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范文作文
盼呀盼……都吃完飯了,怎么還不發紅包?突然出現一個紅包在我眼前晃悠,對我這個小財迷,兩眼都發光了。原來是叔叔向我發紅包了,手一邊摸著我的頭一邊祝福著:“祝乖侄女學習更上一層樓,身體健康,平平安安!”我回敬道:“也祝叔叔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在這天,每個人都互相對對方說著祝福語,年味十足!
午夜的鐘聲敲響了,鞭炮聲震耳欲聾,天空上的煙花眼花繚亂、絢麗多彩。家家戶戶伴隨著鞭炮聲、祝福聲、歡笑聲過完了這個意義非凡的春節!
過年范文作文篇2
【守望“就地過年”的“民生溫度”】
每個中國人,都有特別的春節記憶。一張車票,一盞燈籠,一副春聯,一份紅包,一盤餃子,一頓年夜飯……
“每逢佳節倍思親”,你會想到留守在家一年未見的孩子,望穿秋水的期盼眼神;你會想到年邁體弱無人照顧的父母,步履蹣跚的踮腳眺望;你會想到把酒話桑麻熱鬧的家鄉,記憶依舊的裊裊炊煙。你有足夠的理由回家,也許不單單是為了過年。但今年的春節跟以往不同,由于疫情在國內多地有所反復,各省市紛紛發布通知,倡導就地過年,引發大家熱議。更有無數游子積極響應國家倡議,舍棄“小家”、奉獻“大家”、成就“國家”。
守望平安,就地過年是“防疫之需”更是“民生大計”。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外防輸入壓力依然較大,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國內河北、黑龍江、吉林、北京、上海等多地出現疫情反復,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在這關鍵時刻,我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麻痹大意。返鄉過年必然會出現大批量人員流動,增加疫情擴散風險,就地過年無疑成為疫情防控的最優選措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年后企業“用工恐慌”,不僅為重點企業和其他春節期間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單位提供用工保障,更確保企業生產有序、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對年初經濟產業發展有提振作用。
守望幸福,就地過年不能“擅自加碼”更不能“層層加壓”。就地過年政策是分級分類的,中高風險地區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低風險地區倡導大家就地過年,非必要不出行。各地政府不能擅自“加碼”,更不能采取“一刀切”形式阻斷人員出行、返鄉。就地過年并非強制性要求,也須考慮部分務工人員“必要”回家的訴求,人性化地制定“必要”回家的務工人員的返鄉方式和防疫措施。同時要防止用工企業把“就地過年”,簡單異化為“就地加班”。新春他鄉亦故鄉,就地過年既要“留得下”又要“過得好”。必須完善好配套措施,全方位搞好服務保障,將服務保障的觸角滲透到細化的層面,用“實招”“暖招”讓外地務工人員自愿留下來,讓倡議更加有效。
守望溫暖,就地過年需要“特殊服務”更需要“人文關懷”。要想年過好,精神食糧不能少。政府作為外來人員“就地過年”的倡導者,除了完善好配套措施,全方位搞好服務保障,更需要的是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提供有溫度的人文關懷。推出發紅包補貼、發消費券、旅游券等舉措,開展送年夜飯、才藝比拼等形式,加強對有需要的外來人員心理干預,體驗到“家在遠方,情在身旁”。積極關心關照在家鄉過年的留守老人與兒童,做好安撫工作,讓他們在沒有更多親人陪伴的情況下也能過個好年,讓異地過年群眾在當地留得安心、過得舒心。只有讓政策更暖心,把工作做在前面,才能讓在外打拼的人們感受到城市的暖意,在心里激蕩起幸福的味道。