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花木蘭觀后感
2023花木蘭觀后感篇1
如何愛國是我們一生的課題,更是永恒的課題。愛國之情,想必人皆有之。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總隱隱有股愛國之情,它有時像將要噴發的火山,在不經意間流露了出來,有時又像蠢蠢欲動的溫泉,越發抑制不住。
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沒有了國,哪來的家?更何況只有更愛國才能更愛家。
現在,許多農民已奔上了小康,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這些生活全是靠過去的戰士保衛下來的。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關于戰爭的動畫片——《花木蘭》。
動畫片《花木蘭》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畫面,花木蘭的父親花將軍要出兵起征,卻在回家騎馬途中,馬絆到石頭跌倒,花將軍從馬匹上摔下來,使其不能走路,對于率兵大戰這件事可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花將軍覺得自己甚是給家族丟臉了。于是木蘭跑到山頂上,她的子厚師父托夢給她叫她去當兵,開始了女扮男裝的當兵之路。在木蘭去當兵的途中,遭遇了三四個劫匪綁架劫糧,好在木蘭功底深厚,從小訓練有素,即便在蒙眼的情況下,打敗了劫匪。他們驚慌失措,逃走了。
這一幕,也被去當兵的劉剛看見了。他們成為了好兄弟。一起打了長達十多年的戰爭。果不其然,木蘭成為了大將軍。看到這,我心中暗暗想到:木蘭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啊!后來,在叛軍偷襲木蘭他們的軍隊時,劉剛差點死于叛軍,多虧木蘭相救。
與此同時,在戰爭間隙,劉剛教木蘭寫字,而木蘭教劉剛射箭。
接著,木蘭與劉剛受到漢帝的指示,深入地方,尋找證據,證明了內奸——方丞相這件事。最后掀開了黑幕,方丞相的真面目被——揭穿。即使沒有看到結尾,我也知道,木蘭他們肯定勝利了,因為“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
在動畫片的后半部分,木蘭得勝返朝。可她并不接受漢帝封賞給她的官職而返鄉。
要知道,像木蘭這樣有勇氣,有孝心的人已經很少了。現在的人把利益看得太重寧愿違背自己的良心,不能把人的價值很好地發揮出來。我自己不知道為什么要讀書?怎樣讀書?怎樣做人?表面上在讀書,其實是為了別人而讀。不是自己真心想讀。我們周圍的人都是如此。我們把這樣的不正常的現象,當成了平常。我們能夠有為了祖國而讀書的莊嚴使命感嗎?我們將來能夠擔負起建設國家,建設家庭的使命嗎?
我們中,好一點的學生就是要考個好分數,沒有更高的追求;更有一些同學把混日子養成習慣。
面對木蘭這樣的巾幗英雄,我們只有汗顏啊!
愿木蘭喚醒我們的愛國心!喚醒我們的奮發圖強之精神!
2023花木蘭觀后感篇2
孝,乃中華之傳統美德。
古時。人們都以“孝”為美。而如今,“孝”又在何處呢?
花木蘭替父從軍,為父親承擔起本不該她承擔的責任,為家族爭光,為祖國效力。她本可以在待在家中,做些女工,打掃家務等一些力所能及,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用為了榮譽而去拼搏。但她卻選擇了一條更艱辛的路程——替父征戰沙場。
也許,花木蘭在這個每天都在飛速運轉更新的世界里,人們都有一種新的概念,對事物都持有“利己而行”的看法,她還是會選擇替父出征嗎?這個問題將永遠的畫上了問號,因為花木蘭已不復存在,沒有人能替她回答。而我們活著的人更應該去思考什么是“孝”。
幼時。我們還會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去為父母洗腳、捶背,只為了在第二天能受到老師的表揚,拿到那朵期望已久,令人羨慕的小紅花。隨時間的流逝,我們慢慢的長大。本應越長大越懂事,可我們現在卻是離懂事越來越遠。總覺得與我無關,我可以不做,能省既省。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百般推脫,媽媽嘮叨幾句便像機關槍一樣的“反駁”。當我們“反駁”成功時,我們還會沾沾自喜略帶得意,絲毫不會想到這對媽媽的傷害有多大。
我們為媽媽倒一下垃圾,收拾收拾碗筷,在爸爸媽媽勞累不堪的時候,給他們捶捶腿,聽他們發發牢騷,說幾句暖心寬慰的話,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
就像幼兒園中的小朋友得到了老師的理解和贊賞。
其實,我們才是孩子。自以為長大了的小孩子。自以為離開爸爸媽媽能生活的更好的小孩子。然而我們根本離不開爸爸媽媽,短暫的分別都會讓我們很想念爸爸媽媽在身邊的感覺,他們在我們身邊時,我們又嫌他們嘮叨,小題大做。但我們卻不知道這滿滿的都是愛,他們不舍得我受到任何傷害,他們是希望我能擁有一個美好人生的人。
是他們給予我們無私的愛,是他們給予我們世界上最寶貴的生命,是他們把自己的余生都獻給了我們,是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
而我們呢?
