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一種美德議論文800字
誠信是一種美德議論文800字【篇1】
古語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誠。曾子殺豬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為一“誠”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顧客門,劉邦的約法三章得以干年傳為美談。
“誠信”似乎永遠屬于那個詩意而華麗的時代,屬于英雄的誓言,屬于唐詩宋詞,屬于《清明上河圖》盛的街市,屬于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
現代文明的擁有,使得本已很累的人們更加模糊了誠信的影子,使得本已寂寞的影象隱藏于低醉金迷的燈紅酒中,抽象地塵封在政治課本的某個角落里,羅蘭曾說:“人生的大海上,風高浪急,你須自扁舟,方能到達彼岸”。美貌,健康,才學,金錢,榮譽......生命的小東西上要裝載的負荷實在太多了,不知失掉了誠信的年輕人哪,能否駕權生命之舟,由此,便想到了林肯最愛讀的那首詩:“健康的紅暈變成了死亡的慘白,金色的沙龍變成了棺木與尺移,只在一眨眼,一吐納之間。”噢,人類何必驕傲呢?時間是永恒的見證,當時間的翱海吞沒了美貌與健康,吞沒了金錢與榮譽,狡詐的文明文啊,患得患失的文明人哪,你還剩下什么?
我也知道歷史,知道歷史的教訓,然而我會保留“誠信”,而不惜拋棄其他的六個背囊,甚至“健康”,我不要健康的肉體,而要健康的靈魂。沒有誠信,靈魂便是一種殘缺和碑鎖。
沒有誠信便沒有歷史,中國文化便是無數前代史家們的誠信碑載。所以,回顧歷史的所謂教訓前,你應該先看到血與淚書寫的“誠”與“信”,你不應該在用誠信的筆書寫的歷史回顧中拋棄了誠信,你應該對自己說:“誠信,自我而始。
正當日本人為歷史教科書問題折騰的沸沸揚揚時,正當歐美商家把非洲防治治療艾滋病的藥物的國家告上法庭時。日本人和美國人為何不用誠信的尺度衡量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呢?文明人的某些行為常常荒茅得可笑。
文明社會展現出的是一張張夸張的眾生相在“兵不厭詐”的商戰中的傾軋與掙扎,該歇一歇了!耳邊又響起古印度的古語:“聰明而誠實的人應當尋覓,聰明而又狡詐的應當警惕。”在生命的俯仰之間,誠信真的遠去了嗎?
誠信是一種美德議論文800字【篇2】
誠信乃立身之本。誠實守信,就是確立了自己為人的基本準則,就真正有了做人的尊嚴;誠信,乃立業之端。人有信,則人信之,朋友四海,人人都愿意向你伸出手來;人無信,則人避之,孤家寡人,落到寸步難行的地步。
誠信,乃立身之本。魏文侯是戰國時魏國國君,有一次他與掌管山澤的官約定打獵。這天,喝著酒十分快樂,天又下雨,魏文侯要出動,左右的人說:今天飲酒興致正高,天又下雨,您要去哪兒呢?魏文侯說:我與掌管山澤的官約好打獵,現在雖然非常快樂,但怎么能失約呢?于是冒雨前往,自己親自告訴掌管山澤的官取消打獵。
誠信,乃立業之端。美國雜貨店大王烏克羅普所辦的烏克羅普公司,對服務行業有獨特的貢獻。他說:我們信任每個消費者,他們也信任我們。如果顧客忘了帶錢或支票,只要在記錄本上簽個字,就可以拿走物品,顧客可在下次購物時再付款,據調查,顧客樂于光顧這家公司,主要是該公司的寬宏大量和真誠。
還有就是,楚漢時期的季布,重諾言,守信義,時人更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的贊言。可見,誠信,在人們的心目中,比金錢更重要的很多。
誠信的人,言行一致,不文飾,不虛美,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誠信的人總是以真實的一面出現在世人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時候,所以誠信的人總是贏得普遍的認同。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公元前470年,魯哀公在五梧這個地方設宴,會上,魯國大夫孟武伯對哀公寵臣郭重表示厭惡地說:你怎么長得這么胖?哀公插話說:是吃諾言吃多了,能不胖嗎?孟武伯有職無權,很嫉忌郭重。孟武伯又有個壞毛病,即說話不算數,魯哀公對此很不滿意,因此在這里借機諷刺他,意思是說話不算數,只圖自己占便宜,孟武伯原以為諷刺郭重可以出出氣,結果反倒是自己鬧個沒趣,結果宴會不歡而散。
不誠信有可能欺騙一時,但長期下去,尾巴肯定會露出來,而且從此失去人們的認同,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人生短暫,歲月無情,讓我們以誠信來體現對生活的執著。
誠信是一種美德議論文800字【篇3】
冰雪覆蓋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團火來取暖;烈日炎炎的時候,我們需要一片樹蔭來避暑;暗夜無邊的時候,我們需要一點星光來照明;前途茫茫時,我們需要一盞航燈來導行,漫漫人海中,我們更需要一盞心燈來指引向前,那便是我們所期待的……
期待誠信是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吟詠;期待誠信是偉大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質樸而純潔的友情與情懷;期待誠信是在一連串失敗后,朋友們主動伸出的那一雙雙溫熱的手;期待誠信是買東西忘記帶錢時,老板仍將貨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門時的輕輕的一笑;期待誠信是從百年老店里賒欠的帳單,更是今天人們手中厚厚的信用卡。
因為我們期待誠信,所以誠信在那些純樸美麗的人們心中生根發芽,市井的喧囂和霓虹燈的艷影淹沒不了她的光華。
因為誠信,藺相如才會手執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陳詞,藺相如深知秦王的陰險與貪婪,但為了那完璧歸趙的諾言,在英勇地捍衛國家的利益和個人心靈深處那份不朽的契約。
