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距離的主題作文
房間里,躺在床上的我仍無法平復狂躁的心,目光無意間掃到桌角,你與我兒時的照片,憶起父親當初告訴過我,你過去的求學經歷。腦中浮現著剛剛爭執時我冰冷的話語,懊悔瞬間將心中的怒火熄滅。曾經你對我的關懷像影片一樣一幕幕閃現:雨中的那把傘,雪中的那件棉衣,深夜那熱氣騰騰的牛奶……一件件小事,你堅持做了那么多年,樂此不疲,我的安全我的踏實就是你的笑容。
淚眼朦朧……
悔不該那樣對你,十幾年的陪伴與關懷,我怎能用惡劣的語氣和反抗疏遠我們的距離。門忽然開了,我回頭,望到的卻是你發紅的眼圈,你害怕般扭回了頭,一句“對不起,吃飯吧”融化了那不值一提的自尊,你對我的愛和寬容,才是你與我之間難以彌補的距離吧,是我不懂事,享受愛的沐浴卻爭著要不愛的自由。
淚水,滑到臉頰。
人與人之間,都有一些距離,當我們因他人的不足而輕視,惱怒時,也應去放下自己所謂的立場和自尊,去拉近精神上,真正的距離。
對于親人,我們應用全部的愛去填充時代所謂造成的代溝,有一種愛,不會因歲月變遷而改變,有一種愛,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中,都充滿溫情。她們不會因我們的不足而嘲笑我們。我想,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叛逆,叛逆的是我們那顆幼稚且庸俗的心,折磨的那偉大的母愛。
那么,就用不斷的努力和上進讓這個距離變成零距離。
有關距離的主題作文篇2
在你心中,什么樣的距離才稱得上遙遠二字?是遙不可及的天之彼端的國度,還是依舊未知的近在咫尺的土地,是未曾得到的仰望過的夢想,還是即將到來的迷茫無助的未來。
人們總喜歡給予“距離”以這樣軟弱無助的含義:觸摸不到的,用距離來搪塞;得而失去的,用距離來遮掩;不想爭取的,用距離來敷衍??偸沁@樣來提醒自己,不斷用距離給予自己懦弱的理由。
我認為,最遙遠的距離并不取決于你到達任何人,完成任何事的距離,而是取決于你的膽怯,你的懦弱與你想完成的目標的距離——那就是你的心到達一個地方的距離。
在這個世界上,多少人為自己的軟弱無能找借口。實現不了夢想的人,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得不到成功的的人又總說:“這個社會多么不公平,憑什么我什么都不是?!鄙踔猎趯W校中,對于第一名的看法一般都是:“我和他能比嗎,人與人也是有差距的。”
一切的一切,都被推給距離。其實我們更應該明白,不是那樣的距離造就了你,而是你造就了那樣的距離。
人都是有惰性的,這點毋庸置疑。但有的人可以克服它,朝著心中的目標,踏上征途,一步一步去縮短他與目標的距離,而那些沒有克服的人呢,說不定還在起點某個角落安然酣睡,當他看不到另一個人的身影時,又該無故痛恨距離了。
金立軍是個典型的80后,當多數80后還在抱怨屬于他們那個年代的壓力與負擔時,他卻早已功成名就,當上了“堿法”的總裁。問起他成功的秘籍,他總是說:“我剛來深圳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感慨:我要是早來幾年就好了,機會就有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機會隨時隨的都會有,在手機滿天飛的時代,雷軍照樣做出了小米,只要敢想敢做,就不要膽怯。
他們從前都是普通的人,但是他們讓自己的軟弱膽怯被克服,在成功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最終征服了距離,成就了自己的輝煌人生。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要堅信自己會做到,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距離就不再是問題,反之,你越是懈怠,那距離就會被無限放大。
我們正值年輕的時候,閃著綠光的朝氣,帶著藍煙的夢想,攜著紅焰的青春,在一個五彩斑斕的時代,去搏擊那來自遠方的無限未來。
別讓遙遠變為永恒,趁著來得及,讓自己的心飛向更遠的地方,乘著明天,飛向未來!
