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有關于中秋節的作文600字(篇1)
今天是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好日子。在遠方的親人都向家里趕,無論是在天涯還是在海角。
今年,我的全家不能團圓,覺得十分遺憾。因為缺了爸爸,爸爸遠在北京上班回不來。今天天氣也真夠差的,剛剛下完雨,地上濕漉漉的,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我們都認為月亮是不露臉了。突然,弟弟指著窗外大叫道:“月亮!”于是,就拉住媽媽大腿撒嬌道:“求求你了,媽咪——,到四樓去看月亮吧!” 我家四樓有個大陽臺,我們每年中秋節都在上面吃月餅賞月亮。弟弟的撒嬌真是好計謀,很快就見了效。
媽媽左手托著月餅盤子,右手拿著溫開水。弟弟抱著兩張小凳子。我也樂呵呵地跟上去了。到了四樓陽臺,一打開窗,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好像小娃娃軟軟的小手撫摸我的臉蛋。只要用鼻子輕輕一吸,許多調皮的空氣寶寶就會經過我鼻毛“衛兵”的檢查。再抬起頭,一輪圓圓的月亮發出暗淡的光芒,就是黑夜中一盞微微發亮的指路燈。不過,我們今晚見到了月亮,不管它是明是暗,都是開心的!
我仔細觀察發現,一層層薄薄的黑霧一點一點地靠近月亮,使月亮暗淡的臉龐顯得更加灰暗;還發現天邊有一絲絲很淡很淡的紅云。“咦?怎么有水滴滴到了我頭頂上?難道下雨了,不會吧?”我仰頭一看,只見晾衣架上一點點晶瑩的水珠懸掛在晾衣桿上,搖搖欲墜。“是想趕著下來吃月餅嗎?呵呵呵——”我心想。
“吃月餅了!”媽媽喊道。我看到了盤子里的月餅,經不住誘惑就彎下腰去使勁的用鼻子吸了一口氣。“啊!好香啊!甜甜的、咸咸的……”有我最喜歡吃的,面面的咸蛋黃味兒、粘粘的是蓮蓉味兒。美味的月餅有鳳梨、草莓、棗泥、肉松、五仁味等等。我迫不及待地插了一塊最大的塞進嘴里,“啊!這就是咸蛋黃蓮蓉味的。”我又挑了一塊草莓味兒的,它甜中帶咸。最后,我還插了一塊棗泥味兒的,棗泥甜甜的、粘粘的、貼在我的上顎,我立馬拿來溫茶“咕嚕咕嚕”喝了幾口水。啊!太美味了。看看月餅、嘗嘗月餅、再望望天上的月亮。我又詩性大發,心頭涌出一首我的小詩:
中秋暗月
十五之月如玉盤, 暗月之下水淋淋。
氣清人稀空蒙蒙, 月下一家未相聚。
望月思父遺千日, 甜餅圓圓口口美。
問父中秋如何過, 句句好話心滿足。
中秋月餅如暗月, 心甜味香喜洋洋。
家家戶戶樂歡天, 健健康康全人類。
這個中秋節既讓我開心,又讓我遺憾,真是一個鬧別扭的中秋節!
有關于中秋節的作文600字(篇2)
這是什么?孤獨,寂寞,還是空虛?窗前的風鈴在響,為什么會有點冷?想去關窗。抬頭看天空有些云,但是月是那么圓。
今天是什么日子,月那么圓?好像誰跟我說過。對了,是靈。“vivian!“放學了,一個人在路上早走著,靈追上了我。是靈啊。”“今晚怎么過啊?”靈好像很高興的樣子。“今天有什么特別的嗎?”我有點提不上勁。“今天是八月十五啊!”“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啊?”我不明白她怎么有點大驚小怪的。“不會吧?你傻了?這還問啊!今天是中秋節啊!”靈差點叫了起來。“哦,中秋節了,這么快。你怎么過啊?一定是呆在家里吧。”“當然了。”看到她這么興奮,我反倒覺得有點失落。“我先走了。”說完,我就加快了步伐。
中秋節,月圓之夜,不是應該全家團圓嗎?全家團圓,那是什么感覺?“今晚有點風,好涼爽啊。”我一到院子就大叫起來。
“月亮好圓好大啊!”哥哥指著天上的月亮興奮地叫著。“比我們家的盤子還要大。”我指著桌上的盤子喊著。 爸媽在旁邊微笑著看著我們。“媽,月亮上好像有棵樹啊。上面有住人嗎?”我指著月亮問媽。“有啊。上面啊,有一個很漂亮的阿姨叫嫦娥,還有一個叔叔叫吳剛,他一直在砍那棵桂樹,砍啊砍啊,就是砍不斷。”媽微笑著。“為什么砍不斷啊?”哥哥問了。“那是因為砍了樹又長出肉來了啊。”爸爸也笑了。“好厲害啊!”哥哥張大嘴巴。“媽,你說月亮上的阿姨有沒有你漂亮啊?”我歪著頭看著媽媽。“當然了。她比媽媽漂亮多了。”媽媽諳完又笑了。“來,吃月餅了。”爸爸端出月餅。
一家四口,邊吃月餅邊聊天,有說有笑,好開心啊!
