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中國機長的電影觀后感
電影導演劉偉強在現場表示,“真實的故事就是《中國機長》最大的亮點,相信這也能打動觀眾。《中國機長》曾經在重慶拍攝了三天,重慶機場和重慶市民給了劇組很大幫助。”隨后主演們身著空乘制服亮相。
而當英雄機組成員副駕駛徐瑞辰、第二機長梁鵬以及乘務長畢楠登臺時,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成員們向市民講述了事件發生時的驚心動魄,也分享了電影拍攝時震撼人心的諸多細節,回憶起當時的經歷徐瑞辰坦言很危險,半個身子被吸出艙外,“當時也有絕望,但想到一定要把自己的職責履行下去,就讓自己堅持了下來。”而第二機長梁鵬也表示:“那時候就是想怎么把飛機飛回去,沒想太多,當時的環境也不允許我們想太多。”英雄機長劉傳健由于正在執行飛行任務,雖然沒有來到活動現場,但通過視頻表達了對電影《中國機長》的期待,他們的講述也感動的現場所有人。
看了中國機長的電影觀后感篇2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去電影院觀看了國慶檔的新影片《中國機長》。
在去看這部電影前,我上網看了劉傳健機長的采訪,大概了解了一下當年的事情經過。走進影片《中國機長》,認真觀看著影片變現的事件經過。
通過觀看影片,讓我不但了解了川航8633航班當時的還原現場,更讓我了解了一輛飛機起飛后,原來時刻都有雷達定位,經過不同的區域需要與不同的塔臺進行聯系,不僅僅是機長要保障飛機的安全,空姐們也接受了日復一日的訓練,保障在困難來臨的時候能夠應急處理各種事情。
電影中袁泉所飾演的空乘長的喊話:我們也是同樣女兒、兒子、爸爸、媽媽,我們的家人也等著我們回去,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會一起回去!更是體現了機組人員的不易。
航班于20__年05月14日早晨6:25從重慶起飛,07:07分的時候右前擋風玻璃脫落,此時飛機飛行高度近9800米,機長發出故障信息并申請備降成都,07:11先降至7315米的高度,又飛行了一會,出了高原地區之后,再降到3048米不需要額外供氧高度飛機于7:46成功地備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成功地拯救了119名人的生命。
看到飛機遇險的過程時,真是讓人手心出汗啊!同時我也知道飛機安全降落也離不開陸地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協同作戰,所以他們都是英雄。
看了中國機長的電影觀后感篇3
電影《中國機長》主要敘述了飛行團隊應對突發飛行事故各司其職沉著冷靜處理的事件,體現了飛行團隊基礎扎實、應急本事高超,異常是機長在事故發生前說的一句話我印象十分深刻“當你認為沒有錯誤的時候,錯就必須會來找你”,我們在工作中應做到不麻痹、不大意、不僥幸的三不原則將隱患和事故扼殺在搖籃中,高超的應急本事是要由扎實的基礎本事來體現的。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有職責感,對自我負責,也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在工作中,必須牢記安全,安全工作對我們來說是頭等大事,安全是維系我們生命的重要保證,只要你敬重它,珍惜它,換來的就是平安幸福!同時我們必須對自身嚴格要求,在實際工作當中從嚴精細,時刻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對各種問題隱患要有針對性措施,力求自身工作業務素質本事的不斷提高!
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高水平的應急處置本事,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都折射出當代人所學習的工匠精神,這也是我們在工作中要努力學習的方向,敬畏生命,敬畏職業,敬畏規章。
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按時對區域內的設備進行維護,對各項應急預案流程爛熟于心,保證在出現異常時,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安全的處置,明確自我崗位應當做的事情。
一部電影,一個行業,身在化工行業應當永遠將安全放在第一位,認真巡檢不放過每一個細微之處,認真處理每一項異常,做好每一次交接班記錄,將安全牢記于心。
看了中國機長的電影觀后感篇4
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今天晚上帶著兒子和侄子一起看了《中國機長》,整個環節跌宕起伏,緊扣心弦,感覺好看。張涵予飾演的機長經驗豐富,多次解決了困難,最后成功安全著陸。著陸之后機長和乘務長再次檢查飛機狀況,負責任。在所有乘客想見機長的時候,機長和乘務長能夠謙虛向乘客道歉,看出了機長的謙虛和胸懷。
想想自己的工作也是這樣子,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做該做的事情,教育好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帶著孩子們組織好每一次活動。將班級帶好,把學生教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自己的班級管理能力。
看了中國機長的電影觀后感篇5
火熱的十月,愛國的熱潮蔓延了整個中國,隨之而來的便是電影院熱映的一系列愛國電影,可能有人會問我《中國機長》和你說的這個有關系嗎?
