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學夢初一作文
小時候躺在媽媽溫暖懷抱里聆聽伊伊呀呀睡眠曲的日子早已煙消云散了。
童年沉醉在紫色秋千上蕩悠悠的快樂已不再重復了。
再長大些,教室里嘰嘰喳喳的中學生活伴隨我們的畢業已離我而去了……所有這些,都一去不復返了。
而如今,我學會了月朗星稀的夜晚享受詩的年華,學會了細雨蒙蒙的秋日輕唱年輕的旋律。真的,生活的自然,自然的真諦,常常令我不能自已,我常暗自悲嘆自己無法用手中彩色的畫筆去描繪這份激情,我也沒有心緒背起吉它去做個流浪的陌路人,但我喜歡一張紙,一支筆,一種超然脫俗的境界。
于是,我和文學結緣,一切隨緣而來。
不上課的日子,我會追憶《紅樓夢》,考完試,我大可不用擔心成績單上的風云變幻,輕輕打開《紅與黑》,我沉緬于上一個世紀中。如果說有理智的瘋狂是一種執著,那么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這種瘋狂。瘋狂地涉獵中西文化豐富的藝術營養。盡管這些要付出大部分時間、精力,而又有什么事比領略文學更有趣味呢。我寫散文、詩歌,我寫短篇小說,我把一張張散落的文稿拾掇起來,裝訂成冊,留給自己好好珍藏。我為自己曾經擁有的流光溢彩的中學生活動容。我想把這一點點一次次一段段的故事用我自已最真的心去感悟,去訴說。因為我不愿看到這些美好的景象就在彈指一揮間消失在茫茫人生旅程中。
于是,我把希望播給信鴿,用信鴿盛滿希望。
悠悠流走的歲月不再回頭,我的駝鈴搖出淚水和汗水。是的,生活原本如此,如果一切都是風平浪靜,一切都是輕松舒適,那么文學就是一個誤區。既然我已虔誠地作了繆斯之徙,又何以計較她對我遲來的寵愛。正如一首詩中寫道:“我不去想/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是的,我只有風雨兼程!
我的文學夢初一作文 篇2
從小就喜歡看書,喜歡沒事的的時候在紙上寫寫自己的心情,關于文學,那是我的一個夢,一個做不完的五彩繽紛的夢。
這個夢我從初中開始做了有八年了,這期間有過心酸,有過淚水,同樣也有快樂和滿足,這其中的苦與樂或許只有我知道。
上小學的時候最鬧心的就是寫日記,通常我一篇日記都要想很長時間也無從下筆,寫作仿佛成了我噩夢。但是噩夢也有醒的時候。記得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我都是仿寫課外書上的,最后老師居然當作范文在班上讀了出來,年幼的我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每個星期盼望著假期的同時也盼望著作文題目,回到家了,第一個做的作業就是作文了,我通常會很用心的琢磨寫什么,怎么寫,這個詞怎么用,這個句子該怎么表達,現在想起來那個小男孩真的很認真,也許是巧合,也許是老師的鼓勵,也許是自己的興趣。小學的作文每一篇我都是認認真真的去寫,得到了老師的一次又一次的夸獎和鼓勵。我愈發的對自己的付出感到高興,是啊人都有想法,誰都不想付出了沒有結果。也許老師是發現我很認真的對待寫作,所以每次老師給我的評語都很有作用,很細心的幫我修改,很負責的給我審閱。小學一眨眼就過去了,時光就像那個寶貴的作文本子,翻到了最后幾頁,我們也就告別了美好的小學時光,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記憶,也留下了那些我認認真真寫下的文字,現在看來,字跡略顯稚嫩,但是每一筆每一劃都讓我感動,都讓我自豪,嘻嘻哈哈,打打鬧鬧,升到了中學。
上了中學我看的課外書就多了起來,我喜歡義薄云天的趙子龍,我喜歡愛憎分明的孫悟空,我崇拜劉備的禮賢下士,我討厭呂布的見色忘義,書中的人物在我的腦海里演繹著一個個精彩感動的故事。那時候沒事就喜歡找一本書看,名著也看,小說也看,古代的看,現代的也看。這些無疑讓我的性格受到了書中人物的影響,這些都是看不見。看得見的是我的寫作水平也在日漸提高,我寫起東西來有自己的想法,文思總是充裕的,初中高中的時候每個周的周記,每次的寫作練習,這些都是我的拿手好戲,每次老師讀我的作文都會在同學們面前夸我一番,那時我的心總是滿足的,比吃了蜂蜜還甜。想起鄭淵潔說的一句話現在想起來真是有道理,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是的,謝謝老師不斷給我的鼓勵,是你們讓我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青春一去不復返,從最初稚嫩的文筆到現在成熟的格調,經歷了太多,變的是人,變的是事,唯一不變的是我的文學夢,我會一直把這個夢做下去。拿起筆書寫的不止是文字,它更是我青春的見證。我相信我的血管里面流淌的不只是血液,它流淌的是文字的筆墨和青春的激情。
我的文學夢初一作文 篇3
在空閑的時間里,看看書,對于我來說,就是一種享受。
我喜歡每天睡前,遨游于書的海洋;我喜歡在周末走進寬敞的書店,去傾聽書籍那一聲聲親切的呼喚;同時我也喜歡在假日里去到圖書館,尋找書中停靠的港灣……
