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
“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翻兩番、小康社會、中國式的現代化,這些都是我們的新概念?!边@是1984年3月25日,鄧小平爺爺在會見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說的話。
小時候,我常常聽大人們說“小康生活”這個詞。那時候,我還不明白“小康生活”是什么意思。長大點兒后,我才知道“小康生活”就是比較殷實的一種生活狀態。因為小康社會,才有了小康生活。
爸爸和我說過,在他童年時的農村,與現在比差遠了。那時,幾乎沒有幾個孩子能上完小學,要不然中途輟學,要不然干脆不讀,留在家里務農;房子很破,不美觀且不牢固;路邊沒有路燈,一到晚上就看不清路。而現在,農村的孩子們都能上學了,一幢幢漂亮、堅固的房子也拔地而起,到處都有現代化科技,造福了農民,也造福了社會。
我聽完,既為農村的變化而感到欣喜,又堅定了實現“強國夢”的信心。要想改變周圍,就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在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里,我們青少年就是祖國的希望。作為祖國的花朵,我要多多學習可以為祖國作出貢獻的知識,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更上一層樓,長大后幫助祖國進一步建成小康社會,讓人人都過上自己向往的小康生活!
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從多方面發展。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總有我擅長的一面。而我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并向它進軍,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奔夢路上。人人都有中國夢,而我的中國夢,就是讓老百姓們過上好日子!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當讀到王維的這首詩,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此時此刻,他們一定在思念自己的家鄉吧!說到家鄉,我不得不贊一贊自己的家鄉——姜堰,這些年這里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現在這里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街上車水馬龍。說到姜堰,當然最有特色的就是牛肉面和賽龍舟了。
每天牛肉店外都擠滿了人,個個都像美食家來品嘗可口的牛肉面。廚師們都忙得滿頭大汗,他們有的小刀飛舞,就把一片片薄厚均勻的牛肉切出來放到鍋里炒,有的眨眼間就把一團面搓成一個圓滾滾的面團,并熟練地把面團切成一根根細細的面條撒到大鍋里煮。還有的把煮好的面條和一片片色澤鮮明的牛肉攪拌一下,一碗香氣撲鼻的牛肉面就做好了。這時你一定會迫不及待地想美餐一頓,嫩嫩的面條配上牛肉的鮮美,味道真是好極了!
每逢清明節,我們這兒的溱湖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來自祖國各地的很多游客都來觀看,湖面上熱鬧非凡,圍觀的人們異常興奮,搖旗吶喊,一條條龍舟打扮得花枝招展,排成了一條長龍,龍舟上掛著一條條五彩繽紛的彩帶,龍頭上還戴著一朵大紅花,龍舟上的人更是載歌載舞,場面非常壯觀。發令槍一響,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兒,飛快地揮舞著船槳,個個都不敢懈怠。一條條龍舟都爭先恐后地離開了起跑線,像離弦的箭一樣往終點線劃去。岸上的人們吶喊著:“加油!加油!”在一陣陣的吶喊聲中有一條華麗的龍舟首先沖過了終點線,人們立刻擁上來,抱著他們激動地離開了現場,好久人們還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之中。
