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10篇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杜牧寫的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非常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非常是非常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非常斜。雖然說每年來這里一次,但是感覺上并不是非常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非常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后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里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了,終于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后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非常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了最后的一站的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的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采茶葉(希望在天堂的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采了滿滿的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2)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
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幞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于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于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云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云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后,馬球才消失了。1965年開始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后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3)
今天,我的朋友們都不知去向。后來才知道他們去了“祭祖”與“拜山”。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很遺憾,因為路途遙遠,我沒能回家鄉到爺爺的墳前親身拜祭他,但是我會同樣心懷虔誠地獻上我的哀思。親愛的爺爺,您在那邊還好嗎?但愿天國里沒有痛苦,沒有折磨。
至今,我仍很清晰地記得前年的那一幕。我爸爸接到一個電話,說爺爺病重入院,我們都目瞪口呆,因為印象中爺爺身體硬朗,非常健康,每天都是早出晚歸,辛苦勞作,從未聽他說起有什么不舒服。爸爸到了老家后,馬上把爺爺轉移到汕頭的醫院,那里的醫生責怪道:“他的病情十分嚴重,顯然早就得了這種病,為什么不早點送來,現在得立刻送到廣州的大醫院。”爸爸像一匹受驚的野馬,帶著爺爺狂奔而去。可最后,廣州的醫生也回天乏術,爺爺帶著許多未了的心愿,帶著一生的辛勞,帶著本應很長的生命之路,離我們而去了。爸爸后悔不迭,總在自責爺爺生前沒有照料好他,以致他未能盡享晚年,就奔赴天國。爸爸常說:“死后縱是萬般好,不如生前一點孝”。所以他現在常常帶著我回去看望體弱多病的奶奶,畢竟我們已經失去一個親人了。
我想清明節的意義不但在于追思逝者,更在于善待生者。我們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珍惜與家人、朋友共同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4)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出有,牧童遙執行華春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越叫寒食。關于清明節的來歷,還有一個故事那。
相傳,當時晉國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便護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饑寒交迫之際,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國,當上國君,并勤政愛民。
十多年后,重耳終于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并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可是,介之推和母親到深山隱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后,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背著母親的尸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伴隨著杜牧的詩句,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關于清明節,還有一個故事: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流亡時,手下介子推切下大腿上的肉燉湯給他吃。后來重耳當上國軍后,介子推隱居深山。于是重耳令人放火燒山,希望介子推能往沒火的難免跑。可是最后發現介子推已經被燒死了,重耳大哭了一場,然后下令:介子推死去的哪一天叫清明,要吃青團,掃墓。介子推死去的前兩天叫寒食,要吃生冷食物。雖然寒食和它的習俗沒流傳下來,但清明變得家喻戶曉。
現在,我們過清明節主要是去掃墓,有一種傷感,會思念故去的親人。清明前后也是放風箏的好時節,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去放風箏。青草地,放風箏,汝前行,吾后行,一幅多么有詩意的畫面啊!
清明節的美食是青團,青團有咸的,也有甜的。我喜歡甜的,因為咸的里面有油油的肥肉。
每年去鄉下掃墓時,會經過一座長滿了竹子的山。破開泥土,會發現里面有新鮮的竹筍。剝殼洗干凈,炒一碗肉絲竹筍,可香啦!
每年清明,回到鄉下掃墓,挖竹筍,吃家鄉美食,這就是我們一家如何獨孤中華傳統節日-清明節。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6)
“為什么要放假呀!”大人們說是清明節的假期,清明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是給逝去的人掃墓的日子,又叫踏青節,春光明媚,天氣轉暖,也是外出踏青春游的好時候哦!
假期的第二天我就和和媽媽回到老家,姥姥折了好多柳條掛在大門上,媽媽還給我和舅舅家的弟弟妹妹編了柳條帽,我們帶上后可神氣了,他們還念著:“清明前后,種瓜種豆”,哇。這是個多么神奇有意義的節日呀!
清明一大早醒來,姥姥和舅舅帶著水果等去掃墓,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妹妹去踏青,剛走出村口,就看到綠綠的麥苗象超大的地毯鋪在田野里,天空藍藍的,暖暖的太陽照在身上,高高的白楊樹鉆到了云彩里,喳喳叫的喜鵲在我們頭上飛來飛去,好像在說歡迎我們呢!走進麥田,綠油油的麥苗可茂盛啦,一壟壟排的整整齊齊,就像我們班放學排起的隊伍一樣,這景色實在太美了!
