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和木吉他哪個難學
電吉他和木吉他哪個難學
相對電吉他和貝斯而言,木吉他(即原聲吉他,又分民謠吉他和古典吉他)沒有通過效果器而純粹地震動發(fā)聲,比較適合獨自一人時自彈自唱;電吉他發(fā)聲原理與傳統(tǒng)木吉他不同,不是以箱體的的振動發(fā)聲,而是運用了電磁學原理,它的琴身是實體的木頭而非空的音箱,比較適合現(xiàn)場演唱。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或?qū)W會后的用途選擇。
個人建議選擇木吉他。一是因為木吉他比電吉他便宜,學習時所需條件較少,電吉他還需要買音響等東西;二是因為木吉他中也有可插線連音響的類型,而且學會民謠吉他后如果再學電吉他就會比較簡單了,但如果先學電吉他以后再學木吉他時比較難。
電吉他彈奏速度提高的方法
我來給大家說說怎樣把彈奏的速度練到280以上的極限吧!我看到一位網(wǎng)友說的每天練習6-7個小時就可以練的很快,我覺得這樣說太簡單了!
要想把自己的速度練到280以上除了每天做5個小時以上的練習以外還,你用來彈奏的設備也是很重要的,首先,你必須要采用1毫米以上厚度的撥片,最好是專業(yè)的速度撥片。其次是你的吉他,最好是使用電吉他(比較好的電吉他)來練習,而且你的電吉他最上面的拾音器的功率要在6K以上,否則你的吉他功率就跟不上你的速度!
說完了設備,其次是你在練習時使用的音色。在練習這樣的超速度的情況下,不能使用太重是失真音色(如:死亡金屬),使用太重的失真你彈快了你就不知道你在彈什么了!在印象的調(diào)整上:高音開大一點,低音開小一點!中音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音箱已經(jīng)吉他的情況進行調(diào)整,最好是比高音略小!
現(xiàn)在接著說聯(lián)系的方法,方法分為入門和提高。在進行入門之前需要進行掰手練習,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說了,入門是進行半音階,手指的組合為1234的時候我們又6鉉向1鉉依次進行 ,再又1鉉向6鉉,4321的指型也一樣。然后是三連音,三連音的指型有124、134、和123。先說124的指型:124的指型跨度至少為5個品,就是說每2個手指之間至少間隔一個品。然后是134的指型:134指型的跨度至少在4品,就是說你13兩個手指之間至少間隔1品。對于123的指型應用也很廣,幾乎所有的吉他大師都很注意這個指型,123手指主要是作為取代134的指型,就是說12兩個手指之間間隔1 品,用123的指型取代134的指型的好處在于23這兩個手指的靈活性比34兩個手指的靈活性要 大,這樣可以使我們彈的更快、更輕松。這里所說的手指的跨度只是對與一般的同學,手比較大的同學可以自己應用這樣的組合進行大跨度的組合練習。大家在練習三連音的時候先要選擇一個音階,然后在所選擇的音階上自由的組合練習,這樣比我告訴大家在哪幾品上練習更有效!這樣也可以提高大家的創(chuàng)作能力!
提高的練習就是練習如YNGWIE這樣的速度型吉他大師的作品和自我創(chuàng)作(前面說的選擇音階進行自由練習就是為這里做準備)。提高部分最困難,這需要大家有明確的目標的極具樂感的頭腦,這不但是進行練習也是進行創(chuàng)作!在提高練習中的琶音和點鉉以及勾鉉,在以后再給大家進行討論!