有關距離的主題作文篇3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制造了心與心的隔閡。也許,只需要點亮了一份微笑,那層薄膜就會立刻冰消瓦解?;蛟S,只需要拆擦亮兩顆心靈,那份陌生就會立刻煙消云散。
那一頁頁多彩的日子逝去了,喚不回了。而時間還是這樣,像流水一樣展開每一個細節,丈量著昨天、今天與明天,讓我獨自在這片沉寂中用距離來闡釋千山萬水的路途。無法回首,畫面已經遠離心靈的記憶。信手采一片陽光卻被突如其來的寒風帶走了,帶得遠遠的,惆悵嗎?這不是理由。
像一根蜿蜒的枝蔓攀住時光的內涵,在冰封的荒原中征服距離的寒冷,向那主宰萬物生死的冬示威。平凡的心靈也敢嘲笑,嘲笑樸素的距離竟然也阻隔了風沙的搖拽。無法抬頭,信念已經遠離了曾經的幼稚。唾手可得的七彩沙,終會悄聲無息地從手心溜走,留下一道虛幻的氣息,在手心流淌、回環。憂傷嗎?這不是借口。
。未來,遙遠地化成了片片賀卡,又讓我覺得遙不可及,太遠了,距離又能向我作出什么解釋呢?太陽歸鄉了,心情的藍手帕執著地掛在枝頭上,不肯休息,害怕距離又加遠了。
無謂的距離,又能分離什么呢?心與心的隔閡,又能堅持多久呢?
握一抹光影交錯的風月,抓一把沉淀濾過的空氣,拋向空中,所有的距離如深秋的落葉般墜落。
以陽光燦爛的名義詮釋距離的遠近,卻沒有一個合適的長度來打比方。有時,即使面對面,距離也會很遠。有時,即使隔了十萬八千里,距離也會很近。人生往往就是這樣,心靈的距離比現實生活中的距離更難把握。稍不留神,距離一下子扯遠了。而一個微笑便能搭起心與心之間的橋梁,使距離咫尺可及。
距離構造了世界,是遠是近,就看你怎么去面對。
距離,距離,距離……
有關距離的主題作文篇4
當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間,世界上就多了一份快樂。父母們精心呵護我們,為了讓我們茁壯成長;他們在我們成長的路上,付出了數不清的辛苦,留下了數不清的淚水??缮頌槭軔壅叩奈覀?,與授予我們生命的父母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片段一:
“你怎么回來這么晚?去哪了?”剛一進門的小明就被母親嚴厲的喝?。骸皩W校里有點事兒,回來的比較晚?!彼氯?,接著編,編圓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的放學時間,說實話,到底去哪了?”“你們煩不煩,去那是我的自由,不用你們管?!毙∶鳉鈶嵉幕卮鹁退らT進了臥室。隨后是父母們的激烈對話…...
片段二:
“媽,你翻我抽屜了吧?”剛進臥室的阿紅就疑惑的問?!安恍邪?”母親不以為然的回答?!澳阍趺催@樣,你怎么能不經過別人同意就翻人家的東西呢?太沒道德了吧!”阿紅生氣的質問?!靶⊥冕套?,我是你媽,我憑什么不能看你的東西,你還有理了!”母親也被氣急了?!拔乙彩且粋€有自尊的人啊,踐踏別人自尊的人是錯的,更何況這錯的人還是父母?!闭f完,阿紅就棄包而去……隨后是母親的深深沉思。
其實,這兩個片段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父母與子女缺少溝通。過河如果沒有溝通這座橋梁是不能到達彼岸的。溝通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橋梁之一,架起橋就可以過河,和家人減少摩擦很關鍵。孩子們處于青春期,家長們步入更年期。這樣就會擦出不愉快的火花,也可能導致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危機”爆發,這樣就讓孩子與父母的心隔得很遠很遠。
心的距離在變遠,而我們又如何理解父母呢?
