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光盤行動的作文
勤儉節約光盤行動的作文(精選篇1)
今天,我在電腦上看到一則新聞:非洲國家尼日爾面臨糧食危機,該國半數以上鄉村缺乏糧食,當地居民食不果腹、營養不良,一個個骨瘦如柴。我不禁想起媽媽告訴我的一句話:我國13億人口,若每人每天節約1粒大米,則全國每年可節約1200萬公斤大米,足可養活3.5萬人。“3.5萬人”,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啊!接著,我又想起了自己在學校里吃中飯時,總是“盛得多,吃得少”,我真是不應該啊!
你知道其他的市民們節不節約糧食嗎?讓我們一起去“超王記”瞧一瞧!
來到超王記,只見這兒的服務員忙得不可開交:一會兒擦桌子,一會兒端面,一會兒又端餛飩。看,還有幾個桌子沒擦呢!我走上去一瞧,哇!和我預料中的完全不一樣:一個個碗中連一根面條都不剩!大家怎么變得怎么節約了呢?我帶著疑問坐到了凳子上。忽然,我發現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張小紙片,我一看,上面寫著“不剩飯,不剩菜”六個字,咦?這不是今年新推出的標語嗎?還有墻壁上貼著的“光盤行動”都和節約糧食有關啊!我終于知道大家為什么這么節約了,我要向他們學習!這時,一碗面端到了我的面前,我把它吃了個精光。哈,我也成為一名“光盤小贏家”啦!
以前人們不節約糧食,現在我們都認識到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我們無錫變化了,進步了!
勤儉節約光盤行動的作文(精選篇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已經熟記在心,可誰又真正領悟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呢。一年級的妹妹都懂得節約糧食,而我自愧不如。記得老師曾說過,一人浪費一粒米,中國這個大家庭,將會浪費掉14億粒糧食。來到剩飯桶面前,看到那一粒粒大米,都在無奈的搖頭。
倘若十幾年過后,我是一個農民,朝面往,暮而歸,春季來臨,我赤著腳,在田里埋頭苦干。鳥語花香的季節里,我沒有閑暇的時間賞花,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將最美好的季節獻給了播種。這時冰雪才剛剛融化,都說春暖花開,可是水田里的水并不溫暖,它甚至涼涼到了心里,看那一列列整齊的秧苗,我充滿了成就感,但疲憊的身軀使我沒了笑容。夜里我躺在床上,期盼著豐收,太陽當空照,稻穗對我笑,我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頭上戴著草帽,毛巾搭在背上,一些人忙著收割,一些人忙著挑穗,汗珠從我的額頭流到面頰,再從面頰流到稻穗里。割稻,曬稻,收稻。一顆稻穗都來之不易,更何況一粒米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累白了頭發,累彎了身軀。
倘若能夠穿梭時光,我來到我奶奶那個時代的人,那時,我們沒有糧食吃,一鍋粥里米少水多,喝不起粥的人還吃黃泥呢。同學們,難道你們還想這樣的歷史重演嗎,難道你們敢保證未來不會有這一天嗎!