只是一味的接受他們的愛。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回報他們。即使想過,也是在多遠的未來。對于眼前,我們沒有任何的回報,連幾句話都不愿意跟他們說;連一點點小事情都懶得做。其實爸爸媽媽對我們的家庭并不是責任,而是愛。他們想為我們創造更好的條件,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們的孝順,要從現在開始。以前沒有做到的,現在要加倍補償,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后悔不已。
2023花木蘭觀后感篇3
戰場上,到處橫七豎八地躺著尸體,有柔然的,也有魏國的,地上還淌著一灘一灘的血水......
這是電影《花木蘭》中的一個場景。這部電影是我在回成都的火車上看的。它主要講述了在北魏時期,柔然部落聯合各部落進攻魏國,于是魏國向軍戶征兵。花木蘭從小習武,便代替年老多病的父親女扮男裝去參軍。在軍隊里,她見到小時的伙伴——小虎,又結識了一個新朋友——文泰。她的武功、勇猛、智慧使她屢建戰功,步步高升,營主、將軍、大將軍,最后辭掉官職,衣錦還鄉,去照顧那個在臺階上等了她十多年的老父親。
影片中有許多鏡頭令我難忘,它們在我心靈深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難忘花木蘭穿著軍裝,騎著馬,深情地望了家一眼,就去追趕部隊......
難忘花木蘭提刀砍殺好不容易被制服的柔然大將,卻優柔寡斷,于心不忍,聽見文泰大喊“快砍!”才狠下心來,用力一砍,鮮血四濺,同時花木蘭的淚水也跟著涌了出來.....
難忘花木蘭勇猛沖去砍殺四周救駕士兵,直奔主將......
難忘小虎和一些戰士為了掩護花木蘭等人撤退,任憑刀砍在他們身上也不哼一聲,直起傷痕累累的身子,英勇犧牲。真是感人肺腑,火車上許多人和我一樣,豆大的淚珠像斷了線的珠子般不住地落......
還難忘文泰——七皇子拓拔宏,為了兄弟們的安危,放棄自己的生命,甘愿被俘虜;花木蘭為了整個國家的安寧,放棄自己的幸福,讓文泰與柔然公主成婚。這是舍已為人的真正體現啊......
看看影片中的花木蘭,明知上了戰場多半會死,也不讓多病的父親去送死。而我呢?為了一點小事情大吵大鬧,和媽媽頂嘴,常常惹父母生氣。唉,想起片中孝順的花木蘭,我真是慚愧極了。
我要學習花木蘭的勇猛、智慧、孝順,學習文泰的舍已為人,學習小虎的為國犧牲……
2023花木蘭觀后感篇4
這一個暑假,我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花木蘭》,這部電影非常的好看,講的是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就讓我來告訴你故事的大體內容吧!
