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主題作文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湯圓。
姥姥端著熱氣騰騰的湯圓上來了,咋一看,略透明的湯汁面上漂浮著幾個赤色的枸杞子,隱隱望得見三四個若隱若現的圓,冒出的屢屢熱氣在寒冷的空氣中清晰可見。我執起勺子,輕輕撥開湯面,湯圓就爭先恐后映入了我的眼簾。五六個湯圓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擠在一起,活像團團圓圓的一大家子。我用湯匙舀起最上面的一個湯圓,放在眼前細細打量:滾圓滾圓的豐滿身材,潔白細膩的'無暇皮膚,在藍色花邊的湯匙中顯得越發嬌嫩,讓我有些不忍心下口。輕輕湊到湯圓前,咬上一小口,充盈的黑芝麻餡就迫不及待地涌了出來,誘人的濃香撲鼻而來。烏黑的餡、雪白的外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我一點一點吮凈了湯匙中的黑芝麻,再小口小口地吃完了余下的湯圓。又甜又濃的黑芝麻,軟軟的糯米面從始至終纏綿在我的嘴唇、牙齒、喉嚨口,讓我意猶未盡。
舀起第二個湯圓,只見它腦袋滾圓,后部卻是尖尖的,活像一只拖著尾巴的小蝌蚪。我好奇地詢問奶奶,奶奶點了點我的鼻頭,笑瞇瞇地解釋:“這是特意為你做的綠豆餡湯圓,你快嘗嘗!”我將信將疑地咬了一口,翠綠色的綠豆面子緩緩地流淌出來,中間還夾雜著些許黃色的小米,顏色好看極了。我舔了一口,呀,一種糯糯的口感,還帶有綠豆面子獨有的清香,前所未有的清新感覺讓我一下子喜歡上了綠豆湯圓。
我滿頭大汗地吃了一個又一個,不僅消滅了自己的一份,還把鍋里余下的湯圓也一掃而光。“嗝——”隨著一個響亮的飽嗝,我滿意地停止了我的“湯圓掃蕩”。
元宵節吃湯圓,我們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有關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主題作文【篇2】
每年春節過后,緊接著迎來的就是元宵節。“元宵”指的是春節過后第一個月圓之夜。在春節這個由大小節日組成的節日群,如果臘八、祭灶被視為春節序曲的話,元宵節就是春節這首節日協奏曲的收尾部分,是東方的狂歡節。老百姓除了吃元宵,民間還會舉行賞月、燃燈放煙花、競猜燈謎、舞龍舞獅、走病驅鼠等活動。
奶奶從超市里買了許多湯圓。我圍著奶奶要她馬上煮湯圓給我吃。奶奶說“好的”。說完,奶奶就開始煮湯圓。等奶奶煮好后,我馬上拿個碗走過去,奶奶給我盛了一大碗。我高興地端起湯圓就一下子吃了十幾個,,吃著元宵,看著電視,好不熱鬧。吃得我的小肚子脹脹的。味道真好啊!奶奶問我還要不要。我說不要了,一點也吃不下去了。吃完那美味的湯圓后,我們把一串如蛇的鞭炮點燃,那“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聲音傳入我們的耳朵。那每一個都代表我們一個心愿。“噼里啪啦”代表在工作·學習上能夠“噼里啪啦”;在身體上能夠壯如虎;在生活上能夠美滿幸福,開開心心;生活越多越美滿……·放完鞭炮,我們全家一起去看煙花。那煙花美麗極了,“砰”一聲響,一個煙花急速的沖上去,又是一聲“砰”然后綻放出一朵美麗而又嬌艷的“鮮花”那“鮮花”是由五彩繽紛的顏色組成的,就像一朵七色花。那“花‘形狀很多,有的像一個大圓盤;有的全部綻放開了,像是一個太陽花似的,金光閃閃,十分漂亮;還有的像流星雨一樣,先綻放出一朵美麗的花,然后“嘩——”一次落了下來,就像天上落下金光閃閃的星星……突然,只聽見一聲巨響,“啊”我不由得大聲叫起來原來是一個又大又圓又美的煙花,就在那一瞬間,我發現這個煙花有三層,每一層顏色都不一樣,看到這一幕,我感嘆道;真是太美了!