怎么樣?我的家鄉有足夠的魅力吧!請和我相約在姜堰這方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熱情的姜堰人一定會熱烈歡迎你們的。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小村子,雖然它比不上城市的繁華、大氣,但這里有美麗的田園風光,有環繞村莊的綠水青山,還有那善良、可愛的父老鄉親。
在我的家鄉,大多數人居住在自己雙手蓋的木樓里,因為這是我們哈尼族的傳統,也是因為世居在山區老林取材方便的緣故。這里的人民純樸善良和勤勞,一代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一筆筆財富,編織著一道道美麗的村容村貌。節日里,在村東廣場,村里年輕的小伙姑娘,穿上美麗的盛裝,扭著優美的舞姿,唱著動聽的歌曲,慶祝節日和吸引著各地的來賓朋友。
春天,如果你仔細地聆聽和觀察,就會發覺蟲兒起床的哈欠聲,小草偷偷探出頭和你打招呼的模樣,有房前屋后的各種果樹爭先恐后綻放出的希望之花,有為大地萬物的復蘇而歡慶飛舞的燕兒們,有剛剛換上新裝在春風下搖擺的橡膠樹和農民伯伯為一年生計開始忙碌的身影,剎那間,仿佛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夏天,經過春日的一陣鬧騰后,萬物顯得不是那么的歡快。碩果累累,讓果樹變得有些沉重,炎熱的天氣和知了不停哼唱著催眠曲,讓萬物些許感到煩躁和不安。有幸的是,在夏天的傍晚,坐在陽臺乘涼時可以看到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發著亮光,給乘涼的人以賞燈會的感覺,給行走夜路的人,在途中增添一絲絲光亮。
秋天,家鄉換上了紅黃相間的衣裳,到處都是瓜香果甜,有芒果、荔枝、香蕉、菠蘿、木瓜等,還有村外山上的各種野果,更是數不勝數。不過,最讓我著迷的還要數荔枝和芒果,冰鎮后食用的感覺,簡直太美妙了!秋天里,帶上豐收的果實,邀上家人去野炊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冬天,萬物歇息,農民伯伯忙碌的腳步也停了下來,天氣慢慢變冷,村子的天氣似乎要比城市更冷些,那木板縫間吹進來的風,冷意尤其濃,早上和晚上,全家人在客廳中央圍坐在火塘旁,烤玉米,扯閑話也是一件趣事,更讓我愜意的是冬日里的自助火鍋,叫上左鄰右舍的親朋好友及兩小無猜的小伙伴,邊吃邊聊邊戲耍。
怎么樣,我的家鄉感覺是不是特別好,特別有吸引力。是的話,請到我的家鄉來。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4
2020年國慶節,我們全家徒步瀘定橋、翻越夾金山、穿過紅軍坪……踏尋著革命先輩的足跡,重溫了那段紅色記憶,感受著沿途村民同步奔小康的喜悅。
我們的第一站是瀘定縣。1935年5月29日,紅軍在這里強渡大渡河,22名勇士攀扶著懸空的鐵索,順利攻入對岸。如今,走在晃晃悠悠的吊橋上,看著橋下湍急的河水和兩岸的高山峻嶺,我有些害怕??上胂爰t軍戰士忍著饑餓、冒著槍林彈雨,戰勝了沒有木板的瀘定橋,我又有了勇氣,堅持走到了對岸。
如今的瀘定橋,既是游客向往的紅色景點,又是兩岸居民來往的要道。
橋兩頭的街道很熱鬧!有賣各種土特產的,出租紅軍服拍照的,還有《飛奪瀘定橋》電影展播……我和媽媽在一個藏族婆婆那里買了脆桃和烏梅。藏族婆婆樂呵呵地告訴我們:“以前大渡河是天險,兩岸的漢族和藏族交換物資,要么靠船,要么靠滑索,很不方便!現在的瀘定橋,不僅是連接兩岸的要道,還是景點。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賣出去不少土特產!靠做生意,我們村很多人都在縣城里買了房,還買了車。”我想,這應該就是小康了吧。
第二站我們去了寶興縣。在寶興河畔,有一座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館。館內展出了很多珍貴的紅軍手跡和遺存文物,再現了老一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藏胞送物資”的雕塑。那時長征紅軍糧食不足、衣服單薄,在翻越夾金山前,藏胞們紛紛送來玉米、洋蘿卜給紅軍做干糧,還送來紅辣椒供戰士們在翻越雪山時嚼食御寒,幫助紅軍戰勝了夾金天險。
