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說明文600字范文
著名建筑說明文600字范文篇1
在我的家鄉有一項比較宏偉的建筑——東江大橋。
橋下面是一條河,這河叫東江河,清澈的河底倒映著橋的樣子,時不時有魚兒躍起,把這倒影給分散,泛起一圈圈水的波紋。
橋的色彩是樸素的,有點灰色又有點白。它由兩大部分筑成;
(1)是橋身
(2)是挽起橋身的橋墩,厚實而粗大,給橋身以安全感。
東江橋長大約有200多米,寬有8多米,可以同時通過兩輛車。如果你在橋上,一陣涼風拂過,再看看底下的河,清澈沒污染,會讓你的心情順暢而開朗。橋的扶手上雕刻著許多圖案,有老虎,有獅子等十二生肖。
這橋坐落在我們學校旁邊,所以常常會有學生偷偷溜出去觀賞,特別是春天。春天的“橋上風景”那可美了,沒去橋上看的人就是不知道春天的美在哪。
橋身由四條橋墩支撐,那橋墩是非常堅固的,就算洪水來了也絕不會倒塌。
我愛它,因為它的堅固,給了我們人民安全和方便。
從遠處看,這座橋毅然的矗立在河上,點綴了“母親河”。慢慢的走近,在你眼前的是一座雄偉的大橋,你會發出感嘆。它那雕刻精致的圖案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接著是那寬闊的橋面,令我感嘆!
從背面看,它像是一條通道,中間部分拱起了一點,讓人感覺有點兒危險,可如果你從這邊走到橋的盡頭,你會感覺一點兒也不害怕,這就是橋的微妙之處。
東江河像一條玻璃帶子,那么東江橋就是點綴在河上的一顆明珠。不論何時,不論何地,這顆明珠在家鄉人民的心中永遠是那樣的閃閃發亮,因為它凝聚著家鄉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它是一種象征!
我為自己的家鄉有一條這樣的橋而感到驕傲,我堅信;家鄉的明天會有更多更雄偉的建筑。家鄉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著名建筑說明文600字范文篇2
引言:每一所學校,都有其相同性,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亦是這個道理。當我站在學校的入口處時,最難忘的,當數學校的圖書館了。
我們學校雖說是位于郊區附近,可是其交通卻是十分便利,且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站在學校的入口處,你會看到火紅色的門墻和綠色牙齒形狀的大門,門被一個人字形的校道穿過,組成一個“火”字。進入校門,左邊有一間小店和保安室,校醫就住在小店里。走到這里,兵分兩路,順著人字的左腳直走下去,你會看到自行車安置點,最里邊種著一排針形葉子的塔松,再往前走,是一個籃球場,再往前走就是教學樓,樓前邊種著幾棵白玉蘭花樹。花開時,整個校園都彌漫著花香。
學校的建筑樓群大多是藍白相間的,且相對獨立開來,圖書館位于學校的東南方向,這里光線較為充足;圖書館的一樓是呈放教科書的,每學期開學之際,這里總是擠滿了學生,放滿了書;二樓主要是放雜志書刊,三樓是為中外文學名著,四樓為理論課外輔導書。最為奇怪的當數圖書館五樓,這里常年掛滿了千紙鶴,他們都說這是校長特意提議所建,讓我們在歲月的青春里,既能漲知識,也能無悔青春。
靠圖書館的是宿舍樓,圖書館與宿舍樓共有五層,高15米,長60多米,寬6米。宿舍樓的一樓是小賣部,二樓是老師睡覺的地方,宿舍樓前面是教學樓,形成一個推理的小院子,學校有一個保安室,夜里有保安值班,一夫當關,萬“賊”莫開,安全得很。
