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
寫觀后感是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可以幫助人們鍛煉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什么才算好的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1
周六午時,我和媽媽觀看了一部教師推薦的電影。這是一部意大利電影,它的名字叫《美麗人生》。
《美麗人生》由導演羅伯托·貝尼尼自編自演,影片講述了主人公圭多和他的好朋友從鄉下來到城市,為了掙錢圭多努力地尋找工作。他的夢想是在自我家門口開一家小書店。之后圭多遇到了美麗的姑娘多拉,他倆結婚后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喬舒亞,一家三口過著幸福、安寧的日子,可是不幸也隨之而來,在喬舒亞五歲生日那天,德國士兵抓走了圭多和喬舒亞。多拉明白后悲痛無比,主動要求和丈夫兒子一齊去可怕的關押猶太人的納粹集中營。自從被關進恐怖的集中營之后,圭多為了不讓年僅五歲的兒子在他的童年里留下悲慘的影,他利用自我豐富的想象力哄騙兒子說這是一場精彩的游戲,僅有遵守游戲規則掙夠1000分,才能得到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的兒子對爸爸的話信以為真,因為他太喜歡坦克了!圭多用他敏睿的大腦保護著兒子,最終圭多讓兒子相信他們最終贏得了這場游戲。德國納粹逃跑了,圭多用生命換來了給兒子最棒的生日禮物——重新回到了媽媽的懷抱!
這是一部充滿歡樂和悲傷的電影。觀看的時候雖然臉上是笑的,可是心里卻是酸酸的。圭多對兒子深深地愛觸動著人們的心靈。圭多是一個憨厚、可愛、心地善良,并且十分聰明、樂觀向上的人。在集中營里,他始終對生活充滿了期望。他和兒子機智的用廣播說:“早安,我的公主。”來向妻子報平安。即便到最終他即將面臨死亡,依然沖兒子擠眼微笑,跨著大步離開了。他用他的愛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任何傷害;他用他的愛換來了兒子的美麗人生。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這是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這也是一部讓我終身難忘的電影。我期望世界和平,永遠不要再有戰爭,讓我們的一代又一代都擁有美麗的人生!
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2
夜晚,牢房里靜得很,烏鴉的叫聲和一閃一閃燈光使得這個地方十分陰森,恐怖。這時,一個德國士兵拿著一把槍對著一個叫圭多的猶太犯人,而圭多面對這個可怕的槍口卻絲毫不畏懼,邁著滑稽的步伐,和士兵一直朝陰暗的角落走去,直到響起槍聲……這是電影《美麗人生》的一個場景。
《美麗人生》講了一個叫圭多的人,他喜歡一個叫朵娜的女人,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和她喜歡的女人結了婚,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喬舒亞。不過,好景不長,二戰爆發,而圭多一家因為是猶太人所以被德國士兵抓走。最后,圭多為了保護喬舒亞,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讓朵娜和喬舒亞安全回家的故事。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的心靈被深深的震撼了。圭多他很窮,而且遭遇了許多的挫折,有些還讓他有生命危險。而我,有著十分好的生活條件,雖然也遭遇了許多挫折,但也不至于像圭多一樣嚴重,而且,圭多面對這些困難時,沒有低頭,沒有悲觀消沉,而是樂觀地面對,沒有依靠別人。我卻相反,一遇到困難就向家人依草附木,沒有自己面對,而且,自己條件比圭多好很多,還天天抱怨真苦真累……所以,我跟圭多比起來就是飛機上釣魚差的遠了。
看到圭多為了保護喬舒亞不懈努力時,我想起了我的父母。真的,圭多愛喬舒亞就如同父母愛我一樣,對我照顧的無微不至。而當看到圭多為了孩子付出許多時,我才知道,原來父母十分愛我,他們為我做了這么多,我卻覺得是理所當然的。而喬舒亞卻會報答圭多,當圭多不在時,他便幫圭多管理書店,而且在他認為,能有一塊面包和一輛玩具坦克就心滿意足了。我呢,卻天天抱怨不幸福,而父母給我買的書比他們書店還多,玩具比喬舒亞還好,我卻還是一點也不滿足。想到這,我十分慚愧。