出了紀念館,我們翻越夾金山,來到了紅軍坪。草甸、溪流、彩林、藍天、白云……這里的風景真美!游客們悠閑地在步道上散步,草甸上的小孩子們不分民族嬉笑玩鬧,藏族夫婦邊賣燒烤邊聊天……我想,這應該就是小康了,大家都很快樂。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雖然我還是個小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全面小康”的意思,但新時代的我們,應該不辜負先輩們的希望,好好學習,為祖國的明天努力奮斗!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5
聽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候很貧窮,家里連白面饅頭都吃不上,只有干澀無味的玉米餑餑,那還算好的。有時候只能去門前的小河里挑些野菜吃,那野菜又苦又澀,還有股子怪味啊。燒湯,那湯面上根本沒有油花兒,放多少菜都得精打細算。我有兩個叔叔一個姑姑,爸爸小時候上學連桌椅都沒有,還得自己帶泥去糊,到二叔上學時,家境稍稍好點了,但是二爺也只是有了幾個少的可憐的小玻璃球,姑姑則有了屬于她的廉價的布娃娃。三叔算是最好的了,但是也只是有個不大的小汽車模型。奶奶家的墻上到現在還有著用麥皮糊著的老式墻面,婆婆家的房子里全是蟲子,老家總是深一腳淺一腳的稀泥,很多時候,有令人望而卻步的感覺。
記得幾年前我跟過爸爸媽媽回過老家一次,腦海里滿是舊時的記憶,多是泥濘的道路和破舊的瓦房。一年前,爸爸媽媽又要把我帶回去過新年了,我當時是有些不情愿的,可是當我到了老家后卻不想走了,老家的'變化簡直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婆婆家蓋起了三層漂亮的小洋樓,屋內有壁掛式液晶電視,空調,露天陽臺....奶奶家舊時的泥濘路也被鋪成了寬敞的大馬路,夜晚的時候,路燈和普藍天空上璀璨閃爍的滿天繁星遙相呼應,真是美極了。現在奶奶和婆婆家,每天都可以做可口的魚和肉,菜肴豐盛又有營養,早餐也多精致美味,表弟小妹們個個吃的氣色紅潤,小胖臉蛋把眼睛都擠成一條縫了!
老家只是中國快速發展中的一個縮影,中國在慢慢變得富有繁華,仙林地區從荒野變成了人口還算密集的城區,中國的許多地方都從無人郊區發展成了了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地區,甚至從無人問津發展到世界聞名......
只要我們環保,努力,節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近在眼前。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6
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就連我們學校也發生了多讓人欣喜的變化。開學的這一天,我一來到教室,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張張嶄新的新書桌,但是更吸引我的眼球的,是那一個嶄新的投影儀和可拉動黑板。
這個新型互動黑版,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個巨型屏幕可以把圖片或者視頻放大好幾倍,老師的手再也不會因為觸碰粉筆而雪花飄揚、五彩繽紛的了。
今天我們剛好講到《珍珠鳥》這篇課文,大家都想見見真正的珍珠鳥,老師就打開自己的手機一搜,連接大屏幕后,一只珍珠鳥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了,屏幕上那只可愛的珍珠鳥正在展翅飛翔,那萱松的身子,鮮亮的羽毛清晰可見,這樣就讓我們的讀課文更加生情并茂。
這個巨大的屏幕還會出題讓我們和老師一起搶答,可以讓我們一起猜謎語,還會陪我們聊天呢!我們在課間活動的時候,還可以到屏幕前玩古詩連成語的游戲,讓我們的課堂更加妙趣橫生。