教學樓前面種著花草,在宿舍的入口處旁邊有一棵小花,那是宿舍樓最好的標志。宿舍樓里面有女廁所,男廁所。話說到這里,回到校門,走人字形的右邊。你會看到一幢教學樓,它是副教學樓。這幢樓高20米,寬6米,長30米??偣灿兴膶?,三四樓是大會議室、雜物房和圖書室、化學實驗室,二樓是評課會議室、打字室、單身教師房,一樓是初一級3個班。中間有樓梯通往樓上,一樓最靠近校門的那個小房間是粉筆間,也是教導室。
且說這些課室,構造大致相同,無非是長9米,寬6米,一個課室可容納50-60個學生。副教學樓前面種著一排榕樹,今年雨時全部下死,目前卻枯木生芽,奇事,生命力真強。
沿道走下去,就會看到主教學樓,共有四層,高20米,長40米,寬6米。每層的中間與兩邊都有科任辦公室,一樓除開男廁所,其余兩個都是初一級辦公室,二樓的兩邊是初二級辦公室,中間卻是校長室。三樓兩邊是初三級辦公室,中間是教務處。四樓最特別了,只有一個教室有人上課,那是九(三)班,有兩個辦公室,其余都是雜物間。主教學樓前面也種著一排榕樹。
整個學校的綠化最好的就是靠近主教學樓和男廁的前面那個花池了。原來男廁是屬于主教學樓的最左邊。這就是我們平凡而又乏味、小巧玲瓏、充滿混亂的學校。
著名建筑說明文600字范文篇3
我們的古建筑像一襲歷史悠久的長卷,承載著過往發展的歷史,像一本很厚的書,永遠也看不完又像一片源遠流長的湖泊。今日,我們來到了充滿古建筑韻味的定海古街。
漫步古街,鱗次櫛比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店鋪;錯落有致的招牌頓時印入眼簾。如今的古街,充分向我們展示了古建筑的原有風貌,更是集美食,購物,居住,娛樂為一的海洋一街。定海古街,已成為了我們舟山海島的旅游文化的一個集亮點。
古街中,唯獨中大街是目前保存較完善的舊街區,是定海悠久歷史的一個縮影。邁著有青石板鋪成的地面,因為古時候并沒有下水管道,青石鋪成的路能將水吸收,從而排到地下。
我們來到了中大街,仰目向上看,屋頂的灰瓦片排列有序,就像梳秀發的梳子,雕龍畫鳳,有兩個角微微向上翹著。兩只龍盤踞在屋頂上,金鱗金甲,活靈活現,似欲翻空飛去。落在古色古香的房頂上的龍神形各異,有的在翻云架霧,有的龍在翻江倒海,千姿百相。門框之上,那個黑底金子招牌,雖然已顯得有點破舊,但依然有著古建筑的韻味。
灰白的墻不僅整潔,還時時散發出大方的氣息,古色古香。往下看,觀賞的是雕刻著有花紋的門窗,大多雕刻的是幾何形狀,有清新秀麗的荷花;有傲然開放的梅花;有令人贊美的劍蘭,清雅大方,手感溫潤細膩,色澤呈暗紅色,滲出溫文素雅的美感。
中大街的建筑多以磚木結構為主,因木結構房屋易燃,且當時消防設施落后,中大街常遭遇大火。災后重建時,接受了火災蔓延的教訓,當地人民捐資,在街道的中間建筑了8道封火墻。(現存4道)。亦稱公墻,將街區分隔開來,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蔓延,失去控制。
定海古街是海島民居的一大物寶,富有藝術性和裝飾性。古街是歷史文化的產物,是歷史文化的建筑符號,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具有文化的思考價值。古建筑是祖先給我們的珍寶,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華夏之上,讓我們走進古建筑,感受那奇妙的自然魅力吧!
