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簡短
孫家棟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從起步到目前為止的全部過程。
其實,不僅這兩位獲獎的科學家,其他千千萬萬個堅守在科研一線的科學工作者們也感動了中國。正是由于他們的數十年如一日的不謝工作,祖國才能越來越繁榮強盛,而社會也應回報給他們相應的榮譽和待遇。
關于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簡短篇2
2003年10月16日,是一個值得所有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由中國人自主研發、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返航了。航天員楊利偉繞行地球14周,圓了華夏子孫千年的飛天夢。經過21小時的“太空之旅”楊利偉邁出返回艙的第一句話是“這是祖國歷史上光輝的一頁,也是我生命中最偉大的一天。”
不錯,這是楊利偉叔叔“生命中最偉大的一天”。是他和全部的科研人員,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能力的國家。讓世人看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曙光,看到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楊利偉叔叔,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的“飛天第一人”,并不是因為他機遇好,而是因為他擁有艱苦奮斗、努力拼搏的精神,擁有偉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在成功的背后,楊利偉叔叔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1996年,經過嚴格選拔,楊利偉叔叔成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他要攀越的第一道階梯是基礎理論訓練,30多門功課要從頭學起。一向不甘落后的楊利偉叔叔廢寢忘食地發憤學習,初來的兩年,晚上12點前從沒睡過覺。接下來的航天環境適應性更為艱苦,但楊利偉叔叔苦練加巧練,慢慢地琢磨出規律和方法,順利地通過了各項嚴格的訓練。經專家組無記名投票,楊利偉叔叔以其優異的訓練成績和綜合素質,被確定為首飛人選。
由楊利偉叔叔的這些感人事跡,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往事。
有一次上體育課,老師讓我們圍著操場跑4圈,走1圈。什么?老師的話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給了我們當頭一棒。跑這么多,那還不累死我們啊?但想歸想,做歸做,畢竟“師命難違”嘛,我只好硬著頭皮開始了極不情愿的“跑程”。第一圈,第二圈還好,我還能硬撐下去,可是到了第三圈,累得實在不行了,心里直打退堂鼓。就在這時,有幾位同學終于跑不動了,退了下去。這時,有好多同學紛紛效仿,也跟著退了下去,這時,我的腦海里也開始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到底是堅持跑完還是半途做逃兵?這時,我想到了楊利偉叔叔的事跡,我感到非常慚愧,想想,自己連“圍操場跑四圈”這樣簡單的鍛煉都堅持不下來,還從何談起向楊利偉叔叔學習,更不用說要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我鼓起勇氣攢足勁繼續跑了起來,終于在同學們的加油聲中拖著疲憊雙腿的我終于跑完了全程。
是楊利偉叔叔的這些感人事跡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我們青少年身上不正缺少了楊利偉叔叔身上的那股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學習勁頭嗎?找到了問題的所在,我有信心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楊利偉叔叔是我們少年兒童的楷模,他是我克服困難的力量源泉,更是我心中敬佩的英雄!
關于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簡短篇3
江夢南,1992年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的一個瑤族家庭。父母為她取名的寓意是夢里江南,歲月靜好。
在半歲時,由于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平靜美好的生活被打破了。當時江夢南左耳損失大于105分貝,右耳聽力完全喪失。失去了聽力,不僅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也會聽不到自己的發音,就會失去說話的能力。
江夢南的父母都是中學教師。在她的印象里,父母愛讀書、眼界寬。為了讓江夢南更好地融入社會,父母決定教她學習發音和唇語,而不是手語。
正是因為父母的執著,江夢南堅強地跨過了人生中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山峰。通過學習唇語、練習開口說話讓她能夠與人正常進行交流,也讓她可以在普通學校“旁聽”課程。由于不能全程看到老師講課時的嘴型,江夢南在課下通過看板書和自學付出了比同學多出幾倍的努力。
小學畢業,江夢南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績考入郴州市六中,開始了異地求學的生活。
20_年,江夢南參加高考,雖然分數超過一本分數線,但她覺得沒有發揮好,堅持復讀一年。第二年,她以615分的成績進入吉林大學的本科藥學專業學習。碩士生階段在吉林大學選擇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作為研究方向。 2018年8月28日,江夢南走進清華大學。
20_年3月3日,被評為“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
關于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簡短篇4
玉麥鄉地處祖國西南邊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間,桑杰曲巴家是這片土地上僅有的一戶人家。一個爸爸,兩個女兒,一棟房子,既是鄉政府,也是他們的家。
父親桑杰曲巴是個老民兵,放牧守邊34年,從未離開過這片土地。卓嘎、央宗姐妹倆在父親的帶領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來,父女三人以放牧為生,守護著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
關于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簡短篇5
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今天7時30分發射升空,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三次飛入太空。在升空前,記者對他進行了采訪,但最讓人銘記的是他有關夢想的&39;回答:
“一個夢想實現了,必須有下一個夢想,否則人就會垮掉”
記者:您曾經說“人生是由一個接一個大大小小的夢想串聯而成的”,如何解讀你的“夢想人生”?
