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媽媽每天都要去幾次姥爺家,總是這問問那問問,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煉身體。甚至連工作休息時間也不放過,有空閑時間就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有好吃的東西總是留出一些給姥姥姥爺吃,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
記得有一個周末,爸爸媽媽又要帶我回奶奶家了,我想跟小朋友玩,不想回奶奶家,媽媽一直催促我,我有些不耐煩,賭氣地說:“為什么總是要回奶奶家,要去你們自己去。”媽媽和藹地說:“你今天一定要回去看望爺爺奶奶,將來你長大了,爸爸媽媽老了,你也要帶著你的孩子來看望爸爸媽媽。聽懂了嗎?小家伙。”從那時起,我懂了:孝順老人就要常回家看看。
我的媽媽不但孝順爺爺奶奶也很孝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住在市場中心,每天上學放學媽媽騎車載著我特意在外公外婆的店門口過,在店門口停五秒,叫一聲“爸,媽”就急匆匆地上班了。不僅如此,每天傍晚吃完飯媽媽都要抽出時間去外公家坐坐,有時侯我也想媽媽陪我玩,可媽媽說:“我要去陪你外公說說話,坐一坐,你先把作業做完媽媽過半個小時就回來。”不論刮風還是下雨,媽媽每天傍晚都要抽出半個小時去外公家,如果我的作業做完了,媽媽會帶上我一起去。媽媽常常跟我說“小時候我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現在爸爸媽媽老了,他們是我的心頭肉。”從那時起,我懂了:孝順,就是多一聲問候,多一些陪伴。
現在只要我有時間,我會往爺爺奶奶家跑,也會往外公外婆家跑,我會給爺爺奶奶捶背捏腳,給外公外婆講笑話。我要告訴小朋友們:孝敬老人,其實不難,孝順,就是多一聲問候,多一些陪伴。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2
教育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將孩子社會化的問題。魯迅曾經批評一些人只會做孩子之父,不會做人之父。按照魯迅的意思,一個孩子呱呱墜地,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而是一個人胚;只有這個孩子進入人類社會,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化(接受了人類的語言、情感、生活常識、基本文化等),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孩子的社會化化得優還是劣,這和孩子的監護者和教育者密切相關。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身邊,父母是孩子的起始性長期性的監護者和教育者,是造成孩子社會化優劣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極不善于教育孩子,對孩子的社會化所起的積極作用很少,所以魯迅批評他們只會做孩子之父,不會做人之父。
人的社會化是有層次的。學會在社會中生活與交往所需的基本語言、情感、禮貌、生活常識、文化知識等,這種社會化層次可稱為“基層次”;在基層次基礎上,還歷練了但任縣鄉領導、經營中小企業、協調小范圍人事關系的較好素質,這種社會化層次可稱為“中層次”;在基層次和中層次基礎上,還造就了擔任省、部、軍團領導、經營大型企業、戰略性協調大范圍人事關系的基本素質,這種社會化層次可稱為“高層次”;在高層次的基礎上,更生升華了能引領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向前進的領袖性智慧、人格、氣質等,這種社會化層次可稱為“頂層次”。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身邊,幫助孩子實現基層次社會化的重要人物是父母。在幫助孩子實現基層社會化這件事上,不一定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比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做的好。因為基層次社會化的內容是一般社會成員都能具備的,而從父母具備引起孩子具備,需要的不是父母具有很高的文化程度,而是父母具有對孩子的良好的感染力、引導力和細致的行動。在這里,成功的關鍵是注重細節、調動感情,即善于從細節上培養孩子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從調動孩子的積極情感上加速孩子的社會化。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3
進入初中了,孩子也是進入青春期了,這個時候就有點叛逆,因此家庭教育就很重要了。我也來談談我對家庭教育的心得。
一、思想引導法
