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見聞初二作文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它起源于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到了清明時期,成為“民俗大節”。
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去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可開心了。在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著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那天的月亮雖沒有往年的中秋節那么亮。不過,也是美的。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風哥哥夸她幾句,就躲到云層后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節,我總是想起我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時,媽媽經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覺得我小時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節的地位僅次于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秋節”等。人們向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也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中秋節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歡中秋節。
中秋見聞初二作文(篇2)
太陽撒下最后一片寶貴金子,落在河中呈現出一片金色的世界,又落在樹葉上,照出了一個金黃的秋,它悄悄地走了,神秘人卻偷偷探出了頭。
一顆顆如鉆石般的星星正在隆重地歡迎一個神秘人,它是今晚的主角,是一個節日的象征,它看上去十分可口,有時似黃黃的,像笑臉的小香蕉,有時又像美味的月餅,它看上去又是那樣的神秘,閃亮的小星星圍在身邊,可它看起來,卻好像縈繞著一層朦朧的薄霧,那樣神秘,那樣迷人。
也許有人說它是在太陽的照耀下,才那樣美麗,不過,無論如何,它依舊是今晚的主角,像在藍天中,劃過一條線的彩虹那樣,又像在春天中,早開的花朵那樣,吸引人的眼球,但卻是如此短暫,沒有人關注謝掉的花朵,就像沒有人關注彩虹褪去,藍天是否依然。這個神秘人就是月亮。
金秋佳節,月亮掛天,眾星拱月,悠悠忽忽的月光照在臉上,家人們都站在陽臺上,希望躲在大樓后面的調皮的月亮都跑過來,把它所有的月光都照耀在我身上,就讓我貪婪一次吧,讓我獨自一人擁有著月亮吧!
陽臺上都是蚊子,不久,我的腿就變成了紅豆餅,這里一個紅點,那里一個紅點。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調皮搗蛋的月亮跑了出來,圓圓的它,真想去咬它一口,再亮的星星在它的出現下,已經不再那樣耀眼。
我獨自享受著這美味的月亮,好像朦朦朧朧地看到月亮上的嫦娥和白兔在跟我打招呼,我向她們點點頭,嘴角微微翹起,我還跟她們說了許多許多。
月亮消失在朦朧之中,公雞開始刷牙洗臉,喔喔地叫了起來,我坐在椅子上,我的心似乎已經滿載而歸,還沉甸甸的。
中秋見聞初二作文(篇3)
農歷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前幾天家家戶戶走親訪友,你送我一盒月餅,我也送你一盒月餅,大大小小的店鋪里也都賣著月餅。有的是黑芝麻餡兒的,有的是五仁餡兒的,還有各種各樣水果餡兒的。整個街上的人都在準備過中秋節。
到了中秋節那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坐在能看見月亮的地方賞月。還有些人家看著中秋節晚會,把各種糖果和月餅擺在外邊,等著嫦娥來挑選呢。
每逢中秋我們家是一定會賞月的。月光如水,灑在大地,似乎給人一種詳和,又略給人一種凄涼、憂傷的感覺。怪不得古人們都把懷念故鄉的思緒寄托在月亮上呢。好比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還有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讀了這些詩句,更覺得這月亮擔負著許許多多離鄉人兒的鄉愁了。聽媽媽說,仔細看,還能看見嫦娥呢。我不信,瞪大了眼睛盯了好一會兒,似乎真有一對古代女子的丫鬟,好像又看到了一只玉兔,似乎旁邊還有一棵桂樹。不知哪里來的一股輕煙籠罩著月亮,越來越朦朧,越望越神秘,真好似杜甫寫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到后來那輪明月就消失在夜色中……
中秋節雖只有一天,但絲毫少不了團聚和喜慶的氛圍。在我看來,中秋節的寓意就是家家團聚,闔家歡樂,圓滿美好。我也等著第二個中秋節的到來……
中秋見聞初二作文(篇4)
人們都說,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可是我覺得,八月十三的月亮也是很圓很亮的。
八月十三的那天晚上,我、媽媽還有媽媽的同事及我的朋友一起去到大平坡玩。我們開始出發了,一路上我觀察著車窗外的月亮,我們走到哪里,月亮就走到哪里,我想:“月亮為什么要跟著我們走?是不是月亮喜歡我們呀?”在這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大平坡。
我們下了車,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我抬頭一看:“月亮為什么停下來,不走了?”我左思右想,噢,我明白了,原來,月亮是慢慢地升上天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看到月亮的。我一邊想著一邊吃東西,突然,媽媽叫道:“盈盈,我們一起去踩踩海水。”在踩著海水看著月亮時,我想起了古人張九齡寫的《望月懷遠》這首詩里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我不禁想起了我遠方的親人。
這時,月亮升得越來越高了。我仔細地看了看月亮,月亮怎么有四個小黑點呢?那是嫦娥、玉兔、桂樹和吳剛吧。我想起了“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
月亮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發出皎潔的月光,灑落在海面上,好象給大海披上了銀色的婚紗,漂亮極了。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海面上,使我們分不清哪個是水中的月亮,哪個是天上的月亮,真是海天一色,人間仙境啊!這時已經很晚了,我們上了車,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大平坡。
在回家的路上,我望著那圓圓的月亮,真想讓自己長上一雙翅膀,飛上月球呀!
中秋見聞初二作文(篇5)
每月的十五,月兒圓圓。每年的中秋,月兒更圓。今日,便是中秋。
而今日,卻沒有月。
那天的夜里,也沒有月。
思緒,在一剎那回到了一個月前,那個我多么希望從我記憶里消失的日子……
在得知外婆病重后,我和媽媽趕回了老家。白天,我會在外婆身邊守著,而晚上就到媽媽的姐姐或是弟弟家去睡。然而,媽媽卻是晝夜不停的照顧著外婆,一直一直。醫生叫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已癱倒在可我多希望,外婆能夠好起來,挺過這一關!
但,外婆終究還是離我們而去了。
“不!”我在心里重重的吶喊,心里仿佛有一個有大又恐怖的舊傷疤,一下子被揭開了。不,我不要!!!手中的筆被我遠遠的擲開了,我,我沒有勇氣再繼續寫下去了……
淚,撲簌簌的流下,流到那塊巨大的傷疤上,好痛……
不知過了多久,臉上的淚痕漸漸干了。我才有勇氣拾起筆,繼續寫下去。
又想起了那天我哭的時候。我不知流了多少淚,只知我的眼睛,一直腫了三天。
不想再提過去的往事,只是,實在是太想念.太想念她。然而,在此中秋佳節,卻再也見不到她了。小時候,自己便一直相信嫦娥不只和月兔.桂樹.吳剛在一塊兒,還有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好人。他們,都是被叫到天上去享福的。此時,我多希望外婆會在上面,一直注視著我呀!我默默的想。不知不覺中,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將我推向了陽臺
站在陽臺上,微風輕輕吹拂著我的臉頰,夾雜著細雨綿綿。剛出過汗,被這涼風一吹,“阿嚏!”
“這不是著涼了,而是有人在想我。”依舊默默地想。“外婆……”我多希望,外婆能探出頭來看我一眼啊!
天上,一片烏云后,那黃黃.小小的一角,晃得我眼花繚亂。
“月亮!媽媽,月亮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