因為誠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眾。”的宋江才能坐上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將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風飄揚。
同樣是因為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誠信之約,嘉興南湖的微波終于匯成滔天巨浪,井岡山頭的星火終于匯成熊熊烈火,席卷了古老的神州大地。
讓我們燃起心中的明燈期待誠信,讓誠信成為清晨窗前那一縷溫暖的陽光,讓誠信成為在你耳畔吟唱清啼的小鳥,讓誠信成為你寒冷時身邊紅紅的爐火,讓誠信成為烈日下你頭頂的一片綠蔭。
讓我們樹起理想的風帆期待誠信,讓誠信像一根小小的火柴,燃亮一片心空;像一片小小的綠葉,傾倒一個季節;像一朵小小的浪花,飛濺起整個海洋,像一根長長的木棒,撬起整個地球……
讓我們充滿生命的希望期待誠信,讓誠信成為我們人生的準則,讓自己對誠信的履踐萌生出對心靈的感動,讓生命因誠信而獲得一次暢快的呼吸,為自己的人格涂上一層亮色。
點亮一盞心燈,我們共同期待誠信,讓世界因誠信而春意盎然,五彩繽紛!
誠信是一種美德議論文800字【篇4】
金子,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個閃閃發光,又有許多用的東西。但是最美的是金子嗎?不,最美的是誠信。
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是我們的祖先代代相傳的美德。信用即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又是一種無形的財富,還是連接友誼的無形紐帶。一個誠實的人,不論他有多少缺點,同他接觸時,心神會感到清爽。這樣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這是因為以誠待人的人,別人也會以誠相見。
就拿宋慶齡來說吧!一個星期天,宋慶齡一家用過早餐后,就準備到父親宋耀如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小慶齡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她最喜歡到那位叔叔家了,叔叔家養了鴿子可漂亮了,那位叔叔還說要送她一只呢!小慶齡正準備和爸爸出門時,她突然想起要教好朋友小珍學做花籃便停下腳步,小慶齡便把此事告訴了爸爸,爸爸和她姐姐都讓慶齡明天教小珍做花籃,但慶齡說什么也要今天教,父親聽了心里很高興,還對其他孩子說要向慶齡學習。父親到了朋友家,把事告訴了他的朋友,那位叔叔也很高興,還讓父親帶回兩只鴿子,算是對的小慶齡的獎勵。
宋慶齡的故事就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許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光只有宋慶齡,孔勝東也是一個言而必行的人。
1986年,共青團浙江省委向全省團員發出了為社會風氣根本好轉作貢獻的倡儀。年輕時的孔勝東想到了用自己的自行車的修理技術為群眾做點事。于是,他立即行動,每逢周六晚上7時到10時,在自家門口掛出了“共青團義務修理自行車”。他修車從不收一分錢,當車主有急事而車又一時難以修好時,他就把自己的車借給了別人。
就這樣到了1995年春節,孔勝東父親病重,他也只陪了父親兩天,因為第三天正是周六。在父親去世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事雖多,但他還是自覺補了一個晚上。
18年來,不管是怎樣,他都沒有歇過一次攤!
對,誠信像土,一畝心靈之土,為無數幼苗提供營養,使它們開出美麗的鮮花。誠信像水,萬物生長的生命之水,滋潤著小樹舒枝展葉,天天向上。誠信是人之本,民之基,國之根。
同學們,拾起誠信的“背囊”吧!用你的誠信戰勝風浪,以你的誠信來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誠信是一種美德議論文800字【篇5】
“誠信”!這兩個字看似十分平淡,但又有多少人能了解它真正的含義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誠信”,即是“真誠守信,以真心對待每一個人、每一樣事。”是一種可貴的美好品質。誠信不需要鮮艷的外殼來裝飾它,也不需要華麗的詞藻來修飾,它來源于人善良的本性,它是不經任何“加工”的,是人性真實、自然的表露。
人世間有很多的好品質,諸如“寬容、自信、熱情”等等,但世間最美好的品質還要數“誠信”。它可以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和諧友好,它是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橋梁,是化解心靈堅冰的一束溫暖的陽光,也是滋潤心靈的一股甘甜的泉水。倘若你誠信待人,那么你迎來的將是別人對你的信任,誠信就是一朵花,只要你每天都用真誠的心呵護它,它來年春天便會真誠地回報一朵美麗的花兒給你,這難道不是誠信的最好回報嗎?就像著名翻譯家傅雷所說的“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
其實,誠信就在我們身邊,要靠我們細心地觀察發現。比如:和別人約定好的決不違約;不欺騙別人;用真心去與別人交流,并在別人有困難時真誠地幫助他……這些都離不開“真誠”,真誠是你做這一切的前提,你是在用真心去對待每一個人。但是,誠信也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有人是用“誠信”作為自己虛偽的外表,也有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違背誠信,不管怎么說,誠信與否,我們都能夠分辨得出來,從他的言行中,從他的眼神中,我們都可以看清他的真實的內心。
誠信,也不是一句話說得那么簡單,它還是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學習、體會,只要你對人做到誠信,別人也一定會對你誠信!
