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
今天的植樹節真是有趣,不僅讓我們懂得了保護環境還讓我明白了勞動的可貴。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2
春天是個百鳥爭鳴,萬物復蘇的季節。
3月12日是植樹節。這一天,天空中的白云猶如揚帆起航的輕舟,慢慢地浮動。太陽公公也暖洋洋地照著大地。小蘭肩扛鐵鏟,小明一手拿著買來的樹苗,另一手提著水桶,兩個人高高興興地一起去公園后山植樹。
他們倆到了公園后山一看,哇!人可真多呀!只見三五成群的人們有的在挖坑,有的在填土,還有的在澆水。大家干得熱火朝天。小明和小蘭也找了個位置,忙開了。小蘭先兩手緊握鐵鏟,賣力地挖起坑來。只見她把挖起的土堆在土坑旁邊。小明看土坑差不多深了,就小心翼翼地把樹苗的根放在大小合適的土坑里,蹲著身子,兩手扶住小樹苗。這時,小蘭又小心地用土坑旁邊的一小堆土把放著樹苗的坑填平。小明站起身子,拿起水桶去打來了一桶水,將水澆在土坑上。樹栽好了,小樹苗筆直地站在了土地上。
一陣春風吹來,他們倆感到了絲絲涼意,都用手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兩只“小花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禁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聲彌漫了整個公園的后山。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3
今天陽光明媚,我興奮地來到學校,心中充滿了憧憬,因為明天就是植樹節了,我要去參加學校舉辦的植樹活動。
下午,我和同學們興高采烈地乘車去黨家小學植樹。
到了!到了!我激動地跳起來,黨家小學非常美觀,一幢幢教學樓緊挨著,教學樓后面是寬闊的操場,操場的四周圍著一條長長的草坪,我們就是在草坪里植樹。
老師先分好組,安排我們一組植一棵樹,這里一名黨家小學的學生主動的要和我一組,我不假思索地高興地答應了。這個小女孩叫張媚,是黨家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同時一組的還有我們班的焦富婕。我們開始行動了。
老師已經把樹坑挖好了,樹苗放在一邊放著,我讓焦富婕先扶著樹苗,別讓它倒了或歪了。我和張媚一人一把重重的大鐵锨添樹坑。我把鐵锨往土里鏟,竟然鏟不動,我再用力一鏟還是鏟不動,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位老師看到我焦急的樣子,走過來說:“別著急,我來教你。”我聚精會神地看著老師,他也是先往土里一鏟,然后用腳用勁蹬鐵锨的上邊,鐵锨很容易地就插進了土里,再用力一按鐵锨把的一頭,土就被撬起來了。我恍然大悟,連忙向老師道謝。
我也學著老師的樣子做,還真很容易就插進了土里,我再把土鏟起來,扔進樹坑里。張媚也向我這么做,我們大約做了幾十次才把坑埋好,我搖了搖樹苗,有點松,我們三個就用力踩了踩這些土,樹終于牢固了。這樣就差澆水了。
我們三個人一起去提水,水桶幾乎都裝滿了,一二一、一二一,我們齊心協力把水提到樹旁,再給小樹澆上,我又囑咐張媚要常給小樹澆水,這樣它才能茁壯成長。我又把心愿卡上寫上我們的心愿“愿小樹健康成長!”再寫我們三個人名字,把它綁在小樹上。植樹完畢!
我看了看小樹,心里默默地笑了,也和張媚相視一笑,我們已經成了好朋友。
今天我非常快樂,永遠也忘不了這個有意義的植樹節。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4
3月12日是我們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植樹節是我們國家為了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祖國的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而設定的節日。
每當植樹節這天,無論是機關里的叔叔阿姨,還是工人農民,都提著水桶、扛著鐵鍬、拿著樹苗到郊外去植樹。
綠化不僅可以改善惡劣的自然環境,而且對人民群眾生活條件也有很大益處。綠化可以凈化空氣,減少環境污染。統計告訴我們,1公頃的闊葉林在生長季節可以每天消耗1噸的二氧化碳,并產生0。73噸氧氣。其次,綠化可以蓄水保土、防風固沙。當風受到森林的阻礙后,風速一般可降低40%~60%,再者,綠化可以降低噪聲,美化環境。據測定,成片的樹林可降低23~46分貝。另外,綠化在國防上還能起到偽裝、隱蔽的作用呢!
