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傳承經典筑夢未來的滿分作文
寫傳承經典筑夢未來的滿分作文篇1
傳統文化,形成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然而,人類進入21世紀以后,工業與商業的全球化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消解著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瀕臨消失。
首先是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一種良好方式。然而在現在,隨著西方圣誕節,情人節等一系列節日的廣泛傳播,傳統節日卻漸漸被淡化了。鮮少有人在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在重陽節登高插茱萸;在中秋節賞月,慶團圓;在臘月初八熬一鍋熱騰騰的臘八粥祈平安。在西方節日被人們熱火朝天的慶祝之時,誰還會想起這些內涵豐富,意義非凡的傳統節日,與習俗呢?恐怕,早已將它們拋之腦后了吧?
其次是傳統的歌舞。鳳陽花鼓,云南花燈,東北秧歌等早已被人們認為是俗不可耐,在公園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時,還有許多的年輕人加以嘲諷,而西方傳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卻被年輕人大加追捧,成為他們的心頭大愛。而在一些搖滾,Rap等流行歌曲廣為傳唱的同時,中國的一些民間音樂以及國粹京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人拋棄了傳統歌舞,轉而奔向了流行音樂與舞蹈的懷抱。
不僅如此,曾經在民間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傳統的繪畫書法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傳統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遺棄。這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不禁令人堪憂。傳統文化瀕臨消失,而我們卻不加以挽救,而還是為了各種外來的文化,節日,興奮不已。在我看來,在這樣下去,不用多久,傳統文化就會完全消失,不復存在。
為了不使我們中國人遺憾,后悔,我們每個人應該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努力使傳統文化重新綻放光彩,恢復生機與活力,為我們將來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了傳統文化的恢復與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發出奪目的光芒。
寫傳承經典筑夢未來的滿分作文篇2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啊!有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勞動節,清明節,臘八節,元旦節……民間工藝也是多種多樣,有微雕,刺繡,剪紙,泥塑,皮影,吹糖人,磚雕,瓷刻,木偶,蠟染,臉譜……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除夕和春節,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陰歷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夜,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色,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到:“婆婆若讓我在家帶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天漸漸地黑了,“年”來到了村里,可大家只聽得“年”的一聲喊叫,原來是因為那個乞丐身穿紅色披袍,還把老婆婆的家打扮的燭火通明,還放著煙火和爆竹。所以“年”不敢靠近,只好逃走了。
沒過多久,這件事就廣為流傳了,大家都效仿那個乞丐的做法,每到初夜那一天家家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果然,“年”再也沒有出現過。
更因此,到了春節家家戶戶也會張燈結彩,所以,過年才有了貼窗花,放爆竹的習俗。春節更有拜年的習俗,相互問候。還有吃年夜飯的傳統美德。——一家人都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一頓晚餐……還有許多習俗。
中國的習俗和傳統我們都不應該忘記。魯迅說過:“惟有民魂是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的有進步。”覺醒吧!我希望我們用全部的聰明才智和生命熱血來傳承我們的優秀民族文化,來構建我們的祖國輝煌。請“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吧!
寫傳承經典筑夢未來的滿分作文篇3
中國傳統文化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包含著有剪紙、小孩穿的虎頭鞋、刺繡、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永遠是鈞瓷。
我有一個愛不釋手的鈞瓷,它是一頭小象,長長的鼻子,大大的眼睛,笨重的身體。一般來說瓷器有許許多多的顏色,有白色,有黑色,有紅色……這頭小象的顏色總體來說是紅紫色的。它是由爸爸送我的生日禮物,聽爸爸說它代表著吉祥如意,大富大貴的意思。
鈞瓷不僅漂亮,而且里面還藏著許多秘密呢,據網上介紹,鈞瓷古代也叫“窯器”,關于鈞瓷的資料,到現在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一般認為它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以瓷土為原料。二、經過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焙燒;三、燒成后胎質堅硬致密,色白,透明或半透明,叩之有金石之聲,吸水率在10%以下;四、表面上有在高溫下和胚體一起燒成的玻璃質釉。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鈞瓷的國家,鈞瓷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由于鈞瓷潔面干凈美觀,堅固耐用,又具有造價低廉,用途廣泛,而且原料分布廣泛,蘊藏豐富。被成為人類物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引起了人類物質生活革命性變化,并極大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社會上還流行起一句話叫“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
我愛中國,更愛中國的傳統文化——鈞瓷。
寫傳承經典筑夢未來的滿分作文篇4
提起文學,至今已經遠離了多少人,還有多少人熱愛著我們的文學呢!那些經典的文章和字句,散文,唯美的詞句遠離了我們的生活了嗎?
提起文學,多少還是讓人會有感動。偶然相遇幾行文字,邂逅一片古詩詞,誰人在那里沉醉,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凈土。
從此,你便不可收拾的愛上了文學。也許你是幸福的,你得到了很多吧。
后來的某一天,你簡單著,找到一處安靜的角落,邀上三兩好友,揮筆灑下汗水。在文學的世界里遨游,此刻你如同一條魚,如魚得水般。你尋找到了自己的一方樂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大概就是這樣吧。
我愿意一直愛著文學,它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動,收獲心情。
相逢在文字中,回首文字如初見般,喜愛便從此沒有盡頭,大浪淘沙,一心不改,等閑不變舊人心,回首來望一生求。文學依舊讓我感動。喜歡文學的我,一直在尋找,一直愿意在青墻瓦磚下,在煙水繞村的地方。
在文字江南的水鄉,追尋文人墨客的筆跡,踏上曾走過的征程,雅逸流淌著心田,在晴光萬里的山河里,簡單安逸著讀著一段文字,睡一個好的午覺,濃睡不消殘舊。醒來夢依舊,情依舊,心悠久,心依舊。
文學,讓我看到美恰如初見,我依舊感動。
愛著文字,起航,揚帆,便可讓帆在大海里飄得更遠,飄洋過海。看著天上白云,云卷云舒,無一點詫異。如此做一條更大走的更遠的船只吧!