我想,這就是幸福吧。多么遙遠的感覺,似乎將要被從我的記憶里抽走,只殘留下模糊的片斷。
我在這邊讀書,我哥在另一座城市讀書,我媽在更遠的一座城市里,為我們的生活忙碌,而我爸,他在一個更遠的地方,好遠,真的好遠。
月圓之月。此刻,他們也在仰望著這輪圓月嗎?
月圓了,什么時候才是人團圓?
有關于中秋節的作文600字(篇3)
臨近中秋節,商場內已陸續可見有月餅出售。豆沙、棗泥、青梅、蛋黃、蓮蓉、果肉桂等等種類繁多,禁不住誘惑,買上幾個嘗一嘗,適口香甜。節日的氣氛,一多半,都體現在這令人眼花繚亂的月餅上了。
想起小的時候,每年中秋節,母親必定會早早發好面,待它虛起,再打好堿,把面團反復的揉搓,再搟成一個長約一尺的圓餅。餅的上面撒上事先炒好的花生、芝麻,再配以自制的青紅細絲,接下來,用文火慢慢的焙干。待餅烤好,切成大小均等的三角形上桌,那種買來的硬嘣嘣的月餅就被冷落到了一旁。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談,至今想起我還會清晰地記得父親講話的神情,母親慈祥的微笑,還有小妹吃餅時俏皮的模樣……
當年,大多數人家過中秋節,許是和我們家差不多,做一桌好菜,備上月餅,水果,敘談,賞月。這是我們百姓最直接,最質樸的歡慶儀式了吧。
月圓節,這月餅必不可少。現在的月餅,花樣品種多得讓你目不暇接,外表的包裝精美華麗,有些價位定的叫人莫名其妙,高得離譜。更有嘩眾取寵的特大號月餅,令人稱奇。歸根到底,月餅是叫人品嘗的一種食品,商家在它身上做文章無非為了牟利,而那些價格不菲的“高級月餅”,買家怕是自己食用的不多。
我有幸品嘗過一塊這樣的高價月餅,打開華美的包裝,嘆為觀止的“高級月餅”就呈現在眼前了,入口品嘗,甜得有些粘膩,香得似乎沒有余地……。面對這制作精良的美食,我卻興味索然。它不會引起我任何的溫情聯想,只覺它是一塊月餅罷了。
年齡漸長,對節日的企盼,也漸漸寡淡。而越來越多的念想卻是對親情的留戀。即使,沒這高檔華美的月餅,只需所有的親人都能再聚首,品一口家釀的葡萄酒,嘗一下自制的土月餅,敘談,賞月,那溫馨祥和的氣氛才應該是中秋節應有的味道吧。
有關于中秋節的作文600字(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秋月圓之時,正是思鄉情濃之時,昨日,我懷著渴望、思念的情愫,回到了家。
父親早已在家等候多時,從我的懷里接過小寶。就抱怨我不該浪費錢,買那么多東西。我知道父親一生勤勞節儉。總是為別人慷慨無私付出。對自己卻舍不得多花一分錢。
回想我幼年時,日子過得特別拮據。但父親卻奢侈地為我買來了圖畫書、連環畫。早早的教我數數、識字、背古詩、讀書,使我的精神生活不至于和物質一樣貧瘠,也使我以后的求學之路比較順暢。
逢年過節。父親總是為我準備好禮物。每年中秋節,都是農村秋收最繁忙的時節。但父親總會抽出時間,去代銷點買一塊月餅。厚厚的黃紙包裹著胖胖的月餅,輕輕地拆開那層黃紙,那股醇香甘甜的味道立刻氤氳在整個屋子里,刺激著我的敏感的味蕾,單單嗅著味道,已經讓我甘之若飴,看著那黃中泛著醬香的顏色,再小心摩挲這月餅上的花紋,有棱有角,真讓我愛不釋手。真恨不得馬上塞進嘴里大快朵頤,卻又舍不得咬上那么一小口。在無比糾結的情緒中。終于熬到了晚飯后。
那時鄉村的月夜特別迷人。又大又圓的月亮,仿佛銅鑼般慢慢升起來,笑盈盈的星星擠滿了銀河,快樂地眨著眼睛。如水的月光傾瀉下來。柔柔的、凈凈的,像剛洗過的一匹素錦,又像寶寶嫩嫩的皮膚。整個村莊都被月亮浸潤成了夢幻的銀灰色。孩子們呼朋引伴地圍攏過來,聚集在村中央的空地上。寂靜的村莊開始喧鬧起來,孩子們嘰嘰喳喳地交談著,互相打鬧嬉戲。或唱歌,或做游戲,歡聲笑語在夜空中回蕩。孩子們拿出兜里寶貝似的月餅。輕輕的咬上一小口,入口香甜,回味無窮。炫耀完畢,回到家里。一塊金貴的月餅往往還剩下大半個......
