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高三作文
總有一些人,輕輕地走進我們的生命,又匆匆的離去。看似沒有帶走一片云彩,卻給我們留下一段段傷痕累累的陰翳。而我們,在經歷了這些意想不到的轉折后,又從中慢慢蛻變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蕭從小就和我住在同一個院子里。那時的院子里總是充斥著我們的笑語,從未間歇,即使是寒冷的冬夜,也會回響著我們飽含深意的“晚安”。性格內向的我只有在蕭的面前才會活潑亂跳。可那個寧靜的夏天,讓年少的回憶如入地淵,沉眠在黑暗里。
蟬依舊在梧桐樹上吱吱叫,那幾朵白云仍讓還在頭頂上飄蕩,蕭的話語打斷了我對未來的想象。“我要搬家了,很遠。”“騙人!”我不假思索的說道。“真沒騙你,要不然門口那兩輛車是干什么的?”我扭頭看了一下,本以為是“過家家”游戲的念頭逐漸在腦海中隱藏了起來。“你要去哪兒?”我想那時的我的臉上一定是滿滿的焦急。“我也不知道,媽媽說很遠。”我聽完就跳了起來,噘著嘴跑回家,完全沒有意識到蕭那失望的眼神。我躲到窗下,無言地流淚,眼睜睜地看著外面的車和人也漸漸遠去。
院子重歸平靜,只是又增添了一份落寞。我慢慢地來到蕭家門前,輕輕地叩了叩門,無人回應,只有那清脆的碰擊聲重重地鞭打著心。“啊——”的一聲哭出來,卻再有沒有那份期待安慰的快樂和那個給予快樂的人了。性格本有一絲轉折的我又重回原位,一言不發。那些年的日子,已經習慣了路過蕭家門前輕輕叩門,再抿著嘴離去;已經習慣了把美麗的花朵塞在蕭家門縫里,也不知蕭家內已經積了多少干枯的花朵。
把年少退去,才明白那些曾說好同行的人,一起走過年華,卻還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生命不會因這一匆匆離散而落滿悲傷,等候的人不會再來,為何不用這一傷心的回憶讓生命轉折出美好?
想開了其實很簡單。告別那個充滿悲傷的木門,告別那個年少的回憶,揮揮手,做一個快樂的自己。從那時起,性格逐漸開朗,身邊也圍繞著朋友,唇角總是上揚起一個溫暖的角度來擁抱世界。即使是蕭后來重新找過我,我也沒有忘記微笑。
有人曾說:“有些事只有在閱盡世態炎涼后,才會喟然長嘆出花謝花開,滄海桑田。”其實我們都應該感謝那些人、那些事,感謝他們留下的回憶折射出一個前無僅有的自己,感謝他們讓我們的成長一次次轉折,讓我們的生命一次次轉折,最后轉折處一個全新完美的自己。
滿分高三作文篇2
感恩,是什么意思?感知爾恩情種.種,我自知要傾其一生回報。為心安,也為人性,更為溫情。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垂髻孩童亦能詠誦,投桃報李的美德在悠悠歷史中傳承,從“木桃”到“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于愛與被愛,這之間連接的不過是一份心意罷了。桃李于我,是你最珍貴的饋贈,我喜你一心耿耿,報你以瓊玉,也許這已經不是禮物的接受與饋贈,而是表達美好祝福的儀式。
感恩之心存在,才給了別人再一次幫助你的理由。受惠之人明白:他在我最難捱的時候拉過我一把,我要傾盡全力回報;施惠之人明白:既能幫得了,我亦無損失,何不伸出援手?幫助他人時,往往只是純粹想幫人一把,他不知道受惠之人能存多大的感恩之心,也不知道木瓜遞出去會不會換來瓊瑤,他只是做出了善意的舉動,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西方有個感恩節,為感恩上天的恩賜。我們生活在資源豐富的藍色星球,能呼吸,能進食,能行走,能做一切有利于生命延續、萬物生長的事,這便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權利,是生命惠贈給我們的財富。感恩自然,我們有了前行的力量,有了涉身江湖的勇氣,有了闖蕩的堅強后盾。
父母是人生第一位我們需要感恩的人,他們給予我們生,讓我們有了與這個世界息息相關的機會。我們感恩,古有臥冰求鯉,以報三春暉;今有最美少年,為養育之恩感動了全中國。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尚有感恩父母之意。這是規律,是根本,感恩父母是最基本的行為。百善孝為先,不論各種形式,只要存有感恩之心,何嘗不是對父母最好的感恩?