過了很久,這部電影的畫面仍然回放在我的腦海里,謝謝你,圭多;謝謝你,朵娜;謝謝你,喬舒亞;謝謝你,《美麗人生》這部電影。謝謝你們讓我明白了許多,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部電影和這部電影帶來的反思。
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3
對于一部經典的老片是不需要花時間做什么宣傳的,你想看便來,無感便走。一個偌大的影廳里零零散散的幾個人,但是老片是無所謂的,它不需要票房來證明自己的優秀。它老了,一個老人對于世界往往只剩在太陽下微笑。
美麗人生歸于喜劇愛情片,一段多么令人向往的愛情。突然的.邂逅,此后她便是他的公主。帶她逃離世界,奔向幸福。他不是貴族,文人,優秀的人,他像一個小丑。但是他只是她的小丑,有一個有趣的靈魂來逗你開心。變著法兒與她邂逅,跟你“早安,公主”。他眼中沒有等級、金錢、榮譽,他們的幸福就是美麗人生、完美世界。
在一個戰爭年代,人生平平淡淡變成了奢望。猶太人遭到歧視,他和兒子被帶往納粹集中營。昨天有個人和我吵架,說“又不會為對方賣命”自私是人的天性,但愛讓她自愿跑向危險的列車。我去納粹集中營,一起嗎?盡管他們見不到,盡管她可以不必遭受這樣的痛苦,但是他知道他們的心還在一起,他們一起遭受著折磨,她在他身邊。有趣的人是幸運的,他比別人少做了體力活,他保護他們的兒子不受傷害。但是小丑有點累了,笑是他戴著的面具。但他要笑,因為他要保護兒子和他的公主。兒子要活在童話里,現實的污濁不該污染他純潔的內心。他做到了,他帶給了他坦克,她也最后活了下來。你們好好的生活了,我也走了。
慢慢人生無趣,因你,短短數載,成就我的美麗人生。
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4
這是一部與眾不一樣的帶有黑色幽默的影片,是一副讓因戰爭而手上的心靈痊愈的最佳良藥,這部電影有著溫暖的質感,清晰,達觀而又蓬勃向上。沒錯,這無疑就是那部知名度很高的《美麗人生》。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個猶太人,因此在那個看不見曙光的年代,他命運的悲慘程度是能夠想象的,跟所有命運多舛的猶太人一樣,他和摯愛的兒子一齊被關進了集中營。整部電影中父親一向告訴兒子他們只是在做游戲,只要到達積分便能夠贏得獎勵。他總是一副笑對人生的面孔,用愉快的語氣向兒子描述“游戲”的精彩,使他天真的的兒子信服,并聽話地跟隨父親進行著這場生死游戲。他用謊言編織著孩子快樂的童年,守衛孩子心理的那片凈土。到了最后,他也是毫不猶豫的為了兒子而犧牲了自己。
這個父親最深沉的愛莫過于對兒子心靈的守護。整個戰爭的杯具在父親的發奮下儼然成了兒子眼中一場需要積分的游戲,他的童年并沒有受當時的局勢所影響,沒有硝煙沒有血淚只有快樂的回憶。這是他父親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美麗人生》要詮釋的道理是:要微笑著應對突如其來的苦難,這是一種用心、永不放下的人生態度,也是讓人活得簡單快樂的最佳方案。是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每個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唯有做到“把臉龐上歲月與磨難的痕跡,視作上帝給我們的美麗的酒窩”,人生才會活得美麗。
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5
Guido打了個很大的賭——他明知這一切可能帶來的犧牲。但是他卻沒有放棄這僅存的一絲生的希望,在他的眼里,哪怕是一天的生命與快樂的延續,都會在來世續寫生命的光輝。
不可否認,他只是一個大時代中的小人物,無法代表整個人類世界對二戰的長久以來的心理陰影——但是,我看到了一顆滑稽外表下堅忍的.心,一顆寶石般晶瑩的心。
“早上好,我的公主”
Guido與Dora的邂逅是美妙的——羅曼蒂克式的故事,在浪漫而幽雅的意大利小城展開。“早上好,我的公主!”記得Guido這樣對Dora說,由此俘獲了美人的心——多年之后,在恐怖陰霾籠罩下的納粹集中營,這個富有浪漫詩意的意大利男人,用同樣的心靈的呼喊,讓Dora找到了生的希望。是愛的堅守,讓這段感情得以跨越生命。
Giosué的坦克
Guido不懂德語,但為了兒子Giosué心中的那一片明凈的天空,他把殘酷的集中營規則闡述成了一個簡單的游戲規則。1000分,和Giosué夢寐以求的坦克,長時間中一直鼓勵著他,猶如漫漫長夜中的一顆閃爍的星辰,抒寫著他未了的夢。Guido雖死在納粹的槍口下,但他的意志卻活著,陪伴著兒子走向生命的第一縷曙光——這是為父的堅忍,但他卻一直用微笑守護著這一切……