寫傳承經典筑夢未來的滿分作文篇5
輕輕翻過一頁書,身體就像是蝴蝶一般隨著飛舞進入這書中的世界。我看見了許多許多淳樸的人們,蒼涼的故事……一切的一切如走馬觀花一般從我面前翩然飛過,晃花人眼卻體味不深。
于是又重新翻開了這一頁,文學的韻沉沉地把自己往下拉,又輕靈地往上提,心情便在這悲喜之間越飛越遠。也許兩遍還不夠,于是就來三遍,四遍……我想,文學的魅力不僅于此。
當你遇見一處景,吐出的話語不是單純的感嘆句而是“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時,我想,這大千世界所包含的情與魅,便在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給包含了。
當窗外鳥兒互鳴,鳴聲綿長清利,忽而一處靈感迸發,大筆一揮,在紙上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時,會有一種極大的滿足,我想,這也是文學的魅力。我想,文學的魅力不僅在文字上。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處處體現出了文學的美。古人戰場上,政場上吐露出的每一句話,都體現除了古人的智慧,文學的精辟,我想這是一種意蘊豐富的美。依舊是看見鳥兒,看見鳥兒站在枝頭,叫聲清亮。依舊是站在山間,俯瞰江海濤濤,爭相奔涌向前,心中不由涌起一股豪情壯志,我想,這觸景生情的一刻,也是文學之美的再現。
忽然想起《老子》里的一句話:“大道無形”,忽然想到文學這種龐大巨物也是無形的;也忽然醒悟到了自己的知識之淺薄,是無法完全講清楚,弄明白文學的魅力的。但是,我把持著自己的心。跟著自己的心去走,是不會有錯的。學無止境,我會在文學的道路上走下去,我會掌握文學的力量,我會體味文學的魅力,我會在這條路上,一直、一直地走下去。
任何事物都映射出文學的魅力,這時候的我,堅信。
寫傳承經典筑夢未來的滿分作文篇6
不知道文學是何時走進我的生活里的,或許從父母給我們取名字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與文學互相牽連著了。依稀記得小的時候,爺爺喜歡抱著我坐在睡椅上,拿著唐詩三百首,耐心溫聲地讀給我聽。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李白的《靜夜詩》相信是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首詩吧。
閱讀文學似乎成了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家里有個種滿花花草草的陽臺,午后,我喜歡捧一本小說,聞著陽光的味道,享受文學帶來的安靜,享受身心寧靜的感覺。
小學時代閱讀的書籍可能還沒純粹的算得上是文學吧,直到初中,我閱讀了中國四大名著讓我體會了水滸傳中的豪氣蓋天,理解了三國演義中的笑談成敗,感受到了西游記中的堅持不懈”和“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紅樓夢。
每一段文學后面,都有一個故事。而我所要了解的,追求的,探詢的,就是這個故事。愛情故事。有關文學的愛情故事。“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從“鳳頭釵”中,我讀出了唐婉與陸游沈園情夢,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我愛你,你也愛我,可是為什么相愛的人不能夠在一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從“玉樓春·春恨”,我體會到了晏殊對離愁別怨的感嘆,一個單相思的故事。“我喜歡你。深深的喜歡著你。這一切你知道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我了解到蘇軾的那種思念亡妻的情感,一種痛徹心扉的相思之情。“我夢到的是你麼?讓我仔細的看看你,為什么老天讓我們生死兩相隔?”
我感謝文學,我愛文學,愛文學中的那一則則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文學,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給我們情感的體驗,給我們身心的寧靜,給我們視野的開闊,也給我們人格魅力的提升。
寫傳承經典筑夢未來的滿分作文篇7
我們的祖國文化多姿多彩,龍的圖騰將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們心中;我們的祖國文化歷史悠久,中華兒女的一言一行流傳萬世;我們祖國的文化情感豐富,一件件史書和文物把古人的喜怒哀樂刻畫心間。
所謂文化,就是璀璨的文明遺留下的,傳承下的一種習俗、文物、風格、藝術。而中國的文化卻是遠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它散發出的那種濃厚的文化底蘊以及那燦爛東方文化的感染力是其他文化所不能比的。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不應將祖國先人留下的文化丟失,而是要傳承——永遠的傳承。
詩詞歌賦,那是古人留下的不朽祖風。在唯美的詩詞中,包羅這萬象:既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哲理,又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處事態度;既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壯志凌云,又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魂牽夢縈;既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蕭瑟,又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華麗。世間萬物,一曲詩詞包含其中。
亭臺樓閣,那是我們絢麗的民族文化。神州大地五十六個民族,各有各的風俗,隔幾里地就換個樣。你若不喜歡蒙古包,你一定會喜歡徽派建筑;你若不喜歡酥油茶,你一定會喜歡糯米粑粑。民風民俗的豐富多彩,也是各族先民的智慧結晶。
石器陶俑,那是華夏五千年文化的見證。從盤古開天辟地,到現代社會,五千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件奇珍異寶。秦兵馬俑的宏偉壯觀,青花瓷的冰清玉潔,這些文物猶如一位位老師,跨越千年,來為我們娓娓講述那光陰的故事,歲月的蹉跎。
泱泱華夏,五千年歲月的變遷改變不了十三億赤子之心。中國的文化仍在散發耀眼的光芒,方塊字依然書寫著傳奇。在不久的將來,我將對世界自豪地說:“這就是我祖國的文化,這就是可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