不一會,煙花放完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這,回到了家。回到了家,仍然意猶未盡,在腦海里回憶著每一幅美麗的畫卷。
有關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主題作文【篇3】
在眾多的節日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了,不是因為可以看花燈,也不是因為可以猜燈謎,而是因為這一天,媽媽會親手做湯圓。媽媽做的湯圓是我的最愛。
記得那年,元宵節前一天,我就纏著媽媽要吃湯圓,媽媽拗不過,只好動手做了起來,為了多吃點兒湯圓,我連午飯都沒吃,就等著晚上能放開肚皮,吃個痛快。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媽媽端來一大碗熱騰騰的湯圓,瞧著碗里那圓圓的“小腦袋”,雪白的“皮膚”……口水就不自覺地流了出來。我趕緊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小腦袋”正要往嘴里送,突然,湯圓的皮破了,流出了黑黑的芝麻。我咽了一口口水,趕快拿來湯匙舀起一個湯圓,送到嘴邊一口咬下去,芝麻頓時噴射而出,滿口香甜。不過,真的很燙!那燙更能體現芝麻的濃香。我擼起袖子,索性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燙得我擠眉弄眼,不時地張著嘴哈氣,不一會兒,就將滿滿一碗湯圓吃了個干凈。我舔舔嘴唇,真想再來一碗,可是圓鼓鼓的肚皮告訴我:這里實在裝不下了。我只好擦擦額頭細密的汗珠,放棄了這個念頭。
時光荏苒,我漸漸長大,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很少回家,我也幾乎吃不到母親親手做的湯圓了。又是一年元宵節,媽媽將我帶到她打工的城市里,晚上,爸爸媽媽請我去一家小店里吃湯圓。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個,一口咬下去,發現這湯圓皮也太厚了,芝麻也少得可憐。于是我又想小時候,媽媽親手為我做的湯圓,眼淚就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唉!何時才能吃到媽媽做的湯圓呢?
有關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主題作文【篇4】
每到元宵,我們家鄉都要吃湯圓,象征著家家戶戶團圓幸福。
家鄉湯圓是用水磨的糯米做的,搓得圓滾滾的,柔柔的,大的有乒乓球那么大。
剛搓好的湯圓雪白雪白的,像一只只小雪球。水一開再把湯圓倒進鍋里,一會兒湯圓就浮起來了。這時就可以吃了,熟了的湯圓顏色變了樣,晶瑩透亮,有點帶褐色,裹在里面的豬油.芝麻玫瑰.白糖餡隱約可見,個兒也比原來大多了。湯圓又香又甜,揭開鍋蓋,很遠就能聞到一股撲鼻的香味。聞到這種味道時,誰都會饞涎欲滴的!
用筷子把湯圓夾到嘴里,只要用牙齒一碰,甜甜的.香噴噴的餡兒就會流出來。湯圓真會透人心呀!如果你沒經驗,使勁咬一口,這香甜的餡兒就會像一股噴泉,噴射出來,你的嘴角外也會沾滿烏黑發亮的餡油,還會濺在你的臉上,衣服上,這時你的舌頭一定會感到燙焦似的發疼。
每年,家家戶戶都吃湯圓,湯圓的味道甜甜的,意味著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它也象征著在外地打工的人吃上湯圓就想起家鄉。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吃了湯圓好團圓。”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習慣。
有關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主題作文【篇5】
元宵節吃湯圓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當然,這也是我們家的老習慣了。
就說今早吧!我剛睜開睡意朦朧的.雙眼,便聽到媽媽在廚房里喊著:“快點兒來吃湯圓喲!晚了就沒啦!”我急了,從床上一躍而起,叫到:“筷下留圓!”接著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戴好,也不洗漱,立馬拿出百米沖刺的速度沖向餐桌。看著碗里白白胖胖的湯圓,我還沒動筷,心里就已經甜滋滋的了。輕輕咬上一口,軟軟的,滑滑的。
當湯圓的味兒還在嘴里徘徊時,弟弟來找我放煙花。嗬這下可把我樂壞了。可不是嗎?天空在我們的舞動下,一會兒傳來綿延不絕的連響炮,一會兒又綻放出璀璨的艷珠炮,簡直是樂趣無窮。
午飯后,我看見爺爺用許多蘆葦,扎成一個火把,心里很納悶。爺爺見我一臉迷惑,便解釋道:“今天正月十五,傍晚帶你們到田里去舞火把!”為什么要舞呢?”我刨根問底。“求好收成啊!”奶奶插了一句。
哦,我明白了!它是用來祈福的!原來這也是我們農村慶祝元宵節的一種方式啊! 傍晚,爺爺帶著我和弟弟,每人手里一個火把,進入自家田野。他拿著打火機,點燃了那“福棒”,我的心,隨著這火把一般狂熱地燃燒起來,臉也被熏得緋紅。于是,我們快樂地舉起火把迎著田間小道一路小跑,你追我趕,火星四濺,在夜幕中托出一片燦爛的光輝,像一條火龍在田間游動。忽然,一直沉默的爺爺拍手叫起好來:“好好好!你們倆兒都這么誠心,不怕今年沒有好收成!”
“砰——啪”,鞭炮聲此起彼伏,我知道,吃團圓飯的時間到了。到了家門口,跺跺腳上的泥土,抬頭一看,媽媽和奶奶正忙著往桌上端菜呢!“哇!太豐盛了耶!”我趕緊招呼叔叔嬸嬸,一家人圍坐在桌旁,開懷暢飲,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元宵節吃湯圓真開心,要是能天天吃到湯圓那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