彈吉他左手換把換弦技巧
我們無論演奏何種風格的西班牙式吉他,換把與按弦是左手在吉他琴頸上運動的兩個基本的動作。這兩個基本動作貫穿每次吉他演奏的全部過程,與我們演奏的效果、質(zhì)量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換把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演奏過程中的按弦,而不同品位的按弦,只有通過換把才可能實現(xiàn)。前面說過,換把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不同品位的接弦,即是通過左手在琴頸上有目的運動,使左手的手指能在預定的位置上按住某個音,按住某個畜群或按住某個和弦,并經(jīng)右手的正確撥弦來獲取某種預期的音響效果。 換把技巧的關(guān)鍵是左手手指在琴頓和指板上的移動(以不簡稱為移指),移指的方法是:將原來按弦的手指輕輕抬起,令手指浮在琴弦上,此時左手的手指對琴弦?guī)缀跷词┘尤魏蔚膲毫Γ缓罂焖僖苿又劣聪抑牙瑩Q把即告完成。把位是以左手自指所處品位位置來確定的,如食指在紹三品上則稱為第三把位,其余類推,故食指又叫做換把時的關(guān)鍵措。關(guān)于左手在指板上的移動,陳志先生在(古典吉他技巧與表現(xiàn)》中如是說:“左手在指板上的移動動作分為兩類:
(1)橫向移動:這是指左手指不變換把位,只是在①弦到③弦之間移動.橫向移動以手臂帶動手脫的活動為主,手指保持與弦垂直的方向起落.這時手臂和手腕間角度是有變化的,而左手拇指在指板后面沒有縱向移動動作.
(2)縱向移動:又稱作換把動作.在做縱向換把移動之前,要充分理解移指’和‘跳指’兩種不同的概念.‘移報’動作是在運指過程中手指交替離弦,而不是同時離弦,也就是將要按弦的手指不超過按前一個音符的手指.‘跳指’動作是指在移動運指的過程中,手指全部離弦,也就是將要按弦的手指超過按前一個音符的手指.”以上論述,在作換把統(tǒng)習時,可資參考.一般而言,換把移指時應當注意下面三點:
①要充分保持前一把位最后音符的時值,移指不能超前也不能滯后;手指在指板上的移動要干脆利索,以免弄出雜音。移動經(jīng)果斷、準確,以縮短換把——按弦過程的無 聲時間,使聆聽者覺察不到演奏中曾有過手指的移動,從而保證樂曲的持續(xù)性、連貫性,就好像是在同一把位演奏一樣.
②食指在換把前要有向欲換把位移動的傾向。
③上、下行換把時,拇指要在食指控弦之前積極移動配合.雖然專門為換把而作的練習出較少見到,究其原因,概因換把練習已經(jīng)包含在一般的練習白之中了. 但西班牙著名古典吉他流奏家岡薩雷斯著《中高級吉他技巧》(上海音樂出版社《吉他之友DM誼會編,馬志敏譯)一書第十章《換把》中所收錄的阿瓜多所作的兩首練習山,無疑獨具針對性。
另外,一些不同把位的和弦轉(zhuǎn)換、連接練習,實際上也是很好的換把組習。相對而言,按弦技巧比起技把技巧來說要困難一些.無論是演奏輕松、雅致的古典吉他小品或者是演奏氣度恢宏、技巧糧深復雜的古典古他大型獨奏山、協(xié)奏曲,對左手的按弦都有嚴格的要求,即是:左手手指的按弦要有簡潔性、獨立性和準確性.現(xiàn)具體分述如下:豆、手指按弦的簡潔性:平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同樣是一首曲子,有的人演奏時沉著冷靜,灑脫自然,有的人卻顯得手忙腳亂,批漏百出1除了技術(shù)上的因素,這與手指按弦的簡潔性不無關(guān)系.所謂按弦的簡潔性,就是在按弦時盡量避免作過多的、無益的手指動作,并能熟練、準確地使用“保留指”技術(shù).保留指是指演奏中盡可能節(jié)約每個按弦手指的活動,一般情況下能不動的手指就不要動,這種運指方法就m瞅“保田指”或稱“手指的保留”,使用保留指技巧時,同時還要注意消音.
關(guān)于左手手指的保留,從《吉他手冊》(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所提供的左手手指離開音品的四大原則中,可以看出手指保留的原則和規(guī)律:①在別的品位也要用這同一個手 指時;②按某一個音的手指用過以后,不需要馬上再回到這個音使用這個手指;③探弦時,除了探弦的手指,其他手指應離開品位;④奏自然泛音、消音時。除此之外,按弦的 手指應給予保留,這四點是值得任何一位位吉他愛好者認真深入研究的.
2、手指按弦的獨立性:所謂手指按弦的獨立性,就是要求任何一個按弦的手指都應有單獨活動的能力,不能因為某一手指的按弦、離弦、移動而牽動其他手指,使它們離開原來投弦的品位.