聽我慢慢說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四川3U8633航班突發事件,駕駛艙的玻璃爛掉了一塊,以至于飛機內緊急釋壓,乘客恐慌一片,反觀機組人員卻是沉著冷靜,乘務長指揮大家對待各種狀況,穩定情緒,三位機長同志在高空低氧低溫的情景下,從而安穩的降落下來。整個過程我的情緒也是隨著那架飛機不斷地盤旋、盤旋。
如果單純的寫一個機長同志的話,大能夠叫《勇敢的機長》或者《厲害的飛機》可是在那里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英雄故事,劉傳建機長的成功背后是所有人的職責感,副機長應對玻璃碎后的冷靜,能夠及時的配合機長踩下剎車,另外一位機長,在明知機艙情景后仍然選擇進入和他們一齊應對,不斷地提醒,不斷地詢問,使得飛機才能夠安全地降落。還有那五位空姐同志,設想下五位同志都驚慌失措地話,可能會有什么后果,那個瘋狂的叔叔會不會沖進駕駛艙,影響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團結就是力量!”他們的行為正說明了這一點。劉機長說:“這叫敬畏職責!”
不僅僅如此,這部影片中連空軍都有所涉獵,是不是也說明了愛國將士無處不在,當你需要這個國家給你幫忙的時候,他隨時會不惜一切代價的。要說一下,里面有一個短暫的鏡頭:外國的幽靈520事件,機組全部人員因為缺氧而死亡,飛機卻是自動駕駛模式一向飛到沒有油。反觀我們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國家人民的生命高于所有一切。
這就是機長的職責,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敬畏生命、敬畏職責。
看了中國機長的電影觀后感篇6
中國機長的觀后感
能承其重,方為英雄
機長,一機之長,他所承擔的不僅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稱呼,更是對生命的守護。
什么人可以被稱為英雄?我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影視劇中飛天遁地無所不能還穿著披風的超人。他們或許是因奇遇有了超能力,亦或是擁有超過常人的頭腦,亦或是上演了老套的英雄救美橋段……可是,我要說的英雄是一位機長,一個用堅守與執著拯救人民生命的機長。
2018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航班8633如往常一樣飛躍青藏高原,在9800米高空巡航。突然,駕駛艙副駕駛的右擋風玻璃毫無征兆地爆裂脫落,狂風霎時如洪水猛獸般沖進來,把副駕駛員使勁往外推。艙內瞬間釋壓,能擊穿人耳膜的風灌進整個駕駛艙,氣溫瞬間驟降至零下40攝氏度,人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生存。當時的兩位飛行員穿得十分單薄,飛機的儀表都被掀翻,副機長半個身子都被吸在舷窗外面,全靠安全帶將他拴在機內。此時,用"冷風如利刃,凜凜狂風折"這句詩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在這種危機下,艙內的乘客驚慌失措。"我要活著回去!"人們大聲喊著,個個聲嘶力竭,卻又因害怕死亡而淚流滿面。機長劉長健卻臨危不亂,保持了極端的冷靜,他思考著,想著自己的'女兒在等他回去給她過生日,想著一機艙的生命扛在自己肩上等他救贖。他靠著自己的勇氣和高超的駕駛技術,飛過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的氣流,在極度艱苦、極度考驗心理素質的時刻,創造了了不起的奇跡,讓飛機安全備降成都機場。人們喜極而泣,外界大吃一驚,親人們松了一口氣,他們不知道機長劉長健是怎么挺過來的。這就是英雄,他不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的英雄,他是中流砥柱,力挽狂瀾的英雄,他用堅守和執著,拯救了一百多條的人命,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這部電影告訴我的,啟示人們的實在太多太多。有時候人的潛力真是超乎自己的想象,心中一旦有了方向,有想守護的東西,即使摔倒了,也沒有什么能阻止你爬起來。機長的那份冷靜實屬珍貴,在那種恐怖的環境下,機長那絕不輕言放棄的毅力,震撼到了我。他那徑直向前,勇于克服困難,絕不違背對乘客的諾言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機長在生死關頭看到了生的希望,他不是為了希望而堅持,他是心里明白:只有堅持,才會看見希望。強大的心理素質讓他支撐起百條人命,讓他帶著人們安全回到地面。
人們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我要說"能承其重,方為英雄"。中國機長劉長健,就是這樣的英雄。這就是中國機長,中國的機長!
看了中國機長的電影觀后感篇7
《中國機長》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最終安全著落的故事
剛開始,機長劉長健的女兒要過6歲生日,他讓女兒等他回來再過生日。剛上飛機就開始安檢,后來裝行李,乘客登機,最后起飛。大家在飛機上睡了一個長夜就遇到了氣流,氣流把駕駛艙前擋風玻璃給弄壞了,機長告訴了指揮,但是那個玻璃吹破了,眼看一個副機長的頭被甩了出去,副駕駛又把副機長給拉了回來,外面還打著雷和閃電,眼看就要撞上四姑娘了,機長一個機敏飛機又飛起來了,他嘴里說一定要把大家安全帶回去。最后機長沉著穩重得面對一切突發事情,把大家安全的帶回了家,大家都夸機長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