LifeisBeautiful
不錯的,生活是美麗的——生活在愛、勇氣與堅忍的守護下,有著寶石般的晶瑩與璀璨。我們同Dora與Giosué一樣,明白Guido為何而犧牲:因為堅守所以我們美麗。
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6
《美麗人生》是一部20幾年前的電影,講述二戰時期一個猶太家庭“平常”的悲慘故事,故事傳遞的價值觀,人生觀讓現在的人陷入沉重思考,這應該就是他重新上映的理由。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是當喜劇看完上半部,揪心得看完下半部,泛了幾次淚花,留下了碎片記憶。 那時候沒有談過戀愛,沒有當過父親,所以體會不到太多的情感。 第二次看完這部作品,我一整天都在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女主多拉放棄富貴的原生家庭,放棄了門當戶對的未婚夫,選擇了男主窮屌絲圭多,只為尋求快樂的生活,這就是字典里的“愛情”。在如今把愛無時無刻掛在嘴邊的時代,這種事幾乎是絕跡了,現在的人逐漸喪失追求愛的本能。
2,多拉得知丈夫和孩子被送往猶太人集中營,毅然叫停火車,選擇同行比死亡更可怕的魔鬼之路。這應該就是對家庭的“忠貞不渝”。雖然我本人覺得這個做法不可取,但是對這樣的女人肅然起敬,這樣的妻子(母親)可遇不可求。
3,圭多目睹了集中營的慘絕人寰,在白天重度勞動的情況下,依然每晚安撫兒子,編造美好的游戲謊言。兒子最終的幸存,完全在于父親不顧一切,堅定勇敢智慧的保護,這才是偉大的父愛。現在很多父母生個孩子,管吃管喝管讀書,把義務解讀成偉大,有點扣上高帽的感覺,這種父愛母愛只是人類原始的本能而已。
4,圭多得知德軍即將投降,將對集中營展開屠殺的情況下,藏好兒子,沖向女營尋找多拉。在到處都是德軍看守的女營,這無異于送死。智慧的圭多選擇這樣做,是對多拉當初選擇上火車的回應。導演沒有用轟轟烈烈的生離死別去拍攝,至始至終兩人都沒有相見,而是用圭多略顯狼狽和漫無目的的動作和三聲槍響升華了兩人的愛情。
5,男主圭多將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做到有趣又受人尊重,源于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自信。大膽追求多拉體現了對愛情的勇敢和向往。在可怕重壓的魔鬼環境下,克服恐懼竭盡所能保護妻兒,展現了雄性的堅韌,智慧和膽量。也許當我們把圭多的處境和現在的自己相比,自己的那點“南”簡直不值一提。
6,納粹對種族歧視的殘暴行徑,讓我們應當重視“人”這個物種,人在善惡兩個極端狀態的變化,很大程度在于環境和文化的影響。納粹對猶太人的歧視也許在開始的時候就像白人對黑人的歧視是一樣的,甚至就像個別發達城市居民嫌棄外來務工者一樣。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應當銘記于心。 有人說這是一部電影,刻畫了圭多這樣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人物。但電影的價值就是引發觀眾的思考,輸出價值觀,促進精神上的提升。所以圭多一家的故事,對現實中的人們有很大的正面思考價值。
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7
“就是那個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臉,他用他的雙肩托起我重生的地點,黑暗中淚水沾滿了雙眼,不要離開不要傷害……”
最后的最后,那個無言的畫面讓我深陷在震撼與悲傷當中,耳邊一遍又一遍地縈繞著韓紅那動人的歌聲。約叔華是幸運的,他幸運地擁有一個好父親,即使在那樣殘酷的環境下,自身難保的基度仍用他那螳臂擋車之力為兒子豎起了一道安全堅固的屏障,那如山般深沉的父愛編織了一個個美麗的夢將小叔華包圍,將納粹集中營的冷血無情,殘忍兇暴阻擋在外,保留著一個孩子最初的童心,對生活的希望,以及對未來的追求。我相信電影所展現出來的,被人類謳歌了幾千年的父愛仍觸動了萬千觀眾心底的那根弦。