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回家過年是每個“打工人”心中抹不去的“尋根情結”。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共同守望就地過年背后的“民生溫度”,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讓今年春節意義與眾不同。“惟愿山河錦繡、國泰民安。惟愿和順致祥、幸福美滿。”致敬每一個就地過年的你,讓年的味道多一層“了不起”的底色。
過年范文作文篇3
作為80后出生的孩子,跟隨改革開放的步伐一同見證了共和國的成長。春節作為中國人最傳統最有儀式感的節日,無疑最能體現時代的日新月異。
【大掃除】
小時候,住平房,年關將近,最怵的就是大掃除,因為年底爸爸總不在,媽媽又倔得像頭驢,非要大掃除。于是,我們姐弟倆被強拉著擦玻璃、掃房頂、掛窗簾,里里外外跑著遞抹布。干累了,對著水管撅著腚一頓猛灌,直爽到心里。最喜歡滿院紅紅綠綠貼春聯,卻還要清理上一年的舊印,因為用的都是自家現熬的漿糊,非常瓷實,半天都搞不定。小時候住平房,呵口氣都凍成冰,一天下來小手皴得像倒刮的魚鱗。
如今,家安在十層樓高,過年就只剩下貼對聯、掃屋子。難得孩子爸在家,駕著梯子擦玻璃掃房子,忙上忙下,卻沒有記憶中小時候那般灰頭土臉。10歲的女兒最喜歡寫春聯,有模有樣的沾墨刮墨運筆。雖然沒練過書法,難得有這么高的興致,還是要舉爪點贊。寫好了,爸爸幫忙拿膠帶一固定就0K。
【囤年貨】
童年的記憶,總是和甜蜜的糖果繞不開關系。家里平時是沒有糖吃的,年前會跟媽媽推著自行車在市場里擠來擠去,買瓶香油、買副對聯、稱點豬肉,最后一定要買一大兜子“喔喔”“佳佳”奶糖,掛在車把上心滿意足地回家。白天出門一定會把衣兜揣得鼓鼓囊囊的,和小伙伴分享。這個時候誰要是掏出一顆酒心巧克力,真是羨煞眾人。一口咬下去,滋溜一下酒芯兒順著食道流進去,淡淡的甜滋滋的酒味,那種感覺美極了。還有媽媽做的炸帶魚、糖醋丸子,拇指食指一哆嗦,一個丸子就進鍋了,對于我,那種好奇不亞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所以一個假期我的體重總是能超越眾人的期待,蹭蹭竄上去十斤。
如今,我們穿梭在全年無休全年供貨的商超里,面對琳瑯滿目的東西,還是會挑挑揀揀,選副對聯,換個靠墊,搬盆花……而蝸牛還是直奔糖果巧克力,狡黠得沖我吐個舌頭,拽著我的衣角,眼巴巴地望著不愿挪步。
【穿新衣】
那時候,爸媽賺一點工資要養活老老小小N口子,平時是很少買新衣服的,過年為了省錢,巧手的媽媽會扯一些布,照著別人家的樣子做,所以我們從上到下也都是新的。三十洗完澡就鬧著穿出去,和小朋友比比,顯擺顯擺,看看到底誰的衣服更漂亮。還記得有一年三十晚上,我的新毛衣還差一只袖子沒織完,媽媽說“丫頭,毛衣織不完了,咱能不能過完年再穿?”我癟著嘴沒吭氣,媽媽一直織到天亮人家的花炮聲響起。直到現在我仍然固執地認為,孩子過年是不能沒有新衣服的。
而今,常有新衣穿的女兒對于過年買衣服沒有一點期待。反倒在“雙十一”的時候就自己畫了衣服的樣子,選了毛線和布料,讓我幫她做。于是,每天下班不論早晚,我都會拿起來織兩針,斷斷續續也到了年三十。“蝸牛,還有半只袖子,媽媽可能織不完了,初三穿吧。”“額……”蝸牛居然以同樣的招數對付我,瞧瞧,歷史是多么的相似。所以,這個晚上我除了在吃飯,一直在奮筆(針)疾書(織)的。
【洗澡】
小時候家里不能洗澡,平時會打盆水瞎擦擦,而且要交水費,所以水要省著用。年前媽媽一定會帶我們姐弟倆去單位的澡堂洗個澡,當然,弟弟是自己進男澡堂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進了戲場劇院,然后是混合著香皂味的濃濃的“人味”撲鼻而來。脫掉衣服,我記得我的手臂中間有條清晰的分界,靠手的這邊是白的,以上要深一度。尤其手肘膝蓋部位,媽媽會按在噴頭上泡啊泡,泡軟了再搓啊搓,搓一地泥。因為皮膚被搓的又紅又痛,每次洗澡都像殺豬一樣。