這時候我不禁想起我們以前教室里的黑板,他只是一塊普通的黑板,寫粉筆字的時候,討厭的粉筆灰總會偷偷地“飄”進同學或著老師的眼睛里面。擦黑板的值日生同學總是會垂頭喪氣,因為擦黑板的時候,不管是男是女都會“滿頭白發”,手上也都是五顏六色的,著實讓人不快。
當時也只有電教室里面有白板,而且時間一長便會模糊不清,就算是把燈關掉窗、簾拉上也還是有同學看不清楚,永遠只能霧里看花、水中望月。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鈴響了,我把回憶塞進了腦袋瓜里,直往家里面奔。家里只有奶奶一人,奶奶笑瞇瞇地問跑得氣喘吁吁的我:“怎么了?”“就是我們學?!蔽野咽虑榈膩睚埲ッ}說了一遍。“哎!現在的科技真是發達呀!哪像我們當年只有一面土墻啊!”當奶奶回憶著以往的故事時,我也從奶奶那動人的講述中體會到了社會發展時代的巨變。
奶奶的話使我久久回味,現在科技在發展,中國也在發展。全面小康已悄然而至,美好的未來正在撲面而來。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7
從小到大,我跟隨游學隊伍走過國內外很多城市,其中很多名校是必經“打卡地”,但對我觸動最大的卻是媽媽帶我去的“莊戶學院”。在這里,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鋪展,一個在這片充滿希望與機遇的土地上深耕夢想的選擇正在我心中扎根。
“莊戶學院”真是“?!比缙涿?,不在什么大城市,也不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而在媽媽工作的廣袤田園里。最初想來這里純屬是因為聽著名字有趣,而真正來到山東青島平度市仁兆鎮沙北頭村“莊戶學院”開始體驗之旅時,發現不僅十里八村的“土專家”和科研院所的大教授到田間地頭“開講”,而且“莊戶劇團”說唱講理論展演堪比我們學校的時政課堂。聽院長王桂欣爺爺說,這個“莊戶學院”從2016年建院以來,已經培訓了山東省各地學員1萬多人,沙北頭村經培訓的500多名新型職業農民持證上崗,帶動100多個貧困家庭實現脫貧。
“上課地點挺‘莊戶’,但授課方式、內容聽起來可真時尚?!蔽移炔患按啬蒙蟿趧庸ぞ?,跟著30多名農民同學來到“莊戶學院”創業實習基地,開始學習招牌課程——《盆景葡萄的栽培》。
走進“教室”,二層樓高的大棚一側是一排排兩米多高的大盆景葡萄,虬枝盤旋,不同顏色的葡萄掛滿枝頭;而在另一側,是上千盆的小盆景葡萄,綠葉掩映下,一串串葡萄顯得格外飽滿。
“經過嚴格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培育出的葡萄可以根據不同時節上市,既能觀賞也能品嘗。”盆景葡萄栽培老師竇澤英說,大棚除了雙膜覆蓋,還有加熱加濕儀器輔助。“這700多盆大盆景早就預訂出去了,售價從八百多元到幾千元不等,今年11月交貨,這次疫情的發生讓很多都市白領更加向往田園生活,我們這‘移動的葡萄園’更火爆了?!焙唵谓榻B后,竇老師繼續講授葡萄盆景的栽培技術和注意事項,穿梭在葡萄藤架和盆景中間,現場演示著各種操作細節。我和30多個同學圍攏在她周圍,用手機錄著視頻,生怕錯過任何知識點。
到了實戰環節,我拿著果鉗在濕熱的大棚里操練起來,一會兒全身就濕透了,可其他同學依然勁頭十足,“這種地要種出‘花’來了,以前露天種一季,現在大棚一年兩季,以前一畝收入也就1萬多塊錢,種植盆景葡萄一年能掙10多萬,日子總算有奔頭了。”我們同學邊學邊議論。“這個大棚這么高,苗木這么多,投入沒有風險么?”我想建模給同學們算一算?!拔覀冞@里是沙北頭村黨支部領辦的農業合作社,學員們可以租村集體建好的大棚,從種植到管理再到銷售享受一條龍服務,不愿租種也可以跟工人一樣在這里上班?!备]老師馬上來給我們答疑。
竇澤英正在講授葡萄盆景的栽培注意事項
看到我滿頭大汗,竇老師帶著我到一側休息,“竇老師,白色果盆里的小樹是什么?”我很好奇地問?!斑@是荔枝、火龍果盆景的試驗田,咱‘莊戶學院’不僅要引領技術,還要引領農業創新,敢嘗試才能成功,我們‘莊戶學院’就得有敢想敢為的開拓精神。”竇老師很驕傲地介紹。
“竇老師一定是個有故事的老師?!蔽覛J佩地說。交流中,我得知竇老師家是出了名的種姜世家,“莊戶學院”剛開辦時推廣科學種地新辦法,她和不少鄉親都很不服氣,經過競賽,現在的院長王桂欣靠新方法畝產高她幾千斤,品相還好,成本基本一致,她和鄉親們跟“莊戶學院”算是不打不相識,終于相信了在新時代想要種好地,必須改變祖傳的“種地經”。