不僅如此,我們應該感恩的還很多很多。韓信的一飯千金被世人稱頌,我想就是因為他心懷感恩吧!若是沒有當年漂母的一飯之恩,何來如今的淮陰侯?漂母當初的聲色厲荏,表明她并不求這個流浪漢回報。但韓信重情重義,他深知漂母恩情,一頓飯到底值不值千兩黃金?他是知道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莫過于此了吧。別人小小的善意,可能“無足掛齒”,但受惠之人應“刻骨銘心”,先賢教給我們,雪中送炭,應記三秋,他日為報。
那除此之外呢?晚年的康熙,回想崢嶸歲月,意氣風發,他最感謝的竟是他的敵人!其實仔細一想也并無道理——康熙大帝,一個身處高位的王,但正是不斷“添亂”的敵人,給了他繼續治理這盛世天下的動力。也不要一味責怪對手了,他正是你進步的墊腳石。人生有逆境,有遭遇,才造就了一個完整的人。我們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總要在挫折中進步。感謝對手,正如尼采所說: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加強大!
我們知道感恩是一種情誼,是品行,它從來不是道德捆綁下的產物,我們生活在世,不可一人獨自闖蕩,人是群居動物,創世女媧沒有賦予我們神力,我們會成長,會遇到逆境,會垂頭喪氣,僅憑一己之力怎能面面俱到?古往今來,無論是伯牙鐘子期的知遇之恩,還是士為知己者死的凜然,或是抗震救災的大愛無疆,都說明了感恩之心的巨大影響力。生命既是如此,還好有你當初的幫扶,成就了今天的我。感謝一切,這構成每一部分的滴滴點點,都應虔誠真心,致力感恩。
感恩,是靈魂的健康!
滿分高三作文篇3
我們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要做到兩個字??勤奮。
你知道嗎?一只蜜蜂要釀造1千克的蜜,必須采集100萬朵花的花蜜,假若采蜜的花叢同蜂房間的平均距離為15千米,它們就得飛45萬千米,差不多等于11個地球赤道長。蜜蜂的精神不就體現在“勤奮”二字上嗎?
蜜蜂這么勤奮,難道我們人做不到嗎?
你知道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嗎?她從小就又聾又盲,生活在沒有聲音,沒有光明的世界里。但是她的老師恩師——安妮?莎莉文來到了她身邊,給了她生命的希望,并且教她如何說話。海倫又聾又盲,如何說話呢?答案就是??觸覺,她是靠觸覺來了解別人的意思;是靠觸覺來了解如何發音;是靠觸覺來學習舌頭應怎樣動。她每天都十分勤奮地練幾個小時,有時每天竟十幾個小時在練。最終她完成了常人認為不可能的事。
其實,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要勤奮,“勤能補拙”這一成語就是一些人的寫照。
司馬光在睡覺時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后就又開始學習、寫作,就在這種情況下,他完成了《資治通鑒》的編纂。古時還有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等等這樣的故事,難道不是激勵我們后人勤勉的好例子嗎?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天賦”。
細小的石子雖不顯眼,卻能鋪出千里路,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峰。勤奮是成功之本。然而勤奮意味著不怕苦,不畏難,勤奮還須持之以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一時頭腦發熱,不能算是勤奮,真正的勤奮是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苦苦鉆研。
每一個人只要在學習上刻苦勤奮,鍥而不舍,就一定能成為有用的人才。我相信,我也能做到。
滿分高三作文篇4
決定我們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哈利波特》
溪流選擇遠方,因為遠方是浩瀚的大海;雄鷹選擇遠方,因為遠方是天高去輕;魚兒選擇遠方,因為遠方海闊水深;我們追逐遠方,因為遠方有我們的夢和理想。
我記得《大地之燈》中的那個姑娘卡桑,她說,我在尼泊爾時每天要刷上百個盤子,招待酒醉的和態度不好的客人,收拾無數張狼藉的桌子。晚上卻只能吃一點土豆泥拌的手抓飯,睡在破碎的棉絮上。可我從未放棄過希望,因我知曉,我總會逃離這里。
我知曉,所以我相信,我努力逃離。那么即使身處那樣艱苦的環境里,我也敢肆無忌憚地暢想未來——那是我將前往的地方。我抱有信念并為之努力,我將走出尼泊爾,也將走出人生的困境。因著那是我的方向,我將前往的地方。
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家境窘迫至貸粟,卻有那樣廣闊的思想。世界是他的一部分,他同世界交流,就如同和另一個自己搏斗。偶有一夢,便化身蝴蝶,心神隨著思想飛到南海之冥。他高詠鳳凰,褒揚曳尾之龜,窮困但不潦倒。因他知曉,他將前往何處——他心中的樂土,他可以無所憑依,自在遨游,入火不熱,沉水不溺。安時處順,窮通自樂,他如此驕傲地站在歷史和文學的殿堂——再沒有一個人能如他般筆下生花,從貧苦的生活中超脫而找到另一個自己。
人生從我們的腳下鋪展開來,向前是不知形狀的未來,向后是一幕幕如同電影一般的過去。我們現在在哪里呢?周圍都有些什么?或許春暖花開,或許秋風蕭瑟,但那有什么?
