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新時代征文范文
獻禮新時代征文范文(篇1)
迷茫中,我也曾不斷地思考生命的真諦。在學校這座熔爐里,生活和周圍的人告訴我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而不是索取。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是只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祖國的事業中,融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瞬間逝去,也同樣會放射出璀璨絢麗的光彩,我的思想就這樣在經歷了恐慌和沖擊后不斷前進著。猛然回頭,我才發現是一部輝煌燦爛的_始終在伴隨著我的成長、成熟。她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一切!
“加入中國共產黨,”困難、不斷壯大的歷史。實現人生價值!
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先驅者的腳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革命者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這神奇的土地,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將這份紅色渲染的更加燦爛。我的血管里奔流著革命前輩的鮮血,我的胸膛里燃燒著對祖國的熱愛,年輕的誓言是我的墓志銘:自我磨練意志,砥礪品格,增強黨性,同黨和人民一道,在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的指引下,同心同德、勇于開拓,充分發揮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興旺發達。
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中,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擺在我們面前,企圖誘使我們偏離對理想的追求,但是正如月亮靠借來的光華可以光芒四射,但卻無法像太陽那樣為迷失的路人指明方向。我們也決不會讓誘惑迷住我們的雙眼,迷失正確的前進方向,偏離真正符合自己的人生軌道,因為我是黨和人民的兒子,總有一種力量在推動我們前進。
知黨情,跟黨走,在這特殊的一年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黨的先進理論知識,加強政治修養,提升自身素質,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
獻禮新時代征文范文(篇2)
中華民族能傳承文明五千載,很重要的一點在于我們沒有丟掉自己的靈魂,這個靈魂就是堅定的信仰和頑強的奮斗精神,回首來時路漫漫,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
魯迅先生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無可救藥的。”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激發奮進力量我們當代青年應以無數英雄為榜樣,向英雄看齊,做奮斗者,做實干家。
“生活不是茍活,溫飽不是奢侈,發展不是放縱。”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書寫新時代奮斗答卷,應從全體黨員干部做起,自覺愛崗敬業,做好自身的分內之事,承擔該承擔的義務,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神圣使命,為人民謀福利,踏踏實實解決好百姓關心的每一件事。
何為愛國?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的使命與責任,每個時代的人都用行動詮釋著愛國精神。古有楚國屈子“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的不滅信仰,有蘇軾“今日謁中郎將,以身為國捐”的愛國情操,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寧死不屈的愛國情懷,有岳飛“精忠報國”,等等無數的英雄豪杰用行動演繹,詮釋愛國的含義。近代有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為變法圖強,慷慨就義,有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為中國革命奔走呼號,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為中國尋求新道路,一代偉人毛澤東“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斗爭精神周恩來同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等等無數愛國青年,知識分子用他們的行動,將個人理想奮斗融入祖國建設,把愛國之情化為報國之志。
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所謂愛國、奮斗,不是停留于口而止于心,做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愛國之心,是黃大年乍別康和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天妒英才,他在七年的時間中,爭分奪秒,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發光;是盧麗安“我以臺灣的女兒為榮,我以生為中國人為傲”的赤子情懷。少年勤學,青年擔鋼,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大國工匠李萬君用行動書寫奮斗的篇章。心中有信仰,全身有力量,第32季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中國女排在比賽中絕地反擊,上演驚天逆轉,她們比的是實力,拼的是意志,博的是勇氣,這是女排精神,是激勵中國前行的力量。
獻禮新時代征文范文(篇3)
少年強則強,少年富則國富。——題記
“少年強那中國一定也很棒……”《中國少年》的旋律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紅花因有碧綠的葉片襯托而美麗,深藍的天空因有瞬息萬變的白云而美麗,綠水因有巍峨青山做背景而美麗,而中國,因有滿身正氣與躊躇滿志的青少年而美麗!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時人的一生中最美好充滿斗志的時光。古時少年時代發憤圖強、抱負不凡的事例也不在少數,有鑿壁偷光的匡衡、頭懸梁錐刺股的蘇秦、有四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的孔融、有在抗日戰爭中與敵人斗智斗勇的小二放牛郎、有代父出征的巾幗英雄花木蘭……他們,是歷史長河中一顆顆璀璨的少年啟明星,引領著現代中國少年的行為價值觀并傳承著優秀的傳統文化。
中國因我而美麗:美在孝道
一組以“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為題的欄目在20__年開辦起來,并火遍千家萬戶,受到人民的高度關注,其中來自安徽省的“板車女孩”黃鳳就是代表之一。
