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晚的作文素材
除夕夜,伴著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和爸爸媽媽吃完了豐盛的年夜飯,接下來就要觀看每年必看的春節聯歡晚會了。
聯歡晚會一開始,我就被華麗的舞臺給吸引住了。晚會的舞臺隨著節目的變換,舞臺也即時變換,讓人有一種現場感。
接下來的節目也豐富多彩。最神奇的要數劉謙的魔術《幻鏡》,尤其魔術最后,我看到鏡子里突然伸出了一只手,立刻汗毛直豎。我認為最美的要數胡啟志的水晶球表演《眷戀》,胡啟志赤著上身,露出強健發達的肌肉,而通透的水晶球在他身上來回走是那么輕盈、飄逸,是剛與柔的結合,將這種美展現到了極致。我最喜歡的是小品、相聲類節目,其中幾句經典臺詞讓我捧腹大笑,有小品《天網恢恢》里的:拿掃帚的,不一定是清潔工,說不定就是哈利?波特。還有相聲《愛的代駕》里的:本山變大叔,阿敏變大姑,特別是蔡明那張臉,原來是鴨蛋,現在一看成了核桃酥,等等。
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真是精彩,我期待明年的春晚會更加精彩!
描寫春晚的作文素材篇3
每一年的春晚都格外的精彩,今年的春晚也不例外,我們全家圍著吃年夜飯,高高興興歡聚一起看春晚。隨著時間的到來,我們的心情也是越來越興奮!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跟往年一樣,主持人穿著漂亮的晚禮服一起給大家送上新年祝福賀詞,后面就緊跟著上演準備已久的春晚節目。
看第一個就看到我最喜歡的明星——李現,還有過年disco的新歌曲,改版過的就是不一樣,比平常的新年歌曲好聽很多,我還問我爸爸為什么,每一年都有春晚看,爸爸說:春晚不僅是慶祝新年的到來,而且也是為了更好的傳播中國的文化知識!你一定要努力學習中國文化,中國才會越來越強大!我說我一定好好學習的。
后來我就明白了,原來春晚不只是為了迎接新年,同時也是為了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傳統文化知識,讓中國的少年們知道春晚的意義,因此,這是我每一年都看春晚的原因,同時也會聽爸爸的話,努力學習中國的文化知識。
描寫春晚的作文素材篇4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里人有說有笑,十分熱鬧。盼著盼著,終于等到了8點,迎來了20__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我興奮地看著,別提多高興了!
今年的春晚,不僅場面壯觀,節目也很精彩。舞臺宏大而震撼,首次打造三層立體場景,同時運用飛屏技術營造出360度環繞式景觀,通過精良的視頻制作,讓觀眾在屏幕前就能有“裸眼3D”的極致體驗,展現出新時代春晚的魅力、活力和創新力。我不禁感慨,中國科技的發展真是越來越強大了!
今年的春晚還增添了很多民族元素。各少數民族同胞身著華麗的民族服飾,在舞臺上盡情地展示著自己民族風情舞蹈。動聽的音樂,優美的舞蹈、心驚動魄的雜技、神奇的魔術、搞笑的小品,都讓人記憶深刻。
我最喜歡的節目是張也、劉濤演唱的歌曲《春風十萬里》。她們的歌聲動聽,在她們的歌聲中,我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到來,看到了春色滿園的景象,無比美妙。賈玲、張小斐主演的小品《婆婆媽媽》十分幽默,我看得,笑得肚子都痛了。婆媳倆不僅愛吵架,還是兩面派。兒子在時裝得親姐妹似的,兒子一走,就立刻開始吵架。因為她們的想法很不一樣,所以爭吵不斷,萬幸最后兩人還是和好了。這個小品讓我明白了,只要把心放寬一些,任何問題都不是問題。
《春晚》是我們中國人一道別樣的年夜飯!它不一定要多么精彩,卻不可缺少。伴隨著春節聯歡晚會,新的一年開始了,讓我們告別20__,走向20__吧!
