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觀后感
即使他變得多么卑不足道,分文不值,他也要估計自我的臉面,依然堅持著自傲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態度來應對世人,這讓我感到無比的悲哀,這也偏偏體現出了人性的弱點,在孔乙己生活的年代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掌控自我命運的。雖然孔乙己有本事,可是因為缺乏勤勉和毅力,才造成他一無所有的杯具。
我們生活的現代社會,比孔乙己生活的那個年代條件好多了,我們完全能夠經過自我的努力去獲取財富及追求幸福生活。可是,在現代社會中,卻有許多靠著父母的溺愛,家境優勢而生活的人,這些人大多數都會選擇懶惰,工作時常拈輕怕重,挑肥揀瘦。也就是這種人,最終必將會落到像孔乙己的下場。
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會有很多像孔乙己這樣矛盾的人,雖然有學歷,可是找不到謀生手段的人,相反,也有許多沒有學歷,照樣能夠致富的人。比如,麥當勞現任總裁是查理·貝爾,因為家境貧困,15歲便輟學,來到一家麥當勞餐廳做清潔工。他的勤奮好學被老板看賞,很快就被公司提拔去培訓,實習。磨煉幾年后的貝爾,僅僅19歲的他,成為麥當勞澳大利亞店的經理。之后,他更加努力不懈地工作,最終成為麥當勞公司的總裁、首席執行官。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僅有努力了才能看到期望,而不是看到期望才去努力。如果孔乙己能夠像貝爾一樣努力,他的前程必定是遠大的。可惜,孔乙己只做到了貝爾的一半,只好學但不勤奮。我領悟到了僅有好學和勤奮兩者并存才能有成功的到來。
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同時也反映出了人性黑暗的一面,人們對事態的淡漠造成了社會的殘酷,最終我們最終不得不向現實低頭。魯迅把孔乙己設定為一個被同胞冷漠,被社會拋棄的標志性人物,這讓我們明白了,社會對不努力者坎坷際遇的不忍。這也讓我們深深地反省自我,當自我放棄一個機會時,有多少人為了這個機會而付出慘痛的代價,當我們偷懶時,有多少人在外面嘔心瀝血地工作。如果,就因為我們的”懶”,而像孔乙己放棄自我的夢想,放棄謀生的機會,那我們永遠都不會看到期望的到來,也將會逐漸地毀掉自我。
頤和園觀后感篇2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北京頤和園是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風景秀麗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國皇家園林的美。
我們剛進頤和園,一座極有園林特色的,由白玉漢石砌成的拱橋就出現在眼前:石拱橋護欄雕著許許多多的龍,欄柱上雕刻著一只只威武的,形態不同的小石獅子。經過石拱橋,便看見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一個大湖,從高處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個壽桃。昆明湖,是一個人工湖,我想,那該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
昆明湖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曠神怡。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條雕梁畫柱的長廊,這長廊長達700多米,有1萬2千幅畫,并且每幅畫都沒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長廊盡頭,就看見一座倚山而建的閣樓--香閣。香閣是慈禧太后游玩頤和園,在頤和園休息的地方。那里紅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輝煌,里面還有不少奇珍異寶。
最后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一個景點:蘇州街。它是將江南民居生活濃縮到園內,蘇州街環形而建,街的一邊是古色古香的商鋪,地是用花崗巖石建成的,另一邊是水道,中間有小拱橋,好像回到古時。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頤和園觀后感篇3
我曾經去過美麗的北京,游覽過圓明園、故宮、天安門、午門……但是,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去頤和園。
走進頤和園,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座聳立的高山,這座山叫作萬壽山。為什么叫萬壽山呢?因為,在山上有一座專門拜佛的佛香閣,底盤是用石頭做成的,有五層,北面是千手觀音,南面是勝利斗佛,西面是天門護者,東面是乾隆皇帝寫的一個“壽”字。佛香閣金碧輝煌,依山面南,俯瞰這這一整個頤和園,也會看見一條長龍,名叫長廊,還有一座明亮到像一面鏡子的湖,名叫昆明湖。
