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和木吉他區(qū)別
電吉他和木吉他區(qū)別
1.簡單點說的話, 就是說 :如果把木吉它比作一個手動的刮胡刀,那么電吉他就好像是一個電動的, 二者大致是一樣的。 但除了這一點 ,二者音質不同 :木吉他的音色天然 ,而電吉他不僅本身和其音色不同, 而且可以配合一種叫做效果器的東西(專門處理吉他音色的)來使電吉他的音色多元化。但是木吉他也有木吉他的好處 ,具體說是說不明白的, 就好像人們習慣了住城市偶爾會喜歡到鄉(xiāng)村去住兩天一樣 。 總之一句話, 都能彈, 除了電吉他有特殊的用法外 ,木吉他的奏法在電吉他上基本都適用 。希望我說的你能看明白
2.發(fā)音原理不同。
電吉他是通過拾音器線圈切割磁力線將吉他琴弦的振動波轉換成電磁波,在通過導線傳輸?shù)焦Ψ庞蓳P聲器(喇叭)發(fā)聲。
木吉他是琴弦振動波通過弦碼傳到吉他自身面板上,通過吉他共鳴箱(琴身)共鳴,由面板上音孔發(fā)聲的原聲吉他,我們叫它為聲學樂器。
3.電吉他必須插音響才能出聲 木吉他到哪都可以彈
吉他掃弦技巧
掃弦是很難精通的技巧,需要時間去慢慢進步。初學者往往掃弦節(jié)奏單調,音色不均勻,加上姿勢丑,所以不愿意繼續(xù)練習,而是陶醉在自己覺得還不錯的分解和弦里面,孰不知掃弦在他內心已經成為永久的痛。每當他看到高手掃弦彈唱時,那陣陣悠揚的聲音讓他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又決心再練,結果還是無法進步。
掃弦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音色,一個是節(jié)奏。
音色要均勻清亮是件很難做的事。掃弦是極具魅力的,除了瀟灑,還有那音色。我一直認為鋼琴是水晶的聲音,古典吉他是泉水的聲音,而好的民謠吉他就是絲竹的聲音,很有東方色彩。我好象扯遠了。好,言歸正傳,我講講自己摸索的一些方法(具體手型就不講了):
1、音色如果太硬可以調整食指指甲接觸弦的面積,面積越大,音越柔和。
2、掃的時候要干脆,接觸弦的時間不能長。
3、手放松,就像在甩手一樣。
4、左手和弦要按緊,不然會有雜音。
5、邊掃邊調整右手的角度,達到最佳效果。
6、坐姿端正,全身不要緊繃,掃的時候整體上覺得自己很瀟灑。(可照著鏡子練)
7、左手可用制音的方法,即輕壓和弦,右手掃悶音,也能聽出是否均勻。
再說節(jié)奏。關鍵是情感。把握了情感你也就能控制節(jié)奏!
1、照譜掃弦的時候,不要全部按它寫的彈,就是說不要它說上就上,它說下就下,你自己憑感覺去掃,書只有參考作用。
2、不要一味掃六根弦,要學會時上時下。對初學者來說,這主要是由音的高低決定的。
3、腳踩拍子,從最簡單的節(jié)奏型掃起。
4、聽MP3的時候,注意架子鼓的節(jié)奏,很有啟發(fā)性。比如在高潮快來的時候,可學著到5,6弦反復向下急掃來襯托氣勢。
5、學著邊掃邊加入一些單音或和弦,這在使用撥片時更重要。也要學著加入一些大拇指和食指的琶音。
6、多看高手掃弦,偷學他們的技巧。
木吉他調整技巧
大部分人都買不起定做的頂級吉他,所以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吉他用起來不夠舒適,怎么調 整吉他呢?試一下下面的做法, 首先確定癥狀,大部分癥狀是這樣的:
1、吉他弦太高,很難按。
2、吉他打品。
3、吉他琴頸太寬太厚。
4、吉他推弦和滑音阻力很大,不順滑。
下面根據(jù)癥狀進行診斷,看看問題出在哪里:記住一定要一步步全面檢查,找出真正的原 因,不要以為隨便以為某一個原因就輕率動手。