描寫春晚的作文素材篇5
每年的這一天,都和往常不一樣。它總是熱鬧非凡,每個人臉上都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這一天,子女可能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也可能不會團聚在一起,盡管這樣也會給家人打個電話送祝福,因為過年了。
大年三十的人們十分忙碌,在這一天,會有許多的工廠,超市停止營業。盡管大年三十不作為法定節日,這一天公司也會作為福利,讓他們的員工早點與家人團聚。
下午來臨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不斷地忙碌。有的忙碌包餃子,有的忙碌貼對聯,還喜歡把福字貼倒,這樣代表福到了。挺有趣的吧。
當晚上到來的時候,大家都會吃餃子,放鞭炮,讓你的耳朵享受一下過年的幸福吧!
在晚上,每人都會坐在電視機旁,守護這它,因為每年的除夕都會有春晚播出,這是必不可缺節目。每當時間對準20點時,一個隆重的畫面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今年的春晚挺特殊的,尤其是那位小彩旗,旋轉4個小時,這是多么熱愛旋轉的姑娘啊!當然,今年的春晚不止這一個特點,還有許多華僑。他們不遠千里來到這里,給我們帶來快樂,同時在這里表示感謝。春晚的鐘聲是每個人都愿意等待的,就看你有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看。
春晚是個節目,希望每年的春晚都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歡樂!
描寫春晚的作文素材篇6
【記憶里的春晚】
我是九零年生人,春晚是我們這代人難以忘卻的美好記憶。從記事開始,一到除夕夜,全家人就會圍坐在火爐旁,守著電視機等待著晚上八點開始的春晚。桌子上擺滿了花生、瓜子、金桔,餓了就吃一吃。笨重厚實的大花襖、熊熊燃燒的小火苗,其實也抵不住北方冬日里的寒冷。于是冬日里有了最奇特的一幕,瑟瑟發抖的一家人,卯足了精神盯著電視機看春晚,一家人無論多瞌睡都要熬到凌晨,那是屬于八零后、九零后的守歲記憶。如果不把節目看齊全了,回學校了怎么向小伙伴們討論今年的春晚。二十多年的歲月波折,我們這些小孩成了大人,大人們也不再年輕,而電視里的他們則一個個離開,成為一個時代的流金歲月。
1999年,我9歲。那年的春晚,現在回看其實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節目,至今被人津津樂道。我哥青春正盛,迷上了《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其實我很可愛”那是屬于他們八零后的小美好;爸爸媽媽眼中的金曲是《十五的月亮》,不過他們也愛上了《常回家看看》,后來的日子里這熟悉的旋律也時常被他們哼唱,“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一下就陪著我們走過了二十多年。我只是一個孩童,我最愛的是《七子之歌》,因為我喜歡他們和我一樣稚嫩的聲音——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所有的大人都在說澳門要回來了,雖然我不太懂,但我知道那是讓所有人都開心的事。就像在我更為懵懂的七歲,我記得有一天大人們都圍坐在電視前等待著香港的回歸,他們為那一刻的到來歡呼雀躍。
2014年,我24歲。2014年上半年在上海打工賺學費,下半年來到千里之外的昆明讀書,我的漂泊人生自此開始。所以當聽到《時間都去哪了》,內心不禁感慨萬千:我怎么突然就成了個大小伙子。旁邊坐著的爸媽身體看似還好,只是媽媽去年才大病初愈,希望能一直這樣好下去?!皶r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想來爸媽是最有感受的,只是他們更懷念那首多年前的《?;丶铱纯础钒伞S∠笊羁痰倪€有沈騰的小品《扶不扶》,結尾一句:“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币苍S路上總有些坎坷,還好人心并不曾倒,前陣子在昆明救人的白衣小姐姐,還有在西寧救起嬰兒的黃衣小男孩,他們讓我們一次次看到這個社會上的愛永遠不曾斷過。
2019年,我29歲。2016年工作之后,我就很少看春晚了,那兩年多是在看手機中消磨著假期的時光。朋友圈內都是天南地北的游玩,任性逍遙的自在。一切便利化的今天,過年的方式也越發多樣。家里老人思念我們,所以我們還是在家中團聚過年。2019年的春晚看的是大年初一的重播,大部分節目如繁花掠影、不曾留下多少印象,倒是一曲《我和我的祖國》驚艷了人、留下了心。這是一首1985年的老歌,時光并未讓它斑駁,卻讓它在大江南北深情傳唱。一整年里這首旋律在腦海中一次次循環,煥發出新的光芒,使得無數人熱淚盈眶。“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無論何時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哼唱,因為我們在準備迎接那偉大的一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
印象中的節目遠不止這些,《千手觀音》的華美、《吉祥三寶》的可愛、《恭喜發財》的熱烈、《賣拐》的辛辣幽默,這些都是永恒的經典。難忘今宵,今宵難忘,春晚是一道美味的大餐,是迎接新年到來時最豐盛的年貨。只是日子越來越紅火,人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樣,所以有時我們冷落了春晚。但是我們依然要感謝這份最美年貨,是它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精彩的瞬間,讓我們能不時去品味、欣賞,也讓我們去期待更多美好的到來!