黃鳳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十幾年前的一次意外摔傷,使爸爸高位截癱,媽媽離婚改嫁。當時年僅六歲的她,用自己稚嫩瘦削的肩膀獨自撐起整個家。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著年邁的奶奶與爸爸,不出一口怨言,為了給父親治病,自己動手給父親做了一個安了輪子的鐵板床奔赴上海求醫,也因此獲得了“板車女孩”的美稱。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最終在北京為父親成功地做了神經干細胞手術。
優秀的中華傳統美德在黃鳳身上彰顯,得以傳承,艱辛的生活磨礪了她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黃鳳的孝心與付出也贏得了整個社會的尊重與肯定。
中國因我而美麗:美在行動
所有的事情都因踐行而有著意義我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國家以環境保護為出發點,把環境保護納入法治化軌道,制定了一系列的環境保護法。由此,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該付諸于日常行為中。在學校與家庭的教導和影響下,周圍隨手亂扔垃圾的現象日益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將垃圾存儲在垃圾袋中,等去上廁所的班空捎帶到垃圾池中;隨手關燈的行為也開始推行并有所實踐;廢棄物回收利用。變廢為“寶”……學校周邊環境也因此慢慢的有所改善。
在中學生義務教育課程中,編者給我們編寫了許多中華傳統文化以及祖國建設的有關課程,不僅讓青少年了解我國思想文化的建設過程以及成果,讓我們懷有深深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提倡青少年積極學習民族文化,為祖國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成為祖國的棟梁。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重任在肩,在建設美麗中國的過程中我們更是任重道遠。
獻禮新時代征文范文(篇4)
陽光正好,追夢新時代
筆尖不知何時停止了忙碌的顫動,深深地戳入書本,洇成一片仍在擴大的墨跡。手指用力捏住筆桿,少年心中一團快要噴發的憤怒化作兩道劍般目光,死死盯住書本上觸目驚心的文字——1937年12月13日,日本攻陷南京,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遇難者30萬人以上。
雖然對這段歷史早有粗淺的了解,但真正深入接觸,才懂得中國近代百年屈辱歷史是多么,多么不堪回首。
抬頭四顧,這書聲朗朗的學校,這美麗祥和的家園,竟無半點,曾被列強的鐵騎屈辱地踐踏過的痕跡。不禁感慨,生活在這個嶄新的時代,真好,一切都那么富有生機,充滿希望,明天的太陽,溫暖明亮。窗外的綠葉輕輕搖曳,像一雙雙靈巧的手,將陽光裁剪得如點點花瓣。映在窗前,映在桌上,映在一個個雖稚氣未脫,但朝氣蓬勃,面容透著倔強與堅毅的讀書少年的臉上。他們手里捧著的,是書本,但心里裝著的是未來——承托一個嶄新時代的未來。
我們的祖國雖飽經滄桑,但有了我們這些新鮮的血液源源不斷地注入,她仍風華正茂,以傲然雄踞在世界的東方,想到這,我渾身一顫,頓時充滿了動力。年輕的心從過去不堪的泥潭中跳了出來,重新面向陽光,面向那洋溢著新的時代氣息的朝陽!
然而……
然而,令人汗顏,卻又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中的一些人,似乎在這陽光的照耀下,恍了心神,早早丟了什么東西。
多少年,風雨兼程;多少年,砥礪前行;多少文人志士,嘔心瀝血;多少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無數次在黑暗中的探索,無數次在黎明前的堅持,終于換來了我們腳下曾硝煙漫布,仍然淌著鮮血的土地。美好的今天,安寧的今天,一切仿佛都已過去,但歷史仍銘刻在我們熾熱的心里。
但有些人,卻已在這國泰民安的一派大好景象中,忘卻并丟掉了他一生中最珍貴的,家國情懷與使命感。娛樂八卦,穿衣打扮成了多數人眼中的時髦。校園中的委靡不振,網絡上的烏煙瘴氣,都令人心痛。
“愛國?對我來說,太遙遠了吧?”他們搖搖頭,如是說。
“建設祖國?別逗了,我才多大。”他們不屑一笑。
太安逸了么?
我們恰同學少年啊!祖國的明天將從我們這代人的手中鑄造,我們終將肩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甩掉那些人們給00后貼的“墮落”“麻木”的標簽,向著我們的遠方,那里陽光明朗。新時代的青少年啊!千萬不要沉淪于安逸的現在,不要讓年少的心垂垂暮老。祖國八、九點鐘的太陽,不能早早地失了光與熱!我們偉大的祖國經歷了百般磨難,正是要創造輝煌的時候,絕不能因我們的懈怠而停滯不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說過一句話,簡樸卻振奮人心—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這個時代,是屬于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夢就是祖國的未來!勿忘,奮進!
獻禮新時代征文范文(篇5)
愿以青春付華夏
大河泱泱,淇水湯湯,我華夏國魂無疆。星河輝映,長河不息,我泱泱華夏,星火盈盈。
孫中山先生曾說過:“做人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自古英雄出少年,從古到今,回望過去,一代一代的青年人都用熱血與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向我們展現著青年的力量。吾輩之青年,理當將自己從自己的小世界中抽離、掙脫,將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與中國夢聯結,才能真正提升自我的價值,豐富人生的厚度。
依然記得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的憂國情思,忘不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意氣。遙想當年,_在湘江,橘子洲頭,萬千思緒在心中生起,一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盡顯氣概,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多么意氣風發。魯迅先生為振興中華,悟到救國應先救民,毅然選擇棄醫從文,一雙素手救民身,一支鐵筆治民心。多少振奮人心的文章,多少尖銳的批判,用筆為武器,戰斗一生。回顧歷史,數不清多少英雄青年曾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為革命為復興注入了自己的理想。
為了國家的未來,有無數奮斗者英雄好漢奉獻自己奉獻生命,將家國置于個人之上,將生死置之度外,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為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民族英雄,我們的國家才能夠在艱難困苦中崛起,不斷發展雄起。我們也應該不忘歷史,生活在安定的社會也不能忘記從前,應該承擔起肩上的重任,作為一名中華兒郎,在祖國強大之時必然要強大自己。
我欲愛國,青春當時。倘若天下安樂,我等愿漁樵耕讀,江湖浪跡。倘若盛世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