今年,我把女兒摁在浴盆里,邊搓邊嘮叨“這每天洗澡都洗別人身上了吧,天天穿著衣服怎么肘子還臟成這樣?”女兒滿不樂意地嘟噥,“昨天剛洗了,今天怎么還洗?”嗯,我是養成了這個壞毛病,之前剛洗過澡,也會在三十晚上再好好洗洗,然后換上漂漂亮亮的新衣。
【包餃子】
那時候,講究三十晚上把過年的吃食都準備好,初一到破五都不摸刀剪。媽媽忙著在廚房剁餡,我們圍著媽媽把面揪成小塊,再拍成餅子,捏成殼子,湊熱鬧。“我們__(弟弟小名)可厲害呢,什么都一學就會。”弟弟就被連哄帶騙學會了搟皮,而我就負責包,什么月亮餃子、豬耳朵餃子、老鼠餃子,都不在話下。當然,哪個餃子里藏了硬幣,就成了我和弟弟之間的秘密。每次煮餃子的時候,媽媽都會囑咐我們,餃子煮破不能叫破,要說“掙了”,不小心摔碎了碗,要說“歲歲平安”。直到現在,每次吃餃子都會想起來,那是一種過大年隆重而熱烈的儀式感。
今年,在婆婆家,幾個孩子窩在一起,早早地嚷嚷著要包餃子。像模像樣地填著餡兒,收著口兒,臉上身上都是粉,像極了花貓。“咱們里面少放了什么?”幾只花貓異口同聲“鋼镚兒”“我們不要了,我們一會要搶紅包!”人手一部手機,“搶紅包”是這個時代孩子的記憶。
【春晚】
那時候,春晚和年夜飯是一個意思,年年必看。朱時茂和陳佩斯、黃宏和宋丹丹、馮鞏和牛群、費翔《冬天里的一把火》、毛阿敏《思念》,頭天晚上看完,初一一大早,小伙伴就聚在一起重演。
回到現在,好多人說,春晚更像是五星級酒店的菜,規模大花樣多,卻沒啥特色也吃不飽,所以看的很少了。我想,是有了更多能承載歡喜的東西。今年,電視機里開著春晚,女兒和姐姐弟弟們站在鏡頭前自導自演,還拉著我們表演,電視里說了什么我們一句都沒聽著,卻覺得幸福感滿滿。
【拜年】
那時候,初一一大早要給爸媽拜年,然后被爸媽領著到七大姑八大姨家串門,拜個年揣著一兜子5毛、1塊、5塊的壓歲錢,成就感滿滿。
而今,三十晚上我們都摳著手機,“滴—滴—滴—”的微信、短信不絕于耳,拜年是無聲的語言,對比之下沙發邊上落了層灰的電話機更加孤寂。女兒時不時拿起手機來個“美拍”,微信朋友圈就是各路美女帥哥的比拼場。
我想,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它會像我的這些記憶一樣,只是換一種形式存在,換一種形式儲存在孩子們心里。多年以后,他們也會發自內心的特別懷念、特別溫暖、特別幸福。感謝我的國家、感謝那些為此付出汗水和生命的人們。
過年范文作文篇4
記憶中的年味,總是伴隨著鞭炮聲與餃子餡的濃香。而現在的年味是過了小年,人們爭著購買年貨,有的人會到集市上購買鞭炮煙花,挑選對聯,有的人會到超市購買一些水果蔬菜,留著過年時招待客人,另一些人會到商場中挑選衣服,送給長輩和親朋好友。年味愈加濃厚。
春節一大早,人們便起來貼春聯,掛紅燈,孩子們穿著新衣服在院子里興高采烈地放煙花。各大單位的門前掛上了大紅燈籠,有的單位還在樓體邊緣掛上了色彩斑斕的霓虹燈。街道兩旁四季常青的松樹也被纏繞上五顏六色的小彩燈,遠看像一件色彩繽紛的紗衣,行人走在大街上就像進入夢幻燈城一樣美麗極了。春節讓人們充分品嘗年味。
除夕夜里,家家戶戶都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臺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晚會從內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全世界的父母,農民工,遠在它鄉的學生們享受豐盛的年夜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過年,而是利用過年這段時間坐城際公交外出旅游,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一些工人、保潔員等因為工作繁忙,不能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但家人似乎不曾責怪他們,因為此時的他們在守衛祖國的邊疆。
你瞧!裝飾樹的小燈在向我們招手,充滿溫馨。年是有味道的,雖不是過節,但我們還是會歡聚一堂!這就是年!
