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鵝觀后感
這是第78屆奧斯卡的最佳記錄片。我是記錄片愛好者,因為那是真實的。但看了此片以后,讓我有點懷疑那是不是假的。在那么惡劣的環境下,攝影者受的了么?(這樣的2005年,法國導演呂克·雅克特(Luc Jacquet)以他在大浮冰上待了一年所拍攝的記錄片,將來自大自然的溫暖與奧妙獻給觀眾。故事發生在南極,那個平均溫度只有-40°的地方。
本片紀錄的是在南極大陸上生活的帝企鵝的生存和繁衍的故事。影片展示了帝企鵝這個滑稽、可愛而又堅強的物種怎樣與嚴酷的自然環境和它們的天敵作斗爭,怎樣對小企鵝傾注它們的愛,從而完成他們的生命延續之旅。
片子給我最深的印象有兩點:一是企鵝及其生存的環境很純潔也很殘酷,有好久沒看見過這么純的世界,就像恩施暴風雨過后的天空一樣,純純的;二是記錄片的音樂配的好,這是值的我學習的地方。
帝企鵝觀后感篇2
在學校,我們觀看了一部名為《帝企鵝日記》的紀錄片,它描述了在南極冰川上生活的主要物種—帝企鵝,離開生活地,去別處繁衍后代的過程。這個過程它們經歷千辛萬苦,使我感動萬分。
每年,到了秋季,帝企鵝們就從各地趕到奧摩克去尋找伴侶。一路上,天寒地凍、風雪肆虐,只要走失必死無疑。找到伴侶后,雌企鵝產下蛋,由雄企鵝孵化,雌企鵝去找食物。奧摩克在冰川的中央,冰層厚實堅硬,她們要走幾個月才能來回奧摩克與海邊。雌企鵝中,有一些被海豹吃掉。而另一邊,暴風需無情地奪走許多生命,由于極夜現象,使那兒更加寒冷,許多小企鵝在雌企鵝回來前出生了,艱難地挺到了雌企鵝回來。但那以后,它們還有許多災難:暴風雪、賊鷗、回“家”征途上的危險……
一只企鵝想活下來多么不容易!多么艱難啊!它們都必須有足夠的毅力、足夠的小心、足夠的運氣,只要少任何一點點,都會失去生命。這時我想到了動物園中的企鵝:它們舒舒服服地生活在適宜的溫度中,沒有風雪,沒有極晝極夜。它們有足夠充裕的時間,慢慢地孵蛋,也不用為食物操心。小企鵝不用擔心隨時可能來臨的風暴,也沒有天敵的侵擾。這是不是非常舒服呢?是的!
那我們是不是非常舒服呢?
我們不用擔心變化的天氣,房屋可以保護我們;我們不用擔心是否有食物,父母會保障我們的飲食;我們不用擔心疾病,醫院可以醫治我們的病痛…… 動物園中的企鵝比起那冰天雪地中的企鵝,就像我們比起那災區的災民、非洲的難民、危險叢林中的居民!我們的條件夠優越的了!可是有些個別的人,貪心,不知足,要這個要那個,挑三揀四,好像沒什么東西是符合心意的。
想得再多一點,多少生物因為人類的貪心而滅亡!又有多少災難是由人類自己的貪心引起的!得到的夠多,擁有的夠多,為什么還不能知足?
南極的帝企鵝那么艱苦,我們的生活那么安逸!我們既要把握現在擁有的,好好珍惜,還要知道:我們擁有的,比起困苦的人,多得多了!不要貪心,知足吧!
帝企鵝觀后感篇3
企鵝是一群遠離人類的動物,它們在極為苛刻的環境中生活,它們是所有動物的楷模。
它們節儉能量,為的是在最寒冷的季節里孕育出新的生命;它們有靈敏的耳朵,能在成百上千個同胞中找到自我的親人;它們在冰天雪地中,在刺骨的寒風中,不吃不喝,就是要保護這些蛋,保護自我的孩子。
它們就像我們,卻又不像我們。
帝企鵝生活在南極,每年他們要繁殖時,都會從陽光充足的北部遷移到環境氣候較穩定的南部,當他們擁有它們感情的結晶后,她便不得不離開,為未來的孩子尋找食物。在接下來的四個月中,她要從南部中心走到邊緣,找到大海的入口,在海中覓食,無時無刻要面臨海豹襲擊的危險。而另一邊,他在寒風中在無邊的饑餓守護自我的孩子度過漫長的冬天。直到她把捕到的食物帶回來,他將已經出殼的孩子交給她,自我再忍受著饑餓走到北部尋找食物帶給她們吃。影片以紀實的手法講述了帝企鵝在南極氣候條件極度惡劣的條件下,靠著強大的意志力,保護小企鵝的順利成長的故事。影片中,那些讓我們為之動容的感情、親情和友情像一朵絢麗的花,曼妙綻放。它讓我不斷的感動,只是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是那么的意味深長。
令我影響最深刻的便是企鵝父親了。在暴風雪中,他一動不動地等待她的歸來,看見同伴們不時有在暴風雪中凍死的情景,他的心中又多了一絲悲哀,他每次移動都踮起腳尖,生怕壓到自我的孩子,在孩子破殼時焦慮萬分,雖然自我已經餓了4個月了,依然將口中僅存的積攢食物給自我的孩子,他堅信曙光就在眼前,生命奇跡在與大自然的搏斗中必須能夠取勝。生命的成長是多么的不易呀,我們的爸爸媽媽養兒育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的艱辛呢?我們的父母不就如片中的企鵝一樣愛護著我們,保護著我們嗎?
