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作文
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作文(精選篇1)
一本書能夠成為經典名著,一定包含著高超的藝術造詣和透徹的人生道理,而《楊家將》一書表現的忠烈愛國的情懷也成了中小學生心心讀名著的理由之一。
《楊家將》一書主要講北宋大將楊繼業抗擊遼、西夏,率八子二女,為保衛國家而舍棄小家的愛國故事。楊家交的兒子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輝、四郎楊延明、五郎楊延德戰死沙場,連老令公和七郎延嗣、八郎楊延順也被奸賊潘仁美害死。老太君高齡掛師,孫子楊宗保、孫媳穆英率孟良、焦贊、岳勝三員大將克服重重困難最后打敗了遼、西夏二國,保衛了國家的安全。
讀了《楊家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楊家的精忠保國之情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即使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愛國的事例。
記得我曾在書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外國青年故意丟下一元錢,讓過路人隨意踩踏,而他不時地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使正義之士看著非常生氣,這時,有一位叔叔走上去不卑不亢地對那位外國青年說:“小伙子,您好,我是中國的'警察,請你撿起您腳邊的一塊錢。”那位外國年輕人傲慢地說:“警察先生,不就是一塊錢嗎?我不稀罕。”警察叔叔收起笑容嚴肅地說:“雖然這只是一塊錢,但是這一塊錢上刻有你們國家的主席,你愿意看著你們的國家任人踩踏嗎?”說得那位年輕人臉是紅一陣白一陣,不好意思地對警察說:“警察先生,對不起,我錯了,你真是一個了不起的警察。”我會告訴我的家人和朋友,中國人了不起,是中國人激起了我的愛國情懷。“
我想:一個民族的興旺和發達是靠大家共同努力維護著,炎黃子孫不論身在何處,都不能記憶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時時處處要維護祖國的尊嚴,更不能背叛自己的國家。身為中國人,要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作文(精選篇2)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對幸福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事實一再證明,個人奮斗只有與國家和民族利益相融合,才更加深沉。當個人奮斗的溪流匯集到國家命運的滔滔大江之中一個人的前途自會更為廣闊。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早在古時,文天祥就告訴我們: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前途是相依共存的。如果國家沒有著落,個人的利益就無從談起。公民組成國家,國家會保障個人利益。正如企業家馬化騰所說:“如果沒有改革的時代洪流,就不可能有騰訊激起的一點小浪花。”充分表現了個人事業與國家發展的緊密聯系,如果沒有國家的長遠發展,就不會有無數企業的蓬勃生機;反之,國家的利益也需要個人去維護。錢學森不顧艱難險阻,不顧美國的威逼利誘,一心回國,投入到祖國的建設當中。“一個杰出的航天農耕社會又能干出什么呢?”美國國務卿曾這樣問道。他答:“在我的祖國,我干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在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的時候,“美國人能造出來的東西,我們中國人也可以,我們不比美國人少個腦子。我發誓我要用我的學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我要讓中國擁有屬于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他便帶領著科研隊伍,從無到有,造出了兩彈一星。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完成國家的興起,民族的復蘇,需要每個人的不斷努力。只有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努力學習知識。培養創新精神,為國家的復興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國家才能發展,才能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國是千萬個家的集合,是無數個體的放大,當更多人把成功果實掛在祖國這顆大樹上,這棵大樹便會枝繁葉茂。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正因擁有大批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的愛國者、實干家,我們不斷刷新記錄、創造奇跡,取得了載人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告訴鐵路、航空母艦等諸多領域的重大突破。
歲月為證,國家和每一個人構成了不能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我愛自己的祖國,我為祖國要有所承擔。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與祖國的發展、民族的富強緊密結合在一起,一個人何愁不能獲得磅礴的精神力量?又何愁無法抵達更高的人生境界?
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作文(精選篇3)
當你聽到莊嚴激昂的國歌時,當你看到徐徐上升的國旗時,你的心中是否會涌動出一股熱血?是否包含著熾熱的愛國情?我想,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身為中國人,我們都應該懷揣一顆愛國之心,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為祖國發展貢獻自我的力量!
回首中國五千年的浩瀚歷史,孔子為改變天下無道而奔走列國十四年;諸葛亮為開創蜀國輝煌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燭之武為保一方百姓安危,而赴死前往敵國戰營……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將個人的命運與偉大祖國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為國家政治、文化、教育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為偉大的民族復興創造新的奇跡!
在新時代的發展下,愛國精神變得更具有內涵,愛國要有執著不懈的精神,我國的氫彈之父-——于敏,曾就讀于北京大學的工學院,之后卻轉入了理學院學習物理,從市事理論研究,1961年時僅34歲的于敏,面對祖國召喚,毅然投身到我國核武器的研制事業中,這一干就是20多年,過著隱姓埋名、四處奔波的生活,每次遇到難題,他都會帶領大家反復研究,謹慎選擇,不斷的攻克難關,正是憑著這種堅持不懈、執著的到底的精神,他在氫彈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為建設強大的國防,奠定我國大國地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試想若于敏身上缺乏這種執著不懈的精神,他又怎會在氫彈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中國又怎會多一道強而有力的防線?
