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
四年級的中秋節,我和媽媽在常州的北港中心小學度過了一難眠之夜。淡淡的月光,靜靜的操場,唧唧的秋蟲,讓我的腦海中一下子就浮現出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想爸爸、想爺爺、想奶奶,我想回家。這時我才明白什么叫“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了。
今年的中秋節,爸爸讓我在網上視頻中看“嫦娥一號”飛船升空的情景。那扶搖直上的飛船,那激動人心的歡呼,讓我也興奮不已。我想不久的將來嫦娥就會和失散數千載的親人團圓了吧,那時的她肯定會破涕為笑了吧!
中秋的明月為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讓我在暢想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我也在這美好的暢想中不斷成長。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些詩句很是切合我今天的心情,真可謂是”望穿秋水啊!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終于盼到了!中秋的前一夜,我特別興奮,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第二天,我早早起了床,隨同爸爸媽媽從溫州市區出發,我懷著愉悅的心情,奔馳在回鄉的路上。爸、媽告知我:“家鄉的大岙,這里每年的中秋佳節,都會如期舉行‘大岙村中秋聯誼會’。而今年不同的是,參加的人數更多,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我一到老家,就迫不及待地往營盤前飛奔而去,營盤前雖然不十分寬,但這里是村里開展各種各樣集體活動的聚集點。比如:社戲、廣場舞、開大會等。瞧!今天的那百桌千人的大酒宴,人山人海,人聲鼎沸,打破了以往鄉村的寧靜。這時,我已融入到了歡快的酒宴之中,人們舉杯暢飲,大塊的吃肉大口的吃魚,說說笑笑,喜笑顏開,熱鬧非凡,這時候,我聽到一位爺爺的祝福:“團圓飯上,笑聲不斷。團圓酒里,幸福永久。”我高興極了!突然,喇叭里響起了主持人的聲音:大家注意了!抽獎活動馬上開始了。其獎項設:特等獎金元寶一個,價值伍仟肆佰六十八元,一等獎是二千元,三等獎一千元,三等獎是五百元,幸運獎是二百元。頓時,大家安靜了下來,心里想著好運兒會不會降臨在自己的頭上……
首先是幸運獎開始抽,我緊張地握著獎券,凝神地聽著主持人報著一個個的中獎號碼,會場一片寂靜,每個人都在關注著自己手中的獎券,生怕自己錯過了中獎號碼。“0812、0945、0133、0996、0573……”100名幸運號碼報完了。雖然我沒中到有點失望但是我更期盼接下來的三等獎,二等獎,一等獎,甚至更期待特等獎。可是一下子三等獎被抽走了,二等獎也被抽走了,一等獎又被抽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開始抽特等獎了,大家都站了起來,連主持人的情緒都激動起來,聲音似乎有點顫抖,當主持人接過抽獎嘉賓手中的號碼的時候,每個人都伸著尤如企鵝般長的脖子,鴉雀無聲,我手中的抽獎券似乎濕了,緊緊地貼在我的手心,我摒住呼吸,心里七上八下的,靜靜地等待主持人宣布,主持人故意賣關子地問:“大家希望是什么號碼呀?”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說出自己的號碼。我心中不斷地祈求和默念:“一定要抽中,一定要抽中……”當主持人清晰地報出了四個號碼-“0472”,現場一片歡呼,頓時人聲鼎沸,就象油鍋炸麻花……這時的我,情緒卻很低落,也就帶著些許失落回家了!
我在想,我們家鄉是以這種形式慶祝中秋佳節!對于祖國大地的異地他鄉又以何種方式進行呢?我浮想聯翩。我在思考著,以后的中秋團圓聚會,是否能作點小改革?比如,增加一些適合青年學生和少年兒童的節目,如智力游戲類,詩歌朗誦類,說唱,相聲小品類等。好嗎?
這次中秋節,雖然,我什么獎都沒中,但是我還是覺得過得很開心。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3
中秋節的那天,月亮格外的明亮。
不知從哪里傳來了一片悠揚的歌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轉朱閣, 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媽媽剛出差回來就去了學校接我放學了。只見很多孩子在父母親的包圍下離開校園,我的心也早就飛到了今晚的家庭活動——BBQ去了。晚上,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有說有笑的。吃完飯,媽媽帶著我到商店里買燈籠。商店里的燈籠款式新奇多樣,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有外型簡單的傳統紙燈籠,有惹人喜愛的動物造型的塑料燈籠,有線條美麗的彩色燈籠……真的光是看,已經讓我樂而忘返了。我從中挑選了一個小白兔模樣的給我自己,還挑了幾個顏色鮮艷的給我的表兄妹。
外婆說:“嘿,來掛燈籠吧!”“好啊,” 都說,“快來了!”我們往燈籠里插上蠟燭,繼而點上火。一個一個奇形怪狀,五顏六色的燈籠亮了起來。外婆用鐵絲掛上燈籠,在燈籠烘托下的月亮真漂亮啊!我想:那些劃船的神有否和我們一樣提著燈籠,沉醉在月色之中呢?