3、手指按弦的準確性:手指控弦的準確性含有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①指尖應當垂直地按在把板上;②手指的落點要到位,即指尖要垂直地按在靠青品稍后的指板上;③按弦的手指不能觸及鄰弦,否則會影響其他琴弦的發(fā)音或產(chǎn)生噪音、雜音.
彈吉他協(xié)調(diào)左右手的方法
對于很多吉他手來說,左右手的協(xié)調(diào)是一個比較薄弱的技術(shù)性環(huán)節(jié)。除非演奏者雙手的運動精確配合,否則,不管是彈奏《在山谷中翱翔》(Flown in the Valley)還是巴赫的《恰空》(Chaconne),都會發(fā)出斷續(xù)或連接不圓滑的聲音。
這個問題通常是由于演奏者的左手的運動提前于他的右手。當他依次在第一弦彈奏E、F和G音時,通常會發(fā)生如下情況:首先,空弦E音被奏出;接下來為了奏出 F音,就在右手執(zhí)行撥弦動作瞬間之前,左手1指按下或碰觸到第一弦,使空弦E音的進行突然中斷;然后右手手指才奏出F音。此后,左手按F音的1指抬起,并以3指按住G音品位,再次于右手執(zhí)行撥弦動作之前,過早將進行中的F音中止。簡而言之,演奏者的問題就在于他的右手不“信任”他的左手!換句話說,就是害怕出錯,右手手指在撥弦之前等待左手手指按到正確的音符位置。
盡管大多數(shù)的演奏者(初學者除外)的雙手協(xié)調(diào)性并不是差得離譜,但在協(xié)調(diào)性方面,縱然是最微小的錯誤也會使本該聽起來非常圓滑連續(xù)的樂段產(chǎn)生非常明顯的違背音樂性的效果。由于雙手缺乏協(xié)調(diào)性,很多中級甚至高級的演奏者連一串簡單的音階都無法絕對流暢地演奏下來。盡管雙手的不協(xié)調(diào)性很容易被聽出來,但在演奏者調(diào)節(jié)他的手與手指的肌肉,尤其是他指端的觸覺時,這種不協(xié)調(diào)性更容易被感受到。在一個圓滑連續(xù)的樂段,演奏者應該感到雙手的指尖是完全同時觸弦的。這里是一些用以改善你雙手協(xié)調(diào)性的預備練習。
將吉他置于正常的演奏位置,用第一品位的左手1指,以及右手i指,試著用這兩個手指同時接觸第一弦,注意僅僅是觸弦而不要壓弦或撥弦。閉上你的眼睛,集中全部注意力到你指端的觸覺上來判斷手指是否正好同時觸弦。這做起來并沒有聽上去那么容易。我發(fā)現(xiàn)很多對手指觸弦缺乏良好感覺的高級階段學生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堅持認為他們的兩個手指是同時觸弦的,但實際上其協(xié)調(diào)性仍差得很遠,以至于我能夠真切地看到其左手指是先觸弦的(不幸的是,如果學生們既感覺不到也聽不出自己缺乏協(xié)調(diào)性,那么在他們的觸覺和聽覺變得更加敏銳之前,教師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請嘗試以下左右手手指的組合練習(在以下的練習中,開始時僅練習雙手同時觸弦,然后練習真正的撥弦):
1 與 i 2 與 i 3 與 i 4 與 i
1 與 m 2 與 m 3 與 m 4 與 m
1 與 a 2 與 a 3 與 a 4 與 a
在熟練掌握這些練習之后,嘗試交替使用右手的兩個手指(GS注:即右手使用im,ia,及ma組合),但是左手還是只用一個手指。
當你能夠用任意手指組合始終如一地做到同時觸弦后,那么再次嘗試所有組合,不過這次試著壓下琴弦并實實在在地撥響它。但是不要忘記感受雙手指尖同時觸弦。
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掌握建立雙手良好協(xié)調(diào)性的這一最初步驟將花費一周到兩個月的時間。但是不要急于求成,應按部就班和認真細致地練習以真正掌握這一技巧。一旦掌握之后,你的整體音色將會更具音樂性和連貫性的特點,而不再象很多演奏者那種典型的“撥弦”式(plucky)而離斷的聲音。有關(guān)培養(yǎng)雙手良好協(xié)調(diào)性的其他步驟和問題將在未來的期刊中討論。
看過電吉他和木吉他哪個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