有關距離的主題作文篇5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愛父母,而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去愛他們;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想家而是想念卻無法回到它的懷抱中?;蛟S也是因為這最遠的距離,讓我明白了如何愛,讓我如此想念這個家。
又是這樣的一個星期五,又是這樣的天空,又是這樣的心情,又是那么多的行李,又是——-這樣回家。拿著行李袋,手臂一顫一顫的,肩膀畸形的歪向一邊,慢慢地走向那我最希望他出現的校門口。走到校門口,我自然的垂下頭,一路無語,天知道,我是那么渴望在這種時候,他能給我一個驚喜,突然從我面前冒出來,接過我手中千斤般重的行李袋。然后笑嘻嘻地接我回家。雖然我知道這種可能性連0。001%都不能實現,但是我始終盼望著,祈求著哪一天他能想起今天該回家的我,來接我一程。這個企盼我不愿意將它扼殺,雖然我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但每次心中都想著無數次他來接我回家的情景。當然,我不會直接要求他或祈求他來接我回家。我渴望的是哪一天他能突然自己想起來,然后笑呵呵地來。
以前,我整天呆在家里,天天面對著他,似乎一切都有了慣性,有了天天見到他的慣性?,F在,我離開他了,獨自一人踏進了校門,一星期才回一次家,我才發現這僅僅四個車站的距離拉扯了我對他的無限思念。其實,誰知道我會如此渴望他能來接我回家呢?我記得在開學的那一天,他因為跟我冷戰而沒來送我,我的心就一直那么空著,總覺得少了什么。都后來,我才明白我少了他那一刻該給我的溫暖,我的愛。我一直都知道自己該長大了,這些應該沒什么好在乎的了,我不應該再像小孩子一樣什么都依靠他了,但人有時候,偏偏就是這樣,心都不受自己控制了!特別是當我提著沉重的行李邁出校門看到別人父母眼中焦急的眼神時,我是那么地希望那站著的人就是他啊!
四個車站的距離原來會觸動我的心毛窩幻想著哪一天我的愿望能實現,填補我那個殘缺的心。
四個車站的距離原來是眼淚的催化劑,我是那么努力地將它變成廢制品,這樣就不用流淚了。
四個車站的距離原來產生了美,我是那么地想念,那么地渴望……
有關距離的主題作文篇6
模糊的界限,朦朧而美。
如果與一位陌生人交談,你會覺得他人不錯,因為你并不了解他。我喜歡這樣,似乎每個人都是美好的,美好的讓人覺得他們真的很好,便像吃了一大塊一大塊的棉花糖那么快樂、滿足。與他們一起分享這種似親密而又有距離的快樂,每個人都盡心維護著,小心翼翼的,建立一個美好的小家園一樣。
喜、怒、哀、樂就是距離的刻度。每一種情感都會顯示你與對方的距離。如果只剩下自己的時候,便會有泛濫的落落充斥整個腦子,也渲染了四周。似乎有很多人都感覺知己甚少,沒有懂自己的人,自己的一切只有發酵在心里,每次獨自品嘗,便有酸奶一樣的酸甜味兒,有時酸味也會刺激出朦朧的水汽,努力地眨眨眼睛,翻著眼皮,壓下這過于強烈的情緒??僧斦嬉c人說這些時,卻不知從何說起,說些什么,似乎不想讓別人太懂自己。每個人都有獨自的東西叫秘密,也是與別人的不同是距離。
我無力地對他說,你們跟本不懂,什么都不懂,一點也不會去懂。對我來說,你們的不懂是蠻橫,是無力的要求與斥責。無視我的變化,無視一切我所失去的悲傷與快樂,你們根本一點都不懂!我說,距離甚遠,唯美的畫面是一幀一幀腦海中落落的女孩。一幀一幀只記錄自己的青春,記錄自己的快樂與悲傷。