著名建筑說明文600字范文篇4
我家在平原地區,河流不多,所以橋也不多。雖然我們這個小縣城橋很少,但也有一座比較出名的橋,叫獅子橋。
它位于縣城的西側,緊靠著人民醫院廣場。走近獅子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只守在橋頭上威猛的大獅子。雖然它們只蹲在正方形石頭上,但也足足有三四米高,很是巍峨壯觀。獅子瞪著圓圓的大眼睛,仿佛是忠誠的衛兵,在告訴人們什麼都別怕,有我呢!它們的脖子上,都掛著三個蓮蓬子似的大鈴鐺,每個鈴鐺上都有三顆心。仿佛告訴人們,它們是用心護橋的衛士。
走到橋上, 你就會看到,橋欄桿上姿態各異的小獅子。有的雌雄兩只獅子摟抱在一起,別提有多親熱了;有的吹著小喇叭,瞧,它吹得多盡興呀,好像在為平原縣城的發展加油助威呢!有的留著長胡子,正在用手精心的梳理著,似乎在說,我的胡子夠帥吧,能和關公相媲美了!有的極目遠眺,仿佛在欣賞平原的美景呢;還有兩只小獅子在玩球,一只蹲在球上,全神貫注,似乎在表演高難動作,一只躺著,四爪抱球,好像雜技演員正在飛速轉球;另外還有一只小獅子,趴在母獅的懷里吃奶呢,小眼瞇縫著,嘴角掛笑,那樣子真是幸福極了。
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雙龍戲珠,龍鳳呈祥,游龍戲鳳等精美的圖案,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觀看。
獅子橋不但美觀,而且也十分雄偉。橋長四十多米,寬五十多米。中間行車輛,兩邊走人。雖然獅子橋沒有趙州橋歷史那么悠久,但也是我們這兒的一座遠近聞名的橋。我愛我們這兒的獅子橋!
著名建筑說明文600字范文篇5
宙斯神廟位于奧林匹亞村,是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臘最大的神廟之一。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師libon設計,宙斯神像則由雕刻家pheidias負責。直到公元前86年,羅馬指揮官蘇拉(sulla)攻占雅典,破壞了尚未完成的建筑,將一部分石柱和其他建材拆下來之后,運到羅馬。直到今天,在羅馬市中心的古羅馬廣場遺址上,還能看見它們。神殿是以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巖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興建而成。宙斯廟尤以象牙和黃金的塑像而聞名于世。
宙斯神廟是按照伊奧尼亞風格的建筑,后來改用了科林斯式石柱風格,而且一概使用大理石。整個建筑坐落在一塊205米長,130米寬的地基上,神廟本身長107.75米,寬41米,共有104根科林斯柱。每根石柱高達17.25米,頂端直徑達1.3米,約計用大理石1.55萬噸。和眾多的古希臘神廟一樣,宙斯神廟也遭受嚴重的破壞,104根柱子中僅存13根。宙斯神廟和哈德良拱門隔路相望,宙斯神廟位于路南,而哈德良拱門則位于路北,這兩座建筑都是由距今1900多年前的羅馬帝國國王哈德良時期修建的?,F在我們已經無法看到宙斯神廟和哈德良拱門的原始形態,只能通過斷壁殘垣來回憶當時的輝煌。
宙斯神殿是古希臘的宗教中心。神殿位于希臘雅典衛城東南面,依里索斯河畔一處廣闊平地的正中央,為古希臘眾神之神宙斯掌管的地區;目前這地方盡是一片黃澄澄的丘陵,但是在古希臘時期,四周環繞翠谷和清冽溪水,景境幽雅,不遠處更有一座密林,綠意濃郁,林中小徑兩旁更是花木扶疏,爭奇斗妍,美不勝收,更是當時的宗教中心。在古希臘時代,那地位于雅典城墻外,到了哈德良帝時代為了擴大雅典城規模,將城墻往外擴展,才把神殿納入城內。
著名建筑說明文600字范文篇6
真武閣是一座布局精巧,技術高超,風格獨特的木構建筑物,顯現出中華古時代文明,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真武閣的壯麗奇觀吧!
