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日記簡單
過春節日記簡單篇2
記得故鄉鄭州有這樣一首春節民謠:“二十三,祭灶官(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割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貼嘎嘎;二十九,灌壺酒;年三十兒,包扁食(餃子)。”是的,鄭州的春節從小年這一天就算開始了。
小年祭灶過后,老鄉們就開始添置年貨,大小超市都人滿為患。街道上,人匆匆忙忙,見了親朋好友就親切地與之打著招呼:“辦好了木牛(沒有)?”有些人甚至幫素不相識的老人提起了東西。兩旁高大的梧桐樹上整整齊齊地掛著兩排大紅的燈籠,綠化帶里的月季還沒有結起花骨朵兒,人行道上結有小薄冰的水洼倒映著這一幕幕。偌大的鄭州,誰都是這樣,處處都洋溢著人們對新年的期待。
除了買年貨,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打掃房屋了。為了干干凈凈地迎接大年,這一天不管有多冷,都得整理衛生,一家老小全上陣,大家一會兒擦窗戶,一會兒拖地板,一會兒掃掃地兒,連集中供暖器也沒忘記擦······忙得不亦樂乎。被單如果洗了之后晾在外頭,在北方極低的氣溫下,是非常容易結冰的。于是乎,一棟高樓上,數床床單迎風——飄揚不起來了。
鄭州老鄉有個神圣有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貼“嘎嘎”。何為“嘎嘎”?答曰:門畫和春聯等。無論何地的春節,貼春聯和窗花都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在鄭州,無論春聯、窗花還是門畫,都得貼得齊整,否則來年這家就非常不“中”。因此貼嘎嘎的人十分謹慎細致,生怕一不小心沒貼好。
哇,好不容易盼到大年三十兒,家人紛紛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吃年飯,放鞭炮,包餃子。其中,包餃子是最考驗家家齊心的活動,聽說某些社區還會舉辦包餃子大賽。“5,4,3,2,1,新年快樂!”當時間的指針重合在十二這個數字上,二七紀念塔里傳出悠揚又響亮的鐘聲,萬千民眾頓時沸騰了,禮花在鄭東新區的夜空中綻放出“2021”這幾個數字······這振奮人心的一刻,沒有一個人休息。在萬家燈火的除夕之夜,看著窗外的城市夜景,一邊回想去年發生的事,此不為人生之樂事兒?幸福之感又涌上心頭。
春節小長假在人們的拜年中一閃而過,不等元宵節得到來,人們又開始恢復到正常的學習工作中去,但年味兒從來就沒有散過。我相信,這個春節還融合著鄭州這座現代都市的精神文化,甚至說,當地人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絲期盼吧。
過春節日記簡單篇3
大年初一,我們一家人去吃團圓飯,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大伯一家,二伯一家。有我最愛吃的小蛋糕和水果。大人們最愛吃的魚肉和鴨肉,我們吃的真豐盛呀!大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說:“新年快樂!”小孩子在玩游戲,一家人可真幸福呀!
過春節日記簡單篇4
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個不同的節日,因為今天是春節。
走在柏油馬路上,你會看見五彩繽紛的大燈籠;走進鄉村,你會看到小孩子們在放煙花;走進屋子里,你會看見熱熱鬧鬧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無論你走在那里,今天,你一定會發現春節的變 化。
我們家的春節也玩得可開心。
我坐在去奶奶家的車上,和媽媽一起唱著“中國話”心情特別愉快,柏油馬路仿佛更加烏黑寬闊,路燈上的紅燈籠也好像特別紅。終于來到奶奶家的樓下,抬頭一望,十幾層的樓房頂天立地。
終于來到奶奶家,奶奶家人好多啊!大爹。大媽。大姑父。二姑父。二姑。雨朦姐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媽的肚子,我好奇的問:“大媽你的肚子怎么那么大呀”大媽還說:“不告訴我。”其實我知 道了,媽媽以前給我說過,大媽懷上了孩子,就是不知道是男孩女孩。
就在這時牛德勝跳出來,帶上蜘蛛俠面具和手套,在拿上幾根毛線,說:“蜘蛛俠來也——”大家都笑了。雨蒙姐還說:“好一個‘蜘蛛俠’不過,個子太低了。‘蜘蛛俠’快點長大哦。呵呵”
這個春節,我過得非常快樂。
過春節日記簡單篇5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大、最具有特色的節日,是一年中全家人團團圓圓的日子,也是最值得慶祝的時候。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了,一切都顯得那么快樂。
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飯后一起看春晚。一個個小品把我們笑得人仰馬翻,奇異的魔術看得我們目瞪口呆,大家坐在一起吃著零食,可溫馨了!
