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
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和哥哥則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識分子,就是與眾不同。”但是平時,淘氣的我和哥哥會時不時“犯上”的。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只發卡,再梳兩個標致的小辮,于是老娘手執笤帚將我們統統趕到廁所或陽臺上,還能聽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雖說是21世紀了,但由于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無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和哥哥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游玩,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為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里偷看。我真想對父親說:“都21世紀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怯于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于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精選篇2)
28年來,團圓飯無形中成了我家烹飪才藝的展示平臺,大家都有機會“登臺亮相”了,而且可以說各有所長,每人都能露幾手。
我家妻子最拿手的是炒菜。她炒菜中規中矩,干凈利落,邊做邊收拾,飯菜做好了,地上和廚臺上也經常是很干凈的;炒出的菜耐看好吃,味道可口,老的少的異口同聲。自打有妻子主廚,我自然甘居配角,承擔了切菜的任務,孩子們說那叫“水二”。切墩也是要講究的,一只熟豬蹄我會把它流暢地分割成九塊;一根黃瓜從上到下一分為二后,我可以勻速、有節奏、不停手地一切到底,而且瓜片薄厚大體均勻。
二嫂的看家本事是做紅燒肉和糖醋魚,當然還有熬皮凍。爸爸多年來養成了愛吃肉的習慣,尤其到了老年,最離不開的是紅燒肉。二嫂做紅燒肉選料優質,燒制時掛糖適度,火候不文不急,待小半鍋的湯水熬成湯汁,沁到了肉塊中,適時起鍋,成品呈醬紅色,色香味俱佳。還有皮凍,文火熬制,經常要三四個小時,待把肉皮里面的膠質熬煉出來,乳水相融,方才停火。冷卻后的.皮凍通體呈乳白色,羊脂玉般,遠比街面上的皮凍要干凈的多,好吃的多。
妹妹在圖書館工作,飯菜中的書香氣自然濃了許多。妹妹常以理論指導實踐,看菜譜做菜,比葫蘆畫瓢,多少沾了點專業風格。她做的糖醋魚和紅燒肉在家中飯桌上也算得上是一道風景了,很受青睞。特別是那糖醋魚,把握火候,外焦里嫩,色味俱佳,撒上胡蘿卜絲、香菜葉,不用說吃,看著也很美。前幾年,妹妹一度熱衷于面點制作,家里買了面包機,繼而又添置了烤箱,三天兩頭就烤一個大面包,個把星期又烤上一箱餅干、蛋撻,有時還做蛋糕、吐司,和超市里賣的比起來,已經沒有什么太大區別了。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精選篇3)
好的家風是成長路上隱形的翅膀,如春風潤物。我家的家風可以概括為“勤、儉、誠”3個字,雖然簡單,卻使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勤”。“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家最勤奮的是外婆,家務幾乎都由她一手包攬。每天起早貪黑,洗衣、做飯、拖地一刻不停。還每天鍛煉、堅持上老年大學。在外婆的言傳身教下,爸爸媽媽工作也很勤奮。
我當然也不敢松懈了,我每天都會把老師新教的知識點鞏固一下,做到“宜末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挖井”。所以,每次老師突擊考試,我都信心十足。不但如此,我還堅持每天看書30分鐘以上,每周背誦一首古詩詞,這不我都掌握了300首唐宋詩詞,大家都夸我是詩詞小達人呢!
其次是“儉”。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呀,外婆連剩菜剩飯都舍不得浪費,我又怎么能亂花他們辛苦掙來的`錢呢?