植樹造林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好處,但有些人卻不愛護樹木,而是亂砍伐樹木,破壞生態環境的平衡。我在街頭上看到一個廣告,呼吁人們不要再用一次性筷子,讓世界多一點綠,這對我震動很大。
試想:如果我們的家園沒有了樹木,那豈不是要變成沙漠?我希望大家不要再亂伐樹木,破壞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5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到了。早上,風和日麗,暖風拂面。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有的像在草地上吃草的馬兒,有的像在花叢里翩翩起舞的蝴蝶。老師帶領我們去山坡上植樹。我們像快樂的小鳥一樣‘飛’到山坡上。
一到山坡上,同學們有的搬樹苗,有的拿著鋤頭挖坑,有的拿著鐵鍬鏟土,還有的拿著水桶到河邊打水。他們干得熱火朝天,汗流滿面也顧不上擦。
我和玲玲,班長一組。瞧,班長干得多賣力呀!只見她兩腳微微張開,擺成了一個“八”字,雙手緊緊扶著小樹苗,生怕樹苗倒了。玲玲弓著腰,彎著腳,手里拿著小鍬,正在一鍬一鍬地給小樹苗填土呢!填呀填,樹坑里的土填滿了,樹苗已經穩穩當當地站住了。班長松開手,先用腳把土踩緊,我再把水慢慢地倒進土里,樹苗“喝”飽了水,好像在說:“謝謝你們,我一定會長成蒼天大樹。為你們遮風擋雨!”
只要我們人人都植棵樹,那我們的地球媽媽將變得更加美麗!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6
今年的植樹節在周六,不容易集中活動。所以,我們三到六年級的師生,就在今天,用實際行動提前過了植樹節。
我們的校園外有兩大片將近八百棵的楊樹,春夏秋三季,楊樹林枝繁葉茂,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春天來了,小楊樹也該美美容了。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給楊樹穿上干凈,漂亮的衣服。
為了不耽誤上課,我們利用了中午休息的時間。剛到一點鐘,孩子們就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的提著桶,有的拿著碗,還有的拿了大刷子。浩浩蕩蕩來到樹林里。康老師早就準備好了白色的涂料。分配了任務后,老師們就帶著大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三年級的孩子較小,就把臨路邊的一排樹分給了他們。他們在華偉老師的帶領下,一棵棵樹,認真的涂著。不一會兒,一排小樹全穿上了雪白的衣服,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孩子們真開心啊。
四年級的任務比較多,但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在滿意老師和武芳老師的示范下,有條不紊地涂著,速度也不慢。
五年級的任務最重,“工作”條件也最惡劣。他們分到了洼地里的樹,積累了一個冬天的落葉,人一踩,蕩起了厚厚的灰塵,嗆得人眼睛都睜不開。但孩子們在紅祥老師和靳老師的帶領下,一點也不怕臟不怕累,轉眼間就涂了一大片。
六年級孩子分的是甬路西邊的一大片。他們的年級,年齡,效率也,不僅把自己的分到的樹涂得又快又干凈,還奉命做了“善后”工作,把所有的樹都檢查了一遍,有漏涂的他們就補上。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勞動,小楊樹全部穿上了雪白的衣服,真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是啊,春天到了,小楊樹已經長了芽胞,馬上就要冒出新葉子了。我們用勤勞的雙手,讓我們的小楊樹干凈漂亮的迎接春姑娘的到來。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7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20_年3月12日,我們迎來了第36個植樹節。這注定會是令人快樂且頗具收獲的一天。
那天天朗氣清、風和日麗,一掃往日的晦澀,同學們心情高漲,個個躍躍欲試。在指定時間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引下,排著整齊的隊伍,迎著微風,攜帶著我們在家里制作的愛心植樹卡,坐上了前往惠山區長安街道北惠路的汽車。坐在座位上同學們因為接下來的植樹活動而迫不及待,巴不得汽車一秒鐘就能到達最終目的地。
