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十課觀后感范文
寒假十課觀后感范文篇2
回眸之中,看到了祖國的繁榮,轉念之中想到了少年的榮功。少年,一群生機勃勃的孩子,代表著祖國未來的日子。
國,強!從祖國成立,經世代滄桑,到現在的國富民強,一次又一次得驚世之舉,讓世人刮目相看,另眼相待。
國,強!祖國有著精衛填海的志氣,有著夸父逐日的莊毅,有著后弈射日的豪情,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我們,少年。
故少年者,人生指望,人生之春,比喻生機勃勃人生之華,比喻壯麗多彩。人們常說,我們是祖國的棟梁,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旗幟不落的飄揚。少年,強!少年有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志向,有風雨無阻的追求,還有滄海可填山可移的志氣,更有不經一般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超常之努力。
難道少年強不代表國強嗎?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祖國的希望和弱強都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肩負著祖國未來建設的重任,承擔著祖國未來的建設的重任,承擔著祖國繁榮昌盛的延續。
面對困難,少年的我們會堅貞不渝,還會大放異彩。512記得嗎?一個自古多情傷離別的日子,所有的神情和憐憫的目光,都投向了他們身上,地震.肆虐.殘忍;抗震少年們堅持,為祖國獻身.為國,為友誼,他們用雙手堅持下去,并且挖磚扔瓦,那一雙雙手,救了被壓在廢墟之下的人。那里,斷墻殘垣,一片荒無,一片廢墟,他們和祖國攜手,共同度過了一個歷史性的日子,走過了那個多情善感的日子,祖國,挺過來了。
難道,少年強不代表國強嗎?
少年,可使沙粒變成珍珠,石頭變成黃金少年帶來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沙漠布滿森林,這才是少年強。
再少年強后的日子,祖國會擁有叱咤風云的能力,有著銳不可擋的氣勢,也有著氣貫長虹的不朽國氣,國強之氣。
讓我們扣緊少年之弦,奏出人生最美妙的樂章,讓它成為祖國的動力,化為祖國的生氣。
寒假十課觀后感范文篇3
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象征著革命的勝利。少先隊隊禮是五指并攏,高舉過頭,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呼號是: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紅領巾不僅僅僅代表紅旗一角、烈士的鮮血,它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征,象征著少年先鋒隊的前身——勞動童子團在艱苦的環境中一腔熱情投入革命事業,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這就是紅領巾的由來。欲知更多詳情,推薦觀看少先隊隊史影片《飄揚的紅領巾》。
中國共產黨繼承蘇聯的傳統,所以我國的少先隊也戴光榮的紅領巾。
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其實紅領巾源自俄羅斯的東正教。1917年,列寧領導人民在俄羅斯取得革命勝利。那時候東正教會在俄羅斯勢力很大,小孩子每個星期天空上“主日課”時都會戴著紅領巾當作一個識別標志。在布爾什維克革命取得勝利之后,俄共(布)為加強孩子的共產主義教育,設立了少先隊,那時候俄羅斯社會以紅領巾當作一種光榮,俄共(布)就全盤接收,以紅領巾作為少先隊員的一種標志,并賦予新的含義——紅旗的一角。
紅領巾的來源
那時的饑餓、困難正威脅著全蘇人民,當然思考不到少先隊的標志問題。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十分關心下一代的成長,推薦共青團給少先隊員們設計一種特有的標志。新中國剛誕生不久,也就是1949年10月13日,中國共產黨委托共青團建立全國統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1953年6月,改為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少先隊繼承了革命戰爭年代兒童團的優良傳統,與過去的兒童團一樣,用紅領巾作為自己的標志。好處是:紅領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它代表著無數英雄的心血。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象征著革命的勝利。少先隊隊禮是:右手五指并攏,高舉過頭,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
少先隊呼號是:“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回答:“時刻準備著!”前一句指的是理想和目標,后一句指的是決心和行動。它體現了少先隊組織的政治方向和黨對少先隊的要求。呼號由少先隊輔導員、共產黨員和共青團組織的代表,或者由對祖國、對人民有貢獻的人領呼,全體隊員齊聲回答。呼號時,右手握拳舉起。