如今,人民生活越來越好,但我們因為這樣的生活就能浪費嗎?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應該杜絕浪費,弘揚節約糧食的美德,讓稻穗種在我們心間。
勤儉節約光盤行動的作文(精選篇3)
你一定聽過《鋤禾》這首唐詩吧,里面有兩句經典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它告訴人們,每一粒糧食都浸滿了農民伯伯的汗水,我們應該珍惜糧食。
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視了這點。在大街小巷的餐館里,總能看到人們離開后,一盆盆可口的食物還在冒著熱氣呢!你瞧,那邊的桌子上,一條紅燒魚正躺在大盤子里,還不曾被“光顧”過。再看這邊,不少食物還帶著余溫,像被遺棄的“小可憐”一樣,孤伶伶地躺在碟子里。
曾經,這些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隨著國家的大力倡導,人們對待食物的觀念漸漸發生了改變。餐館里,隨意浪費的現象減少了,每張桌子的角邊,都貼上了“珍惜糧食,請勿浪費”“光盤行動,從我做起”等醒目標語。
昨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外出吃飯,來到了附近最熱鬧的餐館。 大堂里人潮洶涌,服務員們端著精致的美食在桌子間來回穿梭。我們的隔壁坐著一家三口,一個看起來虎頭虎腦的小弟弟指著菜單,大聲地說:“爸爸媽媽,我要點這個、這個,還有這個......”他的媽媽沒有應聲,而是接過菜單,溫柔地說:“我們就三個人,吃多少就點多少,不要浪費糧食,在這世界上,還有許多貧困的人吃不上一口熱飯呢。”
“子瑩,你想吃什么呢?”媽媽詢問的聲音在我的耳邊響起。我轉過頭,想了想,說“媽媽,我們少點一些吧,吃不完再打包帶走。”
一點改變,讓我們的餐桌不再浪費;一點改變,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珍惜糧食,從“光盤”做起,從你我做起。
勤儉節約光盤行動的作文(精選篇4)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掉自己盤子中的食物。在老一代人眼里,“光盤”,這個新鮮詞兒,這個新時代的“產物”,反倒連接了兩個年代,傳遞了同一精神。
小時候換牙,“守門大將”一直空缺,吃起飯來嘴巴里空落落。而我又是家里的“新聞播報員”,一邊侃侃而談,一邊嚼,那漏牙處的米粒有了“可乘之機”,掉了一地板。吃完飯,我拍拍屁股走人,卻被爺爺叫回來:“這滿地米粒,像什么話?給我撿起來!邊撿邊數!”唉!我一臉不耐煩,極其緩慢地蹲下,托著腮,沒好氣地數著:“一……二……三……”我瞇著眼,臉上帶著困意,可數到第八十一下時,我猛然被這個數字驚醒了。最后,我一共撿了快一百粒。爺爺總算滿意地點了點頭,轉念又跟我說:“以后吃飯別說話!‘食不言寢不語’!”這對“多話癥”的我,可是種折磨啊!可我罕見的沉默了……
平時出去吃飯,餐館的服務員總愛讓我們點大盤餐,即使只有兩三個人,上來的菜,確是七八個人的量,最后總是吃的油光滿面。中國人的健康飲食只有七分飽,因為吃得過多,對身體不好,還常常有很多人沒有打包觀念,情愿做“剩斗士”。但最近,社會各界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凈、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并得到許多民眾、餐飲業經營者、公益組織的熱烈響應。現在,一家三口出去吃飯,菜單上寫了小份、中份、大份,還備注是幾人餐,貼心的服務,也使“剩宴”大大減少。多家餐廳,也提供打包服務,餐后打包,不丟面兒,帶回家熱一熱,炒一炒,也不影響食物原來的味道。
以前上幼兒園,在班里吃點心時,總會碰到些不喜歡吃的菜啊、肉啊,老師似乎摸透了我們的挑食,總會在餐桌旁附一個大桶。平時不吃的、吃剩的,全部倒進桶里扔掉,小時候不覺著有什么錯,長大了,才開始明白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朱子家訓》里寫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周恩來總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里。我們正應該如此。
“光盤行動”在這個新社會,新時代慢慢被定義為一種正能量。“吃光盤中餐,今日不剩飯”,今天,你光盤了嗎?
勤儉節約光盤行動的作文(精選篇5)
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見,糧食對我們人類多么重要啊,俗話說“人以食為天”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人沒有了糧食,那將會是怎樣一場災難啊!
盡管糧食很重要,但是人們卻一再得不重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也許對李紳爺爺的《憫農》很熟悉,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將它銘記于心呢!又有多少人會付諸于行動呢!
