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600字家書觀后感
讀完整本書,覺得有一個會令我特別感慨的地方,傅聰給父母的回信,可能實在是太少了。特別是他剛剛出國的那段時間,從傅雷的信可以看出,傅聰時常是幾個月都不回一次信的。
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又與父母分隔如此之遠,幾個月不回信,換做是我,絕對是做不到的,父母對自己是如此關心,而傅聰卻讓父母擔心,這是在我看來傅聰做得不好的地方。相信哪怕一封信中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也可以給父母莫大的慰藉吧。
傅雷600字家書觀后感篇2
在這本書中,傅雷曾在信中對傅總說:“家信有好幾種作用: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藉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章,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從這句話中可以體會到傅雷對他的孩。非常關懷,并指引孩。走向成功。
而他的孩。也取得了成功,傅聰成為了鋼琴大師,而傅敏成為了英語特級教師。這說明了傅雷的教。非常成功。
傅雷600字家書觀后感篇3
《傅雷家書》其實不僅僅是讓人們知道傅雷的一些思想,而更多的是幫助現在的許多家長來如何教育好孩子。這是以一種不同方式,展現出來的教育指數。許多大人,包括我的爸爸媽媽看了也是受益匪淺。
更何況我也是一個學習藝術的孩子,傅雷對藝術的看法和思想,更是讓我覺得震撼。他對兒子從小的培養與管教,常人看來非常的嚴格,許多人并不認同。但是卻每發現他對兒子的那更深沉的愛。他的愛并不是常在嘴邊說什么,平白表面的話語,而是從對兒子的教育來表達。
他對孩子的教育無微不至,持續了一生。對孩子的愛是永遠永遠!我相信,更多的人會被他所感染并受益。我將一直都會記著這從書中的來的感受。
傅雷600字家書觀后感篇4
學校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很快,學術成就卓著,目前小學生的父母基本上已經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在教育子女學習成長方面比他們的父輩們更具有優勢,教育進入一個暫新的階段。很多父母雖然具有文化知識,但是嚴重缺乏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致使家庭教育有失偏頗,有的甚至走向極端。因此,家庭教育方法的培訓應該專門地進行課程設置,起始時間也應該提前到婚前或孕前,讓爸爸、媽媽們能夠順利上崗。
《傅雷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傅雷家書》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600字家書觀后感篇5
讀罷就想到了父親,他今年也有45了吧。上學臨行前的晚宴上您毫不掩飾的哭了吧?(這是我后來聽說的)送我時您一直不語,我卻粗心的沒看出您的悲傷之情,只顧幻想自己以后的美好生活。
離家后經常給我打電話的是母親(女人的思念習慣表現出來),而我也幾乎忘了您。
偶有一深夜,突然收到您的訊息:汝孤身彭城求學,當立報國之志,希以勤奮刻苦之精神,努力學習——您如此說教一堆,正欲關閉,才看一行:天氣轉涼,保重身體,請加衣!
想來,夜深了,母親也睡了,您卻睡不著,惦記著遠方的女兒,不善言辭的您卻不知道怎樣送上您的關懷,您云云一堆,關鍵卻只在那最后幾個字上。
放下書,此時的我才深深體會到您當時的感受愛正深時卻分離。
傅雷600字家書觀后感篇6
看過全文,猶如跟傅雷老師對話一樣,一個生動形像的傅雷展現在眼前。對傅雷老師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師的愛子情深,管教有方兒子的疼愛以及管教的方法。
而他們本質上卻有不同的地方。《傅雷家書》告訴我們的是怎樣把握自己的心態,怎樣把自己的學業、事業發展完善,而《肯定自己》告訴我們的更多的是開放的思想,以及獨立的觀念。
接觸傅雷老師的《傅雷家書》我就體會到了,一種中國傳統的但又包含先進的思想。我很欣賞傅雷老師告訴兒子的學習的方法,與劉庸相比,傅雷明顯得比較含蓄、保守。
從書中我體會了父母對我含辛茹苦的養育,他們辛辛苦苦的工作,為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在一個舒適的場所學習,用功努力,能為將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我想,我們應該理解父母的苦心,努力學習,回報他們!
傅雷600字家書觀后感篇7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
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系,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
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于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于是孩子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
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于_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600字家書觀后感篇8
這是一本歷史的記載,這是一本表達了對傅雷無盡的思念的回憶錄,當你翻開這本泛黃的牛皮紙的封面,你就會被深深的吸引、感動,那其中的滋味只能自己細細品味。
傅雷,是一名著名的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他在翻譯巴爾扎克的作品上十分出色,被人們所贊賞。在兒子的教育方面他十分用心,在家書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來,在千千萬萬的書信中,不管是在生活上感情上還是事業上,都給予了莫大的鼓勵和勇氣,這就是偉大的父愛吧。
在其中也有母親寫給兒子的信,那些疼愛的話是并不是每一個細心的母親都會將這種感情流露出來的,這可以說明傅雷一家是以朋友的方式對待孩子,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輩分抑制他。
傅雷600字家書觀后感篇9
《傅雷家書》讓我明白到,親情,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偉大的。我想象不出,當傅雷夫婦決定離開人世時,他們的內心該是多么悲痛呀。尤其是讓傅雷夫婦割舍親情而遠去另外一個遙遠的世界時,他們是否在一瞬間痛得撕心裂肺呢?而我,只能深深嘆息一聲,深感世道的不公。
曾經年少不懂父母對自己的愛,如今成年要懂得珍惜與把握。孝順父母,珍惜親情,從小事做起,更從心靈出發。能夠和父母一起朝夕相處,伴他們左右,伺奉他們,那是,一種無言地溫馨與幸福,更是一筆珍貴的人生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