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英雄葉挺的故事
在中國抗戰史上,不能不提的一個人就是葉挺;關于紅色英雄葉挺的故事你了解多少?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紅色英雄葉挺的故事簡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紅色英雄葉挺的故事
1940年1月"皖南事變"后,新四軍葉挺軍長不幸被捕,開始了長達五年零四個月的鐵窗生涯。
五年多里,蔣介石使用了種種方式,企圖軟化葉挺將軍。但無論是"上饒請宴",還是"恩施優遇",無論是"封官加冕",還是"骨肉的感化",都絲毫動搖不了葉挺的志向。 在獄中,葉挺寫下了許多充滿戰斗激情的詩句,抒發被壓抑在胸中的革命豪情。在上饒李村囚室的墻壁上,他寫著; "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正氣壓邪氣,不變應萬變'; "坐牢三個月,勝讀十年書"。在重慶紅爐廠蔣家院子囚室期間,他揮筆寫下了著名的《囚歌》: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呵!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里爬出!
我只期望著,那一天,
地下的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起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在獄中,葉挺的心始終向往著抗日救國,始終向往著黨! 1943年春,葉挺被囚居于恩施期間,黨的地下工作者秘密轉送了周恩來同志的信。在幾乎與世隔絕的囚居中的葉挺得到了黨的指示,心情激動異常。接連幾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借著手電筒的微光,反復地閱讀這封信。黨的"七大"以后,一位大革命時期的老部下,秘密地給葉挺送來一份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他欣喜萬分,如饑似渴地學了一遍又一遍。一次,一個國民黨軍統特務頭子曾試探地問他:"你出獄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葉挺毫不猶豫,爽朗地應聲答道: "我如能出去,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恢復共產黨員的資格!"
1946年1月,在我黨的堅決要求和愛國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的聲援下,蔣介石不得已釋放了葉挺將軍。
出獄時,國民黨當局送來了軍官呢制服要葉挺換上,被針挺拒絕。葉挺嚴正地告訴他們: "我不換。我穿的軍衣是新四軍發的,我要穿回去。"
出獄后的第二天,葉挺即致電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請求加入中國共產黨。電文寫道: "我已于昨晚出獄。我決心實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你們的領導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我的一切。我請求中央審查我的歷史是否合格,并請答復。"
我黨中央非常了解葉挺對黨對人民的忠誠,于3月了口復電葉挺(電文經毛澤東同志親筆修改),接受他為中國共產黨員。葉挺同志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夙愿。
葉挺是怎樣的人
毛澤東曾將當著葉挺的面說,葉挺是共產黨的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葉挺開始寫起。可見,首先,葉挺是個了不起的人,是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中國人民軍隊作下突出貢獻的人。
1927年廣州起義失敗后,國民黨反動派在廣州引發白色恐怖,全力逮捕共產黨。葉挺逃亡香港,但是在黨內卻遭受了半年的處分,1928年接到組織的通知,讓其前往蘇聯休養,后來種種原因下,葉挺流亡國外,生活艱難無比,但是葉挺從來沒有忘記過祖國,一直在為祖國的前途擔憂不已。1932年葉挺返回澳門,結束了流亡五年的生活,葉挺回國后就接到國民黨的高薪高職的聘請,但是葉挺都沒有答應,雖然葉挺生活清貧,但是也不想再為國民黨賣命,可謂高風亮節。后來接受周恩來的建議,主動通過國民黨軍官向蔣介石傳達自己想出面把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組建為新四軍的想法。新四軍建成的初期,資金嚴重不足,葉挺都是變賣自己家里的細軟,為新四軍籌集軍需品,一心一意為組織做貢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葉挺在當上軍長后也是嚴于律己,公私分明,從來不為自己搞特殊,都是和將士們禍福與共,所以葉挺深得將士們的愛戴。在皖南事變后,葉挺被國民黨囚禁,但是他嚴守情操,矢志不渝,在獄中寫下《囚歌》表明心志。
毛澤東在葉挺遇難去世后,曾在《解放日報》上發表悼詞說葉挺是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我想,這是對葉挺是個什么樣的人最好的回答。
葉挺的英雄事跡 葉挺參與指揮南昌起義,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葉挺等人將病中的周恩來護送轉移到香港,也正是因為如此,周恩來與葉挺也成為了生死相交的好友及兄弟。四個月后,葉挺等人發動了廣州起義,并擔任工農紅軍總司令,只可惜廣州起義失敗。
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新四軍軍長葉挺被敵方扣押囚禁,囚室中暗無天日,既潮濕又寒冷,地上也只有幾把發霉的稻草。就這樣的環境,葉挺始終沒有為了自由而出賣尊嚴。為了誘騙葉挺,國民黨顧祝同將葉挺接去參加宴會,只是葉挺一本正經,板著臉,不理會他們。顧祝同說 只要你發個宣言,說你們新四軍違反了軍令,之后你就可以立馬出獄,還可以做官 。葉挺聽完很是憤怒,拍著桌子就呵道: 無恥,是你們陷害新四軍,破壞一起抗(好聽又獨特的微信名字有哪些?1、生夏2、月亮像一個夢3、路過的風4、往秋5、進一寸的歡喜6、忽然而已7、日月既往8、北菊9、山花如翡)日,認罪的應該是你們才對 !之后,蔣介石也對葉挺威逼利誘,承諾官職給葉挺,但葉挺都一一回絕了,說道: 當務之急是要一起抗日才對,對于做官那些,根本就沒時間考慮 。就這樣,蔣介石拿葉挺也沒有辦法,葉挺被重新關押進囚室,寫下了氣勢雄偉的《囚歌》。
葉挺的簡介
葉挺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1896年9月10日出生在廣東省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因為剪掉辮子反對清朝統治、支持黃花崗起義而被捕的葉挺,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葉挺就有了軍事救國的偉大志向。1919年,葉挺在何子淵的引薦下,加入中國國民黨,至此追隨孫中山先生的 三民主義 。次年,葉挺受命攻打莫榮新,這一戰,以少勝多,讓葉挺名聲大振。192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之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北伐戰爭時期,葉挺任第四軍獨立團團長,隨著參加的戰役越來越多,勝戰也變多,葉挺被譽為 北伐名將 ,而他所在的第四軍也被稱為 鐵軍 。1927年,南昌起義,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葉挺護送病中的周恩來轉移到香港。四個月后,廣州起義,葉挺又擔任工農紅軍總司令一職,戰爭失敗后,葉挺聽從黨的指揮前往蘇聯,后受人無端指責決定退出中國共產黨。
1932年,葉挺在國外已經不能待下去了,日本發動 九一八事變 ,讓愛國的葉挺憤怒不已。輾轉來到澳門隱居。后加入中華民族革命同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葉挺任新編第四軍軍長,次年粉碎日軍的掃蕩。1941年,皖南事變,葉挺不幸被扣押,入獄五年,1946年3月4日,葉挺終獲自由,出獄第二天發電望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4月8日,葉挺乘飛機回延安,不幸遭遇空難,終年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