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足常樂為話題的議論文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理,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知足常樂為話題的議論文(5篇),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以知足常樂為話題的議論文(篇1)
幸福有它的兩重性,一方面在于福至心靈、時來運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實際的方面,就是知足常樂地安度日常生活?!T塔納
一個人想要獲得幸福,就應活得快樂,然而想要活得快樂,少不了對自己所擁有的事物的滿足。
有人說:自己家中物質條件太差,又如何知足,如何獲得快樂?可物質條件對于人的快樂的影響并不大。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年輕時和幾個朋友擠在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中居住,但他每天依舊十分開心。有人問他:“你和那么多人擠在一起住,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么可高興的?”蘇格拉底回答他:“朋友們在一起,隨時都可以交流感情,難道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嗎?”
有人說:自己周圍總會發生許多煩心事,快樂不起來,可劉禹錫被貶官二十三載,在回鄉時已似異鄉人,卻也能道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感慨;曹操感嘆生活終有盡時,心中惆悵,卻也依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蘇軾漂泊在外,心中滿懷對親人的思念,卻也明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也能懷有對天下人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生于現代的我們,難道不應做到豁達樂觀嗎?難道不應因為自己不用感受封建官場的險惡,因為自己還活著,能夠有所作為,因為親人都還在身邊而感到慶幸嗎?
人的快樂又和物質條件,和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有什么關系呢?一個人能不能快樂,能不能幸福,全在于他能不能知足。知足了,無論物質多差,事情多舛,他都是快樂的、幸福的;不知足,哪怕有再好的物質,有天大的好事,他都無法快樂,無法幸福。就像宋代詩人林逋所說:“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
幸福之神只會眷顧那些懂得知足的人。
以知足常樂為話題的議論文(篇2)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__!但是,我相信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有一顆知足的心,就一定能夠化不如意為如意,正所謂知足者常樂!
我國古時候有個老翁,家里丟了只馬,家里其他人很著急,他卻說,這未必是件壞事,結果果真過了不久,他家的那只馬不僅自己回來了,而且還另外帶了只馬回來了!街坊鄰居非常羨慕,他家里其他人也很高興!而此時他卻說,這也未必是件好事,過了不久,他兒子因為騎另一匹馬而摔斷了腿,他知道后卻說,這也未必不是件壞事,果然過了不久,皇帝征兵,他兒子因為腿斷了,而躲過一劫!這就是歷史上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它教育我們要知足常樂!
反觀歷史上那些與人民為敵,貪婪欲望不止的人,何曾又樂過呢?上世紀30年代,全世界面臨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頭目____,為了滿足他自己貪婪的欲望,以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態與全世界為敵!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最終邪不壓正。他的陰謀并沒有得逞!他也為他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并被全世界所唾罵!
我們每個人或許會面臨許多困難,但我相信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知足的心,懷著一顆堅強的心就一定會戰勝困難!
現在身處青海玉樹地震的同胞們,正在忍受著我們難以想象的痛苦在掙扎著!想想我們現在還有什么比他們承受的痛苦還要重呢?他們承受著身體的痛,心里失去親人的痛!但我也相信,地震無情,人間有愛,身處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們,一定會與青海玉樹同胞同呼吸,共命運!早日幫他們重建美好家園!而地震也大大凝聚了我們國家的人心!注定我們是一個不可戰勝的民族!
讓我們為玉樹同胞祈禱祝福的同時,并且擁有一顆知足的心來面對這事件的一切吧!因為知足者常樂!