九點半,我們開始燒烤了。我燒了兩只雞翅膀一條香腸,獨自倚靠在陽臺邊上享用我這美味可口的杰作。皎潔的月兒像月餅里面的那顆咸蛋黃一樣誘人,還參和著柔和的光線。月亮姑娘似乎感到了一絲涼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半露著迷人的臉龐。她靜靜地望著每一個仰慕她的人,輕輕地呼吸著,靜靜地聽著人們對她的贊美之辭。每一個仰望月兒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嫵媚和柔情,無一不為她的媚態而醉倒,連陽臺上那些千姿百態的跳舞蘭也醉倒在這柔和的月色下,隨風翩翩起舞。
中秋節是一家團圓的美好佳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4
說起泉州的中秋習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拜月娘媽盼好運;筍江泛舟詩意濃;博餅聲中狀元來……而我最喜歡安平橋畔月下看燒塔。
晚上7點,我們來到晉江市安海鎮安平橋附近的空地上散步賞月。咦,橋的不遠處佇立著兩座約三米高、底部半徑一米多的磚塔與十幾米開外的白塔交相輝映。我好奇地問:“這里要舉行什么活動?”爸爸耐心地解釋:“這是安海鎮一年一度的中秋燒塔習俗。”我趕忙打破砂鍋問到底:“什么叫‘燒塔’。”爸爸笑著說:“中秋夜孩子們拾碎磚搭成塔狀,塞入柴草點燃,就是‘燒塔仔’的游戲。”了解什么是燒塔,我的興趣更濃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兩座尚未點燃的塔。
晚上八點多,月亮升起來了,形成月映古橋的有趣景象。就在這里,點火令響起,“轟”的一聲,塔內的稻草和木柴被點燃,一陣濃煙過后,大火熊熊燃燒起來。奇怪,圍觀的人群怎么紛紛往塔里拋撒白色的粉末呢?我想了想,說:“一定是在撒米,希望五谷豐登。”老爸擺擺手,說:“是在撒鹽巴。”這又是為什么呢?我可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爺爺摸了摸我的腦袋,說:“撒上鹽巴火會燒得更旺,象征生活紅紅火火。”原來是這樣呀,我高興地向旁邊的小孩要來一點鹽巴,用力往塔里一扔,立刻聽到“噼哩啪啦”的聲響,火苗一下子竄得老高。
多么有趣的中秋燒塔活動,可我心中還有一個“未解之謎”:“奇特的習俗是怎么產生的?”爸爸當起民俗專家,說:“元朝時泉州百姓反抗殘暴統治者,中秋起義時以燒塔為號,逐漸演變成孩童的娛樂活動。”
中秋月下看燒塔,我觀賞到圓圓的月亮;認識本地的風土人情;感受到熱鬧、祥和的氣氛,真是一舉三得呀。
啊!又是美好的一天,早上起來一看都快要到7點了我急忙刷牙洗臉背上書包,飛奔到學校’。剛走到學校,我發現今天是教師節。我一進教室,有好多同學都買了花送給老師,老師一進教室平靜的說‘光是送花是不行的.第一節是數學課,我們都積極舉...