這本電影,為我們講述的不僅僅是帝企鵝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行的艱苦旅程,更是贊美了這世間偉大的父愛母愛。
帝企鵝觀后感篇4
看過《帝企鵝日記》的人大都會驚嘆于企鵝們的可愛,我也如此,但更讓我關注的是大自然的殘酷。
這部電影到處都是大自然中的事情,當然指的是南極那兒。帝企鵝們一年中的發情期到了,于是它們前往奧默克。途中就已經展示出了自然界的殘酷,老企鵝等一些掉了隊的,漸漸地離隊伍越來越遠,最終死在前往奧默克的路上。
而那些到了的算是逃過一劫,等待著它們的任務是繁衍后代。企鵝蛋如果不幸掉到了地上,那寒冷很快就會吞沒它,失去了看這個世界的機會。而那些幸存的企鵝蛋會被托付給企鵝爸爸,剛下完蛋的企鵝媽媽們要去海洋里找食物吃。但那時恰逢隆冬,饑寒交加的企鵝爸爸們多有倒下的。電影里拍到的場景是這樣的:一只企鵝倒在地上,一動不動,身上已經結了冰,頭歪著,雪花飄落在它的身上。看到這場景,我心被刺痛了,多么可憐的企鵝啊!它們經歷的每一步,似乎都是九死一生的磨難,而往往磨難之后并不都是柳暗花明。
但是我轉念一想,既然有降生,那必然有死亡,俗話說:黃泉路上無老少,這或許是大自然殘酷的秘密吧。這么一想,我就沒那么刺痛了,但仍不免為那些企鵝們惋惜。同時,我也想到我們人,一直聽媽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兩個字,其實就是我這個年紀,我也感覺到了很多的艱難,所以,勇敢積極面對,不管結果怎樣,都讓努力做好每件事。
帝企鵝觀后感篇5
在白雪覆蓋的茫茫冰原,只有一種動物在極地生存了下來——帝企鵝。電影《帝企鵝日記》用一種直指人性的旁白,用細致入微的鏡頭,為我們展示了南極大陸的勇士:帝企鵝的愛情之旅和生存之旅。
在廣袤的南極大陸,白雪皚皚,遼闊厚重,空氣凝滯,死一般的沉寂,只除了幾聲歡快的“咻咻咻咻”的聲音。這是帝企鵝的叫聲。它們是這片土地的原位民和主人翁,頸上的一抹金黃流露出帝王特有的貴族氣質。
在冬季來臨的時候,帝企鵝們排成一條整齊的隊伍,向愛情的約定地帶進軍。它們行走相當緩慢,蠕蠕前行,好像一條蜿蜒起伏的黑龍。在它們中間,團結是最大的動力。風雨中,風雪里,沒有一個想過要丟棄同伴。它們是那么團結,一個接著一個,圍成漩渦形,共同抵抗暴風雪。“人心齊,泰山移”帝企鵝之間的友誼,齊心協力,共同抗寒的精神打動了所有的觀眾,現代社會的人們看到此處一定會感到汗顏吧。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是瘋狂的。當帝企鵝爸爸有了自己的寶寶時,就會小心翼翼地把蛋推到腹下,用溫暖的羽毛來保護他的寶寶,不讓暴風雪奪走他的這個小生命。愛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著作,當你讀懂了它,就讀懂了整個人生。在帝企鵝生存與繁衍的過程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它們的勇氣、它們的抗爭、它們的親情與愛情。這些離我們仿佛很遙遠的小動物,卻有著震憾人心的力量。憨態可掬的帝企鵝,正以它們的單純、信任、愛與關懷,帶給我們最深切的感動與回味。想想當人類的愛和堅強漸漸被虛偽和物質所取代的時候,在那片荒蕪的雪原上帝企鵝卻保留并堅守著那最純最美的情誼,我們怎能不為之感動呢?
看完這部片子后,我被帝企鵝的堅強和勇敢深深地打動了。他們的一生短暫而不出眾,但他們那種對生命的渴望卻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在零下40度的世界里,擁有生命本來就是個奇跡,哺育生命更是一個奇跡。它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子女,利用集體的力量與智慧征服了自然,這難道不值得去贊嘆嗎?帝企鵝,白雪上的精靈,就是一個當之無愧的生命的奇跡!