以知足常樂為話題的議論文(篇3)
“知足者常樂。”這是一句人們說了許多年的話??墒俏乙f的是:“不知足者,常樂。”固然,一個人在物質生活上應該知足,但是如果在學習上、工作上知足,那就錯了。
請想一想,如果人們只滿足于“小馬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那么又怎么會設計出大卡車、火車、飛機等高速交通工具呢?如果人們只滿足于昏暗的煤油燈,那么又怎么會用明亮的日光燈來照明?電子計算機被應用在各領域,“手機”走進了千家萬戶……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只有那些不知足的人才不安于現狀,大膽地去探討和創新。
也許有人會問:“不知足的人會有什么歡樂呢?”須知,他們的歡樂是多方面的他們會為在堅信的探索中克服一個個困難而高興;會為在奮斗中的點點成績而歡樂;也會為使廣大人民幸福奮斗,取得更輝煌的成就。中國女排健兒在取得:“世界冠軍”之后,一位外國記者問郎平:“你人民你們打的哪場球最漂亮?”郎平笑著說:“下一場。”是啊!只有不止足的人,才奮力拼搏,開拓進取,再造輝煌。
“知足者”意味著保守和停滯不前,這與當前社會是不協調的,只有“不知足者”才常樂。這才是值得欣賞的。
以知足常樂為話題的議論文(篇4)
現在的人總是那么貪戀,總想著一定要得到什么,卻不想想自己已經擁有什么。
我曾讀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十分喜歡和別人攀比,比這比那,看見別人比他多或比他好的東西,時常抱怨。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便問他:“我用500美元買你的心好嗎?”年輕人答:“不好,沒有心我活不了。”智者又問:“那我拿1000美元買你的體魄,好嗎?”年輕人答:“不好,我沒有我強壯的體魄同樣活不了?!甭犕?,智者便開導他:“你的父母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你有一雙明亮的眼,一個強壯的體魄,一個完好的心,你還和別人比什么呢?”
大人常說:知足常樂。但知足和進取并不矛盾。知足是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物質,進取是不斷向著目標奮斗。所以說,知足和進取應該是我們同時應擁有的。
其實我小時候,也喜歡和別人比,遇到自己有什么不如別人時,我有時也不甘心,可想想:我用的雖然不是什么都,但用得舒適,得體,這難道不夠好嗎?想到這,我平靜了。
有的人,總希望這也好那也好,這時候,應該好好想想,我們有關心自己的父母,有很好的朋友,可以和同學一起上學,這難道不幸福嗎?
我堅信:知足常樂。只有知道該滿足于現狀的人,才會越來越快樂,越來越幸福。
以知足常樂為話題的議論文(篇5)
要怎么擁有一道彩虹/要怎么擁抱一夏天的風/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總是不能懂不能知道足夠/……
一首五月天的《知足》,唱出了現如今人們最真實的感受。知足常樂,才是對幸福定義最完美的詮釋。
四年前的雅典奧運會上,劉翔,成為世界的焦點?!拔业倪\動生涯才剛剛開始,以后還有無數輝煌要等待著我去創造。”這句話,讓世界人民記錄了這個中國田徑史乃至亞洲田徑的奇跡。四年后的北京奧運會上,人們坐在那“黃牛票”已經炒至100倍的110米欄比賽場地,看著他痛苦地撕下2號號碼牌轉身離開的時候,萬民落淚。
他說,不到萬不得己的時候,是不會退賽的??梢姰敃r的他的跟踺是多么劇痛。這,也許就是一種知足吧!不會為了一次的比賽而犧牲自己的健康,犧牲自己的運動生涯,這不是懦弱,不是膽怯,而是以一種知足的方式去面對生活,看待生命!知足常樂,劉翔的放棄是一種超越,是失敗的英雄!同樣,中國人民從20年前對本片失利的奇刻,到如今對劉翔退賽的理解,也正是一種對他人知足的思想態度的轉變。
而在1908年英國倫敦的奧運會上,在馬拉松的比賽中,瘦小的意大利運動員第一個跑進了賽場。途中他多次摔倒,在最后的15m撲倒在地。兩名醫護人員將他攙扶著中過了沖刺線。最后,這句運動員的金牌被取消了,因為裁判認為他不是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到達終結的。英國的彼得太主教在頒獎典禮上說:“參賽比金牌重要”。而這名運動員也很釋然,雖然沒有得到金牌,卻讓所有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努力。這,就是知足。
因為知足,所以常樂。
李娜在前日比賽中,未能進入澳網8強。她滿臉笑容的接受了訪問;王楠在奧運會上不敵張怡寧獲得亞軍,卻微笑著與家人擁抱,為自己的運動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只有人心知足了,靈魂富裕了,豐盈的芳香才會從心底溢出,彌漫幸福!
當來自地中海岸邊,圣火點燃華夏地火紅的熱,當綿延不斷的熱情渲染了五千年璀璨耀眼的天空,讓圣火,去傳遞那知足常樂的幸福,讓世界充滿靈魂的香味,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