過年范文作文篇5
日也盼,夜也盼,天天扳著指頭算,終于盼來了過年的大日子。
除夕的晚上,人們都在忙碌著,有的貼春聯,有的燒香、燒紙、放鞭炮,有的準備年夜飯。家家戶戶門前都張燈結彩,燈火通明,抬頭望望天空,只見五顏六色的煙花不停地在半空中綻放,把星空裝扮得更加燦爛。我獨自漫步在村子里各戶人家的門前,品嘗著除夕之夜的歡樂。
到了大年初一,村子里更是熱鬧非凡,每個人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人們挨家挨戶的拜年,把美好的祝福送給每一家。我們小孩子也跟在大人身后湊熱鬧,不一會兒,口袋就圓鼓鼓的,里面裝滿了糖果和餅干等好吃的東西,大家一個個歡天喜地的。
平時,人們總是忙里忙外,不讓一日虛度,似乎總有做不完的事。現在過年了,人們總算可以歇口氣了,就是有再多的事情,也要放一放,就是有再多的煩惱,也不去想了。因此,村子里沒有一個人去地里勞作,大人、小孩都在盡情地玩樂,看電視,打牌,上網,玩游戲,放火炮。原本吵吵鬧鬧的家庭,現在因為年的到來,也變得安靜平和了。
然而,過年并不總是給人們帶來喜慶和吉祥,每年春節,總有因燃放煙花炮竹而引發的火災和人身傷害等意外事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為了避免“樂極生悲”,各大城市里都先后“禁鞭”了,這的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舉措。
在此新春佳節之際,我衷心祝愿每個人都過上一個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吉祥年!
過年范文作文篇6
當美麗的煙花慢慢劃過天際,當“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漸漸消失,當表姐背著書包踏上遠去的列車……我一下子回到了現實里。是的,年過完了,節也過完了,該準備準備迎接新學期了,可春節里那幾天精彩的生活仍像電影一樣在我眼前閃現,我就坐下來盤點盤點春節的那些事……
先說說看的:從大年三十的“春晚”開始,我的眼睛就好像不夠用了,一首首嘹亮的歌,一曲曲優美的舞,一段段讓人捧腹的相聲小品,讓我目不暇接,笑聲不斷。初三我們又來到北京。北京的地壇廟會真熱鬧,遠遠望去,紅燈高掛,彩旗飄揚,人山人海。有投籃球的、有扎飛鏢的、有相聲、有舞蹈,還有民俗表演。到了北京“不去長城非好漢”,那天的天氣很好,我站在長城的烽火臺上,遠看長城,它真的就像一條蜿蜒盤旋的長
龍,踏著腳下的方磚,摸著墻上的條石,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辛苦修長城的情景,真不愧為世界奇跡。我們還游覽了故宮和頤和園,親眼見證了古代帝王的高貴、富麗和威嚴。最讓我難忘的是參觀北大校園,那碧波蕩漾的未名湖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古老的校園,那懸掛著風鈴的博雅塔靜靜矗立在未名湖畔,相依相伴。古香古色的燕園建筑,百年講堂,無一不訴說著北大的滄桑歷史,這里是中國最古老最高等的學府,我在心里為自己加油,十年以后,我也要在這里讀書。
再聊聊吃的:過年,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光奶奶包的餃子就有羊肉的豬肉的香菇的三種餡;又炸了雞塊、帶魚、丸子、藕條;還做了流油臘腸、透明皮凍、香嫩回鍋肉,讓我大飽了口福。北京廟會上的好吃的還要多呢!蒙古大串——看著就能感覺到蒙古人的豪爽,筷子一樣的串條串著兩厘米見方的肉塊,孜然的香味直撲鼻孔,可是我沒敢吃,不知道熟透了沒有。北京的冰糖葫蘆是節日里最亮麗的風景線,隨處可見紅艷艷的山楂果蘸著熬好的扯絲的冰糖,咬一口甜甜的、酸酸的,又開胃又消食。到了北京,全聚德的烤鴨是不能不嘗的,那兒的鴨子豐盈飽滿、顏色鮮艷、色呈棗紅、皮脆肉嫩、鮮美酥香、肥而不膩,有“京師美饌、莫妙于鴨”的美譽。老北京的炸醬面也是京味一絕,我們在前門找了一家“老北京炸醬面”館,來嘗嘗