初一早晨,我正躲在被窩里做著白日夢。迷迷糊糊間聽見媽媽喊:“小懶蟲,起床了,去拜年了!”我立刻從床上蹦了起來,整理床鋪時發現了一個大驚喜——枕頭下有個大紅包!頓時幸福感爆棚了!小區門上到處貼滿了窗花,人人見面都說聲“新年好”,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初二對我來說是最快樂的一天,因為外公那邊鄉下有集體去壽星家拜年的習俗,可熱鬧了!帶上幾十張“拜貼”,拎上幾個大口袋,幾大圈轉下來,真是碩果累累啊!各種免費零食拎都拎不動,關鍵是:今年我賺大發了!光靠拜年就收到整整60大洋,1元、5元大到10元數都數不過來。
初三更是喜慶,因為是媽媽的生日。每年的這一天,我都能跟著爸爸媽媽吃好的、喝好的,不用擔心媽媽會催促我學習,還有美味的蛋糕吃。這一天,總會有很多親戚來訪,當然少不了我親愛的表弟表妹。雖然他們只會搗亂,但我沒有了平時的孤單,特別開心幸福。
初五迎財神,到處爆竹響連連,初六送窮神……
盛開的臘梅、碧綠的小草都精神抖擻的,原來春天已經到來。年味開始慢慢地淡去了,但在我們心中依然留下了她的影子——是那么幸福、那么令人留戀……
教師點評:文章中充滿了幸福快樂,讓每個讀者內心也蕩起了漣漪,憶起了新年的幸福!愿快樂每一天!
過春節日記簡單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這首詩是寫人們過春節時的場面。現在已是元旦節了,春節即將到來,它代表著辭舊迎新。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放煙花、守歲、發紅包、拜年…… 其中我最喜歡放煙花。下面,我來介紹我在過春節時是怎樣做的呢?
關于放煙花,有一個傳說:古時候,有一頭怪獸,名叫夕獸。每當大年三十,它就會到處害人。但是,夕獸非常怕放煙花時的響聲和火光,所以,人們就在大年三十那天放煙花來驅趕夕獸。漸漸地,放 煙花就成為了一種習俗。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這一天到來,爸爸和爺爺就會到街上買許多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煙花。它們有的像火箭,有的像黃金,有的還像蝴蝶呢!晚上,我們一家都來到空地上放煙花。還沒下樓,我和弟 弟已經迫不及待地從爸爸手里搶過了一些小煙花玩了起來。到了空地上,我們發現那里已經聚集了許多人。有的在放鞭炮、煙花,有的小孩在父母的帶領下玩耍,有的人則在一邊觀賞煙花。過了一會兒 ,人少了一些。這時,大人們才終于準備放煙花了。媽媽拿出一根像竹竿一樣的煙花,點了火,交給我和弟弟。我一手拿著煙花的中間,一手拿著頂部。開始時,煙花口并沒有什么動靜,只是不停地冒 著煙。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了一股火藥味,感覺煙花底部有劇烈的抖動。又等了幾秒,終于,一個火球從煙花口噴出,飛到了黑黑的夜空,“砰”的一聲,火球炸開了,火光像盛開的花朵似的向四面八 方分散開,最后都化為了流星,墜落下去,在夜幕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就這樣,我放了一根又一根的煙花。終于,該回家了。這件快樂的事情仿佛變成了一顆潔白的珍珠,永遠裝在了我的記憶里。
春節的習俗不僅讓人感到快樂,而且家人團圓更讓人感到幸福和親人的愛。在春節的最后一天,我想對春節說:“春節,你不要走!”
過春節日記簡單篇7
我國的傳統節日可真多啊!有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春節的來歷嗎?哈哈!讓我白婧彤神探來告訴你們吧!故事要開始嘍,準備好了嗎?
從前,有一只叫“年”的怪獸,它在每年的最后跑來吃人。為此,大家很焦急。一個個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團團轉。有個人知道年怕紅紅的和聲響大的東西。于是,他讓大家貼春聯,放爆竹。這樣就把年嚇跑了。這個時候定為“春節”。
春節習俗有很多。比如放炮,看春晚,貼春聯與倒貼“福”字。我呢,最喜歡放炮了呢!我歡蹦亂跳地拿著剛買的炮向樓下奔去。“嘭”“啪”各種炮。瞧啊,那炮像一朵朵美麗的水花,迎著光飛奔而去,背著光慢慢落下。好美哦!OH!MYGOD!那火花直沖我奔來。我嚇得拔腿就跑,奪路而逃。等火花熄滅了,我也跑得氣喘吁吁了。
除了習俗,最令人垂涎三尺的非美食莫屬了。年糕年糕年年高升,湯圓湯圓團團圓圓,餃子餃子吉祥如意。在眾多的食俗里,我最愛吃的就是美味的家家團圓的湯圓了。光看起來美,聞起來香,吃起來甜就能說明一切。咬開一口軟軟黏黏的皮呀,芝麻流露出來。再咬一口芝麻,哇哦!好美味哦!正是“此味只應地上有,天上能有幾回聞”啊!
過春節是我最喜歡的。有年的故事,有好吃的湯圓,還有美麗的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f萬熱眨?馨研綠一瘓煞?”春節,你給我們了多少快樂,我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