中秋節作文八月十五中秋節是萬家團聚的日子,今年我們將和爺爺奶奶及大伯家的小弟弟共聚在一起,享受這天倫之樂。這天晚上我早早寫完了作業,迎接我的爺爺奶奶和弟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是全家團聚的日子。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可熱鬧了,舅舅舅媽、姨父姨媽、表哥表姐也都來了,大家一起來過中秋節。
今夜明月來時晚,遙望明天始為真。要使今夜始為忘,才有明天更圓圓。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5
中秋!令我想到了明亮的月色、月下十里芳香的桂花、花下那坐在石凳上的一家人。然而這只是想,畢竟以前從未這樣過過中秋節。但是今年的中秋節是截然不同的。
我以前過的中秋是這樣的:在高樓大廈的大廳里,吃豐盛的團圓飯以及飯后的月餅,在看不見明月的夜晚與家人度過。書中描寫的中秋節是這樣的:家家戶戶伴著明月,與親人相聚。孩童在桂花樹下嬉戲玩耍,時而發出歡快的笑聲。今年,我的中秋節過的充滿詩情畫意。
按照原計劃,和親戚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就結束的中秋節。被突如其來的一個電話打破,是我舅舅的一個朋友,邀請我們一起過中秋節。那個叔叔的家在入山不遠的一個地方,那是一個桂花園。園中有一個魚池,秋風在水面上輕輕拂過,泛起一片漣漪。池中的魚兒仿佛知道我們的到來,紛紛探出頭。頭上還頂著飄落下的桂花瓣,很是討人喜愛。時間在秋風中悄悄遠去,飯菜的香氣突然襲來,明月及星星在剎那間也已掛上。秋風還要為這節日增添色彩,它飄過,帶著陣陣芳香,空中下起了桂花雨。在吃飯之前,叔叔一家人還要燒鞭炮。紅色為淡雅的景色帶進幾分活潑,幽靜的桂花園響起陣陣鞭炮聲,頓時有了團圓喜慶的感覺。餐桌上的都是農家小菜,每一碟都是滿滿的樸素的,沒有過多的裝飾,卻散發著和諧幸福的香氣,這比城市里,一碟稀少而耀眼的山珍海味要來得實在。吃過團圓飯后,一家人圍坐在石凳上,吃月餅、喝茶、賞月、聞著花香、享受著秋風撫過的清涼,感嘆:這個中秋多么截然不同,充滿著詩情畫意。
這別樣中秋,詩意盎然、如歌如畫,深深刻入我心中,令我無法忘懷。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6
中秋大家都知道吧,這個節日我最喜歡了,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歷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一般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歷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中秋節才成為了固定的節日。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于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這就是中秋節了,祝大家中秋快樂。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7
一個個蘋果般的紅燈籠,一盞盞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時而黃,時而綠,時而紫。這是什么節日那么盛大呢?那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
這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到廣場上玩猜燈謎,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來到廣場,四周圍都掛著一個個大大的燈籠,形狀就像一個大大的月餅,真像是嫦娥姐姐從天上偷偷下凡給我們品嘗的。
很快,我們順著大月餅走,就來到了猜燈謎那里了。只見人山人海,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在兌獎臺交答案,還有的人在旁邊用得獎的禮物玩,真是熱鬧!我像一條光溜溜的小泥鰍,從每個大人的間隔鉆過去。一分鐘,我就到了中間那里了。
這時,我發現了一個簡單的小燈謎——中秋節放假,明天上班(打一成語)我連撕下來,想:不用說了,肯定是十五十六了!于是,我又像一只地鼠使用鉆地術到了兌獎臺,我馬上告訴阿姨答案,我那么聰明,一定正確啦!可是阿姨說:不對!我像一個泄氣的皮球。
這時,媽媽也擠到里邊來了。她看看我,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說:猜錯了?沒關系,重要的是別驕傲!我聽了,鼓起勇氣。媽媽說:這謎語可分為兩個數字。再后面的意思。我說:放假是不做工,上班是不休假。那和起來就是一不做二不休!媽媽豎起了大拇指給我。我再次走到兌獎臺,說出答案。我的心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阿姨皺起眉,看著我,我的心怦怦直跳。阿姨忽然笑了,說:你答對了小朋友!我興奮極了!
這天,我學會了不能驕傲這個道理!