在一個村子里,花木蘭的父親以前從過軍,而花木蘭的父親又常年有病,所以,花木蘭就負責整理家務,有一天,皇帝派人來到了這一個村子下圣旨,傳令官讀完圣旨以后,大家才知道,原來,柔然人又侵犯邊疆了,所以,才讓花木蘭的父親和其他人去打仗,而花木蘭的父親已年過五十,而且有體弱多病,所以,無法去打仗但是,圣旨已下,不能不去呀,所以,花木蘭便帶著父親的劍、軍牌,騎著父親的馬就出發了,到了第二天的早上,花木蘭的父親起來,便看見花木蘭已經走了,非常傷心。花木蘭在軍營中認識了很多的朋友,其中有一個叫文泰,在戰場上花木蘭奮勇殺敵,從一個無名小卒,一直升到了鎮北大將軍,而他的好朋友文泰,和他一樣,也是將軍,而文泰卻在一只慢慢的鼓勵著她,最后,花木蘭和文泰終于把柔然的單于給殺了,因此,花木蘭回到了京城,又和他的父親在一起了。在這個電影中,我喜歡文泰,因為他非常的善良,他為了能讓花木蘭學會堅強,他就讓人告訴花木蘭自己死了,就是因為文泰的這個舉動,才讓花木蘭學會了堅強。在這部電影當中,我還喜歡花木蘭,因為他是一個善良、活潑、有孝心的一個女孩,他為了不讓父親出去打仗,他就不怕犧牲的代替父親去打仗,所以我喜歡他。通過這一個電影,我覺得,花木蘭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他的父親為他驕傲,我也要向他學習,我喜歡這部電影。
2023花木蘭觀后感篇5
花木蘭的觀后感
小時候,就對木蘭詩,特別有感覺."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有時自己也會隨口,就會背出這些詩句來.敬重花木蘭,是個忠孝節義奇女子。
木蘭辭,陌上桑,孔雀東南飛這是漢樂府里歌頌女子的三篇詩歌。流傳最廣的,國人耳熟能詳的,莫過于木蘭辭。它被改編成了小說,戲劇,電影被歷代政府用來對百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小熟讀《木蘭辭》,也看過很多次的豫劇"花木蘭",但是,這一次,通過電影"花木蘭",才解開"為什么花木蘭一個女兒身,在戰場上活了十二年,靠的是什么?"的疑惑。十二年中,每個夜晚"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十二年中,身為一名女子,如何忍受在黑暗的夜里"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陣陣悲涼?十二年,要如何才能堅持到"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看過"花木蘭",才真正理解什么是"英雄情,山河淚"。那樣的混沌亂世,那樣的慘烈沙場,那樣的不舍苦戀。
電影中,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帶領將士們誓死保衛國土的愛家愛國之情;木蘭和小虎,以及將士們的深厚友誼兄弟之情;木蘭和文泰之間的至死不渝兒女之情,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尤顯可貴和溫情。愛,成了戰火連天時期人們的希望所在。
木蘭說:十二年來,因為有你,每天早上我才有勇氣把眼睛睜開,以后的每一天,也將會這樣!
我為這句話流淚,因為懂得,對于木蘭,愛是希望,是活著的理由。戰場是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在彈盡糧絕之時,兩軍對陣,文泰從容走出,亮出了自己是北魏七皇子拓跋宏的身份,以自己當人質,換取花木蘭和兄弟們的性命。
我為這樣的"舍"而流淚。因為懂得,對于文泰,木蘭是希望,是愛著的理由。而在戰爭停止之時,愛情卻要為現實讓道。蕩氣回腸的愛情無奈凝結成無疆之大愛。文泰說:若大愛,請相忘!
木蘭說:若真愛,豈能忘?
