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可以發出木吉他的聲音嗎
電吉他可以發出木吉他的聲音嗎
電吉他能盡可能的模擬出木吉他的音色,比如通過接效果器等方法,但電吉他無法替代木吉他。
音色與木琴接近,但是音色上仍然有區別:
1、比如中、低音較木吉他清亮;
2、木吉他的打板、AM等技巧還有flamenco的技巧都無法用電吉他完成;
3、電吉他是通過拾音器拾音,而木吉他是通過琴箱共振,所以音色、延音效果也是大不相同。
吉他大師練琴技巧
每位吉他愛好者或者初學者在入門后總會存在同一個關于如何進一步提高的迷茫,保質保量的練習縱然必不可少,而如果希望得到出神入化充滿靈氣的音樂卻需要更多樣化的技巧。今天咱們就一同一探究竟,看看吉他大師們的練琴心得,愿正處于迷茫期或瓶頸期的朋友們能從中得到靈感,不妨一試,也許拓寬音樂視野的契機就在無意的某次嘗試當中。
Rusty Cooley 吉他掛高
身為不具備童子功,并且長期使用七弦琴的吉他快手,Rusty雖從未接受過任何正統音樂學習,卻在自己不斷地練,摸索當中總結出了規律,那就是——把吉他掛高練習,訓練身體與樂器的平衡性,讓手以最自然的方式進行演奏。
因為當你需要站起來彈琴時,因為左右手的位置與坐著練琴時完全不同,會導致音色音準,甚至是手指位置的錯誤,許多人會認為掛高吉他顯得不夠酷,但在學習初期或者演出時,能把音樂演奏準確,手指的靈活性不受到妨礙才是最重要的。
此條建議針已經能坐著將吉他solo彈奏的比較流暢的高級學員們,為了不使演奏有誤音色有差,不妨把吉他掛高一些。
Ronnie Montrose 跟著唱
已故的美國藍調布魯斯大師Ronnie則建議在開始彈奏一段旋律或歌曲時,應該首先嘗試將其唱出來,才會明確感受到節奏,情感以及難度,而當你覺得唱出來已經對你有困難時,應該停下來仔細揣摩,直到你可以將其流暢完整的唱出。
這也是為什么大家在學習吉他時,老師會一遍一遍要求大家將旋律以及節拍唱出來再嘗試彈奏的原因,大家在自己練習時也不妨先試唱自己準備練習的曲目,再將腦子里的旋律傳遞給手指。一定會有不同凡響的練習效果。
Joe Satriani 勇于創新
關于Joe,縱使其速度不及學生Steve Vai快,但其首屈一指的點弦及搖桿技術名震整個吉他屆,他的搖桿能讓吉他尖叫起來,因此被稱為吉他界的”吉他巫師“。
而來自Joe最中肯的建議則是——創新,在初期爬格子時,縱使老師已幫助你簡化了方式,但你仍然可以自創更多形式的練習,吉他千變萬化,學會在例行公事的練習中加入新的元素,比如一個新的爬格子方式,一個新的練習指力的方式,讓你的手指一反常態的運動,鍛煉其各個角度的靈活性,讓你的吉他技巧在創新中不斷前進。
大聲彈奏
在練習時,一定要大聲地彈奏,如果一開始就過于輕柔的話會帶來很多糟糕的習慣,也會降低耳朵對音準,韻律等等判斷的準確性,即使初學的學員們手還不夠力氣按準和弦,也要在練習時盡量大聲的彈奏,讓你的耳朵和大腦指揮你的手指,找準手指按弦的感覺,并且記住:彈奏過于小聲會給手指錯誤的信號認為這樣足矣,而實際上可能并未彈準或按準,大聲地彈奏才能暴露出最微小的不足,讓音樂在最清晰的聲音中不斷進步。
Steve Lukather 保持放松
江湖人稱“Luke”的吉他大師 Steve Lukather堅持放松是其吉他技術出神入化的重要原因,很多時候,強迫肌肉發力勞損并不能達到真正進步的效果,。每練半小時就應該適當的休息,給大腦以及手指充分活動的時間。
當你練習一段復雜的曲目時,你會發現很難將其在練習中流暢的演繹出來,而這時,你應該選擇的方式,就是放松,將剩下的工作交給大腦中的海馬體,他會不斷在后臺進行記憶強化以及練習,這些都不是我們所能感知的變化。可當你隔一段時間重新彈奏時就會發現已經能順暢地演奏。
我們要在練習時學會運用身體本身最珍貴的特性,幫助我們達到最好的效
吉他學習捷徑
找老師要出學費不劃算?