這是一個改革創新的時代,鄉村到處涌動著求變與探索的活力。在這個“莊戶學院”里,我體會到了從沒有過的幸福感、獲得感,感受到了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決心和魄力,更感受到中國自下而上迸發出的希望與力量。
我要把“莊戶學院”學到的創新、堅韌、實踐精神帶到學習中去,像“莊戶學院”的老師、同學那樣在希望的田野上闖出“新天地”,開拓新思路,探究新方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8
我的家鄉在河南新鄉,新鄉南鄰黃河,北依太行。要說起我家鄉著名的景點,就要數輝縣市了。輝縣太行風光,野趣濃郁,景色秀麗,美麗極了!
雖然這些都是大的景區才有的景色,可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家門口的“品質公園”我認為里面的每一點都不輸于大景區的美。
一進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條休閑廣場,可以讓走累的人們坐在凳子上休息一下。再看見有許許多多的場地:乒乓球場地、跳繩場地、籃球場地、輪滑場地……為喜愛運動的熱門提供了體育場。還有后面的大花園。花園1區是一片萬紫千紅的郁金香園,人未靠近大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清香飄散過來?;▓@2區是音樂噴泉,音樂噴泉的形狀是圓形的,中間有一個小橋,下面是水,過了這個小橋就可以到中間的大圓廣場跳舞了。噴泉一會兒高,一會兒低,跟隨著音樂上下起伏。
這就是我給大家介紹的我們家附近的美景了,美不美啊?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9
中國的歷史悠久,曾有過輝煌,也有過凄涼,這些點點滴滴正如沙灘上的貝殼。當我走過時,我看見那些寶貴的財富心里有一絲微微的激動。當我打開另一顆貝殼里面盡一個夢想,我仔細的看―哦!原來是少年的中國夢。
沙灘上有一顆滄桑的貝殼,那是五十年的故事了。那時候的中國人也和現在人一樣有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中國富強,但那時候的中國太懦弱了,也太落后了。一個小小的日本都敢侵略中國,但中國人心里的夢想一直沒有變化,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戰勝了日本。
沙灘上有一顆閃亮的貝殼,那是中國的奧運會、世博會、嫦娥二號、人造衛星的故事,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一聲聲響徹云霄的歡呼。這些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中國的光芒已散發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中國夢還在繼續,我們的視線都關注著中國的發展,默默的獻出我們的力量,傾聽每一聲臨近中國的夢的足音,大聲喊出我們的中國夢。
國家主席說“實現全國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明主文明和諧社會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人人都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我也有一粒夢想的種子,它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甚至發了芽,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我知道我沒有天才般的智慧,沒有過人的人才,但我有一個為人民造福的心,我希望我能建造一件高級的飛機,只要有人侵略中國,我就可以去消滅他,我只希望中國局勢更強,國家更強。
還記得斷臂鋼琴王子嗎?他的命運是那么的殘酷!他10歲時被電擊,但他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他用腳趾彈琴,彈出了人間最美音樂,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努力,夢想就會實現。