我愛猜燈謎,更愛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8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中秋節。
每逢中秋節,許多閃閃發光的星星便在夜空中眨巴著眼睛,像是在和人們打招呼。一輪圓月悄悄地爬上半空,好似浴水而出的玉盤,不沾染一絲纖塵。清輝灑在地上的水洼里,宛如一捧捧碎銀。每每此時,我便席地而坐,抬頭欣賞那如水的月色。恍惚中,我似乎能看見嫦娥正一臉惆悵地坐在桂花樹下,手里抱著玉兔,一雙明眸遙遙地望著人間。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仙丹飛向月宮。每到八月十五,后羿都會制作許多小圓餅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呼喊嫦娥的名字,這樣他們夫妻就可以團聚了。
小圓餅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的月餅。棕黃色的月餅圓圓的,上面刻著一個福字,聞起來香噴噴的,讓人垂涎欲滴。每當月餅被擺盤上桌,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輕輕地咬上一口,嘴里一下子布滿了一股濃郁的味道,心中滿滿的都是幸福感。不過,古人也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香港工作的媽媽經常沒法和我們一起度過這歡樂的中秋佳節,我的心中便不時有一點哀傷。但這哀傷只是短暫的一瞬,不一會兒,我就提著花燈去樓下玩了。
三坊七巷人山人海,一進入巷道,映入眼簾的就是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兔子燈,走馬燈,鯉魚燈,蓮花燈……不可計數。漫步在燈光閃爍的街道上,我仿佛看見兔子燈在地上跑,走馬燈在轉著走,鯉魚燈在水上游,蓮花燈在河上漂。整條街都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像是一個歡樂的海洋。
我希望今年的中秋節能和媽媽團聚,這樣的話,一家人就可以一起高高興興地吃月餅,賞月,共度美好時光。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9
夏哥哥揮著離別的雙手向我們離去,秋姑娘跳著優美舞蹈迎著涼爽的秋風妹妹,邁著輕盈的步伐,姍姍地來到人間。為親愛的大地媽媽換上了五彩繽紛的彩裝,讓大地充滿了生機。美麗的秋姑娘真是一位卓越的畫家,為大地畫出了蔚藍的天空,美麗的清山綠水,描繪出了那樣絢麗的秋天景圖。
瞧!遠處的山坡,絢麗的山菊花開得漫山遍野。秋風慢慢拂來,菊花綻開了笑臉,是那樣的亭亭玉立,又是那樣的婀娜多姿呀。咦?山坡怎么變紅了?哦!原來是火紅的楓葉在點綴著山坡,好似一片充滿生機的晚霞。好美!
近處的田野里,又是一派繁華的景象。金燦燦的稻谷豐收了。在陽光的照耀下,射出閃閃金光。秋風習習,掀起層層金色的浪濤。看,稻谷們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低著頭,有的像小孩迎著秋風淘氣地晃著小腦袋,好可愛;如海的高梁舉起了火把,無邊的大豆搖響了銅鈴。啊!一位位辛勤的農民伯伯眼睛迷成了一條線,嘴角掛滿了笑意,正感受著豐收的喜悅。
來到果園,只見碩果累累的水果成熟了。紫寶石般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在藤上發光發亮。摘下剝開,吃進嘴里細膩的酸味觸碰舌尖,又酸又甜。蘋果樹的紅娃娃好可愛!一個個羞紅了臉,有的扒開綠葉不出來,有的跟你捉迷藏,有的交談著秋天的一切美好。各個胖乎乎的,真是把樹枝爺爺給擠彎了腰呦。作文
在秋天的景圖里還有更多妙不可言的畫卷,繽紛美麗!秋天的美是自然的,它不像春天那樣嫵媚,不像夏天那樣火熱,冬天那樣內向。然而秋天的美是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它帶給人的卻是似有似無,神秘的享受。常言道:春華秋實。是呀萬物都在春天播種,卻在秋天成熟。秋天是個洋溢著豐收喜悅的季節,它孕育了成功的希望,啊!秋天是美麗的!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10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逢中秋人們都要回到故鄉與家人團聚,吃團圓飯,晚上還要吃月餅、賞月,有些地方還有舞龍、鬧月等習俗。
中秋節早晨,我們一家人便駕車回老家,一路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商店門口都掛起了大紅燈籠,上面印著“歡度中秋”四個大字,人們拎著大包小包走在街上,臉上洋溢著喜慶的笑容,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回家”。
到家時桌上已經擺滿了爺爺奶奶的拿手好菜,我的肚子已經開始“咕咕”叫了,口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于是我們一家人便開始吃“團圓飯”。
吃完晚飯,爺爺從冰箱拿出了月餅,打開電視機,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看中秋聯歡晚會。
之后,爸爸提議我們全家去廣場上觀賞煙花。到那里時,已經聚集了很多人,有的小孩拉著大人的手要走近一些,而老人卻在后面樂呵呵地笑著,工作人員點燃了一箱叫滿天星的煙花,只見一顆顆“小導彈”沖上天“砰、砰”在半空中了,五彩繽紛的菊花呈此刻人們眼前,落下時星星點點很好看,象征著中秋節的團圓與美滿。
看著絢麗多彩的煙花,我不由地想駐守邊疆的邊防戰士和指揮交通的警察叔叔,他們為了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寧此時此刻正堅守在自己要工作崗位上,不能與家人團圓,他們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又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11
今夜,晴空無云,皓月當空。一面銀白色的鏡子鑲嵌在夜幕上,好似最美的華服上只配帶了一顆最珍貴的飾品,這顆飾品就是---月亮。月亮啊!真是格外的圓,格外的高,皎潔的月光,瀉在地上,照亮了世間萬物。哦,我這才想起今天原來是中秋佳節啊!