堅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輸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叫響“學生不學習不算盡責任,學習學不好,不算好學生”的口號。引導教育不可一味關在家中講道理。要善于搞好“結合”、“滲透”,把家庭引導結合滲透到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去,針對孩子的學習任務、現實思想、生理健康等特點,見縫插針地進行引導,有的放矢做工作。
二、目標鼓勵法
學習中目標鼓勵,就是根據“水漲船高”的道理,幫助孩子設計學習目標,來激發積極性,使孩子不斷向更高的知識高峰攀登。大量事實證明,印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目標可以催人向上。為使孩子目標裝在胸中。家長可制作成績―覽表,利用《學校和家長聯系本》,將孩子每次考試、測驗成績,直觀地用曲線反映在坐標上,使孩子、家長一目了然。對完不成指標的科目,家長要及時進行補課,或找人幫助。
三、形象感召法
對完不成指標的科目,家長要及時進行補課,或找人幫助。教育實踐”。很多孩子品學兼優、誠實勤勞、文明禮貌,固然是學校、社會教育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長的表率作用,對孩子健康成長有著強烈的感召力。因此。只要家長強化“為國教子”的意識。努力工作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出樣子,就一定能夠帶出你所理想的孩子來。
四、談心疏導法
熟話說“知子莫如父”。家長要針對孩子在不同時機、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問題,及時進行談心疏導。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到“三勤”,即勤了解孩子在學習中的思想反映;勤觀察孩子在學習中的精神狀態;勤談心及時疏導孩子的思想疙瘩。對因階段性身體素質差,學習跟不上的,要多鼓勵少指責,幫助其“趕隊”;對因對學習科目不感興趣產生厭煩情緒的,要勤敲打多引導,幫助增強興趣;對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泄氣的,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其分析原因,找準癥結,鼓勵士氣;對因在校和同學老師發生口角,影響學習勁頭的,要耐心開導,熱情幫助化解。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4
如今已是網絡時代,大多數的人都依賴網絡,孩子們都沉迷于電子游戲,不顧學習,因為一些電子產品耽誤了學習。
一些孩子的成績逐漸下降,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一回到家就會拿起手機打游戲連飯都不吃,作業也不寫。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按時完成,甚至還會把手機偷著帶到學校。家長對這種事情不滿,可現在的孩子脾氣又很大,不敢管得太嚴,有些孩子是留守兒童,家長不在身邊,就會讓爺爺奶奶幫忙管教,可是孩子哪能聽爺爺奶奶的話,反而更無法無天。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太過于溺愛孩子,一點活也不讓孩子干,說是只要讓孩子管好怎么學習就行了,讀書才是最重要的。可我一點也不贊成,因為現在對孩子來說學習很重要,可是適當的干一些事情也是鍛煉孩子,不能只顧學習其他什么都不會做,這對于自己沒有任何幫助。
現在的家庭基本上只有一兩個孩子,也比較溺愛他們,孩子更顯得嬌氣,有一次我在廣場上看見一個小男孩摔了一跤,他并沒有立即爬起來,而是趴在地上哭,直到大人看到去,把小孩扶起來打打身上的灰塵,抱著哄哄才停止哭泣。如果是以前的小孩子發生這種事情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爬起來,打打身上的灰塵繼續玩自己的,讓人看起來覺得這個小孩很堅強,也要讓家長多給孩子講一些關于他們那個年代的事情,讓現在的小孩也知道接下來應該怎樣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在我的家庭里,爸爸媽媽從來都不溺愛我。有時候我會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當爸爸媽媽外出打工的時候,我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沉迷在手機當中,還是做我應該做的事情,在家里我也很聽話,爸爸媽媽有時也會給我講一些關于學習方面的事情,還有怎樣努力,考上一個好的學校。還說只有學習好,長大后才好找工作,會有很好的收入。不好好學習就會像我們這樣累死累活的干活,還要聽老板的嘮叨,一定要好好學習,就不會像爸爸媽媽這樣,不要只有到長大后才后悔。
家庭教育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在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5