我們應該怎樣實現夢想呢?首先我們要好好學習,從現在開始把學習放在第一位,上課好好聽講,認真完成老師的作業,當老師的好幫手,不讓老師、家長擔心,我還要好好學習數學和英語,讓這兩門學科也能考90分以上。夢想不是只掛在嘴邊說說的,是要靠我們的雙手,靠我們的實際行動。對于中國的夢想,我想那太遙遠了,不如從現在開始,做好身邊的事,完成學習任務,一步一步離中國的夢更近。
未來我可能是科學家、也可能是作家…,總之,我將會用夢想點亮成功的希望,讓成功開啟我美麗精彩的人生。中國夢!我的夢!少年夢!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10
人們常說,最美不過家鄉水。我的家鄉雖然沒有什么名勝古跡,也沒有大都市的繁華,但風景如畫,景色迷人。尤其是近幾年,家鄉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
在以前,我們家鄉的公路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狹窄,又窄又長的“羊腸小道”,坑洼不平,現在卻不同了,一條條寬闊的柏油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川流不息的汽車在公路上飛馳而過。一到晚上,一盞盞路燈亮如白晝,街道兩旁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樓房,取代了以前破爛不堪的小平房。形形色色的商店,一個個大型超市像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人間。商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真是應有盡有。店里的顧客接踵而至,絡繹不絕,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生活。
我們家鄉最近建了一個公園,里面可好玩兒了,里面有好多小學生在讀書,公園里有好多好多的好玩的,還有賣吃的。在以前的時候我們還不知道公園是什么,里面有好多百年老樹,有花有草。
早上,小樹林剛醒來,拜訪者已跨進他的木檻。在這小天地里,同學們或低吟小詩,或放聲背誦詩篇。黎明前的薄霧,從樹縫葉透過來,照在地上構成了一個個光環。公園里的動物很可愛,有大熊貓、小猴子、小白兔,美麗的花蝴蝶……等等等等,好多呢!像一個動物世界,這些動物很聽話,你讓它坐,它就坐。你讓它起它就起,但你要喂他吃的。
在公園里,忽然飛來一群鳥,那鳥真是多呀!美麗極了,你只要手上拿吃的,它就會在你頭上飛來飛去,真是可愛呀!
清晨的露珠還沒有干,草顯得非常綠,真不愧為“青青芳草香”“燦爛霞流光”呀!
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家鄉做客!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11
今日我推薦的地方為磁湖,它不及長城那么雄偉而壯觀,不及云霧繚繞的九宮山,不及千姿百態的黃山。但在我心中磁湖的美卻無與倫比。春天的磁湖異常美麗,陽光照耀著大地,湖面上波光粼粼,反射的光芒照在湖邊柳樹和櫻花樹的身上,柔軟的柳枝迎著風梳洗它的長發,擊起一圈一圈漣漪。粉紅的櫻花開滿枝頭,有的是花骨朵不愿離開母親溫暖的擁抱,有的開了兩片花辨膽小的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有的全開了勇敢的離開母親尋找自己應有的生活。清風佛過陣陣泥土夾雜著花朵的芳香迎面撲來,我使勁的嗅嗅生怕錯過每朵花兒的芳香。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雨滴離開了烏云媽媽,落到地上來,打在花兒的臉上,花兒在雨中歡樂地搖擺。雨滴落入鏡子一樣的湖面,敲醒了沉睡的魚兒,你瞧一條小魚躍出水面,翻了一個跟頭又一頭扎進水里。湖面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白紗苑如一位羞澀的少女。我慢步在這蒙蒙細雨中,忍不住伸出手去觸摸春雨,雨滴頑皮地跳入我的手心中,濕濕的,軟軟的,又輕又柔。清風,偷偷地佛過我的臉,留下一絲溫柔。陣陣花香縈繞在我身旁。我去過很多景點但唯獨家鄉的磁湖讓我如獲珍寶。