更有意義的是,我們在麥田里拔了一些青草,回家喂給鄰居的小兔子,小白兔吃著我喂的青草,高興得胡子一翹一翹的,讓我也高興的不得了,我好喜歡家鄉,喜歡在這兒過清明節!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7)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所以,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歷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打馬球、蕩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游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8)
清明前后許多人士都以不同的悼念方式,祭奠先烈英靈,寄托哀思。
每到,我們全家人就會一起到騰沖的山上掃墓,一起學習在城里了解不到的知識。
今年,我們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跋涉到了騰沖的墳山腳下,我忘記了暈車和疲勞,不管三七二十一,抬起一箱“金元寶”,就往山上沖,巍峨的大山聳立在我面前,海拔有兩千多米。我跑了不到一半就已經氣喘吁吁了。休息了一會后,我接著向上爬。過了大約二十分鐘,大家全到了墳山山頂。我向山下?望了一會,啊!大自然真美呀!墳山下的田野、森林連成一片,群山環繞,就像一片綠色的汪洋,我好奇地問外公那是什么地方,外公說:“那分別是龍陵、芒市和梁河。”呀!我們已經到了三縣市交界的地方了。大舅們忙得不亦樂乎,生火燒水,修墳掃墓,不一會,殺羊宰雞開始了,可惜我還很小,幫不上他們的忙。我在一旁看大舅們殺羊,看見他們把羊的腸子裝在一個袋子里,好奇地問了一句:“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嗎?”“這叫苦腸,是用來做苦撒的。”“哦,原來苦撒是用羊的苦腸做的呀!”
過了一會,我撿到了一根石竹,又摘了一片葉子,把葉子插進石竹的洞里當作竹笛,表弟看見了就來追我,要槍我的“竹笛”。我們跑呀跑呀,母親叫我們吃飯時我們已經跑得汗流浹背了。
這一天,我雖然流了很多汗,但是我很快樂、很開心。還看到了大自然的美,看到了城市里看不到的東西。今后每年都有這么一天讓我參與,那我該多么的高興啊!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馬上要來,今天4月2日,我們學校組織五年級同學去烈士陵園掃墓。我們要緬懷為祖國的解放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瞻仰他們的豐功偉力。
我們走進烈士陵園,一排排的花也綻放,像烈士在跟我們打招呼呢!石階旁邊綠茵茵的樟樹,像烈士那寬大的手一樣保護著我們。我們看到一個高高的石碑,這石碑就是為紀念先烈們造的,掃墓儀式開始,當幾位同學敬獻花圈時,我在心里深深的祝愿: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當哀婉的樂曲徐徐放起的時候,我們都低下頭,莊重地默哀:解放軍叔叔,謝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今天的和平!如果不是你們用自己的鮮血來戰勝敵人,今天的世界不知會怎樣……后來我們還聽侯爺爺講話,我們知道三要三不要:1要做好事,不要做壞事;2要做好人,不要做壞人;3要好學習,不要厭學習。最后我們宣誓:我是少先隊員,我在國旗下宣誓:我們時刻準備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宣誓人:楊佳熠。掃墓儀式結束,我們準備去烈士紀念館。
走進紀念館,就看許多烈士的遺容,他們為我們撒多少的心血啊!像宣中華,那時他正氣凜然地說:“你們殺我,無非只不過殺一個宣中華,但千千萬萬革命者會起來殺你們的!”“中華為革命而死,雖死無憾”。他們是多么剛強啊!參觀完紀念館,我們就開始自由活動,大家吃的吃,玩的玩,一副熱鬧的.情景!
時間不早,我們最后在心里向烈士們鞠個躬,表達對烈士們深深的懷念…
有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00字(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今天早上,我們全家早早地起來,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便啟程去祖先的墳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一些涼涼的,也許是因為昨天下了一夜雨吧,氣溫下降了許多。一路上,父親將車開得很平穩,一個小時,我們便來到了墳墓的山腳下,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都手持鮮花、元寶還有許多祭奠品。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還能聽到刺耳的爆竹聲,嫩綠的小草從土里鉆出像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墳墓上早已擺好鮮花與供品。啊,還有比我們來得更早的哪!我們來到太爺爺的墳墓前,先是把墳前的亂草平了平,然后培了一些新土,最后擺好供品,鮮花。東西全部擺好了之后我們便行了跪拜禮。行完跪拜禮后父親和叔叔便燒起了紙錢,我的思緒便隨著父親點好的紙錢飄逸著。由于紙錢太多,父親和叔叔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和。我也學著父親的樣子也將紙元寶點燃燒給太爺爺他們。
最后祭奠完畢,我們便回家了,也許是心情的原因吧,一路上大家都不怎么講話。但是我的心情更加的郁悶,因為我下午還要參加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