正宗的炸醬面,服務員端上來一瞧,只見寬沿粗瓷大碗里整齊的碼著面條,上面有青豆嘴兒、香椿芽兒、韭菜段兒、芹菜末兒、萵筍片兒、狗牙蒜瓣兒、豆芽菜、小黃瓜、小蘿卜、辣椒麻油芥末油,還有一點兒黃醬,攪拌均勻了,吃一口,那滋味甭提了,就一個字“美”!
“吃喝玩樂!”——過年永遠的主題,但在今年的春節,我們過的是一個節儉年,因為我們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做到文明消費、理性消費、合理消費,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勤儉節約!
過年范文作文篇7
記憶中的年味:大年三十的流動電影
1974年,公社在上級組織的支持下組建了流動電影放映隊。剛從學校畢業的我,懷著對電影事業的熱愛,義不容辭地參加了放映隊。我們小組一共三人,其他兩名同志分別是姚廣亞、陳志強。我和姚廣亞同志負責影片放映,陳志強同志負責“跑片”工作。跑片,看其字面意思,難以理解,其實就是負責將本場放映好的電影膠片送到公社其他大隊給另外的放映隊用,然后將他們播放過的拿回來播放。
那時娛樂活動很少,村民們一連好幾個月也看不上一場電影。1980年除夕夜,寒風凜冽,根據上級要求我們在盤頭中學操場上給鄉親們放映了一部《美猴王》,歡慶春節,給鄉親們帶去愉悅。消息真可謂是傳得比電報還快,十里八村的都跑過來看。吃完年夜飯的鄉親們三五成群地走過去,坐在小凳子上,說著聊著。隨著電影的放映,一束光投射在幕布上,電影開演了,人們漸漸安靜下來,進入光影里的奇妙世界。
因為天氣原因,我們在路上耽擱了,惡劣的天氣并沒有阻擋鄉親們觀影的熱情,操場上站滿了人,房頂、樹上都是人,騎自行車的就站在自行車上,小孩就騎在大人脖子上,銀幕就掛在樹上。當時時間緊急,因為昨天電影結束的時候,天太晚了,沒有及時做好第二天的準備,就趕急趕忙地裝車回家了。那天放映之前沒來得及檢查,放出來才知道是結尾,結果當場哄堂大笑,因為變成倒放了,這算是我工作中少有的失誤。姚廣亞手疾眼快,沒有慌亂,立即卸下膠片,手動倒片,鄉親們也焦急地等待著,大概3至5分鐘以后,便重新放映了。16毫米的放映機架在人群中間,坐在放映機射出光柱前邊的一個小孩,用手捂在一起作各種姿勢投影在銀幕上,像各種小動物,男女老少,很多人都會玩并樂于玩這種把戲。為了圖人少,不少人當時直接跑到銀幕背面去看電影,那兒看到的圖像左右是反過來的,但不影響觀賞。
電影還未結束,天空中就飄起了小雪,但大家的熱情非常高,并沒有提前離場。鄉親們摩拳擦掌,不停地跺腳,只為驅趕寒意。電影結束后,鄉親們喜笑顏開。空中爆竹聲連綿不絕,寓示著撣塵去灰迎新年。當所有鄉親們離場后,雪越下越大,我們來不及休息,趕集趕忙收拾設備,生怕設備由于天氣原因受損。所有設備收拾完畢后,兩人頭發上已經滿是冰碴。稍微修整過后,我們騎上車就走,家里人還等著回家吃年夜飯呢。農村的路坑坑洼洼,還沒有路燈,姚廣亞騎車,我坐在車上打著手電,順著路邊,前往回家的路。回到家后,已是半夜。盡管很辛苦,但是我們并不后悔,想到鄉親們對電影的期待,在那樣一個特殊的節日里給鄉親們帶來了快樂,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80年代中期,隨著電視的逐漸普及,條件允許的家庭也買上了電視機。除夕夜的流動電影放映隊逐漸銷聲匿跡,逐漸取而代之的是每家每戶守在電視機前吃著年夜飯闔家團圓、其樂融融的場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時的年味漸行漸遠,但記憶永遠不會磨滅,令我難以忘懷!