《帝企鵝日記》是一曲生命的贊歌,它讓我感受到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脆弱,又是如此的堅強。也許就是因為脆弱,才會對大自然充滿敬畏;因為有希望,才會如此頑強地生存下去,并且生生不息。
生命是多么的壯麗,生命是多么的頑強,人類可以主宰自然,但絕對沒有資格踐踏生命,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的,是人類的,還是其他生物的。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面對可敬可愛的帝企鵝,讓我們洗心革面,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有情有義的人吧。
帝企鵝觀后感篇6
這兩天我看了一部電影是《帝企鵝日記》。
很久以前,有一個島,在冬天來臨之后,住在島上的人們和動物該逃的逃,該跑的跑,之后,企鵝上了這個島上,它們等了三天二夜,企鵝們全部到齊了,它們走了兩個月的路才走到自我的家,企鵝媽媽生了一個蛋寶寶,讓爸爸孵蛋,媽媽去大海里找東西吃,回來喂小寶寶吃。
從這部電影里,我明白企鵝生活鵝很不容易:媽媽找東西時很容易被海豹吃掉,冒著生命危險給寶寶找食物吃的呀!再說爸爸冰天雪地里不吃不喝走路,還要孵蛋,一向孵到企鵝出生,這是第二個不容易,第三個不容易是有的蛋寶寶滾到冰上被凍死了,爸爸們很悲痛,它們沒有孩子。
除了明白企鵝生活的不容易以外,我還明白了很多課外知識,比如別的鳥類是媽媽孵蛋的,可是企鵝是爸爸孵蛋鵝,這可是我不明白知識喲!
我和企鵝相比,我真是幸福多了!
帝企鵝觀后感篇7
看了《帝企鵝日記》后,我深刻體會到了生命的偉大與生活的幸福。
一只企鵝的一生比人的一生要坎坷許多,你從它們的出生便能夠看出。在遙遠的北極之地,以一枚蛋的形式初次認識地球。與人類相比,它們無疑是最強的,在零下40度的低溫中,這些小生命在蛋殼內恐怕也不好過,更是有許多蛋被凍裂。人類一出生便能夠在溫室中酣睡,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這樣凍了幾個月后,先去捕食的媽媽來了,給它們的幼崽帶來了第一份飯,但如果媽媽們在海中遭遇不幸,那么爸爸們就會拋下孩子去捕食,這算第二關。在媽媽們接手幼崽之前,這些小家伙們就會跑了,可是,在這不久后,最終一次風暴會降臨,白色的死神收割了一個又一個生命,這是第三關,熬過了這一劫后,小企鵝便有了必須的生存本事,可是空氣的利爪與獵食者一向在它們的頭頂盤旋,稍有不慎,便會命喪黃泉,至此一生地前四關已結束。
膽戰心驚地捏著一把冷汗看小企鵝熬過一關又一關的考驗,我突然覺得自我是那么的幸福——寒冷時,有媽媽的噓寒問暖;疲倦時,有媽媽的細語撫慰。我怎樣能不滿足看完電影,我重重的抱了抱媽媽,對她說:“媽媽,多謝你!”
帝企鵝觀后感篇8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帝企鵝日記》的電影,深深為帝企鵝所折服。
《帝企鵝日記》主要講了在:在南極的一個冬天,成千上萬的帝企鵝從水里跳出來,前往用花崗石和冰凍起來的“大陸”結婚生子。很快,蛋生出來了,雌鳥把蛋交給雄鳥在腹下孵著,自我回海邊找食物去了。無數雄鳥擠在一齊避寒,因為極夜來臨了,天氣將越來越冷,它們將三個月見不到太陽,它們將四個月吃不到食物,它們將受到連續三個月的風雪,等待它們的,只是痛苦的煎熬。
許多雄鳥無法忍受,于是,它們從世界上消失了。雌鳥那邊也不是一帆風順,經過長途跋涉,它們好不容易回到久違的大海,好不容易才吃到美味的鮮魚,多想再留一會兒呀,可是,丈夫在等著它,還沒出世的孩子在等著它,它只好準備上岸。
突然,傳來兩聲尖叫,不好,是海豹!兩只企鵝遇難了。促使其他企鵝趕緊逃命,它們挺了個圓圓的大肚子,走起路來十分慢,但用圓圓的肚皮在冰地上滑,倒是蠻快的。等漫長的極夜過去,再過一個月,雌鳥也差不多回來了,雛鳥也差不多出生了。雛鳥吃雛鳥嘴巴里的殘留物,雌鳥剛回來,雄鳥就趕緊出去覓食,因為它最多只能餓四個月零二十天,它已經餓了四個月了。等雄鳥再回來,再喂一會兒,雛鳥就差不多養大了,這時雄鳥和雌鳥便離開雛鳥自我去海上生活,等初冬再結婚生子。而雛鳥,也自我下海謀生。
帝企鵝這種生育方法讓我大吃一驚,可是一想,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它們也只能這么做了,畢竟這也是汰劣留良嘛,強者靠強健的體魄活了下來,而弱者,在嚴酷的大自然中被淘汰了。這真讓人佩服。
也來看看吧,你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