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的格言警句
親情的格言警句
2.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3.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4.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5.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6.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7. 再沒有什么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8.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9. 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10.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11.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2.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3.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14. 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15. 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16. 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17.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18.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19. 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縈福克勒斯
20.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莎士比亞
關于親情的格言警句
1、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2、在批評父輩狹隘的時候,我們切不可忘記他們的深沉。——福爾克斯
3、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4、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5、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6、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猶太人
7、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8、不記當初娘養我,但看今朝自養兒。
9、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0、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1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2、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諺語
13、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1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沒有哪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親,但是,我們大家都有某種推測或某種信任。——米南德
1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
17、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18、母愛最高尚。——德國
19、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續。
20、兒女抱在身,方知父母恩。——老撾諺語
有關親情的格言警句
1. 父母者,人之本也。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 司馬遷 《史記》
2.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美國牧師、演說家 比沏·H·W·
3.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清代宰相 陳宏謀
4.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里仁》
5.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法國浪漫主義作家 大仲馬
6.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清代學者 倪瑞璿 《憶母》
7. 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唐代詩人 王建
8.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代文學家 韓愈
9.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10.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 《孝經·天子章》
11、親情名言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比沏
12、親人幫親人,無親來幫愁煞人。——英國諺語
13、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14、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賀拉斯
15、母親的心靈是子女的課堂。——比徹
16、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史記》
17、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18、骨肉之間,多一分渾厚,便多留一分親情,是非上不必太明。——黃宗羲
19、孩子是母親的生命 之錨。——縈福克勒斯
20、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看過“親情的格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