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觀后感700字
電影一開場,就是一片戰亂,到處都是尸體,民眾扶老攜幼倉皇出逃。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進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國的武器不如日本先進,損失慘重。
看到那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殘忍了,殺死了那么多中國人,簡直慘無人道。鏡頭轉向教堂內,管理這個教堂的是一個外國人,他細心地照顧著中國傷兵,這一幕與日本人的殘暴行為是多么鮮明的比較啊。同時藏在教堂里的還有十三個女學生和一群風塵女子。
有一個細節,我至今記憶猶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殺時,躲在一個草堆中的人發出了一些聲音,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我原以為他們會把那幾個人找出來,誰知,他們竟然用刺刀狠狠扎進去,我清晰地看到,拔出來的刺刀上已經染上了殷紅的鮮血,我的心顫抖了一下。雖然我早在歷史書上了解到日本鬼子無惡不作,但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還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惡了。而另一場戲,是日本軍隊到教堂搜查,女學生和風塵女子都在四處逃竄,當十四個風塵女子躲進地窖后,地窖里發生了一場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緊緊頂住,只有一個叫墨玉的,一向說著:“讓學生進來。”而當女學生逃到地窖口時,日本人也已追到門口,其中一位學生毅然決然地帶著同學們離開了地窖,朝樓上逃去,這一刻,我看到了兩種不一樣的態度,一種是自私,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安危的態度,一種是無私的態度,處處為別人思考,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后想了很多,其實這兩種態度也就是此刻社會上存在的兩種人啊,看來,無論是過去還是此刻,人心都是一樣的,有善良就會有自私啊。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700字篇2
看《金陵十三釵》時,不僅僅心境沉重,而神經高度緊張,為那些弱女子含恨斃命流淚之余,胸中充滿了仇恨,咬牙切齒的恨!
看到了尸橫遍地,血流成河的南京;看到同胞們慘死在日寇屠刀下;看到無辜的婦女被糟蹋;看到無家可歸的孤兒,心如刀絞。
可想,那個年代慘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
影片中戰爭殘酷鏡頭和鮮活的生命歷歷在目·······
英勇無畏的李教官,用血肉之軀譜寫著對祖國人民的大愛。搶救奄奄一息的蒲生,用智慧狙擊日寇,給女學生逃生贏得了機會,戰斗到最終,獻出寶貴的生命。
會英語的墨玉與十二個淪落風塵的秦淮河妓女,從人性缺失的見死不救,到毅然收養照顧蒲生,最終替代女學生赴慶功宴的幾個情節,讓人性光輝得以展現。
以書娟為首,未經歷過苦難的女學生,單純可愛憎分明。當得知赴日軍慶功宴的后果時,大家團體跳樓,這種不可辱的精神讓人感動。
業余神父約翰,原本是唯利是圖的美國人,在日本鬼子的獸性面前喚起良知。為了愛,奮不顧身的去找香蘭和豆蔻,途中遇友有機會逃離,但他選擇留在教堂。為了解救女學生,千方百計的修卡車,把生死置之度外,讓人性光輝得以升華。
當漢奸的父親,為了救出女兒和學生們,盡一份有人性的父愛之心,最終還是被自我主子槍斃了。告誡人們,這就是當漢奸賣國賊的應得下場。
傷痕累累的小蒲生,激起豆蔻像親弟弟一樣的精心照顧,臨死時還掛念著家里的麥子,被痛苦折磨的情景令人心酸,看到豆蔻臨死時流淌在發間不知是血是淚時,含淚的恨在心中燃燒。
男扮女裝的小男孩喬治,代替女學生赴會,深知此去無回,可毫不畏懼。可想結果,無辜的孩子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最終日寇的車開走了,帶走的,不是一群淪落風塵的女子和一個女扮男裝的男孩,而是人性升華的靈魂。
看完后,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要和平,不要戰爭!我們的祖國要強盛,我們的民族要團結!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警醒民心,激勵長志,不忘歷史傷痛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