這時,月上中天,更加皎潔明亮。柔和的月光把鄉村的夜晚烘托出一片寧靜與祥和。
兒時的中秋節記憶淳樸而溫馨。露出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又是一年中秋時,我祝愿每個家庭都能賞明月、品月餅,團圓美滿,幸福安康。
有關于中秋節的作文600字(篇5)
“蘇州好,串月有長橋。橋畔重重湖面闊,月光片片掛輪高。此夜愛吹蕭。”清代詩人沈朝初的一首《憶江南》詞,描畫出了蘇州城中秋佳節民間賞月的風俗圖景。
位于蘇州古城西南7公里處的石湖,是太湖支流形成的一個內灣。它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2公里,周長10公里,水深不滿2米,水面開闊。有“千頃一碧呈天境”的美謄。相傳東周時代,越人伐吳,鑿石開渠而成,因湖底皆石而名之。又傳,越國大夫范蠡在滅吳功成時,攜西施經此歸隱太湖的。南宋名臣范成大就在湖東的越來溪遺址筑別業,內有天鏡閣、玉雪坡、盟鷗彎諸勝跡,因宋孝宗親書“石湖”二字相賜,故自號石湖居士。如今湖畔的范成大祠堂,背山面湖,修葺一新。庭前,金桂、羅漢松濃蔭蔽天。“壽棟堂”里,身著宋服,手握書卷,坐臥于山石旁的范成大全身塑像,眉宇間透出憂國憂民的神態,西旁立有詩碑7塊(60 首)。穿過腰門是石佛寺,拾級而上到得條磨山房,是品茗賞景的好去處。
石湖之東有“越來溪”,穿湖而過。相傳20__年前,越王勾踐率大軍經此水道伐吳取勝。溪旁,有一座晚清舉人、著名書法家余覺的別墅“余莊”。余夫人是蘇繡第一名家沈壽,她的繡品“無量佛”進貢西太后而獲“懿旨嘉獎”,匾額一方,懸掛在主廳“福寄堂”內。余氏夫婦讀書繡畫,朝夕相處,留下了“卷簾帷白水,隱幾亦青山”、“山靜鳥談天,水清魚讀月”的詩句。
石湖之北,有“行春橋”一景。行春橋,俗稱“九環洞橋”。一橋九孔,環環相連。重級石闌,空水映發,悠悠煙水,淡淡云山,宛若展開的一幅江南山水畫卷。每年農歷8月18日,蘇州人有觀賞“石串月”的習俗:月光初起,正對環洞,一環一月,其影如串,故稱“串月”。是日,來自蘇滬一帶的游客慕名前來石湖,橋邊船舶如云。頭攢動,鼓樂之聲響徹云霄——喜迎蟾宮嫦娥降臨石湖。蘇州名士、著名散文家周瘦鵑有詩為證:
一水溶溶似玉壺,行春橋畔萬船趨;二分明月揚州好,今夜還須讓石湖。
有關于中秋節的作文600字(篇6)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今天我們來到了操場上,這里正在舉行我們自己主持的中秋賞月晚會。
“大家快來吃我制作的月餅!”萬怡欣喊到,她一邊喊一邊切著月餅,我們一看,有草莓味、蜜桃味、蜜瓜味、鳳梨味……看到這么多吃的,大家肚里的饞蟲立刻活躍起來,連忙往口中塞。
“皮老師,到這邊來,我們這有好吃的!”“何老師,皮老師,我們這比他們那兒的東西好吃多了!快來嘗嘗吧!”今晚老師們成了我們的客人,我們都是小主人,大家爭著把東西給老師們吃。
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我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幻想,怎么樣?”“好!”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積極的響應。