過年范文作文篇8
春節,顧名思義,應該是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是我國乃至華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傳統節日。從臘七臘八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那些天南地北的親朋故舊,不顧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的名義回家,以親人團圓的名義回家,相聚在春節里。
春節的重頭戲,要數團年宴了。這一天大人們最為忙碌。廚房里熱氣蒸騰,煎炸蒸煮飄香,鍋碗瓢盆齊鳴;爺爺奶奶刀工精湛,爸爸媽媽廚藝了得。像我這樣懶散的人,也要參與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團年宴的早一點開席,以便大快朵頤。
下午四點,親人陸續到齊,一番寒喧之后,論資排輩入席。滿桌的菜肴,滿杯的瓊漿,滿滿的親情,彌漫了整個空間。親人們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爺爺奶奶、父母等長輩,然后是兄弟姐妹的互相祝福或調侃。酒過三巡,氣氛更加熱烈,有敬酒的,也有賴酒的,酒杯碰得咣當作響。一頓團年飯,起碼要拉扯上一兩個鐘頭才肯罷休。
親人們無論喝多少酒,卻總忘不了一件事,就是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客廳里人多擠不下,就看臥室的電視、書房的電腦,甚至用手機瀏覽。當春晚主持人敲響新年的鐘聲,成千上萬的煙花升天燃放,將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的迷幻城。
除夕過后,便是大年初一了。放眼望去,大街上,車水馬龍,小巷中,行人如織,出行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大人小孩,無論在什么地方相遇,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樂之聲,不絕于耳;禮花鞭炮共鳴,震耳欲聾。
春節,就這樣悄然而至,又這樣漸行漸遠。春節,既然是春天的節日,讓我想起不知名的詩句:
春天何其多,屬于你的春天有幾何?春天把希望給人,你給了春天什么?
過年范文作文篇9
我最喜歡到外婆家過年了,因為外婆家過年可熱鬧了,還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玩,一起放煙花鞭炮。
早上,我一起床,就看見外公外婆早已在忙忙碌碌地準備中午的團圓飯了。這時,我看見桌子上一幅對聯躺在那里,我連忙喊爸爸媽媽一起去貼對聯。對聯貼好了,哥哥姐姐也到了,我和他們又一起去大采購:買煙花鞭炮。這可是今天晚上的重頭節目。
當我們興沖沖地提著一大袋子的煙花鞭炮回來,團圓飯已經上桌了。我們洗了手就撲向了餐桌。今天的團圓飯可真豐富啊:紅燒肘子、清蒸鱸魚、板栗燒雞……吃得我們一個個肚子都圓滾滾的。飯后還有必不可少的節目:我們每人都得到了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媽的壓歲錢。摸著厚厚的紅包,我們個個都樂開了花!
晚上,我期待的時刻終于到了!我提著滿滿一袋的煙花鞭炮,興奮地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放鞭炮。剛開始,我只敢放一些小炮。哥哥只知道笑我膽小,姐姐卻來教我放炮。首先,我把沖天炮的桿子插入土里,一點燃沖天炮的引線,我就跑得老遠,生怕被炸到。只聽“嗖”的一聲,沖天炮沖到空中,“啪”的一聲,爆炸了,一朵美麗的火花出現了。我們又放了其它很多漂亮的煙花:有的像旋轉的風火輪,有的像掛滿了彩燈的圣誕樹,還有的像滿天一閃一閃的星星……可美了!
