未完全消散。晝夜溫差較大,氣溫不定,容易回升。在季節(jié)轉(zhuǎn)換之時,如果過早添衣,氣溫一旦回升,很容易出汗而著涼,進而導(dǎo)致傷風感冒。
2、早睡早起以解秋乏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秋乏”,其實是有科學研究的。夏季,人體大量出汗會造成水鹽代謝失調(diào),腸胃功能也會有所減弱,身體一直處于不斷的消耗狀態(tài)。當進入秋季,汗出得不是太多的時候,機體自然也就進入了下一個修整階段。此時,人體會出現(xiàn)一種說不出的疲憊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乏”了。
3、滋陰潤肺以防秋燥
暑盡秋來,秋季屬肺,易燥。這段時間,我們應(yīng)該吃一些滋陰潤肺之品,以防肺燥。古時候,處暑時節(jié)就有吃鴨肉的習俗。鴨肉,味甘,性冷,并有滋陰、補虛、調(diào)和臟腑的作用,非常適合秋季食用。
處暑吃什么好
1、吃酸不吃辣
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護肺陰。因此,這個時節(jié)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特別是生姜。這些食物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尤其是處暑過后,天氣開始干燥,會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醫(yī)書中就有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nèi),秋不食姜?!?/p>
2、吃“果”不吃“瓜”
民間有句俗語叫作“秋瓜壞肚”,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zhì),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比如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
3、少食辛辣多清淡
處暑時節(jié),由于氣候漸干燥,很多人會感到早晨起床時嗓子發(fā)干,皮膚干燥,即使飲用一大杯水,也難以解渴。這種現(xiàn)象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而這個時候,我們應(yīng)該少吃點辛辣的食物,多吃一點清淡食物。
4、吃熱不吃涼
九月的天氣是變化多端的,也許上中午還是高溫天氣,下午晚上便是寒冷無比。所以在處暑這個節(jié)氣之中,大家不僅要注意好保暖,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好,切忌不要吃太多冷涼的食物。因為秋季逐步來臨,人們很容易在這個時候患上一些常見的疾病,所以在飲食上,最好能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對身體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