《追風箏的人》中的哈桑,出生便是低微的哈扎拉人,但這阻擋不了他快樂地生活——即使在階級分明的阿富汗,最底層的人也會有美麗的夢想。
我想起薇拉,因為那對于未來的希望而堅守著自己對于革命的理念,憑借著一份對貧苦農民的同情而滿腔熱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我想起秋瑾,因為一腔熱情而孤身赴日求學,以達成她心中的理想;我想起托爾斯泰,在人生的最后關頭終于邁出了堅定的腳步離開家門走向百姓,他終于能夠面對自己的心靈而不再受到自我譴責;我想起列寧,他是否在漫長的逃亡中一遍遍否定又肯定革命和社會主義的意義?我想起李白,流亡途中仍舊放聲高歌,“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泰戈爾八十歲開始學習繪畫,自畫像同樣令人嘆服。大器晚成者大有人在,何必因為現在而否定未來?
那么,現在站在哪里,又有什么?誰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誰說現在落魄的人就不能到達夢想?誰能夠說誰沒有遠方?追逐遠方,就要忍受一點點痛苦,或付出一些代價,只要我們堅信,遠方有美麗的風景。相信吧,遠處風光無限。背起勇氣和意志的背包,堅定地向遠方出發。
如果有選擇,就一定要做出選擇,然后堅持到底——那里就是夢想所在的地方。只要不放棄擁有夢想的權利,就一定有實現它的機會,也許明日,也許以后,但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會到達。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置身何處,而是我們將前往何處。
人生總要有一份支撐精神的信念,指引著各自的遠方。
滿分高三作文篇5
追夢路上
我們是一群健壯的鹿,在草原上張揚的奔跑,我們在努力追逐夢想,追逐未來。
過去,面對過去,我們是站在回憶里,我們曾是在草地上追逐打鬧的孩童,我們無憂無慮的歡笑,我們笑的那么真。孩子的笑容總是充滿了童話的色彩。童年的追逐給了我們無數的幻想和憧憬,童年的追逐,同樣是我們堅持的開始。最初的,我們的執著,我們的追逐,我們的堅持。
現在,花季正值的我們在青春里張揚放肆的生活著,慢慢的,我們懂得,站在原地,看看那些曾經發生的一切;站在原地,想想未來可能到來的美好。我們懷揣著追逐的夢想,我們執著,堅持,追逐。我們小心翼翼的呵護著我們閃爍而燦爛的夢想,飛逝的青春。我們能理直氣壯的說,我們還年輕。我們會固執的說,就像李寧,一切皆有可能。我們那讓人匪夷所思的執著,也許就是青春里,燃燒的熱情,點燃的生命。未來在我們手里,我們追逐,執著,堅持著。
未來,是我們成功的期限。無數次,夢境里,灑落了成功的喜悅和淚水;無數次,幻想過,擁抱著成功后的鮮花和掌聲;無數次,我們期待著,執著追逐,堅持的最后,我們成功了,然后靜靜的回首,成功的開始,奮斗的過程,最后的美好。因為我們不懈的堅持,執著追逐著。所以那一天,就在一步一步走向我們
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我們應該堅持,我們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為未知,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不因困難而退卻,不因未知而恐懼,不因失敗而灰心,不放棄,做我們自己,堅持,執著,追逐,終會迎來屬于我們的成功。
過去就像是一本翻不厭的書,讓人忍不住的回味再回味;現在就像是一本寫滿計劃和行動的筆記,讓人不斷檢查,完成,再向前;未來,就像一頁白紙,等待執著,等待追逐,等待堅持,等待這些美好的努力,最后畫下一張燦爛的畫……
過去,現在,將來,我們都在路上追逐夢想……
滿分高三作文篇6
困難就像彈簧一樣,看你強不強大,如果你強大它就弱你弱小它就強大就好像以大欺小嘛!說到以大欺小讓我想起來一件痛苦而已悲慘的事情。
那是在一個夏天的中午,陽光正在猛烈地在照射大地,我和爸爸去游玩,到了那里,我驚呆了!到了一個森林里燒烤,走著、走著突然,我摔了一跤,平時我摔跤都是有人扶我的,可是這次竟然爸爸對我說跤:“長怎么大了,蟀個跤都要人扶”一開始我哭了,以為爸爸只是為了打我,后來才知道爸爸是要教我做人要擁有勇氣。我一想。立下心說:“下次我一定不哭自己爬起來。”一下子我站了起來。
又有一次我和小明爭吵了起來。一開始我是多么理直氣壯的說著他,他也是這樣可當小明提到要打架的時候,我渾身抖擻,我想了一下他平時是怎么欺負我的。突然怒氣爆發大打他個落花流水,我昧著良心停了下來,說別打了,你打不過我的我們重新做好朋友吧!通過這件事以后我想了一下也許我又擁有了一些勇氣吧!