人人都見過月亮,它形狀不一,有時像一個圓圓的玉盤;有時像把鐮刀;有時像半個沒吃完的月餅;有時又十分可憐,被“天狗”啃光了…。在我心里,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會兒躲進柔軟的云被中,一會兒溫柔地照顧著星星孩子,一會兒露出嬌美的容顏,把皎潔的銀光灑向人間。
這個時候,萬物都沐浴著柔和的月光,盡情享受著:花兒在月光下展開嬌嫩的花瓣,露出美麗的笑容,在露珠的裝扮下,跳起了無聲的華爾茲;趕路的小昆蟲們,在明亮的月光下,看清了道路,悄悄從草叢里、花朵下走過;樹上的蟬兒停止了奏樂,靜靜地趴在枝頭上,就著月光,品起了甜美的露珠。
夜深了,大地都安靜下來了,人們似乎都在屋子里靜靜地睡著,做著甜甜的美夢…。。小星星們卻坐不住了,它們興奮起來,趁著月亮姐姐安睡時,悄悄睜開眼睛,把那一閃一閃的小眼睛望向大地,它們都很好奇:人間一定有些有趣好玩的東西,我們要仔細找找,好好玩玩!它們窺視者大地,一團團一簇簇打著信號燈,互相哄鬧著,嬉笑著,卻不發出聲音,生怕把月亮姐姐吵醒了。
河面上,倒映著明亮的月亮。我撿起一塊石頭扔進河里,讓平靜的河面蕩漾起層層的微波。看著那變得“高低起伏”的月亮,我深深感到,正是有了月亮,才有這美麗的世界。我的腦海里慢慢浮現出鋼琴老師要我彈奏的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他總說我沒有好好體會出月光下的美景,現在我終于體會出來了!
啊!美麗的月亮!您照耀著我們,陪伴著我們,我凝神望著這又大又亮的月亮,嚼著香甜的月餅,一直到很晚,很晚……
關于中秋節的作文2023篇12
花開花落又一年,月缺月圓又一秋。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我喜歡這中秋月夜。特別是姥姥家的中秋夜,姥姥會做一桌豐盛的佳肴,而桌子正中央擺放的一定是姥姥親自做的月餅。說起姥姥蒸的月餅,那簡直就是件藝術品,圓圓的月餅就像姥姥家的小盆那么大,月餅周圍是一圈精致的小花邊,月餅中央是一個圓套一個圓,象征著我們一大家團團圓圓,月餅里姥姥包著我最愛吃的芝麻,紅棗,花生,杏仁……咬上一口。柔軟可口,好香,好甜。每到中秋總是和哥哥搶著吃,姥姥,姥爺一旁看著我和哥哥,一個勁的樂。
中秋節又是豐收的節日。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人們總是大事慶祝一番。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那美麗的神話傳說。坐在石榴樹下聽姥姥講月亮宮嫦娥仙子的故事,是我和哥哥最喜歡的事情。還有那顆桂花樹,吳剛釀的桂花酒,不知道那只玉兔今晚會不會吃月餅,有沒有喝桂花酒,會不會也醉了呢?
圓月中秋,臨風賞月,對酒當歌,或像唐詩一樣豪放飄逸,或像宋詞一樣婉約凄美。明凈的月,攜著亙古不變的眷戀,高懸于淺藍的蒼穹之上,溫馨而祥和。中秋佳節,一家老小啃著可口的月餅。嘴里那份釅釅的香味,浸潤著每一個幸福寧靜的日子。中秋佳節家家戶戶來說來必須是一個隆重對待的節日。一家人團聚,盡享天倫之樂,其樂融融,中秋注定是要深情濃厚與融融的溫暖。
北宋大詩人、詞人、文學家蘇軾就在這傳統佳節,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被稱為“詩仙”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佳句表達中秋之夜的思鄉情懷。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學子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著親人、思念著家鄉,掛念著祖國;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這美好的日子里,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人民的利益,放棄了與親人團圓的機會,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
又是中秋月圓時,我祈望我的親人朋友愈加健康,祝愿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希望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愿天下仰首滿目是青光,低頭歌舞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