打開記憶的閘門,依稀廄得小時候,有無數個夜晚,我抱著自己所喜愛的童話書甜蜜入睡正是這一篇篇美麗的故事,開啟了我閱讀的大門,讓我不斷地探尋這世間的真;善;美。漸漸長大的我們不再躑躅于這此的童話,當我翻開了手中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為保爾柯察金的堅強意志所懾服;翻開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我又被那神秘的大海所震懾;細讀《西游記》,我深深的被師徒四人的執著所感動。因為文學,我少了一份粗俗,多了一份儒雅,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清純,
文學就像一縷春風吹過,鄰人倍感清爽。我喜歡文學,去品味書中的甘甜故事,每一次讀書,我都心存一份感動,因為是它,使我的文學夢更為切入肌膚,有人曾經說過:“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我在這浩瀚的文學中,尋覓著那些如金子般閃耀的文學巨作,那些文壇上不朽的巨作,滋潤著我的文學,正因如此世界也不再暗淡無光,生活也因有了文學而更加精彩。
我有我的文學夢,它或許沒有大海那般壯闊,但它一定有江河的那份生機,它或許沒有巨石般的堅韌,但它一定有滴水石穿的執著。我從未放棄過我的文學夢,有時我總會感覺到文學夢如那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而不可及。不過,我想這也驗證了一句話——“學無止境”,而當這時我便又埋頭向書海奮進,駛著我的夢想的航船繼續前行。
夜深了,四周如此寂靜,此時我也要讀書,在寧靜的夜晚,品出這神秘而誘人的“書香”。就這樣,我帶著那份對文學的渴望,滿足的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當夢醒時,文學的大門也將會為我而打開,因為我始終忘不了!書中還有文學夢,始終忘不了我對文學的熱愛。
我的文學夢初一作文 篇4
我出生在一個很平凡的農村。15歲的我是一個多夢的女孩。所以,說起我的夢想,那是俯拾皆是。而要談起我最難忘的夢想,一直牽絆著我的夢想,莫過于文學的夢想了。
我的父母都是藍領工人,所以我的家境并不寬裕。一家人省吃儉用,計算著過日子還能勉強度日,而富裕充實的條件我家還不具備。因此,富翁成了我們家的夢。父母極希望我能夠“光宗耀祖”。但是,我成績并不理想。文科馬馬虎虎,理科卻難如人意,于是,父母便根據我的特長,為我選了文科這條路。
剛開始,我極力反對,甚至跟父母吵過架。說什么自己的路應該自己選,用不著你們替我疇畫。但那只是少年那虛有的叛逆而已,事實上,我并不討厭文學,相反地,打心眼里喜歡。畢竟,能一凝神、一頓筆就能將自己的思想付諸于文字,躍然于紙上,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所以,當父母最終妥協。答應了讓我自己選擇的情況下,我還是選擇了文學。
一直以為,自己的文章已經寫得很好了。所以,總有點飄飄然,總以為自己會成為像秦文君那樣的作家。夢想自己將來也寫寫什么《十五歲少女》啊,什么《男生曾里》啊之類的,有時自己都覺得好笑。但事實上,我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讓我受到嚴重打擊的是我在校文學社的發現。在文學社的第一堂課。指導老師羅錦旗就讓我們寫詩歌。當一本本子快讓我撕完的時候,我終于知道了。原來自己的夢想是那么遙遠。因為我怎么都寫不好!
但是,要我放棄嗎?怎么可以?我想,我是熱愛文學的。但在面對它的時候,我卻陷入兩難的抉擇。我是該放棄,還是該繼續?我該拿你怎么辦?我的文學夢!
我的文學夢初一作文 篇5
我是一名高中生,和大多數男生一樣,選擇了理科。很幸運,在理科班遇到了很多真心的朋友,生活上的互助,學習時的學術交流,我們都很快樂。但是在我心中一只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文學作家,即使是業余作家也可以填充我內心的真實存在感。
我對文學熱愛的喜好大概是從初中開始的,可是年少輕狂,那時的自己不懂得這些時間概念,更不懂價值觀,人生觀,所以只能是停留在表面。現在高二了,學習的壓力快讓自己窒息,每每想到自己的文學夢,總會心酸痛楚一陣,喟然長嘆,就像是現在的自己被拒絕在文學的大門之外,只可遠觀,不可褻玩。一段難過之后,我都會安慰自己:等高中畢業再開始文學之路吧。
可那樣的安慰畢竟是一時的效果,當然也不能掩蓋我內心的自責與無奈。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就在周期性的迷茫之際,一位同學點醒了我。那是我們在吃午飯的時間,當我跟他說起我的事時,他用他的事例化解了我內心的冰凍。他告訴我說:我以前想成為畫家,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但是你絕對不能放棄,不能想著等以后有了錢再去買畫板,畫筆,然后再開始畫畫,那樣是成為不了畫家的,如果你想成為作家,那么你必須從現在做起,可以不必每天都寫一萬字的文章,只要抽個空閑的十分鐘,把自己今天所想所感的內容寫下來就好,這樣你就具備了作家的氣息。即使以后不能成為作家,你也不會有遺憾的,從現在培養起作家的情感,作家的氣質,這個一定很重要。
的確,他的價值觀深深地影響了我,從那以后,當我每次有感觸的時候,不管是對于社會,還是個人、具象,我都會在我那不厚卻凝聚我所有情感的筆記本上劃下我的情感印記,更重要的是那是我夢想的開端,更是我的文學夢的依托。后來,我給它想了個名字夢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