我覺得勇氣是磨練出來的,和學問是一點一點積成的。說完我扶他起來。走了。
滿分高三作文篇7
美麗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山村,他雖然沒有城市的那般繁華、熱鬧。然而四季輪回,她自始至終都保持著自己所擁有的魅力與風采。說實在的,20_年我的家鄉遭遇百年不遇的地震襲擊之后,家鄉便以日新月 異的變化改變了面貌,從此我的家鄉變得更加美麗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撒希望的季節,種子帶著期望與恒心扎根與土。明媚的春光驅走了寒冷,小草從黑土地里探出了小腦袋向四周張望,禁錮了一冬的小河沖破了堅冰,“嘩嘩”地流向遠方 ,它用歌聲喚醒了沉睡的萬物,一瞬間,萬物都睜開了惺忪的睡眼。
就在這時候,悠閑了一冬的農民伯伯又開始忙碌了,田地里到處是他們忙碌的身影,拖拉機發出的“隆隆”聲與人們的歡笑聲摻雜在一起,就仿佛是一首希望之曲,奏響了人們心中的那份五谷豐登的期 望,頓然讓人們心曠神怡。
家鄉的春天永遠都是一幅忙碌的畫,它春意盎然的景色永遠讓人流連往返。
烈日當空,夏日的家鄉到處是綠油油的一片,走到小山上,那漫山遍野的小花被烈日曬得低下了頭,極目遠眺,麥子宛如一塊碩大的綠毯,緊緊地包裹著村莊,幾個孩子頑皮地抓蜻蜓,當他們獲得“戰 利品”時,發出一聲聲歡笑。
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映紅了整個村莊,那遠處的河畔里不時傳來一陣蛙鳴。夜幕降臨,遠處草叢中有星星點點的亮光,那正是螢火蟲在打著燈籠做游戲呢!夜空里稀稀疏疏的幾顆星星在頑皮地眨著眼 睛,皎潔的月光瞬間把大地照得慘白。輕風拂過,整個村莊萬籟俱寂。
雁過無痕,歲月無痕,時光又把我們帶到了豐收的季節—秋天。
當魔術師—秋天走過田野,大地瞬間被他變成了金黃色,那累累的果實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讓人饞涎欲滴,山坡上泛著星星點點的紅,那正是沙棘樹的小果果。
當站在山頂上極目遠眺,農民伯伯辛苦的在地里收田,每個人的臉上都浮起了笑花,不時的從地里傳來一陣歡聲笑語。忽然,天上飛過成群結隊的大雁,田地里一堆堆的麥垛猶如金字塔一般,是農民伯 伯用汗水堆砌而成。真是“一份耕耘一分收獲呀!”
秋天魔術師也要與我們告別了,他騎著魔術掃帚飛向遠方,答應與我們來年相會。我們即將迎來潔白無瑕的冬姑娘。
下雪了,大雪紛飛,既像天女撒花,又像數不清的白蝴蝶在空中飛舞,還像柳絮漫天卷來,大有鋪天蓋地之勢。凜冽的寒風更是肆無忌憚,風一個勁地吹,吹得雪花像散落的鵝毛,瞬間,房屋、樹木都 成了銀裝素裹,整個村莊也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家鄉的景色是美麗的,獨一無二的。
滿分高三作文篇8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
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生活中的我們在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卻常常缺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出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中國綿延多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似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涌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很多人、很多事,其咎蓋源于不會、不愿感恩,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對自己沒有敵意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無恥之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學會感恩,就是讓你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學會感恩,首先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獲得感恩;學會感恩,要培養謙虛的品德,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彎腰伸出援助之手;學會感恩,要有奉獻精神,無論做什么事,應以“公”為先,做一個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的人。
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發生,如果用心去體會,時時都會有終生難忘的溫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凈的境界,讓我們都做一個學會感恩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