離開了佛香閣,向前走,就到了長廊。長廊全長728米,上面繪了一萬四千余種美麗的畫片、彩畫。走在長廊上,一會看彩畫,一會看旁邊美麗的昆明湖,真是一樣漂亮,是最美的畫面。在長廊上,有四個亭子,分別是留佳亭、寄瀾亭、秋水亭和清遙亭,全都是用來觀看昆明湖所建造的。到了長廊的終點,也就到了昆明湖中的后湖。
走進昆明湖,放佛置身于一幅連綿不斷的山水畫。坐在龍航號上,游行在一個巨大的翡翠上,別提有多美了!你再往岸上看,一棵棵柳樹垂著長長的辮子,如果細心聽,它們會隨風飄飄起舞,發出“沙、沙、沙”的聲音。最后,游到了南湖,看見了南湖島,猶如盤子里的一顆明亮的珍珠,又像一朵巨大的荷花從昆明湖中冒出,用十七孔橋連在陸地上。
頤和園還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地方,比如十七孔橋、四大部州、和宮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萬壽山、長廊和昆明湖這三個景點,讓我一直記在心里。
頤和園觀后感篇4
這是一篇短文,是魯迅先生《吶喊》中的一篇文章。魯迅寫作的目的就是嘲諷那些社會的敗類,和背叛者,他用自我的筆來鼓勵中國人堅持反抗,在《孔乙己》中,作者用細致的文筆,嘲諷了像孔乙己這樣的“書呆子”好吃懶做的人,可是心中總會有一點悲傷:悲傷當時社會的腐敗;總會有一點慶幸:慶幸沒有生活在這個年代;有一點憤怒:憤怒大家對政府的不信賴。種.種原因讓我的淚不禁流下。
孔乙己雖然穿著長衫,但不想其他穿長衫的人坐在店里吃飯,而是像那些貧窮的人在柜臺前站著喝,并且穿的衣服也是破爛不堪,好像好幾年沒有洗過,孔乙己很想學習可是由于社會的腐敗,只能讓他不懂裝懂,他有本事可是因為自我不被別人看好,從而導致他的好吃懶做,他幫別人寫字遭到別人的質疑,所以放棄了自我唯一能干的事情,之后他只能靠偷東西來維持生機,可是常常被人發現,被人打斷退,還在酒店中欠了19個錢。
文章一處寫到: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都是泥,原先他便用著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笑聲中,坐著有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的退被人打斷了,只能用手來走路,路人不但沒有同情他,可憐他,竟然嘲笑他,從而體現出來舊社會的麻木不仁。
想象孔乙己,再想想我們00后,他過著被人嘲笑的日子,我們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我們總要買些品牌的衣服,這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反思呢?
頤和園觀后感篇5
今天的旅行的目的地是北京的頤和園,以前在清朝的時候,夏天皇宮里的人都到頤和園來避暑。冬天則待在故宮里。頤和園是一個皇家避暑山莊,不過頤和園的面積可是比故宮要大得多得多,值得一提的是頤和園的湖水部分,這一部分自然就是昆明湖了,我們還可以乘坐游船來慢慢領略昆明湖美麗的風光。進了頤和園,我就被蘇州街的美麗景色迷住了。在蘇州街我可是買了不少紀念品呢!蘇州街的中間是一條清澈的河,河邊商鋪林立。船夫們搖著槳,帶著游客們參觀兩岸的景色,乍一看仿佛有一種江南水鄉的感覺。商鋪里有葉子式樣的書簽,有小瓦罐,還有各式各樣的折扇等等,書簽上面畫了頤和園的景色,十分好看。我還買了北京的皮影,皮影上面的大熊貓可是生動了,這可是用皮做的。在蘇州街買了不少的東西,頤和園的景色可真是令人陶醉其中。
北京的天氣可真是熱啊,豈一個熱字了得。逛了好一會兒了,我們從蘇州街出來就到了四大部洲。我一鼓作氣爬上了四大部洲的樓梯,站在房檐底下向下望。俗話說站得高望得遠,我們站在四大部洲眺望頤和園的風光。我還拍了好幾張照片呢!我們又繼續往前走,前方都是山路,有好多大石頭,我們幾乎都是走在石頭上。一路上我看見有好多金發碧眼的老外,他們肯定也是過來旅游的,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一定很繁榮。
我們又往萬壽山上面走,不出一小會兒就看到了高大的佛香閣。登上佛香閣,我就看見了一尊千手觀音像,據說這尊千手觀音像可有著十分久遠的歷史呢。再往下走又到了長廊,金黃色的琉璃瓦,朱紅色的墻,透露著皇家的氣概,頤和園不愧是皇家第一大園林,這里的景色可真是壯觀。從長廊往外看就是昆明湖了,清澈的湖水蕩漾著,宛如仙境。從長廊望去,十七孔橋就矗立在昆明湖上。我們從長廊走出去就到了諧趣園,在諧趣園的里面的池子里有許多小魚,各式各樣的都有。從諧趣園出來我們就打一條沒什么人走的小路回去了,最后繞了幾圈就回到北宮門。至此為止我們就結束了這趟頤和園之旅,希望下一次還可以去北京看到這般美麗的景色。
頤和園觀后感篇6
去年暑假,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坐飛機來到了北京頤和園玩耍,頤和園真是太美了!