所以這個“儉”的道理一直深深地印在我心里:我從不亂用餐巾紙,洗澡時會把放水前的冷水存起來讓外婆拖地用,不但如此我還會盡快將身子洗凈,少讓水流失。也從不亂花自己的壓歲錢。這使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使我受益無窮。
最后是“誠”。這個簡單字眼曾幫助我做出許多重要的決定。如一次跳繩測試,我因為暑假沒練習,只跳了185個,與我平日隨便就能跳200個以上的成績來說,這次跳得實在太差了。
并且有人跳了200個以上,這使我虛榮心一下子膨脹起來。數數的同學恰是我的好友,便跟她商量虛報200個的事,她同意了。可當最后即將報數時,想到我家的家風“誠信”,我還是報了185個。
這便是我的家風使我受益匪淺的家風。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精選篇4)
記得胡文忠先生是這樣闡述家風的,他說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我非常贊同這句話所傳達的觀點,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家的.家風一句話兩句話還真是說不完。
我的父母親學歷都不是很高,但是在家里,還是挺明主的,爸媽在我的學習上,主張盡力就好,努力了沒有成功,他們是不會批評或責罵的。無怨無悔,認真改過便好。老媽是一個很堅強的人,在我的記憶中,她掉眼淚的次數,幾個手指就能數得過來,所以,我和姐姐也非常堅強,這點倒是特別感謝老媽的影響,可謂收益終身的品質。老爸表面上看起來特別嚴肅,我的小伙伴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們平時在我家玩心里多少都有著害怕他,其實他是個特別有意思的人,只有在大問題上才會顯得特別理智,平時對我們特別幽默。最讓我覺得慶幸的是,也特別開心的事情是,我們家遇到大事情的時候,爸媽總是和我和姐姐商量著,而且很多清路下,我們的意見都會采納,感覺他們不像傳統里的父母一樣刻板專制,這點特別欣慰。我們有時候在一起聊天,因為代溝的問題,他們也主動和我們交流,從我們角度考慮問題。其實,對于這樣的家庭環境,我是特別喜歡的。
都說家風影響孩子的心靈,我和老姐現在健健康康的心理和心態,也多虧了這樣的家風,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我們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所以,我愛我的家。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精選篇5)
我媽是個很“守規矩”的人,對我的要求自然十分嚴格。日子久了就形成了一套煩人的“家風”。
她平時對我管得很嚴,可我偏偏又十分馬虎。我上廁所總是忘關燈,我媽沒看見就算沒發生,如果看見了就給我講道理,雖然講得頭頭是道,但我還是很煩。
有天晚上,我跟朋友一起出去玩,一不小心誤了吃飯的時間,當我饑腸漉漉地回到家里。我媽就給我念了很長時間的經,跟我說什么不能去網吧,外面很危險,不要跟壞孩子學吸煙……我都煩死了。
還有上街買衣服那次,我看上了一件白色T恤,可她卻偏偏要我買黑色的,黑色衣服又熱又難看。但你猜我媽說什么,她跟我說男孩子太帥影響學習。這句話把我弄得哭笑不得,剛好一個女同學經過這里,和我打了個招呼,因此這件黑衣服就穿到了我身上,我好冤啊!
當然,我也不是那種不聽話的孩子,我也有簡單地判斷是非標準的能力,比如,有時候同學請我去網吧的話,我也會想方設法地拒絕,因為不去網吧,我在班里的`視力還不錯,這多虧了我媽的家風啊!