景海鵬:如果我說,從小我就夢想當航天員,那一定是騙你的。那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還有航天員這種職業。我是在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夢想之后,才有了當航天員的夢想,才有了飛天的夢想。
記者:最初的夢想是什么?
景海鵬:你或許不相信,我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做夢都想成為學校籃球隊的正式隊員。但因為我個子矮,總是上不了場,只能在底下坐冷板凳,給正式隊員拎包。那時候心里委屈極了,回到家就蒙在床單里哭。但哭有什么用?不服輸就得練。我從鄰居家借來一個癟了的籃球,在自家土墻上用粉筆畫了一個籃筐,然后每天放學就對著那個“籃筐”投球,晚上也接著練。終于,在一次關鍵比賽中的最后時刻,隊里主力受傷下場,輪到我替補上場。我迅速扭轉落后7分的局勢,還在最后時刻投出一記壓哨2分球,為我們隊贏得至關重要的勝利。這之后,我就成為籃球場上永遠的主力。
而夢,在我們企業就是“愿景“,就是努力實現三個行業第一(全員勞動生產率第一、凈資產收益率第一、員工收入第一),有夢才精彩。在追夢的路上,我們堅持經營原則,志存高遠,堅信目標一定會實現。
作為一名員工,我們也必須要有夢,正因為有夢、有追求、有憧憬,我們人生才與眾不同,才能處處精彩。為實現夢想,我們時刻準備著,寧可備而不用,也不能用而不備。
關于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簡短篇6
隨著“神州”五號的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的首飛航天員。當他征服太空,圓了中華飛天夢的那一刻,我也深深地喜歡上了他,喜歡上了飛船,更喜歡上了那充滿奧秘的太空,我多么希望也能像楊利偉叔叔那樣在太空中遨游。
楊利偉叔叔真勇敢。飛機進入太空軌道。飛船已經脫離地球引力。這時楊利偉叔叔突然感覺到身體似乎要飄了起來,在他還來不及體驗失重的奇妙感受時,就覺得頭朝上腳朝下,十分難受。這是在太空失重狀態下出現的一種錯覺,如果不及時克服,就可能誘發“空間運動病”,影響任務的完成。這時他用平時訓練的方法,憑著堅強的意志,勇敢地戰勝了這種錯覺,很快調整過來,恢復了正常。飛船繞著地球90分鐘一圈高速飛行。一會兒白天。一會兒黑夜。黑白交替之間,地球邊緣仿佛鑲了一道漂亮的金邊,景色非常迷人。楊利偉叔叔用攝像機拍攝下了這一壯觀的景色。飛船繞地球飛行第14圈進入返回階段,這是整個飛行最關鍵的階段,也是最危險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飛船要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穿越黑障區,船體要經受2019攝氏度高溫的考驗,航天員要承受比發射升空時更為難受的載荷沖擊力。楊利偉叔叔以超強的毅力和勇敢的精神,戰勝了困難。
他真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我佩服他。
關于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簡短篇7
謝軍:北斗燦繁星人物事跡
61歲,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2020年6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后一顆衛星發射成功,這代表著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2004年,謝軍擔任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總設計師。在北斗三號衛星研制過程中,謝軍團隊創造性地實現了衛星批量化生產,僅用1年零14天的時間,將19顆導航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航天發射史的新紀錄。
頒獎詞
滴答,滴答,中國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長,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時間無限細分,你讓速度不斷壓縮。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當第五十五顆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國人的夢。
葉嘉瑩:蘊玉抱清輝人物事跡
94歲,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教授。70年來,葉嘉瑩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她不僅精于傳統詩詞學,而且融中西文化學識于一爐,相對于前輩學者,她是更切近我們時代的一位大師。過去幾年,葉嘉瑩陸續將自己的全部財產3500多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頒獎詞
桃李天下,傳承一家。你發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于你的傳奇。轉蓬萬里,情牽華夏,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毛相林:山路得康莊人物事跡
61歲,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43年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干實干,帶領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毛相林打通絕壁、誓拔窮根的事跡傳遍了全國各地,贏得了人們廣泛贊譽,他也陸續獲得“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等榮譽稱號。