后來,媽媽還給我講了“年”的故事: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就到村子里來傷害無辜。有個老人放鞭炮把“年”趕跑了。所以后來就有了過年放鞭炮的習俗。我想:今天我放了這么多的煙花和鞭炮,“年”肯定不敢來了!
過年真好啊!要是每天都能過上這樣的生活該有多好啊!
過年范文作文篇1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時間如白駒過隙,新年到了!每家每戶都貼上了“福”字。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到了除夕夜吃年夜飯的那一天,家家戶戶的廚房里不斷地傳出“滋滋滋”的響聲。大老遠的就散發出一陣陣飯菜的香味,不一會兒,媽媽就把飯菜就做好了。
當菜端上桌時,我便迫不及待地爬上椅子,看見桌子上有許多誘人的食物。有香噴噴的紅燒肉;有讓我直流口水的大螃蟹;還有許多的酒釀湯圓等等。哇!全是我最愛吃的菜。
不知誰喊了一聲:“春節聯歡會開始啦!”我們馬不停蹄地奔向客廳,圍著電視機旁。電視里面播放著豐富多彩的節目,有美妙的歌曲;有讓人眼花繚亂的舞蹈;還有搞笑的小品。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劉謙表演的魔術。只見他拿著一根頭繩和一部手機,快走到一位觀眾面前,“呼”的一聲,那根頭繩穿過了手機。太神奇了,真是讓人贊不絕口啊!
這時,屋外傳來了一聲“噼里啪啦”的響聲。我們走到門口,抬頭望去,這已是深夜的天空,現變得絢爛奪目。突然“嗞嗞嗞”煙花噴起了火花。“砰”的一聲,只見一束火紅的光芒射向了天空,好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又像一顆顆閃爍的星星,又像一片霓虹的晚霞,真讓人陶醉。
我面對著絢麗多彩的煙花,默默地許下了愿望: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過年范文作文篇11
【年夜飯,吃吃浦東“老八樣”】
眼下已經進入農歷臘月,離辛丑牛年的春節越來越近了。要是你來問一問我們老一輩土生土長的上海浦東人:年夜飯,你們最想吃的是什么?我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浦東的“老八樣”。
說起浦東“老八樣”,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看過的《吃吃浦東老八樣》的演出,那親切悅耳的鄉音,歡快熱烈的曲調,活潑風趣的表演,喜慶歡騰的場面,一下子讓我想起了許多往事。
因為對浦東“老八樣”有著很特殊的情結,多年前在我退休的那天,我特地請來我的侄子,他是一位廚師,請他精心地烹飪了兩桌頗為正宗的“老八樣”,另加一個什錦大冷盆,來招待我的幾位同事和老友。離開供職多年的單位,告別朝夕相處的同事,我心中感慨頗多。但這兩桌“老八樣”,讓大家大快朵頤,談興大發,我心中那種若有所失的感覺也就很自然地消散了,大家都陶醉在濃濃的鄉情友情之中。
“老八樣”是一種有地方特色的菜式。蒸三鮮、扣三絲、走油肉、扣雞地栗、羊肉金針菜、咸肉水筍、紅燒鯽魚和肉皮湯,當年,人們也稱它為“八樣頭”或者“硬八樣”。舊時辦喜事,經濟條件差的人家,就是單用這八樣菜來待客的,肉皮湯則可以任意添加。富裕一點兒的人家,會另加一個什錦冷盆。“老八樣”制作上頗為講究。一是講究刀功,以扣三絲為例,其所選用的精肉絲、火腿絲和冬筍絲,都要切得細而均勻,出籠后澆上鮮湯,就成了一道形美味佳的功夫菜了。二是講究油鍋的操作,肉皮、走油肉和爆魚都得下油鍋,走油關鍵是火候,須恰到好處,開得好的肉皮吃起來松軟爽口,一咬一口湯。三是講究濃油赤醬,如走油肉,從油鍋撈出來后,要用優質醬油、茴香桂皮等經文火長時間煨煮后,才會皮皺肉香,酥而不膩。煮走油肉、紅燒肉要數用錢萬隆的特制醬油為最佳,故此民間有“一家燒肉滿村香”之說。
而今,國富民強,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了,品嘗浦東“老八樣”已經成了再尋常不過的事了。如今農家置辦酒席和鄉間的酒水一條龍,“老八樣”仍是習以為常的當家菜。就連上海老飯店、老正興和德興館等名店,也仍以蒸三鮮、扣三絲、走油肉、肉皮湯等幾樣本幫菜作為店家的招牌菜,浦東地區的“老八樣”餐館更是隨處可見。
