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如何預防
猴痘病毒如何預防
于猴痘主要在接觸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風險,居民不必過度緊張,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即可。日常生活中要盡可能避免到猴痘疫區嚴重的地方如非洲、美洲等地區活動,同時注意避免接觸受感染者和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傷口黏膜。猴痘是一種由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播、接觸傳播的人獸共患傳染病,猴痘可由動物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也可以進行傳播。
增強個人防護意識,避免接觸患病動物或猴痘患者,同時可開展關于猴痘的宣傳教育。猴痘患者需要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其治療目的是緩解癥狀和減輕患者痛苦。
猴痘病毒的癥狀有在早期的時候會引起患者出現發熱和肌肉酸痛,同時還會伴隨著身體乏力和怕冷的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也會引起周圍的皮膚上出現疼痛。
猴痘發生于非洲中西部雨林中的猴類,也可感染其他動物,偶可使人類受感染。臨床表現類似天花,但病情較輕。這種疾病由猴痘病毒造成,它屬于一個包括天花病毒,并在天花疫苗中采用的病毒和牛痘病毒的病毒組,但需與天花、水痘相鑒別。
猴痘病是什么
猴痘病,又稱“牛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與牛痘、人痘屬于同一科病毒,但是比較罕見。猴痘病一般是通過皮膚直接接觸病毒或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染有病毒的織物、器皿等)而傳播。一些患者也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播病毒。
猴痘病的癥狀包括皮疹、發熱、頭痛、乏力、淋巴結腫大等,一般癥狀持續約四周。猴痘病通常痊愈后可產生免疫力,一般不會二次感染,但也有極少數患者有復發的情況。
猴痘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1、猴痘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是通過直接接觸到受感染的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黏膜傷口傳播的。
2、猴痘病毒傳播途徑有人、動物、血液、體液、飛沫等,并會造成人傳人,其中主要傳播途徑是血液和體液。通常如果人被感染猴痘的動物咬傷或者接觸到它們的血液、體液或皮疹都可能感染猴痘。或者長期面對面接觸期間、接觸患者的體液、接觸這種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臥具或衣服等)都可感染。
3、猴痘病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是一種通常發生在中非和西非的罕見病毒性疾病,患者染病后初期癥狀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淋巴腫大、打寒戰和疲憊等,其跟天花病毒癥狀相似,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同屬一個病毒家族,針對天花病毒的疫苗對猴痘病毒也有保護效力,通過多項觀察性研究證明,接種天花疫苗對預防“猴痘”的效果約為85%。
猴痘怎么治療能根除
病情分析:目前對于猴痘尚無特效療法,為自限性疾病,治療方法主要為對癥支持治療,防治并發癥,休息、補充水分和營養。
一、一般治療
加強護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膚清潔。
二、藥物治療
1、退熱藥:若患者持續存在高熱且無法無力退熱,可考慮應用退熱藥物,如吲哚美辛等。
2、抗生素:防止繼發性感染,如西多福韋等。
3、碘伏:出現皮膚破損者可應用碘伏等避免破損處發生感染。
三、手術治療
猴痘目前無手術治療,臨床上以對癥處理為主。
四、其他治療
物理降溫:患者發熱時,可考慮應用冰袋、冰貼等進行降溫。
猴痘的癥狀表現是什么
皮疹多少不等,均同時發生,經過斑疹、丘疹、皰疹、膿皰、結痂后留有瘢痕,此外,猴痘可造成局部淋巴結腫大。潛伏期為7~14天,前驅期為2~5天,表現為發熱、全身不適、疲乏、頭痛、肌痛、背痛,有時有咽喉疼痛等。發熱1~3天后出現皮疹,開始為斑丘疹,以卵圓形至環狀的紅色腫塊為特征;很快發展為皰疹,形成小膿皰,伴局部淋巴結腫大;部分皮損有出血傾向;最后結痂、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