那些要求是很老套,但這份沉甸甸的愛不管放在誰身上都能感受得到。
我的一些朋友,因為沒有家長約束,可以為所欲為。他們常常夜不歸宿,在大街上游蕩、喝酒,甚至打架。如果沒有我媽的管教,我也許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早戀的同學也是有的,他們的成績也下滑得厲害,大多成了大家的笑柄。因為有我媽給我的打扮方式和教育方法,我成功地經受住了誘惑。
我覺得就像花草需要修枝打杈一樣,一個人生來也有很多惰性和缺點,它會使你走很多彎路,這時候你就不得不接受一些你所不能理解的管束,這樣才可以健康地成長。
你覺得我家的“家風”怎么樣呢?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精選篇6)
家風是什么?家風是一個漫長的言傳身教的過程。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乃至數代人的日積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好的家風,教給子女的是優良的品質,傳給后代的是精神力量。有家風的熏陶,有家訓的指引,有家規的約束,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才會風雨無阻,一路前行。
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歷史學家司馬光雖位高權重,但他嚴于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告誡其子:儉以立名,侈以自敗。后來便撰寫了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司馬光借鑒了諸多達官顯貴之子的墮落與腐敗的教訓,吸取經驗,從嚴教子,使得其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我們熟悉的三字經里曾有這樣一句話:“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每一個家庭都是社會的一個細胞,良好的家風,與我們的父母息息相關。父母對我們的影響與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有好的父母就能樹立起好的家風。
我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雖然我的父親母親不識字,但是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從小他們就對我說:“不要出去招風惹事,更不能和別人打架,不能拿別人家的東西,貪圖人家的小便宜……”雖然是些普普通通的話,但我一直按照父母的吩咐,認真地做著每一件事,直至我長大。
現在我也結婚生子了,我和妻子一樣,時常用父親和母親教育我的話教育兒子,雖然兒子不懂,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他會懂,他會和我一樣做好自己的事。其實,家風有時就是一席話,一席讓我們銘記一生的話,雖然不是哲理,但它卻是為人的道理,一直引領著我們前行。
家風是一種傳統美德,好的家風對社會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我們的社會需要這種優良的傳統,更需要這種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真誠地希望每一個家庭的家風是積極向善的,家庭里每一個成員的品德都是純潔的、高尚的,那么我們的社會就能形成一個良好的民風,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一個和諧的社會。
我們生活在中國,這個大家庭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付出與努力,更需要我們對優良傳統的繼承。家風,需要一代代人的文化傳承,需要時光的沉淀與積累。只有不斷地提升我們的小家風,才能更好地塑造我們的民風,中國風。
有人說家風是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待人忠厚;有人說家風是勤勞踏實、節約樸素、正直清白;還有人說家風是詩書繼世、謙虛謹慎、精忠報國。我說家風是一面鮮艷的旗,一面承載著道德、文明、誠信、禮儀、和諧、團結的旗。相信有家風這面旗的引領,我們的家會更幸福,我們的社會會更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更強大。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精選篇7)
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家訓、家規、家風承載著家長們對孩子們的希望,責任和關懷。每一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說起我家的家風,就要介紹一下我溫暖的家。我們家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家。爸爸是一位普通中學教師,媽媽是一位普通職員。但是我的父母在我小時候起就告誡我一些做人的道理,讓我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羅列一些如下:誠實守信、開開心心地玩,認認真真地學習、懂得感恩,有愛心有孝心,自信、自強、自立、自愛、自律,關愛同學,尊敬長輩,懂得照顧他人等等。我想好家風就是爸爸媽媽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優秀教育。
記得在我六歲的時候,在一個周末的中午。那天中午我吃完午餐,便躺在沙發上休息。躺了一會兒,覺得有點無聊,就偷偷跑到陽臺上,開始了我的探索之旅。
一走到陽臺上,哇!陽臺上掛滿了濕漉漉的衣服,走也走不了,拿又拿不下來,怎么辦呢?我只好雙手撥開衣服,從旁邊繞過去。陽臺里東西可真多啊!我都看不過來了,有我兒時的玩具,有放在洗衣池邊上的許多洗衣液瓶,還有一大堆花花綠綠的植物盆栽。這時,我看見一盆黃色的花兒,走近一看,上面居然停著一只綠色的小瓢蟲!我伸手想抓住玩會兒,可是小家伙反應奇快,竟然擦著我的手指飛了!我覺得真是可惜。
我心想就讓小瓢蟲飛回家吧!一轉眼,又發現了一只印著蛋糕的袋子。我心中一喜,心想:“這個袋子里會不會藏著好吃的呢?”我開始翻動袋子,一個,兩個———我翻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好吃的。我有點失望。這時,我的注意力又被袋里的一個盒子吸引了。盒子很漂亮,一片綠油油的森林,藍色的天空和一道燦爛的彩虹。里面一定有好東西!我有點激動。想罷,我便用力打開盒子。“嘩啦啦——”盒子卡扣斷了,里面掉出好多CD。原來是爸爸保存的一部分音樂CD片。爸爸可是音樂發燒友啊。這下完蛋了,要被老爸給罵了。也巧,這時候,我聽見了有腳步聲接近陽臺,越來越近了,怎么辦?我該藏哪里呢?我急出了一身冷汗!沒有時間了,我雙手一背,把壞掉的盒子藏在身后。等著老爸或者老媽的出現,果然是爸爸來了。我看見他有點緊張,同時語氣也很嚴厲:“你在陽臺上乒乒乓乓干什么啊?稀里嘩啦地大鬧天宮啊?怎么還這么神神秘秘的?手里拿什么了啊?怎么藏在身后?”