星星和火炬燃燒在隊旗上,引導著少先隊員在黨的領導下向著光明和未來前進。
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紅領巾,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
每個少先隊員不僅僅要佩戴紅領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為持續紅領巾的榮譽,并為紅領巾不斷增光添彩。
寒假十課觀后感范文篇4
我愛紅領巾!在我剛剛懂事的時候,看見在上小學的哥哥胸前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好奇地問他那是什么,為什么每天要戴在胸前,哥哥笑著回答說,那是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只有少先隊員才有資格戴!那時的我是不會聽得懂的,但很羨慕,覺得紅領巾很美麗,曾偷偷地拿哥哥的紅領巾,讓奶奶給我戴上,在家人面前炫耀,別提有多高興!但媽媽告訴我,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少先隊員,戴上紅領巾,才是最好的!于是我就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早點戴上紅領巾!我上了一年級,在對紅領巾的期盼中我第一批加入光榮的中國少先隊!我終于用自己的行動有資格戴上紅領巾了!
“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繼承......”,當隊歌響起來時,此刻的我正緊握稚嫩的小手,鄭重地高聲宣誓“熱愛祖國,熱愛......”。我是多么興奮和高興!我終于成為光榮的少先隊員了!但同時我也認識到了,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學習,才不愧于少先隊員的稱號!每天,我佩戴上鮮艷的紅領巾上學去,放學的時候,把紅領巾拿下來整整齊齊地放好。
紅領巾使我意識到,無數先烈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新生活,所以作為祖國未來的我們,更要牢記這好好學習,要帶頭做好事,真正完成紅領巾賦予的歷史使命!我相信紅領巾會一直陪伴著我成長,它會和我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我愛紅領巾!
寒假十課觀后感范文篇5
在學習了寒假十課的前兩章內容之后,心情久難平復,總有那么一段不經意的片段,亦或是一句不經意的話,輕易的觸動心弦,打動人心。
“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中國從落后走來,邁向富強。百年里,有苦難,有勝利,有犧牲,有堅持,有喜悅,曲折卻從未止步,一步一步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進,百年正是風華正茂。歷史的年輪轉動,我們迎來了2021年,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
當被問及,“你入黨是為了什么?”老一輩黨員用那飽經風霜的嗓音答道,“為了革命”“為了祖國不受壓迫”“為了搬走三座大山”“為人民服務”“為了......”那是那個年代里的熱血與純粹。突然想起,身處新時代的年輕一輩的我在大一伊始就毫不猶豫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原因,是黨員爺爺的影響,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亦或是兩者兼而有之。進入新時代,當代青年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圍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爭做有理想,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為早日成為一名黨員而努力。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國便不黑暗?!蔽宜玖⒌牡胤绞侵袊?,是我所深愛的祖國。周令釗老先生說:“幾代青年都做著同一個夢,讓我們的祖國強大起來。”是了,青春是一場遠行,只要有了夢想便義無反顧,這是我們自己的國,自己的家,我們揮灑自己的汗水,讓這古老的土地綻放青春之花。
理想、祖國、青年從來就緊密相連,新時代的青年要“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百年崢嶸,我們無法親身經歷,但我們可以為祖國新的百年奉上滿腔熱血,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青年與祖國同在,青春與祖國同在。
寒假十課觀后感范文篇6