一進頤和園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澄碧入鏡的昆明湖。風輕輕拂過,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太陽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閃閃。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幾艘小船在蕩漾,猶入一只只水鳥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為一望無際的昆明湖另填了幾分色彩,猶如玉帶明珠。湖岸邊,爭芳斗艷的荷花盡情的綻放。一朵朵荷花說:“我們是最美的!”游人們一邊觀賞一邊評說,頤和園頓時熱鬧起來。
再往前走,那就來到了藝術長廊。長廊真是名不虛傳,一共猶100多間。這兒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古香古色的味道。
長廊的柱子上。欄桿上。天板上有著古代畫家的名畫,還有些題詩題詞和人物花草鳥獸,栩栩如生,別有一番情趣每個小間都很別致。很生動。人們在里面欣賞詩畫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看累了,還可以在長椅上,休息一下。長廊兩旁百花爭艷,粉的似霞,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絢麗無比,一簇一簇,美不勝收。
穿過長廊我們登上半山腰,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兒塑立著形態各異的菩薩。有愛笑的彌勒佛,有拿著凈瓶的凈瓶菩薩,還有貪睡的臥地佛。而最大的佛則是地藏王,他身上還鍍著金子,金光閃閃。見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們作儀,愿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快樂。佛香閣是用條形方磚建成的。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太偉大了,把佛香閣打扮得如此漂亮,那個時候沒有汽車起重機,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閣上,能夠望穿整個頤和園。艷陽高照,青山綠水鮮花。讓頤和園多了幾分壯美,多了幾分迷戀。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島。十七孔橋,因為橋下有十七閣橋洞,因此得名。這座橋長約58米,寬約4米。橋的扶手。欄桿上雕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特別是石獅子,大小不同。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一個個活靈活現。有的飛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戲玩耍,正是獨具匠心,叫人稱絕。傳說,這座橋是幸福快樂的象征,于是我走上這座橋。
參觀完頤和園,禁不住贊嘆出一句:“頤和園真是太美了,不愧為最美的園林,不愧為人民勞動的結晶,不愧為中國文化的愧寶!”
頤和園觀后感篇7
頤和園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公園,也是一個讓人向往的公園,還是一個美麗的皇家園林。
一進大門,一條像綢緞一樣的溪流緩緩流過,前面的大湖上開滿了粉色的荷花,嬌艷欲滴。一只只活蹦亂跳的小鴨子把這里當成了它們的樂園,他們在荷葉之間穿來穿去,把荷花當成自己的小床。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頤和園的最中心,往上看,天空萬里無云,一座座高大雄偉的山峰映襯著一陣陣隨風而來的霧氣,顯得像仙境一樣美麗,昆明湖像一個會變魔法的仙女,遠看像翡翠一樣碧綠,近看像寶石一樣發著淡藍色的微光,和天空水天一色,融為一體,路上的行人都在說說笑笑,有的推著老人,有的拉著孩子,還有的拿相機津津有味的拍照,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十七孔橋,因十七個橋洞而得名。橋上有好幾百只獅子,形態各異,沒有一個是相同的,有的腳下踩著一個球,好像生怕別人跟它搶,有的四腳朝天,昏昏欲睡,還有的……,湖面波光粼粼,突然湖面起伏不平,橋上的爬山虎的葉子也開始微微浮動,像少女在跳舞。
坐船左走,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這條長廊長728米、有273間、548根柱子,長廊也是一條五光十色的畫廊,有一萬四千多幅畫,多數是山水花鳥圖,還有四大名著中的情節,最驚人的是每一幅畫都各不相同。
這就是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頤和園。我們要感謝以前的古人,他們應該沒有想到,未來的今天,會有這么多人來參觀這里景色,感受這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