我當時雖然有點兒怕,擔心會受到責怪,但是又一想:“爸媽常說做人要講誠信,不能騙人。知錯就改,不能逃避。”想到這,我低下頭,定了定神,然后抬起頭看著爸爸大聲地說:“爸爸,真對不起!把你最心愛的CD盒給掰壞了!”爸爸一聽,不但沒有訓斥我,還笑著說:“你誠實的性格很可貴,但是以后可不能隨便亂翻別人的物品,要征得他人的同意才可以!以后可以做到嗎?”和風細雨的話語,讓我不再擔心犯了錯誤可能會受到的責罵。我響亮地回答了一句:“保證做到!”爸爸又說:“那我們一起重新把這些CD片放在另外的盒子里吧!”
那時候我還在讀幼兒園,一個人在陽臺上東翻西翻,到處亂竄,弄得陽臺一片狼藉,混亂不堪,還驚出一身汗,對于那時年幼的我真是一次驚險的“探索之旅”。同時,我也懂了一個道理,正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才讓我敢于承認錯誤,知道做人一定要誠實,不可以胡編亂造,這樣才會收獲他人對你的信任。
這是小事一件,但是卻體現出了淳樸至簡的家風。折射出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和付出,對家庭的擔當,沒有大聲的呵斥和責難,年幼的我深受感動,一直記憶猶新。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精選篇8)
你們知道家風是什么嗎?簡單來說:家風體現的是一個家庭的面貌,是一個家庭中的良好習慣或品質。家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和行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風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
我覺得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會有良好的風貌。比如我的家,我家就有非常獨特的家風體現。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夏天的下午。蟬趴在灰褐色的大樹皮上,一個勁的喊著:“熱死啦,熱死啦……”,火辣辣的太陽無情地炙烤著大地,一切都突現的那樣無精打采。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帶著事先準備的剪刀和白紙,去向我敬愛的爺爺學習剪紙。走到爺爺工作室前,推開屋門,進入到爺爺平日里那神奇的工作室,輕聲喊到:“爺爺,我來向你學習剪紙啦。”正在看書的爺爺,放下手中的書,說:“哦,你來了。”說著我來到爺爺身邊。“喏,這里要剪一個三角形,這里是不斷的,這里應該這樣剪……,”身邊傳來爺爺輕柔,和藹的教導。“咔嚓,咔嚓。”伴隨著剪刀剪動紙張的聲音,我終于完成了一個剪紙圖形,“耶!爺爺,我剪好嘍!”“剪的真不錯啊!”我聽了爺爺的夸獎,更加的興奮不已,心里樂開了花。
家風就是在身邊的每一件事中體現和發揚,小小的一個對話,小小的一件事情,小小的一個微笑……,都是家風的繼承。
家風可以是無私奉獻,可以是助人為樂,可以是孝敬長輩,可以是遵紀守法,也可以是行為舉止。總之,家風是有各種形式的,不一樣的家風是不同的時間段執行的。
記得有一次吃晚餐,我一不留神,把一粒米飯掉到了地上,奶奶立即大聲說道:“蔣麗麗,喏,那里有一粒米飯在地上,撿起來。”我很不情愿地走過去,撿起那粒米飯,放在桌上。一直到洗碗時,我才知道,就算是一粒小小的米飯,我們都不應該去浪費和小瞧,那也是多少汗水換來的勞動成果啊!