或許真的是我們太軟弱了,沒有經歷過想象中那么轟轟烈烈的成長艱辛,也無力反抗那些強制的法章,人們。只有默默的隱忍,自我安慰式地活著,被人叫做溫室里的豆芽菜。可悲的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事實的確如此。只能用距離甚遠為借口聲稱你們怎懂我們心中的悲傷??赡苡行┤擞行ξ覀冊跄苊靼资裁词潜瘋?,僅僅因為嬌氣受挫,或是因為心里莫名的情緒而自憐地呻吟著悲傷。的確,因為我們還會孩子氣的任性,被這個世界寵壞的嬌氣讓我們變得如此不堪,為了讓別人付出更多的關心與愛,自私地想嘗試這絲絲甜甜的感覺便夸大自己的感覺,夸張自己的情感。即使這樣也無人理會,似乎真的有了傷心的感覺,像喝著一杯甜水時不小心摔倒了,便放棄了。就像小四一樣開始在自己的世界里聽花開的聲音。
喃喃自語,碎碎念無人語,我們無人體會,僅僅距離甚遠。
有關距離的主題作文篇7
人與人之間有一種東西叫距離,距離會讓你獲得,距離也會讓你失去。
我們跨不過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只有那心與心的距離即使阻隔時空依舊能碰撞,碰撞出溫暖的火花,可感應,感應到相互的小世界。
拉近距離,讓世界變小。凡事有度,距離并不是越大越好??吹矫襟w上一些關于貧困地區孩子的報道,假期里與朋友們結伴去助學,親自在那個黑乎乎的廚房里坐了很久,感受了一次兩小時的山路,才明白報道里的僅僅文字,只有親自感受才明白個中的艱辛,而我不以為然的生活竟是那樣幸福。把我自己省下的零花錢送給那個與我同齡的孩子,心里想到更多的是將來有機會我會去那個山村助教,我會把我知道的世界告訴他們,把我所有的知識傳授給那個閉塞的山村,那時,世界一定會因而變小。
保持距離,堅守自我。保持必要的距離,個人才能有一份堅守,因了這份堅守才成就了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營造一種和諧的美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無完人,與人相處,我們經常需要學會換一個角度,調整一下距離去發現他人的美好。如果凡事都要求做那個最近的知情者,凡事都用最嚴苛的要求待人,會因太過清晰而失去友誼。就如面對一朵嬌艷的鮮花,太近就會發現那些美麗中的細微瑕疵,少了花香中的回味和流連
拉近距離,讓世界變暖。世界上并沒有永恒的距離,我們只有出于愛的愿望持續調整親密的距離,不但身體,心靈上才能獲一碗湯的距離”。地震、水災……所有重大的自然災害都會牽動很多人的心,一雙雙手,一個個肩膀,把那些堅硬而沒有溫度的石頭搬開冰冷而肆虐的洪水擋住。人類因為無私的愛而成其為人類,而高尚于其他的物種。在一場場救援中,太多人以前都互不相識,不過因為愛,陌生的距離被融化,世界在那一刻保持了有了湯距的溫暖。
保持距離,互相尊重。有人說愛人只要愛到八分,那是要給對方留兩份空間,同時也留兩份余地愛自己。如果一個人把全部的心思和愛都放在一個點,那份愛肯定會因為太滿而沉重,會讓人窒息到害怕稍有不慎就辜負了那份濃烈。需要一種距離,保持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人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考,自由地感受。就如那個厚厚的日記本,并沒有記錄什么見不得人的內容,不過未經同意的翻閱會被視為偷窺,會因為了少了尊重而失去信任。
對于兩顆自由的心,兩個獨立的人來說,拉近的距離是感情的催化劑,是溫暖的傳遞筒;保持的距離是小世界的守護,是尊重的體現。我們應該用一顆仁愛之心,誠信之心,互助之心,拉近的距離,讓世界充滿更多的陽光和溫暖。學會分享,傾聽,微笑面對,適度的距離,讓我們既能夠相互取暖,而又不至于彼此刺傷。
有關距離的主題作文篇8
