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高三作文
元宵節高三作文(篇1)
白駒過隙,我們剛剛告別了收獲滿滿的祝福開心和快樂的春節,又迎來了今年第二個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在這一天里,人們吃元宵,放鞭炮,紛紛走出家門去看燈會,放煙花,歡樂極了。今天我就和你來分享元宵節的歡樂和精彩瞬間。
今天是正月十五,上午的時候我和媽媽出去,大姨給了我一大包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開始放鞭炮,整個小區的天空都變成百花盛開的花園了,我和媽媽吃完湯圓后,就在我不斷地催促下匆匆忙忙地下樓來到樓下的空地上,無比興奮地先點上一根香,然后拿出鞭炮準備開始放鞭炮。
首先我們要放的是一個名叫“笛音牡丹”的禮炮,一共24發,外表畫的是五光十色,樣子十分美麗,不知道放出來的怎么樣,我有點迫不及待地點上去,隨著“轟”的一聲一顆光亮的火球拖著一縷長長的尾巴沖上了夜空,然后在空中“嘣”的一聲炸開了,許多紅和綠的小火花從里面奔涌而出,好像一群機靈的螢火蟲提著自己的“小燈籠”在空中跳著歡樂的舞蹈,又好像天女散花來幫助我們點綴元宵節的夜空。然后我又拿出5個小禮炮放在地上,一個一個點上去它們也不負我所望,好像相互比賽似的競相綻放出燦爛絢麗的火樹銀花,為平淡的夜空增添了一絲光彩。然后我又拿出幾個禮炮點燃它們,隨后就聽見了“嘭”的一聲抬頭一看一道亮光筆直升起,最后在空中“啪啪啪”地爆開了,看到它,我心里非常開心。
不經意間我一抬頭看到一連串紅色和綠色的煙花上升,直到空中,“嘭嘭嘭,嘭嘭嘭”伴隨著一連串的響聲絢爛奪目的煙花在空中隨之綻放,在夜空中畫出一幅優美的畫卷,看著看著,我的眼睛就應接不暇了,我也完全背著個煙花吸引住了,我就想這是誰家的煙花?好漂亮啊,簡直就像一群五彩繽紛的小星星在空中跳舞。我看得如癡如醉,這時媽媽把我叫過來,于是我就開始放我最后的鞭炮——電光炮。隨后我就點燃它,把它高高舉起來朝向天空,停了一會,從里面躥出出一簇紅色的火花直奔天空,然后在空中炸開……
鞭炮終于放完了,我和媽媽收拾收拾,隨后,一邊議論著今晚的煙花一邊回到了家,開始享受我們的精神晚餐——元宵晚會。
就在今天我收獲了許多開心,在元宵晚會的節目中我又收獲了許多字謎知識。這不光是歡樂的元宵節也是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高三作文(篇2)
在今年的元宵佳節里,我非常榮幸地來到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銀河劇場》欄目組,參加了元宵佳節大聯歡活動,并記錄下了那美好的瞬間,照片上的我正和幾個同學比賽包湯圓呢!
參加這次活動是學校組織的,老師選中我的時候,我的心里非常高興。準備拍節目的前幾天,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還特意購買了一件漂亮的黃毛衣吶。
參加活動那天,我很早就起床做好了準備,盼望著能早一點兒來到電視臺,因為原來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次可以身臨其境,真實地感受電視臺的環境,并可以親眼見到原來只是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主持人,我真是太高興了。
終于來到了中央電視臺的大門口,啊,太雄偉了,高高的大樓一眼望不到頂,仿佛直入云霄。沿著階梯我們進入了演播大廳,演播大廳里燈光明亮,布置得非常漂亮,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我一眼就看到了主持人。
節目開始了,主持人高興地說:“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每年的這個時候,人們都有吃元宵、猜燈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然后,主持人把本場的嘉賓請了出來,嘉賓是一位魔術師,他給我們變了一個魔術,他在我們中間用小勺在空中一撈,小勺里就變出了一個白色的乒乓球,好像是一個湯圓。
主持人又和我們玩了一個小游戲,內容就是比賽包湯圓。我們請到了一個酒樓的面點師,告訴我們怎樣包湯圓和包湯圓的要領。比賽正式開始,規則是誰先包好六個沒漏餡的湯圓,誰就贏了,參賽的同學們都爭先恐后的行動起來,當然我也不例外,我馬上拿起面團和餡料,包了起來。
可是,我是第一次包湯圓,好多都露出了餡,我剛包好三個,一個同學就都包好了,面點師給了他一朵用面做成的紅花,給剩下參賽的同學每人一只用面做的小雞,小雞可愛極了,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樣。
雖然我沒得第一,但我還是很快樂的,因為終于知道了湯圓是怎樣包出來的了,最后,我們吃著美味的湯圓,心里甜滋滋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我都非常快樂。
元宵節高三作文(篇3)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是元宵節里幾項重要的民間習俗。
在元宵節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每班選10名同學參加,共分兩輪,我被選中了。走進猜謎現場,已經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這瞅瞅那瞅瞅,嘿,還真讓我瞅到了一個自己會的。它的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個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領獎的地方,可他們說這個謎語已經被人猜過了。唉,真是讓我白高興一場。
我繼續瞅,不一會兒又看到了一個。這一個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我仔細想了想,然后一拍腦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趕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說出謎底,嘿嘿,這回我總算是第一個猜出來的了!