愛國要有拼搏奮斗的精神,女排精神,淋漓盡致的展示了中國人身上頑強拼搏、奮斗不止的精神。1995年在中國女排最困難的時期,郎平毅然歸國,擔任女排主帥,不斷拼命練習,最終累倒在工作當中;2012年中國女排倫敦奧運會被日本隊淘汰,2013年同齡隊友陳招娣插撒手人寰,這一系列的悲痛觸動了郎平的內心深處的女排情結,她又一次走馬上任,僅僅一年半時間,郎平就帶領中國隊的事隔16年重返世錦賽決賽舞臺,奪得亞軍,并于2015年重奪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在奮斗的路上不斷攔擊困難與挫折,把拼搏精神如釘子般砸進了骨血。她們真正得為榮譽而戰,為國而戰!
愛國還要自信激昂的精神,曾被外國人揚言不可能建筑成功的港珠澳大橋在2018年10月24日貫通運營,這個歷時15年完成的龐大工程被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跡。”它見證著中華民族的自信,中華人民困難面前依舊自信昂揚的精神!
陶行知曾說過;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身為中國人,就應該擔當起民族前行的道路上實踐者與實干者的責任,而身為青年的我們,更應樹立遠大而無私的夢想,在不遠的將來實現自我的理想,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少年擔當,國之利器。厚青春年少的我們緊跟著時代步伐,用拳拳愛國之心,燃燃亮青春!
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作文(精選篇4)
祖國萬歲!在新中國成立的70周年以來,中國越來越發達,從20平方米的小土房變成了二十多層的高樓大廈,從凹凸不平的泥巴路,變成了又長又寬的公路……這些震驚世界的杰作,哪一個不是出自我國勤勞聰明的人們?
看看,在那一個個偉人不懈的努力后,成就了“母親”這般美麗容顏。從那偉大的領袖、科學家來說,沒有毛澤東、錢學森、周恩來、袁隆平、楊利偉……他們哪能有今天的光輝?
看看,那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后,從中要不是錢學森那濃濃的愛國情懷,不怕辛苦,不顧一切地奔回祖國,那顆原子彈也不會開出美麗的蘑菇云。那袁隆平不屈不撓地做實驗,幾次試驗田沒了,但他不放棄,緊緊地抓緊最后的幾縷希望,成功地種出了一種品質更好、更有豐收的水稻,讓大家過上了不愁吃的生活。當東方紅一號衛星順利上天,讓我們親愛的母親變成了第五個成功自主制造并成功發射的國家,在這背后,不知有多少人為此默默地奉獻著,為它傾注了所有心血。科學家們用自己那顆聰明的頭腦,加上辛勤的勞動為祖國添了不少光榮……
幾十年前,人們吃不飽、穿不暖、住不好,一家幾口,餓得挖草根、吃樹皮的事遍布在中國各地。再看看現在人的生活,住的是高樓大廈,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五花八門。中國人戰勝了窮苦,戰勝了敵人,越來越好。在第十一屆奧運會上,中國北京榮獲舉行奧運會的資格,中國女排齊心協力,共同奪得了奧運會女排的桂冠。那個時候,全中國都沸騰了,手舞足蹈:“祖國萬歲!”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相信我們的祖國將會越來越好!祖國萬歲!所有為國奉獻的人,萬歲!
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作文(精選篇5)
我不想學醫了,我要學航空、學造船,我要科學救國。面對日寇的侵略,黃旭華下定決心從事科學。他考入國立交通大學造船系,苦心研究,刻苦學習。畢業后,他開始制造核潛艇,而這一研究,就用盡了30年。他離開親人,一心只為報效祖國,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了屬于中國的核潛艇之路。遇到重重阻礙,他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即使用最土的辦法、費盡全部力氣,也要克服難關,為祖國的富強而努力。而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于1970年12月26日順利下水。
什么是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就是像黃旭華這樣千千萬萬個工作者的,為祖國寧可舍棄自身一切,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他們心中,過就是最大的家,是存在與每個人心中最寶貴的家。
南宋末年,金兵數次侵犯中原,宋軍節節敗退,國家已經陷入將要滅亡的危機。而就在這時,岳飛挺身而出,率軍抵抗。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前線浴血奮戰,復奪數座城池,才換來了國家的安全。而他,征戰幾十年卻從未能回過家,整日整夜提防金兵的入侵,為國家出謀劃策,傾力救國。這就是舍己報國的家國情懷,是代代相傳,傳于我們每個中國人的一種家國情懷。
1958年我國開始準備制造出自己的核武器,二機部副部長劉杰來找鄧稼先,問他是否愿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了。他跟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向她辭別。從此二十多年,鄧稼先這個名字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而他本人,卻勤奮工作,成功地帶領其他科研人員研究出了原子彈。但是最后他卻因為長期與核武器打交道染上重病去世。這也是舍小家為國家的家國情懷。
中國之所以能變得這樣強大,正是因為有一批能夠為祖國無私奉獻的人。他們有的舍去了家庭,有的放棄了在海外的功名成就,還有的耗盡了一生心血。他們不僅創造了強盛的中國,更將一份甘于奉獻的家國情懷傳承給了子孫后代,傳承給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