到達指定地點后,同學們被老師分為三人一組,同用一個鐵鍬。我與我班的其他兩名同學分到一組。首先尋找我們三個人都看好的一塊風水寶地,然后我們開始用鐵鍬挖坑,但是由于一開始選擇土地時沒有考慮泥土的干濕問題,所以挖起來十分費勁,經歷5分鐘后,看著我們三個人花費九牛二虎之力所挖的那個老鼠洞,我么毅然決定尋找一塊相對來說比較濕潤的土地。終于我們挖出了一個像樣的坑,緊接這我把樹苗放在坑里扶正了,另外兩個小組成員用鐵锨培土。我兩手小心翼翼地扶著小樹苗,他們不停地挖土,把挖的土放到樹坑里。他們干得更賣力,我非常佩服。當我們終于把樹種好要掛愛心植樹卡的時候,突然發現種錯了樹,三個人都有點泄氣,但是我抬頭環視了同學們一眼,這才發現,大家都干得熱火朝天,都像一只只勤勞的小蜜蜂各自不停的工作著。看著同學們的這股干勁,我們三個人又重燃激情,開始種植另外的樹,最終,我們完美地種好了兩棵樹并且掛上了自己制作的愛心植樹卡。看著自己親手種植的小樹,心中感慨萬千。微風吹起,搖頭晃腦的小樹們好像在對我們說:“小主人們,我口渴了,再給我點水喝吧!”我們又把水倒在了培好的土上,小樹咕咚咕咚地喝起來。
小樹栽好了,我們會心地笑了。這時,我們要走了。我們仿佛聽到小樹在對我們說:“再見了”。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8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到了,陽春三月,麗日晴空,春姑娘邁著輕輕地腳步來到人間。大地萬物復蘇,小草從土里鉆出來了,這是春天的眉毛。花壇里開出一簇簇的鮮花,這是春天的眼睛。班主任馬教師帶我們來到市外的公路邊植樹。
我們抬著樹苗,扛著鐵鍬,拎著水桶,興高采烈的來到公路旁。我們分好小組,我和李浩辰、劉慶龍是一個小組。李浩辰和劉慶龍一起使出吃奶的勁兒,用鐵鍬鏟出了一個坑,再把樹放進坑里,又用鐵鍬埋好土,踩結實了。
我拎著水桶去找水,走了十分鐘,終于看見一條小溪。我從溪水里撈起滿滿一桶清清的水,然后拎著水桶跑回樹下澆水。劉慶龍也跑來幫我,我們來回拎了好幾桶水,教師當場表揚了我倆。我們雖然很累,但是很高興,因為我們為綠化祖國做出了貢獻。
愿天下所有人都種一棵小樹,看著他們長大,那多么有趣!讓我們都來植樹,人人都有綠色意識,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地球的未來一定是綠色的!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9
3月12日是植樹節。那天下午,大隊輔導員金老師讓我們18個班派5位同學去給自己班的樹拔拔草,澆澆水。
我們班的班樹叫紫薇,剛聽到這個名字時,我們班的同學都笑了,大家還以為是《還珠格格》里的紫薇呢。唐老師派了魏阿康、包靜文、鄭凌達、余杭琦、王菲菲,還有我等5位同學護理紫薇。
來到內庭園,我們看見紫薇光禿禿的站在那里,好可憐。有的同學懷疑她已經死了。這時,唐老師好像看出我們的疑慮,笑瞇瞇地告訴我們,紫薇是落葉樹,到了冬天,紫薇的葉子都掉了。”有的同學馬上說:“為什么落葉樹到了冬天,葉子要全掉了呢?”“噢,這個嘛——你們想知道嗎?”看我們猴急的樣子,唐老師賣了一個關子說:“那你們自己到《十萬個為什么》里去找答案吧。現在我們幫助紫薇長的更好吧。”于是,我們就七手八腳地拔雜草,捉蟲。不一會兒,我們的紫薇就整潔多了。現在唐老師說給它澆澆水,這時四(3)班的一位同學說:“現在天氣寒冷可不能澆水。等春天暖和起來再給它澆點水。”我們笑著說:“哈哈,唐老師你不告訴我們,原來你也是個門外漢。”“是呀,你們趕緊去學來,教教唐老師吧。”瞧,唐老師一臉的謙虛樣,我們都笑作一團了。
今天可真高興,這次植樹太有趣了。我想:從今往后紫薇就是我們班的一員。我們會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它的。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10
"加油,繼續挖!""老師,這個坑夠不夠大?""哎呀哎呀,別澆了別澆了,小樹都快淹死了!"這些聲音是從哪兒傳出來的?告訴你吧,這是我們在曲江公園植樹吶!
"3月12日,我們年級組織同學們上午去植樹."大家聽了,心里樂開了花,都以為植樹像玩游戲那樣非常容易,人人臉上都掛滿了笑容.第二天,我們早早地來到了曲江公園北大門,每個人都拿著鍬,提著桶,伸長脖子希望沒來的人快來,來齊了才能出發.等了好久,人終于都到了,大伙兒拿起樹苗就跟著老師向指定的地點走去.一路上的花兒開得很漂亮,但大家都巴望快點兒到達指定地點,沒注意它們.啊,真是太棒了,居然在河邊植樹,不用跑大老遠去打水了!我先放下樹苗,想和王璞一起挖坑,但我們都沒有鍬,我只有一個小鏟子,只能湊合著用了.我先搗了幾下,把土弄松了,再開始挖,結果卻碰上了石頭.我生氣地問:"哪兒來這么多'古董'啊!"王璞也試著挖了幾下,還是不行.在我們旁邊的劉蕓燁他們已經把樹苗栽下去了,正在填土.一見我們需要幫忙,邊叫來馬升宇幫我們挖.每想到馬升宇一會兒就挖了一個大坑,把王璞的樹苗栽了進去,可我的怎么辦呢?劉蕓燁見還有我呢,便重找了個地方挖.有了大鍬,挖坑應該是沒問題了吧,于是我跑去打水.打完了回來,人沒了,鍬沒了,只剩下一個不算大的坑.我見旁邊有個鍬沒人用,就拿來挖坑.誰知道這里的"古董"更多,根本沒辦法挖.我氣得丟下鍬,呆呆地看著別人.
