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返鄉隨筆日記
大學生返鄉隨筆日記【篇1】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學院團委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雖然八天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幸苦,但我從中鍛煉了自己,并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8天的實踐,使我有了些關于社會基層建設的心得體會。
炎炎夏日的列日當頭,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參加社會實踐的決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惡劣的環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雙手和大腦維持自己的生存、同時、也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了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承認。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同基層領導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大學里學不到的,體會不了的東西和知識在這里體會到了、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道路。
“艱苦和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學生、即將走上社會、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設應社會。
我們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我知道了很多知識,我們這8天內學到了自己不知道的只是,去了尉犁縣羅布淖爾的很多基層鄉村、參觀了很多地方,比如說“大西子村、喀爾區嘎村、阿克蘇潖村等。我們去哪了就看了很多東西,就看了那里的特遺產、博物館了的很多東西和遺產,我來這里所學到了很多知識,相信自己一年后畢業了也不怕就很心心的走向社會、并且找到自己喜歡的很適合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在這里很感激對新疆藝術學院領導和老師們給我這次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了、理解了社會上的很多知識,還感謝羅布淖爾縣的高級領導,謝謝你們給我社會實踐實習機會、謝謝你們。
大學生返鄉隨筆日記【篇2】
元旦假期,本是說好跟一要好的同學聚個會,她帶男朋友回家,我也恰巧走了個親戚,雖然我回來的他還算早,她走的也挺晚,但是都沒有再碰面。互留信息:我回來了,你回去了嗎?
家是一定不回,太怕催婚,面對眼前的困惑,所以說走親戚也是個借口,在逃避,我事先打電話說清緣由,因此到親戚家他們就不會再過多的問我,聊天還是難免聊起來這個敏感的話題,但都是極力的說我父母的苦衷,說農村家里的觀念,又加之跟村里一般大的人都成家,也是著急。
我也知道躲是徒勞的,結婚是必然,只是早晚的問題。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不同年齡段會有不同年齡段的迷茫,他講到我姨夫每次郁悶或者找不到方向的時候就去火車站或者汽車站看那么乞丐,回來就看著輕松多了,我聽后不禁哈哈大笑。卻也覺得有些道理,每個人迷茫都有發泄的方法,這個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了。
我下意識的想到同學這次回來,她大概覺得現在找我玩會刺激到我。我剛失戀,她不敢安慰,不敢多說一句,甚至都不來找我玩。當然我沒有怪罪她的意思,她也是考慮我的感受,怕觸碰我痛處。又覺得站著說話不腰疼。這是我們從小到大的習慣,無時無刻都在比較著,在學校時比學習,在現在比誰嫁得好,尤其身邊的人,會更加的在意。
我們很多人的不幸就來源于此,看到別人生活的好就不幸福,看到身邊的同事加薪升職就恨得不得了,這樣會活的很累,所以說人的生活要不要比較呢,也是要的,比如我姨夫的比較還算理智,這種跟不如自己的人比較,起碼能比出自信和快樂。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就不覺得自己有多慘了。找到了一點心里安慰。那么那些乞丐呢,他們跟誰比,可想而知,他們跟要的比他們多的同伴比,要的多心里多會罵道幾句。這就是嫉妒,攀比的另一層含義我覺得是妒忌,那些乞丐對馬路上衣冠楚楚的行人絕對不會去比較,他們頂多羨慕。覺得這是別人的生活。人大多都以身邊的人為中心,很少以自我為中心,為更高層次的人為中心去生活。
跟自己比,俞敏洪說過,你不要管街上的人走多塊,永遠有人比你走的更快,也永遠有人比你走的更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狀態下,往前走就好了,說不定慢慢就走到幸福的前面去了。
人是改不掉比較的,那么比較之后身邊的人可以激勵你,給你的是動力,不要覺得是壓力,更不是痛苦,你就上升了一大截。請為了自己活著,但是仔細一想還有那么的親人的目光,又不敢狂出此言。可以去比較,每天多看看自己,學著去跟昨天的自己比較,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也不要局限于周邊,我們可以有個夢想,向著更高層次的目標奮斗,只管走著,就不會那么累了。