頒獎詞
絕壁上打響了抗爭命運的第一炮,山坡上種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認命,你這硬實的漢子,終于帶著鄉親們爬出這口井。山到高處你是峰,路的盡頭是家園。
國測一大隊:山河功業存人物事跡
國測一大隊自1954年建隊以來,堅持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他們徒步行程600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00多圈,他們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國測一大隊的歷史,就是一部挑戰生命極限的英雄史。2015年,____給國測一大隊邵世坤等6位參加首次珠峰測量的老隊員、老黨員回信,充分肯定他們愛國報國、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
頒獎詞
60多年了,吃苦一直是傳家寶,奉獻還是家常飯。人們都在向著幸福奔跑,你們偏向艱苦挑戰。為國家苦行,為科學先行,穿山跨海,經天緯地,你們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獵獵風旗。
關于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簡短篇8
有一種愛,一生一世的為你好,那就是母愛;有一種愛,一輩子關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報,只要你能夠健康,幸福;有一個人需要你用盡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媽媽;有一個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銘記,那就是媽媽!——題記
今天我看了一場激動人心的頒獎典禮,也就是201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這個頒獎典禮讓我心潮澎湃。
有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87歲;為了事業,為了中國的發展,他任勞任怨,連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學的“五保”老人劉盛蘭,92歲,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卻在貧苦交加的17年里,將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來的錢,毫不猶豫地捐獻給了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更有為了兒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媽媽,姜春梅,84歲,有一年,有一個小孩溺水,方俊明見了,二話不說一頭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頸椎骨折并導致高位截癱。媽媽勸導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還有許多許多讓人感動的人物,他們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只為了能夠幫助到別人,也幫助祖國!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方俊明的媽媽。
她任勞任怨地照顧她的兒子,也從不說苦,也從不說累。自從那件事發生之后,方俊明媽媽就一直開導她的兒子,讓他兒子也不再傷心,但是這些年也發生了許多事,方俊明妻子的離開,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對他們的生活有不少打擊。家里的重擔也都壓在了方俊明媽媽身上,她每天起早貪黑,早上五點起來做早飯,晚上等到兒子,孫女都入睡了,才敢漸漸入睡。23年來方俊明的生活無法自理,都是靠媽媽來背,她為兒子洗衣、做飯、洗腳、擦身子,有時候腸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媽媽及時的.換洗。
在天氣好的時候,想讓方俊明下樓透透風,散散心,就從二樓,一步一步艱難的背下來,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堅持。現在方俊明女兒長大了,也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負擔。但是方俊明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媽媽,媽媽已經老了,也漸漸背不動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媽媽能夠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媽媽并不是這樣想的,她覺得兒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還是自己照顧的比較放心,只要還走的動,就要把兒子背下去,照顧下去!
母愛是多么的偉大,母愛是多么的無私,讓人催人淚下,看了這次頒獎典禮,我的感觸很深,覺得看的很有意義,也有很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