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志愿填表能填多少個
新高考志愿填表能填多少個
河北
1、新高考本科批包括未列入本科提前批的普通類本科專業、地方專項計劃、本科預科班等。
2、實行以“專業(類)+學校”為單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個“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設1次集中填報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報96個志愿。
遼寧
1、新高考本科批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設置112個“專業+學校”志愿,1個“專業+學校”為1個志愿,考生可填報的志愿最大數量為112個,可以填滿所有志愿,也可選擇填報其中部分志愿。
2、高職(專科)批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設置60個“專業+學校”志愿,1個“專業+學校”為1個志愿,考生可填報的志愿最大數量為60個,可以填滿所有志愿,也可選擇填報其中部分志愿。
江蘇
1、普通類各批次實行平行志愿方式。其中,本科提前批次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分別設置4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2、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高考填報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
對于大部地區來說,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后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這樣計算下來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個院校專業可選,如果報的不高的話,有很大可能被錄取。
對于高考改革地區,以浙江為例,高考可以報80個專業,這樣聽起來非常多,但是每個都是1所院校1個專業對應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沒有上面一種情況總志愿情況多。
通過以上兩種志愿填報方式對比可以發現,第一種以院校為主,第二種以專業為主。當然,大家不可能每個院校都服從調劑,也很少有人填滿80個志愿。所以在填報志愿時還是要以錄取為主。
新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1、重視第一志愿。考生在填報新高考志愿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愿。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放在了后面,當第一志愿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新高考第二志愿。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再重視第一志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當考生的第一志愿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愿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愿沒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愿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愿。
3、新高考服從調劑要慎重。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
新高考不建議選地理嗎?
并不是,是否要選地理還是要看自身選科組合的搭配。
在新高考選科中,要不要選擇一門科目至少應該考慮兩個因素,一是該門科目的可選專業范圍,二是該專業搭配組合的學習難度。以下將從這兩方面來說說新高考要不要選地理。
①可選專業范圍
本文將根據廣東省2021年高考省本科專業的選科要求,來說說高考中選科地理科目后可選專業范圍。
在廣東省要求首選物理的專業中,選擇地理能選擇的專業有3.06%,政治為1.63%(還有58.94%的專業不限沒有再選科目要求);在首選科目要求為歷史的專業中,可選專業有5.867%,政治的可選范圍是8.94%(還有79.20%的專業不限沒有再選科目要求)。在沒有再選科目要求的專業中,不管考生的再選科目是哪一門課程都是可以選擇的。
可以看出不管是在首選歷史還是首選物理中,地理和政治的可選專業范圍差不多。
②學習難度
地理和政治不一樣,政治的文科屬性比較明顯,但是地理的文理科屬性參半。不管整個組合的調性是偏文還是偏理,地理都可以在其中起到調和的作用。
在物化地這樣理科屬性非常明顯的組合中,不僅可以緩解物理、化學帶來的學習難度,而且還不會給組合帶來很多背誦內容。
在史政地這個傳統的文科組合中,在注重文科思維,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的基礎上,還不hi帶來過多的學習難度,不過讓整個選科組合產生文理屬性的割裂感。
新高考選科注意事項有哪些
1.不要只看總分。看了單科排名,每次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排名,尤其是大平臺考試的參考意義更大。不要沉迷于自己考了多少分,不要因為物理96分而沾沾自喜,不要因為政治76分而自卑。要知道物理96分可能是平均分,政治76分是高分。仔細分析,自我評分規則表,自我評估。
2.不僅要認識自己,還要認識別人。不要盲目對比自己的學科,沒有任何意義。比較優勢是你和別人的,而不是你自己的學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你能認識別人的渠道很少,就是平時的各種考試,所以一定要珍惜每一次考試,哪怕是平時的月考。學會看業績分析,學會發現自己的弱點,不要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比,不要想著彌補缺點,放棄缺點,找到自己的優點,把自己的優點和別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