是啊,真愛,怎能忘?放棄生命容易,但忘記,太難。
影片可能是杜撰的故事,但是,我寧愿相信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
在影片的最后,那一段旁白讓人感動:有人說,離家太遠就會忘記故鄉;殺人太多,就會忘記自己。在戰場上死去,生命像雨水落入大地,毫無痕跡。如果那時候,你愛上了一個人,希望會從泥土中重新綻放,熱烈的擁抱生命……
在新版的電影中,故事依然發生在大漠,影片沒有過多渲染花木蘭從軍前的普通生活,而是以很多篇幅描繪了這位女英雄在戰場上的颯爽英姿及發生在花木蘭與文泰(皇子拓跋宏)之間的一段辛酸愛情故事。電影情感層面刻畫細膩,穿上戎裝的花木蘭是一名保家衛國的戰士,脫下軍裝的她又是一個懂得為愛付出且深明大義的女子。大漠孤煙、沙石紛飛的戰場,為這段傳奇故事增添了一絲絲的無助和蒼涼。影片中趙薇與陳坤兩位演員的演出可圈可點,作為影片重中之重的趙薇,也圓滿地完成了讓花木蘭從古詩走向畫面的任務。但是,陳坤扮演的文泰這個角色的閃光點不容小覷。無論是感情戲還是打戲,陳坤展示了歷史最好“水準”。也許是跟趙薇彼此的默契,在感情戲路上的把握,陳坤信手拈來絲毫看不出任何怯場,這可能是一名優秀演員的內在潛質吧。
在整部影片能打動觀眾的情節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蘭欲率領被困峽谷的殘部與敵決一死戰時唱起的那首挽歌,“人生百年,如夢如幻。有生有死,壯士何憾?保我國土,揚我國威,生有何歡,死有何憾?北地胡風,南國炊煙,思我妻兒,望我家園,關山路阻,道長且遠。”環繞于影院四周的音響,制造出了將士把觀眾合圍在中間吟詠的效果,這當是近年同類作品里最悲壯也最具感染力的一幕,如果《花木蘭》全部以此格調制作,那么它將會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在這個花木蘭的故事里,有愛情,但更多的',是責任,是成長,是成全。其實無論男人或女人,在戰場上成長都是一件非常殘酷的事,而在這殘酷的歷練中,遇到一個為成全你的成長而犧牲自我的人,又何其幸運。我為文泰對木蘭的三次成全而動容。
第一次,以死亡的名義,讓花木蘭走出兒女情長,成為戰場上的虎將。對于文泰的詐死,初看起來覺得方式太過離奇極端,但仔細一想,從木蘭危急時刻獨騎馳騁而來時那一亮的目光,到面對木蘭躊躇殺人時“這是命令”的大聲狂吼,從河邊溫和殷切的挽留,到“戰場上不能有愛情”的決絕冷酷,相比女人的柔情,這男人的目光太過敏銳通透,在花木蘭還未了解自己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她的未來。
第二次,用生命的代價,換取垂危的木蘭和兵士們的絕處逢生。
最喜歡這里的文泰,狂沙過后,那一聲絕望的“花木蘭”,這個多年來藏在暗處的男人終于袒露了自己的情懷,終于相見的無語凝噎,割腕輸血的平靜溫存,峽谷困頓中的相偎相依,走向敵陣的決斷從容,以死相逼,義無反顧,針鋒相對,毫不示弱,只寥寥數語,便讓對手啞口無辭。這是一個有著強大內心的男人,憔悴瘦弱的外表下澎湃洶涌的壯士豪情,讓人蕩氣回腸。
第三次,則是愛情的了斷。我常想,文泰“愿意為國赴死,不愿犧牲愛情”,然而在朝堂之上,抬眸垂首,終是無言承受;蓬蒿離離,沒有纏綿悱惻,輕輕一抱,便是默然長別。“家國”二字,是個沉重的話題,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一將功成,萬戶涕泗。
對這樣的結局,我不知是悲是喜,惟有無盡遺憾。“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區區二十字,隱藏了多少真實的歷史。如果說趙薇版的木蘭,英姿颯爽,讓我覺得真實;那么陳坤版的文泰,帶給我更多的則是感動。因為大愛,所以無私,因為遼遠,所以壯美。
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這部影片再一次告訴大家巾幗不讓須眉的道理。女人照樣可以統率千軍萬馬,也可以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幸福,選擇“大愛”而放棄“小愛”!