可是,第一個由誰來說呢?大家不約而中的把眼光向最會講故事的胡智俊投去,胡智俊只好走上臺,開始了“演講”:“我們坐著長江七號來到了月球,可是沒有一個人來迎接我們,這時,周圍放起了鞭炮,外星人都出來迎接我們了,原來,友好的外星人是想給我們個驚喜。這時,我們的肚子開始抗議了,咕嚕嚕地響著,我們跟著外星人來到了食堂,只見大廚師端上來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菜,當然是外星口味的,我們吃完了以后,便開始了‘月中賞月’。”
胡智俊講得繪聲繪色,大家都笑得直不起腰來。
這時,我一邊看望遠鏡一邊大喊起來:“快看!快看!吳剛給我們端來了桂花酒!”同學們都湊過來看。“我看見了玉兔,它可真是可愛!”“我聞到了桂花的香味,啊!好香!”“嫦娥姐姐好孤單哦!”大家爭先恐后的發著言。
夜越來越深了,可大家還是意猶未盡,大家都沉浸在歡樂之中。月夜如此歡樂,幻想多么美好!二十年后,三十年后,當我們為探索月球做出貢獻時,一定會想起這次難忘的賞月晚會!
有關于中秋節的作文600字(篇7)
幾百年前,在那寧靜柔美的月光下,一個姓蘇的大胡子喝醉了酒,忽然思念起遠方的弟弟,不禁興奮地手舞足蹈,忘情吟詠,像是追問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誕生,又好似是在驚嘆造化的神妙,隱約有美景何在的感慨。此時,其他的一切都已不復存在,只剩下與月的對話和高懸于天的明月。
回到現實,傳統節日被粉飾一新,只是,圓月那張揚而不刺眼的光芒,仍然會使煩躁的心情化為一縷青煙,他是心靈的本色,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用一生去追逐的。
生于現代的我自然體會不到詞人內心的矛盾惆悵和懷人之思。我只是坐在人群之中,與親朋好友打鬧嬉戲,促膝談天,享受團圓帶來的幸福感覺,這種靈魂的舒暢在賞月賞花,特別是在品嘗月餅時尤其突出。這是因為那比平時更大更亮的圓月,讓人有一種心如止水的恬適和泰然自若的安然。
生活在泱泱世俗的每一個人都在奮力地往前跑,其目的是為了追尋遠處那誘人的地位、財富、聲望、才氣。哪還有誰來陪你“千里共嬋娟”?多希望更多的人身心浸滿中華禮儀與傳統的芬芳,沿著華夏民族的韻腳婉約走來,不再腳步匆忙,在人群熙攘中丟失那份生命的意義。
許多人抱著患得患失的心態品嘗名與利給他們帶來的痛苦,懷著憂心忡忡的心情繼續走喪失人格的歪曲的路,而不屑于細嚼樸素清甜的月餅,觀賞自由自在的'飛花。
而中秋與那種失衡的人格是不一樣的,它有著湖水一般的澄澈,有著高山一般的穩重,也許月亮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含義就是這樣吧。
在這個中秋之夜,我站在陽臺上,羨慕明月的灑脫,隨心所欲,沒有世俗的羈絆,亦沒有名利的紛擾。我還不太相信人心中有世外桃源的存在,不經意間說出了一句“身處世間,身不由己”。不知是誰對我的話不以為然,回我一句:“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我回頭一看,外婆慈祥地將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說:“如果人的心中真的沒有一絲欲望,那么即使身處鬧市心靈也不會有一絲的浮動,中秋與它的月光就能讓你審視自己的心靈,其實它本身就是一個凈化靈魂的美境。”
看著澄靜的月色,我希望可以從中華歷史與文化中掬一縷月光,裝進我的靈魂,化作這如水的中秋月光里一點點融化于生命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