真武閣曾有一個傳說……古時候,人們還處于迷信當中,他們住的地方也非常的干燥,稍微不留神,就會引起火災,造成嚴重的損失。由于起火多次,他們就開始懷疑是上天的火神與他們過不去。于是就修筑了真武閣賑災……真武閣就這樣建成了,至今保留容縣。
真武閣始建于明萬歷元年,(也就是1573年)。閣樓下有一座石臺,它被人們稱為”古經略臺”。閣樓平面為矩行,一共高三層。真武閣既是周圍區域觀賞對象,也是人們旅游最佳選擇的風水寶地。
如果你登上閣樓極目遠眺,整個城市便盡收眼底,還可以望見東南遠處的都橋山和繡江景色,真不愧是有一種”上天入地”般的感覺。
真武閣的第二,第三層比最底層(第一層)收小了很多,三重屋檐出挑深遠而樓層特別低,比一般的閣樓的出檐節奏更快,會有一種強烈的韻律感以及動勢,使得它在人們眼中不像是一做三層的建筑物,為而更像一座雄偉的單層建筑有的三重屋檐特色。但是它又與一般重疊屋檐建筑物更為較小,更為從容了,而且層次特別鮮明。
它的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增加了真武閣舒展大度的氣概,非常清新飄逸,而且充分表現了中國建筑的屋頂美麗的佳作。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而取勝,而是以輕靈素雅的見長;灰黑色的鐵黎木不加任何油漆的典雅裝飾;屋面為小青瓦鑲上的綠脊,色調極清雅柔和而取勝的。
在二樓的四根內柱,柱腳空懸空,離開樓面二到三厘米,更為奇特的是全閣柱腳不落地,而是擱在一個方形的沙盤上,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筑技術上有著卓越的才能!400多年來真武閣經理了多次地震與暴風雨的襲擊,仍然巋然不動,安然無恙。真武閣在木頭結構中,主要依靠一種杠桿來維持一座像建筑的平衡,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真武閣還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知識,科學,精神上的完美結合。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之后,是不是也想去看一下”久經風雨不知寒”的真武閣?
著名建筑說明文600字范文篇7
我的家鄉在大慈巖鎮新葉村。新葉村有許多古建筑:有序堂、雙美堂、摶云塔、玉泉寺……他是明清古建筑的“露天博物館”。摶云塔是其中的一個標志性古建筑,我最愛他了,下面我就來當一回小導游,說說摶云塔的來歷和特點吧。
摶云塔位于村口,建于1567年,落成于1575年,造塔總共用了八年多時間,塔高388米,圍18.8米,因村東南面地勢欠缺而用于補風水,所以又稱之為“巽塔”。塔名取莊子“摶扶搖而直上九萬里”。嚴格來說在封建社會里,村子是不好私自造塔的(縣、州府以上可以造塔)。現在的解釋,新葉村祖上造塔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是:
1、 補風水。與祖山——玉華山、朝山——道峰山形成三足鼎立。
2、 因為整個村居的地形是船形,村口的五座小山像五條小船,所以有五船下江之說,塔猶如船篙,是為了起固定的作用。
3、 新葉村自遷居以來文運不是很好,造塔是為了培植儒風。塔像一支大毛筆直插天空,它倒影在祠堂塘和四方塘內,后來真的出了個進士葉元錫。所以“摶云塔”也叫“文峰塔”。
4、 在古印度塔是人丁興旺的象征?,F在新葉村有葉姓人口三千多。民國初年,又在塔的旁邊造經堂“觀音堂”,“子孫堂”、“土地祠”和供外人居住的側房(傳說在以前外姓人是不好長期住在村里的,否則要破風水的。)塔的東面是獅子山,西邊是象鼻山,形成獅、象鎖水口的村口布局。
1989年的秋天,聯合國教科組織成員,清華大學古建筑研究所所長陳志華教授考察后說:“新葉村村口的組合建筑,是古村落的標志性建筑,雖然不建于同一時期,但它體現了中國的耕讀文化,做到了和諧統一,是中國古建筑一絕?!?/p>
我的家鄉——新葉村的古建筑還有很多很多,請朋友一定要來哦!好客的新葉人一定會把你當作“上客”來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