怎么樣,動心了吧?那么,請到我的家鄉黃石來,相信你一定會和我一樣迷戀這美麗的地方。
全面小康美麗家鄉作文征文篇12
荷葉、蓮蓬、金魚、桃子、元寶……看著眼前擺放著幾十個形態各異的榼子,那栩栩如生的圖案、深淺不一的紋路,讓我目不暇接。這就是我們青島市即墨區龍山街道王家葛村最負盛名、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葛村榼子”。
小時候我經常看到村里的叔叔伯伯們手里握著木錘和鑿子,叮叮當當地敲打著一塊木頭,不一會兒,幾道深深淺淺的紋路就出現在木頭上。爸爸告訴我,那是在雕刻榼子,一種用來加工制作花樣面餑餑的模具。每年的七夕節,媽媽和奶奶總會用很多刻有各式各樣圖案的榼子,來制作我喜歡的小面食。有小巧的花籃、胖胖的金魚、展翅的小鳥、圓圓的小鎖……花樣可真多,我們把它叫做“餑花”或者“巧果子”。餑花烤熟以后,媽媽會找來一根紅繩,把它們串成項鏈掛在我的脖子上,讓我邊玩邊吃,說吃了巧果子,孩子會心靈手巧。小時候,我每次興奮地戴著“巧果項鏈”一步三搖地在大街上晃悠,總能碰到幾個和我一樣的小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翻看這巧果子上的圖案,評比著誰的更漂亮,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
對于這種能制作出各種花樣面食的榼子,我始終懷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時常跑到鄰居王伯伯家里去看他制作榼子,摸摸這里,動動那里。爸爸見我實在好奇,便把“葛村榼子”的一些故事講給我聽。原來,我們“葛村榼子”有超過200年的歷史了,做一個榼子要經過選料、畫紙樣、彎鋸切割、電刨拋光、鑿框刻花等一系列工序,要用到圓鑿、彎鏟、平鏟、木質手錘等大小30余種雕刻工具,圖案采用浮雕與線刻相結合的方法刻成,既具有實用性,又富有裝飾性……聽著爸爸的講述,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原來我只看到了榼子的可愛和漂亮,沒看到它背后要下這么大的功夫?!霸蹅儭鸫鍢}子’在2012年就入選青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呢,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技藝,到現在傳的不光是手藝,還有歷史和文化了?!卑职謱ξ艺f。
在我們村,還有不少人從事榼子制作,2004年,王家葛村被青島市文化局命名為“雕刻之鄉”?!案鸫鍢}子”也成為膠東地區民間木雕技藝的典型代表,它所承載的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價值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艾F在,不少人來買榼子,不光是為了做面食,還為了收藏。我有一個客戶,凡是出了新花樣,他都要買一個,前前后后從我這里買了將近100個榼子了。”王伯伯自豪地說?!安止ぷ鲆粋€榼子要費那么多功夫,為什么一定要堅持呢?”我問他。伯伯的目光將整個作坊掃了一遍說:“這些都是老祖宗一輩輩傳下來的手藝,不能讓它在我們這一輩斷了,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是每一代榼子匠人的責任?!?/p>
聽了伯伯的話,我默默拿起一個榼子,觸摸著上面的紋路,欣賞著那栩栩如生的圖案,我深深意識到,一塊塊普通的木頭,在榼子匠人的手中被重新賦予了生命,但不論榼子的花樣如何改變,時代如何發展,這門傳承了200多年的老手藝,都已經成了王家葛村人的堅守。
我作為一名王家葛村人,從小吃著榼子做的面食長大,應當學習老一輩人對傳統技藝的熱愛和堅守,主動守護、傳承和發揚榼子制作技藝,讓它不僅成為一種面食制作工具,更成為祖國傳統工藝中一顆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