浦東,滄桑巨變,在原來廣袤的阡陌農田上,已經奇跡般地建成了一座現代化新城。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到浦東來尋求發展,全國各地的特色菜系隨處可見,而浦東的“老八樣”尚能占有一席之地,不僅是因為它合當地人的胃口,更是因為它牽系著我們的悠悠鄉情。
年夜飯,吃吃浦東“老八樣”,感受時代變遷,品味鄉愁和年味。
過年范文作文篇12
是誰帶來了美味可口的臘八粥讓我們大飽口福?是誰帶來了精彩絕倫的“春晚”讓我們手舞足蹈?又是誰帶來了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讓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是你,熱熱鬧鬧的春節。
新年是從臘八粥的香味中開始的。早晨,我一起床就被一股誘人的香氣勾住了腳步,咦?什么味道這么香?哦!今天是臘八節,奶奶在煮臘八粥呀!走進廚房,就看見了臘八粥正冒著熱氣,嫩嫩的山羊角,白白的豆腐,各色的豆子,紅紅的臘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在鍋中翻滾著,呻吟著……難道它們在開農業展覽會嗎?臘八粥的香味勾住了我的心,它們偏偏鉆進我的鼻子里,鉆進我的心里,讓我是口水直流啊,我怎能擋住它們的誘惑呢?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粥,狼吐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著,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這臘八粥可真是人間美味呀!我一邊吃,一邊念叨著:“過了臘八就是年啊。”
除夕真熱鬧!“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震耳欲聾,此起彼伏,一個個鞭炮像一只只小精靈,在空中打著旋兒,跳著舞兒,唱著歌兒,在地上撒著歡兒,跳著舞兒,“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那是在彈奏一曲新年的交響曲啊,這鞭炮聲把歡聲送進了我們的耳朵,更把歡樂送進我的心里呀!在鞭炮聲中大家忙得是不可開交,時而貼著對聯,時而掛著燈籠,時而燒著年菜,時而……短信是新年的使者呀!一條條短信像一只只小精靈飛進人們的手機里,更飛進人們的心里。讀著一條條祝福的短信,年的溫馨擁抱了我,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贊嘆:“短信真是開心果呀!”我情不自禁地為它點贊,送上五星級的好評。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看“春晚”,“春晚”上那動聽的歌聲,精彩的舞蹈,妙趣橫生的小品,真是美輪美奐,看得我如癡如醉。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笑聲應和鞭炮聲,匯成新年的腳步聲。
大年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街上空蕩蕩的,店鋪都關門了,地上全是紅紅的鞭炮紙。“閨女愛花,小子要炮。”我最喜歡的就是放鞭炮了,我拿著一只“雙響炮”,用打火機一點,飛快地扔了出去,“啪啪”的聲音傳得很遠,我的笑聲像銀鈴一般回蕩在大街上。人們穿上新衣,帶著燦爛的笑容,興高采烈到親戚家去拜年,一進門就與錫格子茶撞了個滿懷,各色的糕點閃亮登場,紅紅的紅包遞過來,個個是胸口掛鑰匙——開心,人人樂得合不攏嘴,情不自禁發出一聲贊嘆:過年真好呀!
過年像一只天使,讓我當了一回土豪,收獲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真想時間凝聚在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