從前有個人,他養了一只鷹,后來這鷹逃走了。幾天后,在山上發現了鷹的尸體,主人想不出為什么鷹會無緣無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開鷹腹,才恍然大悟。
原來鷹在籠中,養尊處優,竟失卻了獵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餓死了。
孩子是一群終究要離開籠子的鷹,每一位家長,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家長無法去替代,去承擔。
然而,試看今日之中國,哪里沒有鎖在籠中的“鷹”?他們從沒有經過歷練,他們從來都是在家長的呵護下小心地生活。上學嘛,有家長接送,有家長幫助背書包;生活嘛,有家長幫著洗衣洗被,幫著穿衣服系鞋帶;甚至去夏令營,也有家長準備好足夠的食物,足夠大的裝臟衣服的袋子……
試想這樣的一群“鷹”飛出籠子,還要如何生活?他們除了感覺到生活的麻煩與沉重外,還能怎樣,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帶。另有報道說,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吃雞蛋,只好哭著握著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并不是用甘蔗澆灌出來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磨礪,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礪中才能形成。馬卡連柯曾一針見血的說“過份的溺愛,孩子而言是一種毀滅。”這并不是聳人聽聞。
可曾見過傲立懸崖的孤松?在寒風中它的莖為何巋然不動?那是由于它從巨石中探出身體的時候,已經飽受了苦難的摧殘。
可曾見過蹁躚飛舞的蝴蝶?在陽光下它的雙翅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繭而出的時候,它用盡了一生的力氣把體液擠往雙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白玉不毀,孰為珪璋”。古人雖已遠去,但言猶在耳啊!
有人說:國家的前途與其說握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握在母親手中。家庭教育,關系國家命運。希望天下家長把孩子籠中放飛,讓他們去經歷風雨,讓他們去打造雄健的雙翅。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6
在一個桃李春風,柳絮滿天飛的時候,一個弱小的嬰孩呱呱墜地,在一雙雙充滿愛意的眼睛的觀注下,她開始茁壯成長,伴隨而來的,她開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這個陌生的世界。她開始學習,在家人悉心地教導下,她開始經歷一個由淺顯到深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學習過程,而這其中,飽含了欣喜,傷痛,淚水和歡笑,又包含了多少承載著綿綿愛意的似水流年!
欣喜產生于一瞬間,坐在搖籃車里,望著呢喃的燕子,于是爺爺教她背“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哦,宋詞是會飛的;叭在窗前大圓桌上,指著映紅的荷花,于是爺爺搖頭晃腦地讀“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哦,古樂府是有顏色的,還散發著淡淡的香味兒在黑暗的雨夜,伴著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和母親的體溫,她乘著夢兒穿過尼羅河,越過丹麥海峽,與白胡子的安徒生爺爺做游戲;在明媚的春風里,坐在柔如碧絲的草上,躺在滴綠枝的秦桑上,聽著爺爺講的三國故事,她很想騎騎赤兔馬,見一見威風八面的關云長。這些點點滴滴的欣喜讓她對以后的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她擁有了不盡的知識。
傷痛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映象。當她抓著小雛雞發出得意的笑聲時,當她突發奇想把花衣裳剪破時,當她把筆丟下溜出去堆雪娃娃時,當她不聽話頂嘴被關進黑房子時,她都毫不客氣地挨了一頓結結實實的“教訓”。于是她覺得自己委屈了,傷心比那個屈原還多,眼淚比那南唐后主還要向東流時,她得到了一番充滿溫情又合理的解釋,她懂得了不要欺壓弱小,懂得了一針一線來之不易,懂得了堅持,懂得了忍耐,她懂得了基本的做人道理,得到了在學校和書本中都汲取不到的力量。
淚水和歡笑豐富了她的平淡人生,在父親的鼓勵下,她爬上了長城,爬上了泰山,登上了岳陽樓,登上了觀海臺,在掛著淚的笑渦中,她學會了要有山一樣雄偉的腰板,海一樣廣闊的胸懷,每一次流淚,她都依偎在家人身邊,這里是最寧靜的避風港;每一次歡笑,她都分享給全家,這里是心靈深處最美好的香格里拉!
