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熱愛讀書的故事
名人熱愛讀書的故事
懸梁刺股
漢朝的孫敬刻苦好學(xué),每天一早就起來就讀書,直至深夜。因?yàn)槠陬恢挥X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懸在屋梁上,一頭系著頭發(fā)。這樣,一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痛。后來,他終于成為儒學(xué)大師。
戰(zhàn)國時的蘇秦因?yàn)橛握f秦國失敗,家里人不理他,就發(fā)憤自學(xué)。每當(dāng)瞌睡的時候,就拿錐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后來他成為有名的學(xué)問家。
后人將兩人的事跡合在一起,用"懸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學(xué)。
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的時候很貪玩,經(jīng)常逃學(xué)。一次,他從學(xué)堂跑出來,到河邊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著一根鐵棒在石頭上磨來磨去,李白很驚訝,就問老婆婆磨鐵棒做什么。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棒何時能磨成針呢?"老婆婆說:"只要有恒心,鐵棒一定能磨成針。"李白聽完很慚愧,從此刻苦學(xué)習(xí),終于成為偉大的詩人。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shù)學(xué)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后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jié)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yǎng)了自己的思維力與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鑿壁偷光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里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xué)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學(xué)習(xí)。家里沒有錢買燈油,怎么辦呢?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墻壁上鑿了一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xué)習(xí)。他勤奮刻苦,學(xué)到了許多知識,后來做了宰相。
比喻:在艱苦的條件下設(shè)法堅(jiān)持學(xué)習(xí)的精神。
張廣厚吃書
數(shù)學(xué)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guān)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fù)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fù)復(fù)地念了半年多。因?yàn)榻?jīng)常的反復(fù)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dú)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與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與下流淹死。"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jié)婚的那天,洞房里張燈結(jié)彩,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jié)果在書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里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xué),由于他勤奮好學(xué),使他的藝術(shù)水平達(dá)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愿。后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fēng),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于被他抄錄到手。
讀書的古詩
1、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jìn)。——朱熹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4、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5、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徐洪鈞
6、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
7、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8、能讀千賦,自能為之。——楊雄
9、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
10、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11、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朱熹
12、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13、學(xué)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朱熹
14、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1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
16、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
1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讀書感悟作文
我很欣賞汪洙寫的一闕詩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因?yàn)橹挥凶x書,才能使我們的學(xué)識更加淵博,活得更為充實(shí)。
車胤是東晉時期著名的學(xué)者。他小時候家里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無法讀書,非常苦惱。一個盛夏的晚上,他看見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來飛去,發(fā)出晶瑩的亮光。車胤靈機(jī)一動,心想:螢火蟲的光不是可以利用嗎?于是,他捉了幾十只螢火蟲裝在一個網(wǎng)袋里,做成一盞“螢光燈”。以后每天晚上,他就借著螢火蟲的光讀書。
可想而知,車胤多么渴望讀書啊,他對知識追求的熱情,令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幼童時的讀書片段:一天晚上停電了,但是我還是很想看書,忽然間想起車胤讀書時的情形,于是我便跑到外面去捕捉螢火蟲,然后用紙折成一個袋子,把螢火蟲裝進(jìn)里面,借著螢火蟲的光來看書。
我們不要做不學(xué)無術(shù)之徒,要知道開卷有益這個道理,因?yàn)樗纬拈_國之君趙匡胤也是靠博覽群書才把這個國家治理得整整有條。我們是跨世紀(jì)的新一代,猶如黎明初升的太陽,充滿著光明,充滿著希望。當(dāng)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是一個知識爆炸的年代,不掌握各類新的知識,就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為了我們的前途、我們的理想,我們必須要努力學(xué)習(xí),增長知識,長大后更好地為國家效力。使我們的祖國邁向更加富強(qiáng)、文明的新境域。
平淡卻可以回味的文字更易于閱讀,也更具有閱讀的價值。表面華麗而毫無思想的文字,味同嚼蠟,索然無味。思想深刻而文字過于艱深,是作者太過憤世嫉俗,在考驗(yàn)讀者的耐力。
那些大家的散文看似波瀾不驚,但大海的深處卻是暗流涌動。每一滴水都帶有時光的痕跡,每一朵浪花都深藏著歷史的煙云。這應(yīng)該就是文字的魅力。
像高山的巍峨,大地的廣袤,飛流的飄逸,小溪的靈動;花的芳香,鳥的流影;佛家的禪語,詩人的清淚。皆為情懷,都成文字。
一花一世界,一字一感嘆。文字的魅力難以言表,所以,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就是我們的夢想。
美的文字凈化心靈,深刻的思想塑造人格。能夠叫讀者讀懂,讀進(jìn)去,文字才會有生命力。讓美好的文字親近每一顆心靈,讓深刻的思想熏陶每一個大腦,應(yīng)是我們追求的目標(b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