我又四處張望尋找,無意中看到了一個謎面:《聊齋志異》。咦,這是啥意思?也沒個提示。我對這道謎語很感興趣,不覺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成語——鬼話連篇!這《聊齋志異》豈不就是全篇講鬼故事的嘛!我過去一試,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對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別開心!吃完晚飯,我們在客廳里閑坐,等待電視里直播的元宵焰火晚會。八點到了,晚會準時開場。一會兒,放焰火了,“嘣”,一條巨龍呈現在眼前;接著,鯉魚跳龍門;再來一個,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歡樂……我興奮地說:“媽媽,我也想去放焰火。”媽媽說:“去玩吧,別傷著了。”
我和爸爸來到后院準備放焰火。爸爸點燃了“變色龍”,紅、黃、藍……霎時間天空里五彩繽紛,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揮舞著煙花棒走來走去,小煙花像無數美麗的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跳舞。接著爸爸放了“雨花”,金色的“花雨”從天而落,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小蜜蜂”也來湊熱鬧,“嗖”一聲高高飛上天……夜幕中,家家戶戶的焰火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漸漸安靜下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節的熱鬧與歡樂之中,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
元宵節高三作文(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是元宵節,按中國的傳統習慣,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湯圓,我們全家也不例外。
媽媽和奶奶在廚房里忙活了半天,終于,熱氣騰騰的津津樂道和湯圓端上了餐桌,白白的湯圓里包著白糖、山楂、花生,吃在嘴里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包含了我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和和美美、快快樂樂的美好祝愿。
吃完晚飯后,我們一家人來到大街上,只見馬路上到處都是人群和兩旁各式各樣的燈籠。有象征著吉利喜慶的大燈籠、有各色鮮艷的宮燈、八角燈、圓燈、鞭炮燈......還有許多商店、單位為自己做宣傳而設計的彩燈,有電子琴開關的、有手機開關的,還有銀行卡形狀的呢!這么多漂亮的燈,看得我眼花繚亂。可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們學校所制作的燈籠。那是由幾排可愛的小豬組成的燈籠,背景是我們學校的教學樓。每個小豬的肚子里,都裝上了小彩燈,它們不停地旋轉著,同時還發出了優美的聲音,好像在對我們說:"豬年快樂,學習進步"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看見一輪圓圓的月亮,從東面緩緩地長起來了,皎潔的月光,歸照在大地和我們的身上。媽媽說:"今天的、月亮、地球都在同一條線上,沒有任何的遮擋,也特別的這。"我們在月光的籠罩下,拎著我的小貓咪燈籠,輕快地回到了家。
窗外不時有煙花、鞭炮響過,我們歡聲笑語地度過了這個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高三作文(篇5)
在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
相傳,是漢文帝把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一天稱為元宵節的,我們也可以把這一天叫做元節、元夜、燈節。這天晚上,街上處處張燈結彩,而賞燈,猜燈謎,吃湯圓就成了人們的主要活動。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慶祝活動出現了,比如放煙花、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等等。
我們社區也不例外,每年居委會都會在小區門口的空地上舉辦一些活動,吸引人們來共度佳節,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的元宵節。記得那天晚飯過后,“工作狂”媽媽忽然說要帶我到樓下參加活動。為此,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到了一樓我遠遠望去,只見社區門口搭起了一個個紅色的帳篷,帳篷里掛滿了一排排紅色的小燈籠,就像一條條紅色的圓球鏈子。近看,那些小燈籠好像又變成了一團團燃燒的火球,懸掛在帳篷之下,人們在這些“火球”底下來回穿梭,熱鬧極了!
晚上八點,活動正式開始了。各式各樣的花燈,猜不透的燈謎,這些我都不大感興趣。我被一個名叫“蒙眼睛貼豬鼻子”的游戲活動吸引住了,現場很多人,我踮起腳看了好久才看清楚游戲規則。經過15分鐘漫長的等待時間,終于輪到我了,被蒙住眼睛的我一只手拿著“豬鼻子”,另一只手在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著。剛走兩步,才發現這個活動并沒我想象中那么容易,眼睛被蒙住了什么看不見很容易走偏,而且走路全靠感覺。變得焦慮的我心想:“什么時候才到終點啊!”就這樣大概走了十五步,我的右手突然摸到了畫板,于是我雙手拿著“豬鼻子”盲目地往前一貼。然后,就聽到有人拍著手大喊:“太好了,貼中了!”意外的我連忙把眼罩摘下,發現剛剛好貼中。我高興得跳起來,在人海中尋找媽媽欣慰的目光,但卻不見媽媽的蹤影。于是,我拿著獎品到處尋找媽媽,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
終于找到她了,她正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向我走來。
“餓了吧?快,趁熱吃了吧,可好吃了!”
“謝謝媽媽,這個,送給你。”
就這樣,媽媽接過我的獎品,我端著媽媽的湯圓,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