有欣喜,有傷痛,有淚水與歡笑,這就是她的似水流年。似水流年,流年似水,而永不流逝的,是那段美好有意義的幸福時光!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7
敬愛的孟母:
是二十一世紀的一位母親,有個調皮不爭氣的兒子,前兩天我兒子的班主任把我叫了去,讓我好好管教一下他,省得他又闖禍!我一問怎么了。你猜,那小子他說啥?他居然說他要成為像您兒子孟軻那樣有學識有品德、拾金不昧尊老愛幼的人---天哪,怪不得班主任要我好好教訓一下他!像您兒子那樣剛直又有點愚蠢的人能在當今這個花花世界中生存下來嗎?孟母啊,孟母!你可害苦了我,你干嘛要把你兒子教成那樣?真是誤人子弟。
首先,你就不該“孟母三遷”。大姐,你可知道二十一世紀房價有多高?搬得三家家,那還不破產、我家又一窮二白的。告訴你,周圍環境不好就不好,小孩子家干嘛要為他操這么多心!像我家,對門一家全是“筑長城”的能手;左邊一家干的是算命騙錢的營生;右邊一家搞的是制假售假的行當......這環境雖夠不上高雅,但足夠讓咱兒子學得一身的本事---拍馬屁,抽老千,坑蒙拐騙......這世上誰要不會這兩手本事還真難立足!可你呢?居然從一個商人家旁搬走!拜托!要是你兒子孟子學會那商人的兩面三刀和口是心非,他早就飛黃騰達了。哪像現在這樣餓得面黃肌瘦還要整日滿口“舍生取義”,酸不酸啊!
其次,就算搬家,你也不能搬到一群書呆子旁邊。俗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你這么做,不是存心要兒子就成個廢物嗎?像咱老姐,神機妙算,算準她兒子會當官,就搬到了市高干樓旁的一間房子里,整日要盤算著如何拐個千金小姐,讓她兒子攀龍附鳳。他朝一日升遷,豈不快哉?如今這年頭,__裙帶關系上去的多,哪管你是不是滿腹經綸,哪管你是什么“亞圣”。
再次,你好死不死干嘛要剪斷你的機杼?那可是好不容才織成的綿緞--好大的一筆錢!干嘛為了要教育你那逃課的兒子而毀掉,多浪費啊!如今的小孩他想上學,他家長還心疼不讓去呢!早早下海,干些致富的營生,不比當一個處處碰壁的大學者要強得多?其實你的兒子本來挺聰明,知道愛惜自己要逃課,你居然用斷絲這么卑鄙的手段把他往火坑里推,我都不忍心呀。
總之,你呀,你就是個笨蛋母親,把兒子教成個大鴻儒卻不能發財升官。哼,我一定不要我兒子這么不成器!我要他成為新世紀的英才!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8
從我呱呱落地、牙牙學語那一刻到現在這12年間,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給我帶來了無數的驚喜。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做人做事,都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時時激勵著我、鞭策著我。如果說小學是我通往成功的左翅膀,那么家庭就是那另一半翅膀,只有兩者的結合,才能使我飛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才能使我遨游在廣闊的大海中;才能使我奔跑在無邊的草原上……
在我上一年級時,我還不是現在這樣。那時,我不懂得謙讓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寬容他人。在學校,我是老師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卻是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愛的伙伴,就連我這個十足的女漢子也對它由衷喜愛。記得有一次,我就是為了洋娃娃和我的好伙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日,我來到朋友家玩耍,見她家有一個特大號泰迪熊公仔,喜歡得不得了,就執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誰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氣,畢竟從小到大他們都依著我,沒有人會反對我,而她卻敢跟我說不,心里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氣跟她借了一次,卻又吃到了閉門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氣之下說要跟她絕交,又含著眼淚跑回了家。
回到家,媽媽見我滿臉都是淚,就走過來輕輕地拍了拍我,溫和地問道:“你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剛才的事一字不落地講給她聽。本想媽媽會和我一樣,誰知她卻不知從哪兒冒出了一個問題:“你聽過《牛皋、岳飛問路》的故事嗎?”“聽過呀,怎么了?”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媽媽微笑著說:“既然你聽過,那你不覺得你和牛皋一樣蠻不講理嗎?你覺得你的行為讓人討厭嗎?你覺得應該去道歉嗎?”面對媽媽這么多的問題,我一時語塞了,心中仔細一想,發現自己確實做得不太對,就決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出去一下。”媽媽大概已經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么了,呵呵地笑了起來。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長的路程,在這一路上,爸爸媽媽是我的指路人,指引著我正確的方向,啟迪著我純真的想象,承載著我最初的夢想。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9