別人看來,如此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事情,盡也是家風的一種體現和傳承。
這就是我的家風,還有很多很多,微小、細致、獨特的家風。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精選篇9)
家風是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筆》詞:“一葛一裘經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
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彪悍。記得我剛上幼小銜接班的第三天,老師布置了一些作業,可是剛到家的我不想做作業,想吃零食,想看電視。和媽媽商量半天,她的意見是先吃零食,吃好,馬上做作業。零食吃好,我還是不想做作業就賴在沙發上,媽媽先是好言相勸,我無動于衷;爸爸也哄著我說:“寶貝,快點寫,寫好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我還是搖著頭說:“不要,不要,我要看電視”。這時,媽媽虎著臉一把拽起我,把我扔在書桌旁的凳子上,拿著作業紙問:“你到底寫不寫,現在不寫就不用再寫了。”我的牛脾氣也上來了,搖著頭扯著嗓子喊:“不寫,不寫,就是不寫!”“不寫是不是?”“不寫!”“最后問你一遍,寫不寫?”“不寫!”只見老媽一下子把作業紙撕成了兩半,用力地扔在垃圾筒里咬著牙說:“不寫就扔掉。”我愣了五秒鐘后嚎啕大哭,邊哭邊喊:“壞媽媽,壞媽媽,我不要寫作業,不要寫作業。”這時老爸指著我說:“你有膽子再說一遍!”“說就說,我不要寫作業!”,只見老爸瞪著眼珠子,拿起我的書“哧、哧、哧”,我的新書一下子四分五裂了,我徹底懵住了,傻乎乎地看看老媽,又扭過頭看看老爸,心想:完了,完了,不寫作業老爸老媽會這么可怕,完了,完了,明天我拿什么去學校?從此,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不拖拉、認真仔細地寫作業。
你們說,我家的家風彪悍嗎?
《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作文500字(精選篇10)
我們家有很多優良家風,比如樂于助人、堅強勇敢、勤儉節約、與人為善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勤勞節儉。
勤勞節儉的家風,在我外曾祖父的時候就有了,他是當時漁山的鄉長,工作上勤勤懇懇,經常幫百姓們解決難題。百姓們都很愛戴他。有些老百姓為了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還專門養了老母雞、送雞蛋給他,可他寧可過著儉樸的生活,也從不接受百姓的饋贈。一次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臘月天,我外曾祖父忍著饑寒去走訪大山里的百姓,事情辦好天已經很黑了,這位老百姓煮了家里唯一的一個雞蛋給他吃,但是他堅持不吃連夜趕回,他在雪地里一腳深一腳淺地走著,餓得全身軟弱無力,一進家門就餓暈在地。他這樣的品質,更是換來了老百姓的尊重:他臨終前,全鄉的百姓都來看望他,從外曾祖父的臥室,到樓梯,到客廳,到門外,到街上,密密麻麻都擠滿了人,黑壓壓的一片,大家都神色凝重。第二天出殯,外曾祖父的墳墓在一座高山上,得爬兩個小時山才能到,但是百姓們不約而同都來送行,送行的人們從山頂一直排到山腳。
我的姥爺更是把勤勞節儉的家風傳承了下來。姥爺十歲時,我的外曾祖母懷孕了,那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姥爺餓得肚子都貼到脊梁骨了,卻還要去割草。他勤勞割來的四十斤草,只能換十兩粥,而且這粥稀薄得僅僅是一碗水里漂著幾粒米。姥爺已經餓得兩眼昏花,卻舍不得喝,還要給外曾祖母喝。
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我們家依然保持著勤勞節儉的好家風。爸爸媽媽在單位里工作很賣力,每天忙忙碌碌的,即使雙休日也老是加班加點。雖然忙得一刻也不休息,媽媽也不請鐘點工,都是自己擠出時間來打掃家里的衛生。我們吃飯也很節儉,每頓飯菜都光盤不浪費。就連愛美的媽媽也很節儉,很少逛街買衣服。
我也要像我的長輩們一樣做個勤勞節儉的人,在學習上多努力,在生活上多做家務幫爸爸媽媽分憂,勤勞做事,簡單生活,把勤儉好家風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