“中國夢”顧名思義,就是中國的夢想,在具體一點就是中國人的夢想,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夢想,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擁有自己的“中國夢”。我們國家的“中國夢”就只要變得更加強大,不受其他國家的欺負,但我們也不會去欺負其他國家。而我們個人的中國夢就不一樣了,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腦子不是長在一起的。
有的人的夢想是天天過著安定的生活;有的人的夢想是天天呆在家里,電腦開著,玩玩游戲,看看電影;而有的人的夢想卻很樸素,他們只想當一名環衛工或老師。我的夢想也很樸素,我長大以后想當一名數學家,而且要當就當一個在世界都有名的大數學家,我要讓世人一看到我的名字或提到我就都十分敬佩我。但是俗話說的也有道理啊,光是想,而不親身去做,最終還是會一事無成,所以我從剛上初中開始就一直在努力,為我的夢想去拼搏。
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靈驗了,我從小學一年級時,數學成績一直是班里第一,因此我的“死對頭”也不少,可到了初中,我驟然發現我們班有兩個人的數學成績都比我略高一丈,從此我就開始干“地下”工作,一遇到難題我就去問他們,他們也不會的話,我就會追著問老師,直到問到會之后我才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到他們來問我的時候,我就會回他們“你們都不會,我怎么可能會”。之后他們就會去問老師,我也會跟著他們一起聽老師講解。
我們常在一起討論問題,所以我們“哥兒三”關系十分好,我們也常在一起說說笑笑。上課時,老師一旦說要出一道難題的時候,我們三個都繃緊了神經,豎著耳朵聽老師出題,老師題剛出完,我們思考了一會兒,我們三便一起舉手,不等老師喊誰回答問題,我就已經站起來了,老師無奈,只能讓我回答了,回答完問題之后,他們就用殺死我的眼光看著我,下課后,他們就手握報紙朝我走來對我說,下次再搶我們的“飯”你就盡管試試吧。結果每次我都答應了,單在課堂上我才不管他們呢,說完把報紙打開給我看上面的笑點。到現在為止,我的數學成績已經超越了班級第二的小朱名,不過我不能放松警惕,防止他反超我,經過我的不懈努力,我現在的數學成績已經接近的一名了,我要在下面的一年里超越他,名列榜首。
終有一天,我會實現自己的中國夢的,我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還有中國人都不是懦夫!
寒假十課觀后感范文篇7
無論在哪個時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會大任,推動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責任的大旗正向我們遞來,我們應不負韶華,共同振興國家。
歷,對青春年華的贊美從不缺乏,同時,有志的青年對同胞的呼號也從不缺乏。周恩來發出“安忍坐視而不一救耶?”的呼聲,燕園學子提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無不是在向當世青年呼吁:莫負韶華,與我同振國家。
青年人為何要擔此重任?因為青年擁有人生最寶貴的青春,處在一個活力、創造力、沖勁的時期,易被時代感染,易無懼邁上征程,能扛時代大旗,能“教日月換新天”。有能力者若不發揮其能力會終生懊悔,青年人若不發揮目己的光和熱,便是辜負了上天的饋贈,所以青年應秉承先輩精神,發揚責任意識,勇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不負韶華,振興國家。
現如今,中國仍不乏勇扛國家大任的青年。“蛟龍號”總設計師、潛航員葉聰,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讓大國重器落地;嫦娥團隊中那些90后的年輕人,同先輩合作將中國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幾歲的青年,成功在軌搶救回了“龍江二號”并拍下了被世界稱贊的“最棒的地月合照”……這些走在時代前列的年輕人,完美地詮釋了什么是“振興國家,不負韶華”。
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擔當的。近來竟有網紅宣稱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生他養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里竟然不見社會與國家!這哪里是青年人該有的樣子?整日沉迷聲色犬馬,只想“娛樂至死”“佛系度日”,從未想過對他人和社會做一點貢獻,這是多么令人震驚和絕望的自墮心態。而這種人竟成為“網紅”,此理論一旦擴展傳播,將污染多少青年的心靈!誠應誡止之。
“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樣”,我們青年人應胸懷祖國,奮發圖強,像魯迅曾言的那樣:“擺脫冷氣,只顧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有一份熱發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沒有炬火,我便是的光。”我們應拋開塵俗浮華,勇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辜負韶華,敢于于汶汶世俗中喝出:“我便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