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中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它通向個人傳遞文化,幫助超越一己之見去掌握前人的經驗,分享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辟人性發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
幸福,是人的向往和追求。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要讓短暫的生命發光,有尊嚴有意義地度過一生,必須接受教育。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知識迅速增加,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社會競爭空前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通過接受教育,喚醒潛力,發展才智,才能擺脫愚昧,增長才干,豐富人生,享受現代文明,在職業活動和其他活動中獲得成功。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敗至為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對于民族、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10
我國的高職高專教育的發展歷史高達70年,教育體制已經逐漸成熟,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公共藝術教育也隨之興起。公共藝術專業教育在高職高專中具有高達30年的歷史,為我國公共藝術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巨大貢獻,公共藝術普及率和整體的質量得到了極大提高。時代在發展,高職高專院校面臨著新的挑戰,公共藝術教育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屬于多年積累下的弊病,也是新時代所帶來的各種困難,這些都需要加以關注,提出解決應對措施。
1高職高專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現狀
1.1專業普及率較低
高職高專中各種專業的設置是按照社會需求而考慮的,而公共藝術課程較為寬泛,很難把握真正的核心內容,因此,很多高職高專對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該專業缺乏政策扶持和資金保障。很多高職高專中公共藝術教育的制度不夠完善,學校缺乏應有的長遠規劃,一些高校的教材過于陳舊,很多專業教育設備老化,這些教材和設備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公共教育的需要。很多高職高專將公共藝術課程設置為選修課,一些課程授課內容較為空洞,缺乏與時代接軌的新鮮課題,對學生們的吸引力不夠,很多學生因此對公共藝術課程失去興趣。
1.2師資力量建設落后
公共藝術教師對于該專業的順利發展至關重要,由于高校對公共藝術方面的教育重視力度不夠,很多教師的晉升空間狹小,很多教師沒有明確的考核指標,自身的教學任務不明確。這些問題導致公共藝術類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被嚴重打壓,很多優秀的公共藝術課程教師另謀出路,很多高職高專中公共藝術教師隊伍出現青黃不接、教學方法落后、缺乏職業道德等情況。教師是學生們職業生涯的導師,教師隊伍建設跟不上,導致公共藝術類學生的學業受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得不到良好的樹立,對我國公共藝術未來的發展也極為不利。
1.3學生們重視程度不夠
高職高專中大多數學生之前沒有受過公共藝術類的專業系統性教育,缺少藝術欣賞的基礎,然而根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課程指導方案》規定“每個學生至少要在學習期間,選修一門藝術限定性課程,修滿后方可畢業”。很多學生僅僅是為了修滿學分才接受公共藝術類課程的輔導,他們沒有真正把公共藝術類教育作為今后從事的工作方向;一些專業學習公共藝術專業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的職業規劃不夠清晰,他們從小被灌輸分數至上的理論,在藝術欣賞、審美鑒賞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加上課堂教學的枯燥和空洞,真正進入該專業學習后會發現他們的基礎非常薄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學好該專業的課程,學生很容易對公共藝術類學習產生厭倦。
2高職高專公共藝術教育改進建議
2.1學校加大重視力度,提供制度保障
高職高專要將公共藝術教育放在素質教育的全局來考慮,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至關重要,為我國培養全方位人才提供重要支撐,因此,對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要當做一項緊要任務來抓。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能力,制定出公共藝術教育發展的長期規劃,并針對這一規劃制定相關的文件,對學校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完善公共藝術類教育的體制,并對公共藝術專業給予一定的資金保障,下大力度加大師資力量的培養,將能力優秀的教師選拔到隊伍中來,給予充分的重視。學校可以與公共藝術相關的企業聯合辦學,一方面給予教師學生以鍛煉實踐的場所,一方面為企業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讓優秀的學生在實習中脫穎而出。