別人的樹都栽上了,有的在填土,有的在澆水,更快的人已經栽好自己的樹在無事晃悠了.正巧,潘鑫峰晃到這里來,見我還沒動呢,便帶我到了一個沒有石頭的地方,準備挖坑.莊紅艷也跑來幫忙.兩個人一起挖,應該更快吧.只見他們倆把鍬插進土里,用腳用力踩再把土一挖,,一個小坑就出現了.就這樣,一個大坑就挖好了.我扶正樹苗,他們繼續填土."對了,我們忘了澆水了!"莊紅艷道.潘鑫峰一聽,立刻拿起一小桶水澆下去.澆完了繼續填土,不過1分鐘,便栽好了.這棵樹經過"三遷",終于栽好了,也得紀念一下吧.我拿了一張標簽,寫上"多人合栽"貼到了樹上.
這是我和別人一起栽的第一棵樹,它也是陪伴我一起茁壯成長的綠色伙伴,它寄托著我的希望,和我一起應接美好的未來!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11
植樹節在每年的3月12日,生活中可不能沒有樹,樹能給我們提供氧氣,樹能造房子、造家具,就連我們生活中經常用的書、紙都是用樹來做成的,樹還可以防止沙塵暴、洪水……
森林里的樹能夠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頃森林生產10噸干物質會吸收16噸二氧化碳,釋放12噸氧氣,這使得森林成為一座巨大的氧氣庫。因此植樹造林已成為減緩溫室效應的主要途徑。
植樹的好處有很多,意義重大,它不僅可以保護、改善環境,而且有利于社會生產的發展。樹木可以阻擋風沙,保持水土,保護莊稼。樹木還可以為我們直接提供木材和林副產品,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人口眾多,長期的毀樹毀林,濫砍濫伐,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大大低于世界30%的平均水平。而由此帶來的水土流失,洪澇災害,每年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想想98年長江、嫩江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使多少個家庭流離失所,有家難歸,這一切都是人們不注意生態保護結出的苦果。是大自然對人類濫砍濫伐行為的懲罰。
植樹十分的重要,我們要多植樹,少砍樹,因為樹對人類有很多的好處所以我們要保護樹。
四年級關于植樹節作文篇12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國家對植樹節挺重視的,鄉村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去林場、農場義務種樹,公路兩旁的樹也幾乎是師生種下的。植樹節前后,挑選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扛著苗、背著鍬、提著桶、拿著勺,一路歡歌笑語,向著植樹前線開發。到了目的地,大家立刻動手,你挖坑,我栽樹,你澆水,我培土,個個生怕自己干少了!不消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任務。回到學校,一篇作文也是少不了的!
父親是老師,植樹節那天也都要帶我和哥哥在自家植樹,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地點呢,就在房前屋后、自留地邊。那時候,像現在的銀杏、香樟之類的名貴樹種無處可求,大都只能弄些白楊樹、水樺樹、泡桐樹,實在沒有樹苗,從自家老柳樹上截幾個分枝插插也算是栽樹了。
有一年,哥哥去金壇親戚家拜年,居然帶回來一棵棗樹苗和一棵梨樹苗。家人商議著,不能栽在院子外,原因是鄉下人家大都沒有果木,結了果還不成了公有財產!最后一致決定栽在屋后菜園里,因為菜園四周有圍墻。
沒過兩年棗樹梨樹就開花了,棗樹開花當年就掛上了果,第一年結的不多,我和哥哥天天去看,早就分好了哪幾個樹枝上結的歸哥哥,哪幾個樹枝上結的歸我。梨樹呢,連著開了幾年花都沒掛果,有人說它肯定是棵公的,干脆砍了重栽,可父親舍不得,說它長在這兒也不礙事,隨它去吧。漸漸的,我們也不關注這棵梨樹了,直到有年夏天,母親整理菜園時偶然發現它居然結了一個梨。我和哥哥高興地跑過去,滿樹查看,真的結了一個,還是個葫蘆梨!幼小的我們對十年樹木的涵義又加深了一些!
后來,父母因工作調動離開了老家,再后來,我和哥哥到城里讀中學,植樹節也就被淡忘了!所有人都種一棵小樹,看著他們長大,那多么有趣!讓我們都來植樹,人人都有綠色意識,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地球的未來一定是綠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