因為有愛,才能堅持;因為有愛,滄海桑田才能天長地久;也因為有愛,雖有遺憾,卻仍覺人間如此美好。
2023花木蘭觀后感篇6
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昨天在美國洛杉磯的杜比劇院舉行了首映式,這也是該片首次公開放映。有評論者認為,該片是“迪士尼繼《灰姑娘》之后最好的真人電影”。
真人版的《花木蘭》由新西蘭導演妮基·卡羅執導,由劉亦菲、甄子丹、鄭佩佩、鞏俐、李連杰等加盟,幾乎是全亞洲陣容。
首映式上,主演劉亦菲、甄子丹、李連杰、安佑森等現身紅毯儀式。甄子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陪女兒很小就看1998動畫版的《花木蘭》,幾乎看過100次,他們還會一起唱片中的經典歌曲,“是我的女兒讓我接下這個角色。”
談到和劉亦菲的合作,甄子丹稱贊她很勤奮:“很多中國女演員都演過木蘭,而迪士尼的《花木蘭》是一部英語電影,是面對全球觀眾的,我能想象她肩上承載了多少東西。”據悉,劉亦菲是迪士尼和導演從全球1000多名候選人中挑選出來的。
真人版《花木蘭》去除了原版動畫電影中男主角李翔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兩個新角色——甄子丹飾演的唐將軍,是木蘭如師如父的存在;安佑森飾演的陳宏輝,是跟木蘭惺惺相惜的戰友。在動畫版《花木蘭》中,李翔的角色至關重要。影片中,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起名“花平”,在艱苦的軍旅生活中得到上司李翔的逐漸認可,后來李翔發現花平原來是一個女孩,最終上演了迪士尼經典的幸福結局。
首映后,大部分觀眾都評價很高,“迪士尼的《花木蘭》不僅視覺效果上令人驚嘆,而且絕對神奇。”
雖然美國疫情還沒控制住,但迪士尼依然堅持《花木蘭》3月27日在北美公映。
2023花木蘭觀后感篇7
當我看完《花木蘭》這部影片時,被花木蘭替父從軍、為父親而愿意付出一切的事跡所感動。
花木蘭聰明好動而又調皮,當得知朝廷又要父親重上戰場和看到父親的腿受傷卻堅持要去打仗時,便有了替父從軍的決心。可剛去習武時,花木蘭卻需要做很多她從未做過的活,每天要沒日沒夜地練武等等。花木蘭不太明白該如何練習,鬧了許多笑話。一想到父親,花木蘭便心痛不已。于是她白天努力,晚上也絲毫不放松,最后靠自己的機智勇敢打敗了匈奴,皇上也原諒了花木蘭,非但沒有賜她死罪,還賜給她一把寶劍。
當今社會的兒女,哪個能和花木蘭相比?恐怕千萬個人里只有一個。現在的獨生子女,一個個嬌生慣養,活脫脫一個“小皇帝”、“小公主”,哪能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更不用說孝敬父母了。如果現代的“小皇帝”、“小公主”們是花木蘭的話,恐怕最多只會為父親著急,而沒有要替父從軍的信念。
就拿我認識的一個小妹妹來說吧。當她看到生病的奶奶臥床不起,床邊還有一個紅蘋果時,就毫不客氣地把那個蘋果消滅了。接著,也不問問奶奶的病有沒有好一些,就獨自去玩了。在看她把蘋果一點一點地吃掉時,我覺得自己的心也就像被一條自私的蟲寶寶吃掉了。我問她:“小妹妹,你為什么不問問奶奶的病情,還把奶奶房里唯有的一個蘋果吃掉了呢?”小妹妹滿不在乎,揮手一說:“為什么要問呢?奶奶的病又不是不會好,至于蘋果嘛,那么大、那么紅的蘋果我不吃,讓奶奶吃的話多可惜呀!”這句話像一座大山似的,壓得我直喘不上氣來。我萬萬沒想到,一個已經有十歲的孩子,居然還不懂得“孝敬”這兩個字!
花木蘭那種懂得替父母分憂的品質,確實還有很多兒童比不上。雖然也有一些孩子懂得孝敬父母。當然,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先搞好學習,這樣,父母們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就能達成了,那時,他們恐怕會高興得都合不攏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