2.2教師擺正位置,提高教學水平
高職高專的教師擔負著培養我國未來公共藝術人才的重任,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們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要擺正自身的位置,重視自身的使命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知識儲備,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使自己的工作獲得學生們的認可和欽佩,做到這些,教師的待遇和聲譽遲早都會得到改善。學校也要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提升空間和平臺,教師們應該利用各種學習和培訓的機會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并在公共藝術領域爭取起到帶頭示范作用,為高職高專的師資水平整體提升做貢獻;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主動參與科研項目的公關,讓學生們盡早感受社會工作的氛圍。
2.3學生們端正學習態度,努力提升自己
學生們自身的學習態度是學好任何知識的關鍵,目前我國就業形勢壓力較大,每年幾百萬大學畢業生同時步入社會,高職高專的學生從進校那天起就應該有就業危機感。要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努力克服在公共藝術課程學習中的各種不適應,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在課余時間要增強藝術實踐能力,走進生活、走進自然、走進社會去感受公共藝術的魅力。教師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努力營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們在輕松的氛圍下激發自身的靈感和創作動力,使學生們的學習變得主動。學生們利用業余時間,到藝術館和博物館去體驗參觀,也可以通過發達的網絡新媒體去網絡世界充實自己的見識,多途徑不斷充實自己的閱歷,培養出不拘一格的鑒賞能力和藝術視野。
3結束語
高職高專在我國基礎教育過程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公共藝術專業對于高職高專的教學屬于新課題,做好公關藝術教育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高職高專要結合公共藝術本身的特點,并借鑒一些其他領域成熟的經驗,為今后院校開展公關藝術教育的教學、管理、考評作出應有的參考,使我國公共教育事業發展思路更加清晰,目標更明確,這樣公共藝術領域人才才能不斷涌現,服務好我國的各項建設。
關于立德樹人與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開課感悟作文精選篇11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儒家經典中提到的“教”是指按照道的原則修養,而道的原則指順著本性行事。而如今的教育,在我看來,怎么那么地“逆道而行”呢?
近一兩年,涌現出樂各類“教育名人”。如“虎媽”,她用魔鬼似的教育培育出了一個頂尖大學的孩子,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但我們若細細“品味”這種教育方式,便可發現這樣的成功的代價有多大。她對孩子不尊重,不信任,嚴定家規,辱罵更是家常便飯,試想在這種缺乏信賴和起碼的人格尊重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又怎么能夠變得自信、寬容、公正呢?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潛在的,“虎媽”在關注到孩子成績的同時是否也關注到了呢?人們在效仿的同時,是否也應該考慮一下后果呢?
都說強扭的瓜不甜。強扭之后,瓜或許照樣長得份量十足,但這甜味是否保留得住呢?“狼爸”要求他的孩子絕對服從于他,據說到了出游需制定具體到每一分鐘的計劃的變態地步。試想哪一天狼爸不再提出要求,孩子們還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嗎?
對于這些將孩子狹隘地囿于自己教育思想的圈子的方式我實在無法持贊成態度。前人在“循其道”這方面實在比我們做得好。其貌不揚的郭橐駝深諳種樹之道,“順乎天性”是也。那些有著強烈的控制欲的人總是過于殷切,今日搖一搖,明日抓一抓,雖曰愛之,其實害之。種樹如此,育人亦如此。而庖丁也知“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其刀使用十九年,依然“若新發于硎”。在教育中我們是否也可以更自然些,給孩子們相對自由的環境,給予尊重、信賴與欣賞,同時注重因材施教,講究循序漸進呢?
試看今日教育,強硬的手段,填鴨式的灌輸,孩子們又怎么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幸福呢?當然尊重個性、給予自由的學習環境并不等同于溺愛。對于懶惰的孩子嚴格要求適當提醒是好的;若一味放縱,其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貓爸”溫和、民主,又不放棄原則,這才是他教育女兒成功的秘訣吧。
成功的教育是教育者能夠找到孩子的天性熱愛所在并加以塑造培養。教育不是讓孩子感到痛苦,而是讓教育者與孩子一同享受教育的過程。所以我們期待教育的春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