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風俗作文優秀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2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古老的傳統節日,其中最重要的是春節。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就是春節。
春節,又叫過年,實際上從大年三十就開始了。每到這一天,人們首先要家里家外進行大掃除,目的是把一年的灰塵和晦氣都掃掉。然后,家家戶戶都要在門框上貼上紅色的春聯,還要在大門上貼上門神或“?!弊郑摇案!弊诌€要倒著貼,路人經過的時候念到“福倒了”,意思就是“福到了”。晚上,從四面八方急匆匆趕回家的親人都團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欣賞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一家人其樂融融,等待著新年的鐘聲敲響。
十二點整的時候,春節聯歡晚會到了高潮時刻,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人們不約而同地到戶外放起了鞭炮、打起了煙花,“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震耳欲聾,五光十色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
大年初一早上一起床,大人小孩都會換上一身新衣服,有的還要穿上新鞋子、戴上新帽子。接著,小孩子們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們會拿出“壓歲錢”給他(她),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吃完香噴噴的餃子后,一家人簇擁著來到街上看社火。有舞龍、舞獅子的,有踩高蹺、劃旱船的,還有大頭娃娃和打腰鼓的。當一條條長龍從街上經過時,大人們就拉著小孩子從長龍身下鉆過,聽說鉆了龍一年都會平安吉祥。從大年初二開始一直到初七,人們提著禮物走親串友,給親戚朋友們拜年,送去了美好的祝福。
家鄉的春節就是這樣過的。每年,我們小孩子都盼著過春節。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3
今天是農歷三月初三,都說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用薺菜和雞蛋一起煮。在我們這里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城采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頭暈癥,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并在老者園內采來一把薺菜,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傳開,人們都紛紛用薺菜煮雞蛋吃,熱潮遍及城鄉。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就在沔陽形成了風俗。以后逐漸傳開,在江漢平原一帶也盛行起來了。
這遠古流傳下來的下來的風俗,現代人們依舊照辦-------一大清早,人們就從田野里采來一把薺菜,洗凈后放入鍋內,加適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醬油等佐料,同雞蛋一起煎煮,將雞蛋煮熟后撈起食之,這既是美味食品,又可以健身治病。薺菜,一名地米菜,又名地花子。《本草綱目》載:佛家常以薺菜作挑燈杖,據說夏日可驅除蚊蟲,故薺菜又名護生草。
在今天,我也不例外,吃到了美味的薺菜煮雞蛋,聽老師說,這薺菜煮雞蛋還能清火解毒呢!我放學回到家,連忙從鍋里拿出三個熱騰騰的雞蛋,顧不上燙,急急撥開蛋殼,一口氣吃了三個還想吃。難怪我們這里流傳著一首歌謠,也是贊美薺菜是一種美味佳肴的。歌謠是:“地米菜,蒸蒸菜,一陣香氣飄門外,好吃婆娘聞到了,急急忙忙拿碗來,吃了一碗又一碗,厚著臉皮還要帶?!?/p>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滿入屠蘇”春節終于來了,壓歲錢,年糕,廟會……這些讓我們喜愛的習俗也開始了。可讓我最喜歡的是……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拉了出來?!氨斫?,表姐,該起床了!你不去土地廟了嗎?”淘氣的表弟的樓下大聲吶喊著。我不耐煩的捂住耳朵,可土地廟這個詞猛然閃過我的腦海,我立刻跳起了床,回答道:“來咯來咯!等等我!”我手忙腳亂的穿好衣服,打著赤腳跑下了樓,沖到衛生間,急急忙忙的洗漱。洗漱完,便飛快的拉著表弟的手,向土地廟跑去。
剛到土地廟,我們便沖到大門后,急切地用眼睛尋找彩旗。忽然,我的眼中閃現出兩面彩旗,幸好,老天可憐我,給我了兩面彩旗,我的心中呵呵直笑。我迅速地把它們緊握在手里,跑去告訴表弟。
“當當,當當”樂隊開始演唱起來,歡樂的歌兒在我們的耳邊響起。我們拿著彩旗在她們的前面奔跑。鞭炮在我們的身邊連連響起,我們連忙左蹦右閃。在快樂的氣氛中,我們連走路走了很久了也不知道。
“咕嚕,咕?!?,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表弟的吃飯鈴響了,正巧,我們勞作了半天,終于可以到一戶人家蹭飯了。這也是我最不解的地方,因為,就在上一年,我們是到我外公家。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這一習俗是一家輪一家的呀!