描寫春晚的作文素材篇7
我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終于把一年一度的春節給盼來了!每年春節除了要吃年夜飯之外,還少不了干一件事,那就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我們全家吃完了年夜飯,就等著看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了。
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有滑稽逗人的相聲,還有抑揚頓挫的詩朗誦……節目是多么的豐富多彩,看得我都眼花繚亂了。
里面有一些節目,給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其中有一個家庭唱他們自己譜曲作詞的歌曲《我愛我家》,他們一家人是多么地溫馨,多么幸福啊!
其中還有一個就是“十二生肖鬧新年”?!笆ぁ眰兙实碾s技表演,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他們那熟練、輕巧的動作,和著歡快的音樂,把過年的氣氛推向了。
隨著過年的倒計時,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兔年。我喜歡每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它讓我們在歡笑聲中等到了新年的到來,看到了新的未來。
描寫春晚的作文素材篇8
今天是除夕,吃過團圓飯,必然是忘不了這每年的習俗——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一起看春晚。
電視里一個個擁有熟悉面孔的主持人陸續上臺。不知你可否還記得今年春晚有一檔小品節目 《扶不扶》令我印象極深。沈騰在劇中扮演了一個樂于助人的角色,他覺得自己不顧一切的做好事,可卻得到如此回報,但依舊幫助了一位老太。還有其中一騎自行車的路人呼嘯而過被請求幫助時一句臺詞就是這么說的:“哥之前扶過三兒,哥之前開的是寶馬?!绷钊巳炭〔唤H说沽丝梢苑銎饋?,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來了?!霾环觥莻€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了。
我更多的是關注我們傳統的東西,比如中國符號,那是外籍人用身體語言無聲的創意的表演,很精彩,寥寥數筆勾勒出我們的中國的象征符號,我們的武術、書法、古詩歌、京劇等等都是我們特色的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東西,但是京劇的表演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如果不是借助字幕我很難聽懂,曲高和寡,我欣賞京劇一字一頓字正腔圓的唱腔和精美的臉譜,但是留著我們血液的東西卻讓我感到熟悉的陌生感,這是我們的悲哀,如何在新時代下批判性的繼承發揚光大傳承下去接地氣呢?
原來我們有很多優秀的文化藝術,但是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利用?就像是花木蘭、功夫熊貓,末代皇帝等專屬于我們的東西,但是遺憾的是外國人用中國的瓶子裝了外國的酒,而且很成功,為何國外的電影或者動畫片極具創造力?我們的差距還很大,我們如何把抽象的文藝復興變得具體而實際?我想改變文化體制的僵化也是其中一種做法吧。
時間就像是小彩旗的旋轉,從開場到凌晨鐘聲的響起,一刻不停歇,他是時間的使者,時光流轉,四季輪回,除夕就這樣不緊不慢的劃過去了。此時此刻,密集的鞭炮聲已變得稀稀落落,春晚結束后人們在倒計時迎來馬年的第一聲鐘響后,現在已沉浸在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