試著敞開你的心扉吧!用你那顆最真誠的心,對待別人,你就會發現,原來世間最有意義的事是人與人之間真誠所帶來的快樂!
誠信是一種美德議論文800字【篇6】
古往今來,誠信是人們永遠討論不完的話題。發展到今天,其精髓與要義究竟是什么?我們還有進一步闡發的必要性。簡略來說,兩個字“美德”,擴展來說,十二個字便可概括“立人之本,立業之本,立國之本”。
誠信這一美德,在于它是立人之本。古人說:"誠信是金。"不錯的,兒時的歌謠“……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如果在幼時做到這樣,就可以說你有美德,你可以健康成長,將來,你會是個有出息的孩子。長大后,當你做事遵守了你的諾言,你便具備了誠信的美德。無論何時,誠信都是衡量你品德的一個天平,如果你做到了誠信,你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反之,茍且偷生的人生,誰要?我,“生亦我所欲,信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信者也”。
誠信這一美德,在于它是立業之本。一個企業,打著虛假廣告的幌子,蒙蔽這群善良可親的消費者。試問,良心何在?我在這里可以信誓旦旦的保證,這種企業的`后果,那便是——今日開門剪彩,明日關門倒閉。這類企業,是不會逃過法律的法眼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們何必作繭自縛呢?
誠信這一美德,更在于它是立國之本。一個國家,如果丟失了誠信,又怎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一個古老而嶄新的國家,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誠信便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古至今,中國始終堅持以誠待人,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無不展現中華文化的風采,正因如此,促使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有了一席之地,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總之,誠信——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中國的炎黃子孫,我們是新一代的傳人。誠信,我不繼承,誰繼承?我不弘揚,誰弘揚?
誠信是一種美德議論文800字【篇7】
古語常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歷史,沉淀出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如果說忠孝是成人首責,那么誠信就是為人之本。一個時常失信的人,他的人生可以說是失敗的人生。
生命中唯一不可丟棄的財富就是誠信,沒有了誠信,你所擁有的一切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云煙,終會隨風而逝。有一則寓言中的年輕人在海中遇難,他以一樣精神換取上帝的幫助。如愿,他平安到達了一個經濟繁華的城市,開始了他的事業,卻久久沒人和他交易——因為他拋棄了誠信。在許多人看來誠信并沒財富來得重要,但他們忘了,沒有誠信,即便現下財富再多,欺騙會把它壓榨的一分不剩。丟棄了誠信,就像本該屬于天空的雄鷹放棄自己翅膀,等待它的只有死亡。因為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古人云:“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試想,瀕臨倒閉的海爾公司,如果沒有廠長張瑞敏舉著沉重的鐵錘用誠信砸毀76臺冰箱帶給顧客的欺騙,怎會有海爾現今的成功。如若他們沒有秉著“真誠到永遠”的信念,誠信對待每一位顧客,怎會有這般具影響力的傲人佳績。是誠信創寫了歷史佳績,是誠信樹立了張瑞敏的廠長威嚴!有如此誠信之人,但也不乏可笑的愚昧之徒,為搏美人一笑,周幽王以國家為賭注,以誠信為笑料,數次烽火戲諸侯,終落得國破人亡的結果。參天大樹挺拔聳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的默默支撐;凌云高樓氣勢撼人,來自厚重堅硬的基石無語的支撐;而人錚錚鐵骨能傲然獨立,靠的就是誠信這根脊梁的支撐!
一支泠泠金步搖,可將一頭烏絲裝飾得金光閃耀;一抹濃厚胭脂粉,可將一臉歲月滄桑掩蓋得光鮮艷麗;一襲華麗金縷衣,可將一身單調點綴得花枝招展。可光艷的外表永遠只能表于外,無法成為自身內在的魅力。人們自信的認為,外表的華麗定能奪得他人青睞的目光,而內在的美與丑無傷大雅,然而一味的做足“面子”工程,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其最終得來的結論只有一個——中看不中用!
誠信于人是滲透人的靈魂的美德,是為人之本。人生本就是一張純潔無暇的白紙,任你在其中揮毫潑墨,欺騙就是敗筆的斑斑墨跡,可將一幅畫卷毀壞,因為當木已成舟,就無物可遮掩它的瑕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