中午時,下了一場小雨,但依舊沒有影響我們蓬勃的興致。我們下午的目標是一家飯店,還聽說他們家的手藝是一等一的好,我的吃貨表弟已經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口水了。因為在飯店在半山腰,所以在泥濘的山路上走,十分得難走。但我們又尋找到了一些樂子,我們把彩旗舉得高高的,用力的揮舞著彩旗。在綠油油的山林中,忽然出現了十幾只小鳥,有紅,有黃,有藍,有黑……它們在山林中穿梭著,嬉戲著。在我的家鄉這也代表著一個寓意:自己就像一面彩旗一樣,跑得快,看得遠,就是成績好,有見識,成為社會中的一個亮點。
彩旗,是一個很普通的一個東西,但在我的眼中它是一個美好的愿望,我也希望我也能像它一樣,有本事。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寓意,但是在我的眼中,它是一個可以實現的愿望。
這就是我家鄉的一個習俗,你呢?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題記
在中國,春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但各個地區過同一個春節,風俗便不同。我們新疆的春節,便別有一番風味。
新疆的春節大約,是從臘月三十開始的,在這之前的幾天,人們要準備年貨。
好在這一天為兒女們,準備上一桌好菜,無論如何,兒女們都會回家,即使回不來,兒女們的心也是在家里的。
在臘月三十一這天晚上,大部分家人會坐在桌前吃著團圓飯,看著春晚,享受這難得的時光。
“5、4、3、2、1……”沒錯,這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跨年。每當這個時候,人們便會倒數,迎接新年。父母們還會給小孩發紅包。
大年初一,本來一個寧靜的早晨,卻被一陣陣鞭炮,吵醒。人們紛紛起床,準備吃飯。一般情況下,大年初一,這天早晨是要吃湯圓的,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團圓湯圓圓的。飯后父母開始把干果拿出來,擺放好。然后開始做飯,這一做便要到下午的三四點鐘才能吃飯。
飯菜可豐盛了,有香腸和紅燒魚,海鮮,丸子等等,除了這些吃的真的他還有個特點——熱鬧。一般是男人或者長輩們開始互相敬酒;女人和孩子們開始吃飯,聊天,談天說地。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在后來的十幾天我們俗稱“走親戚、拜年等”。相互串門,孩子們時不時還能拿到紅包,我們到別人家去的時候,他們總是擺上好酒好菜迎接客人,若是別人到我們家來時,自然也不例外。
院子里布滿了初一放的鞭炮,是不可以掃掉的,必須要在正月十五之后后掃掉,提前掃掉會把一年的好運掃走的,這是習俗。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元宵節,以前的人們會放孔明燈,看花燈,而現在我們一般吃元宵,接下來:低頭看手機,成為手機的奴隸。
如今的春節雖少了幾分,代代相傳的“年味兒”,卻多了幾分當今社會的氣息,冷了身邊的人。
這是新疆的春節。地區不同,人不同,“年味兒”自然也不同,你們家鄉的“年味”呢?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6
我的家鄉是九江,在過年的時候,可有很多異常的習俗呢!