大學生返鄉隨筆日記【篇3】
一轉眼,一下子。淚雨朦朧,雨點敲打著這個世界,正像敲打著此刻的心情。風不懂云的漂泊,云不懂雨的落魄,眼不懂淚的懦弱。
人生有太多的不懂,太多的不如意。一曲《光明》云淡風輕的飄過,靈魂深處的震顫,擊碎了那顆本該破碎的心。
離開了,那個本不屬于自己的地方。正像從一開始就不曾來過一樣,也許是已經習慣,也許是早就麻木了。
一場等待沒有結果,所有的付出都是無用功。現實是殘酷的,容不得人半點的思索。仿佛結局像是注定的,一場沒有結果的游戲,注定是輸的。
一瞬間的幻滅,像是美麗的弧線,這一刻,疼痛了,傷心了,清醒了,明白了……
成熟要付出代價的,沒有什么是可以白白給你的。人生是何等的現實啊,它能教會你許多,也能改變你許多。
成敗也就只是一瞬間罷了,得失全在一念之間。
大學生返鄉隨筆日記【篇4】
緊握的那一片荒蕪,悄無聲息的將時光拖走,孤秋曾有過掙扎,最終還是敗給了寒冬,遠方蒼黃的田野,迎接著寒冷,不經意間已經白發蒼蒼,田埂上遍地消融的白霜,拂不去歲月的塵屑,卻帶走了屬于田野僅有的溫暖,凍結了它那脆弱的心。
冬陽暖暖的,撒下金黃色的光芒,但那只是別人眼里的風景,你我,世間過往行人,匆匆來,匆匆離開,也許在不經意間留下你的足跡,但那僅僅屬于過夢,從未屬于你。多少次的尋覓,回眸,丟失時光,只為找到夢,這種虛無縹緲的事物。然而,卻無人回頭,就這樣,錯著一直走,等到盡頭方才罷休。
風從未怒吼過,它僅僅是將所到之處的風景盡收眼底,發出的聲響,其實是風的歡笑。當然,看待不同,便有別樣世界,在我們眼里,那就是風,總在冬季拿著刀,秀逗你的臉龐,挑釁你,直到你發怒。也許,在他們的世界里,這只是游戲,一種表達友好的方式。不要太在意這些繁瑣的事情,生活怎樣欺負你,你還不是不知道,何必計較風是否是在表達友好呢?
樹葉凋零,熙熙攘攘的路人,未曾拾起過那一篇秋景。落葉歸根,土壤也許才是它的最好歸處。無所謂風,無所謂陽光,一張秋景圖,從鄉村到城市,來了一場華美的邂逅,也在冥冥中造就了一片荒蕪。
大學生返鄉隨筆日記【篇5】
我參加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回顧這段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這段日子留給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成長。對比以前,我們似乎變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對我如此慷慨,讓我在付出一點點的時候卻讓我收獲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而這些正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財富。
首先,能夠參加暑期“三下鄉”,我倍感榮幸。短短2周的時間,整理黨員資料,關愛留守兒童,慰問空巢老人。點點滴滴我仍然歷歷在目,卻無法用華麗的語言一一記錄。當我想起大伙坐在電腦前統計資料的時候,我依然喜不自勝;當我想起大家在幼兒園中陪小孩子玩耍的情景,我依然眼笑眉飛;當我想起老人溫情慈祥的笑容時,我滿懷感動,成長看似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經歷中體會成長,這種成長,何其珍貴!
在活動中,我們小團隊堅持走下來,我收獲了很多,和小朋友們相處的日子讓我明白,什么是緣分,一次三下鄉,我們認識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為了共同的目標,付出自己的真心,機緣難得,唯有珍惜,珍惜當下,讓生活更加多彩!
整理資料讓我懂得,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用心去做,不能馬馬虎虎。不經深思熟慮,肯定會出現差錯,導致工作失誤,就會降低工作效率。關愛空巢老人讓我明白,溝通很重要,和她們聊天的時候,我發現老人們需要的并不是金錢而是一點小小的關愛,只要能和她們聊聊天,他們就會很開心很快樂。
最后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每一個隊員的性格都不一樣,我們不能要求其他人都像自己那樣做事,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強加給他人。其實從下鄉的籌備活動到整個活動的結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每次遇到問題時,我們都會共同商量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商量的過程中,往往會意見不一致,但我們都能互相理解。慢慢地我也學會了包容、學會了體諒,更加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
這次社會實踐我更加堅信:意氣風發的我們經歷了“青春實踐”的洗禮,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仍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這不是一次實踐,而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就讓青春在實踐中閃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