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叫距離的東西。距離能夠讓你獲得,距離能夠讓你失去。
于是乎,想起人談論朋友之間的距離:某人與多年未見的朋友相遇,當年稱兄道弟,再見卻無話可說;某人又抱怨如何與朋友掏心相告,而對方卻以事相欺,多么令人憤怒傷心云云……朋友之間的距離,近了遠了,而不同的人也會所以得了失了。有的人無所謂距離,而有朋友終生相伴;有的人哪怕日日相依,仍難逃脫失去。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命運不同嗎?其繆也!依余之見,朋友之間,無關乎空間上近甚遠乎,而應在于彼此心與心達到“距離”。
有人對待朋友,無事不相告。其本心固然好,其實呢?過度信任意味著謊言就是背叛,哪怕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常言道:愛對方,就要給對方一點空間。愛人尚且如此,況于友人乎?于是,相互之間太過親近不見得是好的。同樣,相距太遠也不見得是壞的。猶記李杜之交,相見恨晚,分離多年后,亦有相惜之作。由此可見,朋友之間,時空的距離永遠不是決定因素。
那么,何為朋友之間的“距離”呢?答曰:心之間的距離近了,才是“距離”到了。
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便是要使友誼純凈,做到遠而不疏,近而不膩。莊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縱使若清水般的君子之交,也能化為甘露滋潤心田,在激流中相互鼓勵,在逆境中相互扶持,最后共享勝利之喜悅。我們向來唾棄這種朋友:沒事不搭理,來信寒暄幾句,問“哥們可借兄弟一些錢財?”或“能否幫小弟一個小忙?”小人之交難長久。憶往昔助明英宗復位“遠鄉團”四人,當初聯手稱兄道弟,最終窩里相斗,支離破碎;而李賢于謙之交,縱政見不合,猶且長存。當我們與朋友為友誼上好道德的保險,以君子之道相待,心間距離便拉近了很多。
即使空間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它仍能或多或少影響到心之間的距離。我們不能夠任友誼的花朵在時間的暴曬下消弱,也不可讓親近的波濤淹沒了它。但當遠時,如李白云: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當如一棵樹站在高處眺望遠方的友人,時不時托清風送去一片樹葉的祝福,雖相距遠甚,而似比鄰。一通電話,一封書信,也可讓友誼的花朵常開不謝;而親近時,給雙方一點空間,默默陪你快樂,陪你憂傷,給對方一塊得以乘涼的樹蔭,別讓他在自己熾熱的友誼下炎熱難耐。
不過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難保證朋友之間不會因思想的距離而分崩離析。這時,我們是否理應給予包容、理解、素心相待?遙想當年,當山濤屈附于司馬氏,嵇康作《與山巨源絕交書》與贈。他看似割斷了友誼的琴弦,不過實際呢?他解脫了他自己與朋友,使自己不必受官場騷擾,使朋友不必尷尬于相勸出仕。最后的友誼,恰如臨刑前的《廣陵散》,美妙而不復。我與你彼此不相遷就也不必勉強,素心相待。但你若墜入谷底,我便甘愿為你兜底,待你如素。
我們的友誼不能長存,但我愿兩人皆無遺憾,在這時,我們是因思想距離失去了友誼,不過得到的卻是永世不滅的回憶。這段回憶里,你我沒有距離。
朋友,是除親人外陪伴自己走完一生的人,我們能夠從他們那得到很多:有歡笑,有淚水,有協助,有支持。維系長久而難忘的友誼,需要我們把握好之間的距離。愿天下友誼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