過年前夕,家家戶戶掛滿了臘肉、臘魚和臘腸,像是在為人們提前宣告了新年的來臨,又像是在爭斗誰更有喜氣。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訂年貨,有的還在打掃衛生,還有的正在分配紅包,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臉上的喜悅卻是對新的一年的完美向往。
除夕來臨,街道上空無一人,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絡繹不絕,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團聚在一齊,手烘著溫暖的火,正愜意地吃著由“頂級廚師”婆婆親自現做的可口飯菜??蔀槭裁创蠹也]有“大飽口?!蹦?嘿!這你都不明白?當然是為了大吃幾碗“壓軸菜”——八寶飯啦!八寶飯俗稱我國的年夜飯,是由甜糯米和幾種干果拌成的飯,據說吃了這一年就萬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飯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動的環節了,那就是——發紅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獻殷勤,逗得爸爸媽媽直樂,大人們才給了我們“小費”,可“小費”也不是白拿的,還要幫大人們在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這對聯也是我國過年時的著名傳統習俗之一,紅運來臨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一樣。街道上人來人往,明白這是為什么嗎?有句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闭f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咱們九江人也同樣好拜年這口。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都要去別人家拜個年,說上幾句祝福,以示祝別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興旺。
怎樣樣?你想不想也來體驗體驗九江過年時的習俗?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7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元宵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正月十四過元宵節。
這說起來還有個傳說——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說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臺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元宵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泄露后倭寇決定元宵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松時大舉進攻臺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信息,決定將計就計,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過元宵節。正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h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鱉,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峰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峰嶺戰役。后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改為正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說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峰春游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說歸傳說,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說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墒窃谖壹亦l,我們元宵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糟羹分咸羹和甜羹兩種,咸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面,煮成帶咸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么一說,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后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8
我的家鄉在長興,那里是一個習俗很多的地方。
我的家鄉有許多的習俗,如: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把家里打掃干干凈凈的。來來往往的人去做客??腿藖淼郊依?,總要泡一些糖茶和茶葉茶來給客人們喝,與主人聊天。到吃飯的時候,長輩總要坐在上座,桌子上會有很多的菜。
吃完飯后,客人在走之前會給孩子們一個大紅包,孩子們拿到紅包一般都會很高興。晚上,每家每戶都要放爆竹和煙花。天空中的煙花五彩繽紛。色彩明麗。我家也放了煙花,有大的,有小的,不響的,響的……各種各樣。煙花放了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到了半夜時,我們也要下樓去放爆竹,表示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那時還要吃餃子,表示新一年的第一頓飯。這就是我們長興過年的習俗。
中秋節的時候我們吃月餅,賞月亮。看到月亮我往往會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仿佛看到嫦娥在月宮里偷偷的哭泣。元宵節我們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
我的家鄉有很多的習俗,這里的習俗都是有很大的意義在里面。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這些習俗,我們也要懂得這些習俗,我們也要懂得這些意義。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9
【家鄉的中秋】
“姐姐!起床啦,今天可是中秋節!”
在中秋節一大早,我便被妹妹拉著起了床。我不耐煩的嚷嚷:“雖然我們小區今天要舉辦燈會,但是也不至于早上七點就起床吧!”妹妹對我生氣的大喊道:“可是要是燈謎猜完了,或者禮物沒有了,那可怎么辦!”突然一個聲音響到:“好啦,你們別在這吵架了,瑾逸,起晚了也不好,快起床吧!”
在我們小區,每年中秋節都會舉辦猜燈謎的活動。這時候,小區內就會到處掛滿有字謎的燈籠,讓大家一起去猜。燈會在八點就已經開始了,而等我們吃完早飯出門已經是九點了。在小區里有猜到字謎后沾沾自喜的人、有沒猜到字謎在那里埋頭苦想的人……這天的太陽格外的好,柔和的陽光照著我的面孔,令人的心情更加愉悅了幾分。風輕輕的吹著像一個個小精靈、互相追逐著,似乎也正在為今天的燈會而開心著呢!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橙紅色的燈籠,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我們一家人一出家門,就各自找了一個燈謎猜了起來。而我抽到的是‘豬八戒上火焰山——打一個菜名’我盯著燈籠上的字條沉思起來,‘豬八戒…豬…火……’我突然想到了,不就是‘紅燒豬蹄’嘛!