來我們的食堂看看,吃飯的時候,有的同學非常挑食,飯菜不合口,吃了幾口就倒掉了;有的同學急著玩,剩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湯灑在地上;還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鬧,互相丟飯菜、饅頭,簡直把飯菜當成了餐桌上的玩具……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啊!也許你認為浪費一點點糧食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如果每個人都浪費一點點,那將是多么大的一個損失啊!我在餐廳發現有85%的學生毫不猶豫的把飯菜倒入泔水桶內,這已成了同學們習以為常的行為,實在令人感到可惜!雖然有很多標語和警告牌掛在食堂最醒目的.位置,老師一遍遍不辭辛苦的教導我們,但是糧食也難逃被浪費的厄運。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盆菜,半碗飯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還有許多父母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呢?
同學們,節約是最大的貢獻。即使不為自己考慮,我們也要為一些生活貧困的家庭想一想,讓我們銘記“節約糧食”這句話,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攜起手來,共同努力,讓“勤儉”構成我們校園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讓我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再浪費一粒糧食,不再倒掉一碗飯菜,讓我們遠離浪費這個不良的習慣,讓浪費這個詞從生活中消失!
勤儉節約光盤行動的作文(精選篇6)
說起“光盤”,很多人都以為是VCD碟片。而我所說的“光盤”是指珍惜糧食,把飯菜吃完,杜絕浪費。這個活動是20___年1月16日騰訊微博認證用戶徐俠客發起的。
一時間,“今天不剩飯,從我做起”的“光盤”行動就像一股清風,吹遍了整個中國,當然也刮到了我們學校。這不,食堂墻壁張貼了“珍惜糧食”“節約光榮”等標語;負責分飯菜的阿姨們小心翼翼地盛著飯菜;每個班里設了“光盤”行動管理員。
“這不是成心為難我嗎?為什么要開展這樣的活動呀?”我望著盤子里的肉串和白菜抱怨著。因為學校里的飯菜沒有一樣是我喜歡吃的。于是,我想偷偷倒掉。
我端起飯菜正想離開,忽然,腦海中閃過在電視上看到的非洲孩子那饑餓又瘦弱的樣子。他們每天只有很少的糧食可以吃,有的甚至吃草根和樹皮,經常餓肚子。和他們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啊!每天在學校可以吃到既新鮮又有營養的飯菜;放學回到家,父母早早地就為我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糧食是農民伯伯花費了多少心血栽種的呀!他們一年四季在田間勞作,我怎能將他們的勞動果實浪費了呢?
于是,我連忙把盤子放回飯桌上。我咬了一口肉串,咦,雖然不是那么熱乎了,但香香的、嫩嫩的,味道還不錯。于是我一口氣就把它吃完了。接著我又吃了幾口白菜,脆脆的、滑滑的,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吃嘛。就著小菜,我把盤中的米飯也給解決了。哈,我也成“光盤”行動員了!
為什么今天的飯菜不覺得難吃呢?現在,我終于知道答案了,就像媽媽說的,是我太挑食了,從來都不吃這幾樣菜,總以為不好吃。這樣不僅會餓肚子,還會導致營養不良。
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我都堅決“光盤”,而且還倡導爸爸媽媽和周圍的朋友一起參與“光盤”行動。
“光盤”是一種節約,“光盤”是一種環保。我為自己今天“光盤”感到驕傲!
勤儉節約光盤行動的作文(精選篇7)
我想,“節糧”這個詞對我們大家來說應該不會陌生吧,是呀,現在到處都有“節約糧食”的活動,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
雖然我們的祖國現在十分,繁榮昌盛,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偏僻、遙遠的地方,那里就是貧困山區。在貧困山區里,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幾乎沒有,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
唉,多么可憐呀,再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到處浪費,在學校里,有多少同學把吃不了的飯菜到掉了,也許他家里很有錢,也許他家里有的'是糧食,但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丟掉我們的根。如果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看見同學們這樣做一定會很心痛,并且會指責同學們。在飯館,有的人為了顯擺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錢,便點了一桌子的飯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那去買給那些收泔水的。實際上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呀,這樣也是一種節約呀。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
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吁,它是一種情結,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做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