一、吉他弦太高:
出現(xiàn)這樣的癥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琴身面板變形突起。
2、琴枕高了。
2、琴頸過度彎曲了。
3、琴橋高了。
我們首先要確定的是面板下部琴碼下面的位置有沒有因為琴弦拉力而變形突出。面板突出就 會造成琴碼被拖高,琴弦變高(尤其高把位)。這在低檔琴使用時間較長或保養(yǎng)不善時經常出 現(xiàn),也是我們一般沒有能力解決的。我們可以從琴的側面觀察輕易看到。有一點點變形不用擔 心,但是太大就沒得救了。除非送廠家大修。
如果面板沒有變形,那么我們檢查琴頸有沒有過度彎曲吧,這個很多貼子都介紹了標準的做 法,我倒是沒有太嚴格執(zhí)行,只是用了它的一些原理,因為我的琴一般,沒有必要高太精確。用 變調夾夾住第一品(主要是防止琴枕過高造成的誤診),手指按住15品左右,觀察琴弦跟7到8品 品絲的距離,看是否太大,通常琴頸受力略微彎曲造成半毫米左右縫隙是正常的,也有利于產生 更好的手感。因為琴頸彎曲正常情況下是靠
近琴頭部分(低把位)先彎,略微彎曲可以使低把位不打品的前提下高把位也不用太高(好好想 想這個道理:))。但是由于長期的拉力、弦比較粗等原因會使琴頸過一段時間變的彎曲過度, 上面所說的縫隙太大,就會使琴弦不合理地偏高。這時候我們準備一把六角扳手,伸進音孔插入 琴頸的調節(jié)鋼筋里面。調節(jié)鋼筋一般在音孔看琴頸的末端可以看到,看不到自己伸手摸摸。然后 順時針慢慢旋轉,你會覺得越來越緊,這就對了,不過不要一下子轉太多,尤其太長時間沒有 調,琴頸太彎的情況下,這樣容易損傷琴頸木頭。在這里有幾個細節(jié)提醒大家注意:
1、如果上 緊鋼筋拉直琴頸(順時針轉)時最好放松琴弦,以免阻力太大造成鋼筋的六角扳手插口變形打 滑。
2、如果不卸掉琴弦小心六角扳手碰傷琴弦。
3、通常松掉琴弦調整可以調多一些幅度,因為 調好后琴弦上緊又會拉彎一些琴頸的,我們要預留這個幅度的彎曲。沒有經驗的慢慢調,不要太 著急。
如果調好以后檢查過琴頸沒有過度彎曲,但是手感弦還是太高,那么我們可以觀察琴枕和琴 橋是不是有一個或者兩個都高了。為了出廠檢查時不出現(xiàn)打品,也有的高手認為琴弦高一些音質 會好一些,所以廠家都會留一些余地,很多琴都相對做比較高的對琴枕和琴碼。便宜的國產琴反 而不太注意這個。
先檢查琴枕吧。(琴枕在琴頭的位置不要搞錯哦:))。我們簡單看看第一品的弦高,很多 書上面都有標準數(shù)據(jù),如果你只想追求手感,那么不用管他。只要不打品,越低越好。但是我建 議留一些余地,因為還有琴碼的高度我們還沒有調,如果現(xiàn)在調琴枕太低,即使不打品,再調低 琴碼后也有可能造成打品。小心好一點,大不了調完琴碼回頭再調一下琴枕。調節(jié)琴枕和琴碼的 高度很多人為了省事喜歡直接在上面用利器挖深槽口,其實這樣不好,因為這樣會造成琴弦被這 個槽口卡住,調弦不準或者推弦后回不了原音高。通常廠家的琴枕上的槽都是針對琴弦的半徑設 計挖1/3半圓形狀,這就讓弦很好通過,不要改變他。我們可以將琴枕取下(有膠水沾著不要 緊,用薄利的刀片撬一下就行了,記得把琴頸上剩下沾著的膠去掉弄平整),在一個平整的桌面 上面鋪一個砂紙,然后磨琴枕的底部。(切記要均勻用力,以免一側磨太多一側磨太少)。磨到 合適為止,通常生手都會磨的太多,所以小心一點,或者準備多兩個琴枕備用,不用擔心,琴行 里幾塊錢就可以買一個,我自己都用牛角做了一個。呵呵。。。。。的說。
好了,調好琴枕后如果還不滿意,檢查琴碼吧。通常琴的面板不變形、琴頸直、琴枕合適的 情況下,如果低把位手感好,高把位弦太高,原因就是琴橋部位琴碼太高。把弦卸下來,取出琴 碼(沒有膠水沾的請放心),參考磨琴枕的方法磨琴碼的底部就行了。一定要平特別是電箱琴, 要不然壓電拾音器會因為不平的地方造成部分弦或者全部弦音量低甚至沒有聲音。