我興高采烈的跟還在想答案的媽媽等人比了個‘拜拜’的手勢后,伴著妹妹嫉妒和媽媽狐疑的眼神,沾沾自喜的跑掉了。一想到我是全家最早猜到的 ,便忍不住的開心,心想‘耶!今天終于比媽媽快了,嘻嘻……’
我雖然一路蹦蹦跳跳的來到了領獎處,卻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排隊,生怕答案有誤,不過這樣的煎熬也沒有折磨我多久。終于輪到我了!不聽使喚的手只能顫顫巍巍地把字謎條遞給工作人員,小聲地說出了我的答案“紅燒豬蹄”……工作人員卻很談定的收了我的字條,輕描淡寫地答了我一句:“對的,到那邊的小紅帽處領獎吧。”轉眼就去請下一位了,根本不理在風中凌亂的我。好吧,現在拿著獎品的我除了開心還是開心!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中秋節燈謎會,你想來參加嗎?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10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 肴,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 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涌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 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面條,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 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里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里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為大 家現場書寫并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里,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 著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著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11
又是一年最熱鬧最喜慶的時候。
我獨自趴在窗前,望向樓下空無一人的廣場。原本灰白空曠的水泥柱上,因為節日的原因掛了幾只紅燈籠,就連破舊的沒了板磚的石橋上,也應景的貼了張“福”字。一棟棟樓整齊排列,沉默地靜坐著,被風吹著搖曳的燈籠映出幽幽的紅光。
今年的年過的十分安靜啊!安靜的沒有年節的氣氛,也越發讓人懷念以前的情景了。
除夕本是個十分重要的日子,一家子人聚在奶奶家的小屋里,其樂融融,滿庭院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在天空中綻放的一朵朵煙花,一閃一閃,似給天邊掛上了霓虹燈,墜落的星火照映出人們幸福的面容,一閃一閃,似永遠也不會停歇。耳邊被接連不斷的鞭炮聲充盈著,忽遠忽近,抑揚頓挫,此起彼伏。
推開門,一溜長長的紅炮仗靜靜躺在院中,大人拿著點燃的香頭觸及引線,火花立即沿著引線竄了過去,小孩們連忙捂耳后退?!班嘏九距亍?,炸開的炮仗四處蹦跳,即使捂緊耳朵,也擋不住那隆隆的震動聲。當小孩們只顧捂耳逃竄時,原本一大串的鞭炮已燃到盡頭,只剩下紅碎屑四處飄散,和那還未消散的濃煙與火藥味。
我喜歡老家的年,喜歡它那獨一無二的氣氛,喜歡它那得天獨厚的環境。
在那黃昏太陽還未消逝前,陽光象破碎的蛋黃傾泄下來,金黃的濃汁流淌天邊。一望無際的田野與天在遠處合為一線,微風輕輕撥撩著人們的鬢發,吹起黃河之水簌簌的波瀾。火苗在風間跳動,吞噬著金色的元寶紙錢,直到它化為一縷細灰,隨風飄散于天地間。村民們手拿香柱,在這廣闊的天地間,祭拜著自己的祖輩們。這一刻,他們就像那天地之子,融入那壯闊的天地中。周圍靜默下來,只有風還在輕輕撥動人們的碎發。遠處樹林搖動,似是天地給人們的回聲。
風聲過去,一切又在眼底瞬息模糊起來,燈籠依舊散發著幽幽的紅光,漆黑的夜晚依舊冷冷清清。我離開窗臺,默默回到了自己屋內。這么多年沒有比在老家過的更好的年了。
家鄉風俗作文優秀篇1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一個過年到了,每一個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自己的老家過年。在我們的家鄉——磐安,還有一項祭祖的活動,更是千門萬戶都要舉行的一種民風民俗。
在我國,祭祖的方式有許許多多種,有的以一個村為一個團體一起去,有的以同一種姓氏為一個團體一起去,還有的以一個家族為一個團體一起去。只要到了該祭祖的日子,大家就會聚集起來,到村里的某個地方祭祖,但我們的家鄉祭祖的方式卻與眾不同。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鄉,家家戶戶都是自己祭的,只要吃完了午飯,就會開始做許多的事情。首先是,在自己家祭祖,因為祭祖都是以近到遠的。所以先是在家里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叫進來,讓他們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他們愛吃的豬頭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說這是給玉皇大帝吃的。等他們吃好以后,就好了!”他們吃完后,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點燃后,給了我三根,我說:“為什么不給我六根呢?”單純的我以為有六根就來年六六六大吉利了。此時此刻,在一旁的嬸嬸說了一句:“雙數不吉利,大妞!”我當時感到很不解,但我也沒多說什么。
不一會兒,家里的祭祖完畢了。接著是去祭我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了,在那之間,我和奶奶折了許許多多的金元寶,折著折著,我便鬧了笑話,我莫名其妙的折了一艘小船。我媽媽還笑著說:“你要是給他們送去一艘船,去海的世界游玩嗎?”接著是一陣哄堂大笑,頓時我的臉就紅了。祭奠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和之前的大不相同,因為他們的“家”在山上,我們要走幾千米才走到哪里,沒有瓜果只有錢。媽媽說;“只要有錢!他們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所以就沒帶了。走啊、走啊,終于到了,我們一家的祭祖活動也馬上結束了。
這次的祭祖活動讓我回味無窮,它既讓我知道了家鄉的祭祖活動的方式,又讓我吃到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