很多琴友不想找老師,要出學費是主要的原因。就市場價而言古典吉他收費大概在150到300元左右一課,民謠吉他大概在100到200元左右一課,當然這只是常見收費標準。而一些初學琴友經常在群里面問,有沒有吉他老師啊,自己想學吉他要找老師,當老師回答收費價錢后,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貴。有的直接放棄找老師走上自學之路,有的會找老師討價還價優惠一些,這些都可以理解。老師付出自己的勞動,而學生支付一定的費用獲得技能,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個貴,劃算不劃算就要看你如何理解了。你覺得自己學習吉他只是一個娛樂,搞起好耍的那當然貴了。如果你想要學好吉他,這點學費其實并不算什么,我按150一課給大家說明一下,一般來說每周一課,一月也就600元,那么每天呢,你每天只需要投入20元即可,可能就是一包煙錢,一次飯錢,一次打車的錢。而這20元能給你帶來什么,諸位請繼續看下去。
每天只需要20元的好處
首先,我們要明白吉他是一門樂器,他屬于音樂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到底在學吉他還是在學音樂,其實可以理解為學習吉他音樂。我接觸的很多初學者中,他們學習的大都是手指運動,把這個和弦按好了,然后彈出來,就行了,拋開音樂性不說,節奏不穩,姿勢不對,音不連貫是常見問題。這些問題老師會在你學習過程中給你一一解決,讓你理解吉他音樂,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
其次,很多琴友都是上班一族,時間并不太多,找老師就是在給你節省時間,節省的時間你可以做更多的事,可以做兼職、帶小孩、甚至在培養一個愛好等。你想要有多余的時間,又能練習好吉他,這時候就需要找老師了。我接觸的自學吉他的朋友中不乏有每天練習4個小時以上的,但是80%都比不上有老師,每天練習一小時的朋友。不同的時間與精力消耗,得到不同的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老師會教你方法,我把他稱為吉他練習法。很多初學的朋友并不知道如何練習吉他,自學渠道雖然多,有視頻、有書也有網絡交流與線下聚會,但這些都比不上一個面對面傳授的老師。
老師不僅教你吉他音樂,加深你對音樂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你吉他練習法,如何去練習吉他更有效果,讓你明白每首練習曲的練習目的,每堂課給你解決一個練習問題,而通過這些你能學到更多,比如你學了一首練習曲,那么你可以通過這首練習曲的練習法來解決一些曲目上的問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自學者的死扣硬練曲目,最后彈出來還錯誤百出。
上面說了這么多,一些琴友可能就要反駁我了?下面就例舉一些反駁的問題。
現在網絡這么發達,教程視頻也很多,我為什么還要花錢請老師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學鋼琴要找老師,學提琴要找老師,為什么學吉他不找老師,吉他普及性非常強,入門易進階難,而你看文字教程只能接受30%,看視頻可能只有50%,而老師會讓你接受90%以上,接受程度不同,直接影響你以后的進階學習效果。
我找了老師,1個月結果什么都沒彈會,還比不上自學的都會彈曲子了
是的,這個不得不承認,很多找老師的琴友1個月都在做基本練習,比如半音階練習,識譜練習,分解和弦練習,曲子幾乎無法接觸。而自學的琴友一上來就會拿曲子練習,當然比你彈會的早了。而彈會與彈好又是兩回事,學吉他需要耐心,我建議你在跟上老師學習半年,自己一比較差距就很明顯了。
為什么我跟老師學習了1年,還是什么都不會彈,找老師太容易受騙了
吉他培訓魚龍混雜,部分人會點吉他沒什么教學經驗就來收費教學生,而初學者沒什么分辨能力就會上當受騙,我建議大家找老師可以多咨詢一下圈內人士,找有經驗的朋友給你推薦老師。拋開老師的問題,一些琴友就是自己不練習,以為找了老師就不需要每天練習吉他,那當然也學不好了。鑒于很多上班族時間不多,所以我對學生的要求是每天堅持練習40分鐘到1個小時,10分鐘的技巧練習,1周可以休息一天,這樣不會造成練習疲倦,長期下去效果明顯。
這個老師并不會彈大曲子,我還要跟他學習嗎
很多初學者找老師會把能不能彈有難度的曲子作為標準,當然有這種理解非常正常。不過能不能彈大曲子并不是判斷老師教學水平的標準,因為很多基層吉他老師大部份時間都在研究吉他教學法,而學吉他的大都是初學者,初學者需要是簡單的小品與有效果的練習曲,所以基層老師會把研究重點放在這些曲目上,而不是高難度的大曲目,畢竟老師并不是演奏家。能彈大曲目但不會教學生的人很多,當然也有彈的非常好教的非常好的老師。
老師天天喊我練習這個曲子我都彈煩了,想彈自己感興趣的
一個優秀的吉他老師會在授課中以學生的興趣為重點,比如從基本半音階練習開始,然后過渡到練習曲,然后在挑選曲目演奏,繼續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而一些練習曲與基本功練習是無法跳過的,有了這些鋪墊你彈出來的曲子才更好聽,而挑選曲目上老師會挑選適合你當前程度的曲子,如果你對一首曲子感興趣,你可以和老師溝通,讓老師看看你當前程度是否適合彈這首曲子。
看過電吉他可以發出木吉他的聲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