如果你對手感追求極致,告訴你一個磨琴枕和琴碼的時候的小技巧,就是高音弦一側可以低 一點,低音弦一側要高一點,因為低音弦震動大更容易打品,呵呵,這部分就說這么多吧。下面說說打品。
二、打品。
打品就是琴弦太低或者個別品絲太高造成弦震動的時候觸到較高把位的品絲產生雜音或者不 出聲。
1、琴弦太高的情況。首先我們用上面檢查琴頸彎曲度的辦法看看我們是不是把琴頸調的過 渡了,造成琴頸向后彎,這種現(xiàn)象往往表現(xiàn)為低把位打品打品嚴重,12品以后的反而手感聲音很 正常。壓住一品和15品的時候弦跟中間的品絲全部沾在一起。這時候我們應該用六角扳手逆時針 轉動琴頸鋼筋,放松琴頸使他恢復正常。
2、琴枕和琴碼太低造成打品。在琴頸彎曲度正常的情況下,琴枕檢查比較容易,通常是第 一品打品,按住其他品都沒事。如果是琴碼太低,打品就會出現(xiàn)在比較高的把位,比如5品甚至7 品以后。這樣我們就應該更換新的琴枕或者琴碼了。
3、部分琴做工不好或者我們經常只彈個別把位使這個品絲磨損過大,都會造成個別品絲高 度不正常。品絲的診斷要小心,因為品絲比較貴,而且更換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更加小心行事。 舉例子研究:如果面板、琴頸、琴枕、琴碼正常的時候按住第五品彈出現(xiàn)打品,有兩個可能:
(1)第五品品絲低了,(2)第六品品絲高了。如果我們魯莽地以為是第六品過高而敲低他,就 會使六品相對七品又低了連鎖反應我們會對所有品絲動錯誤的手術,所以我們應該按一下相鄰的 3、4、6、7品,比較一下弦按住以后的高度,正確查出是第五品偏低還是第六品偏高。然后處 理。
如果單個品絲偏高,我們可以在這個品絲正對的琴頸背部墊一個硬物,中間最好鋪一些軟的 毛巾或者膠片防止損傷琴頸漆面,然后輕輕敲打品絲,敲的時候用有膠頭的錘子,如果找不到, 現(xiàn)在很多螺絲刀的都有橡膠把手可以用來壓在品絲上面,用錘子輕敲把手。注意品絲很容易敲進 去,所以一定一定要輕輕敲一點,然后試驗一下,不要過度。
如果單個品絲偏低,就要取出來重新安裝,取出的方法是用一個尖細的硬物頂住品絲一端順 著品絲的方向平行著指板敲,可以讓他從另一端退出來(琴頸有包邊的小心)。注意不要搞裂指 板上的槽口。
進行上面步驟要注意,有可能個別品絲上面某一點有一個突起或者凹陷造成一根弦打品而不 是所有弦打品,如果是突起,磨掉這一點就行了,如果是凹陷就要更換。
另外,品絲的操作新手除非抱著學習態(tài)度否則建議找熟手干。
三、琴頸太厚太寬,可以打磨。我只做過一次,發(fā)了貼子,大家可以參考。
打磨最好找好一點的工具,慢慢磨。同時結合自己的彈琴手型習慣。可以磨v型、u型、c型,還 可以使其他適合你的形狀。記住不要圖快一下子磨太薄,要根據(jù)琴頸的木料質量量力而為,防止 琴頸不夠力沒得救了。多用砂紙,因為不會一下子過頭。因為這個我沒有經驗所以不敢多說,有 興趣的朋友請指教。
四、琴推弦和滑音不暢順,阻力大,通常是因為指板不平滑,品絲粗糙,指板可以清理污垢后用 很細的砂紙打磨。如果品絲粗糙,推弦推幾下就會光滑了。滑音不順有時候是因為琴弦生銹,換 一套吧。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琴用了粗大的品絲,相對彈慣了傳統(tǒng)細品絲的朋友就會覺得卡,這個 買琴的時候要注意,如果琴已經買回來而且比較貴,那就花點錢換一套細品絲好了。
看過電吉他和木吉他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