女主角多拉雖話語不多,但“帶我離開。”“我要上車。”兩句話,寥寥數語,短短八字,卻總是那么地出乎意料與震撼人心!“帶我離開。”四字不僅僅是帶她離開那個境地,更是意味著她要放棄富貴、放棄權威、放棄燈光與鮮花,嫁給一個與她門不當,戶不對的貧窮小伙子基度。這句飽含深意的話就這樣被她輕易地說了出來。即使在門當戶對的觀念仍普遍存在的當今社會,因雙方家境懸殊,父母拒絕答應兒女婚事的仍大有人在。雖然人們常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我更相信愛情的力量能夠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共渡難關,建起一個幸福溫馨的小家,就像多拉和基度一樣。多拉毫不猶豫地說出:“我要上車。”這句話的.時那堅決的神情令人動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令人震撼。因為那里有她掛念的丈夫和兒子,是愛的力量給予她偏向虎山行的力量,吸引著她向他靠近。這種愛情并非電影才有,我現在仍清除地記得河南小伙子迎娶南寧患癌女友的故事,這大概是從電影里延伸出來的吧!
何謂“美麗人生”?我想,大概是愛與被愛吧!幸福,方能精彩,精彩才能造就美麗人生。
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8
活潑樂觀的意大利青年圭多是個猶太人,他來到小鎮阿雷佐遇見了心儀的姑娘多拉,經過幾番巧遇和努力,他終于與多拉結婚,并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約書亞。可是,好景不長,納粹在約書亞五歲的生日上抓走了圭多一家。為了不讓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試圖讓約書亞以為這只是一場游戲。“游戲”結束時,圭多慘死在納粹的槍下,而約書亞得到了“游戲”的最高獎賞。
片中,圭多的幽默與智慧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面對納粹,他告訴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并且樂觀地過好每一天。他從不唉聲嘆氣,從不絕望,他只有一個信念——幫助大家逃出集中營。
面對逆境,我們應該怎么做?有些人會像圭多一樣笑著迎接挑戰,始終相信“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些人則會手足無措,猶如大難臨頭,失去斗志。沒有哪個人一生走來是一帆風順的,那些功成名就的藝人、作家、運動員無一不經歷風雨。貝多芬失聰,卻成了舉世聞名的音樂家;張海迪殘疾,卻成為了一名偉大的作家……他們并不幸運,只是面對逆境時,他們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鑄就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
我們不妨按照圭多所說的,把逆境看作是一場游戲,扮演好屬于我們自己的那個角色。游戲是會結束的,風雨過后,我們會見到彩虹。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9
太多的佳片云集在奧斯卡。憑借這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美麗人生》,意大利知名喜劇演員羅伯特·貝尼尼兩次登上了奧斯卡的領獎臺。這個被稱為“當代卓別林”的小個子一人獨得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并由此成為第一位贏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外語片演員。這部電影成就了貝尼尼,也成就了成長中的我們。
影片的情節并不復雜,講述了一個無名的小人物與戰爭和命運的對抗。面對奧斯卡許多大主題、大制作的影片,并沒有競爭優勢。但該片卻劍走偏鋒,通過一個父親的視角審視與對抗戰爭。在幽默中深藏悲愴,在傷痛中迸發力量。仿佛一點光明,照亮了整個時代,使我們再次透過戰爭的陰霾,生出一點希望,去勇敢地相信未來。
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幽默感的基多只是一個普通的飯店侍者,但卻憑借著天賦的浪漫贏得佳人芳心,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庭和溫馨的生活。但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蔓延,fa西斯對猶太人實施殘酷的滅絕政策,他們一家人也沒能躲過這場災難。猶太血統的基多和兒子也被關進了集中營。而他的妻子雖然不是猶太人,卻為了不和心愛的人分離也義無反顧地追隨他們進入集中營。人生真正的磨練和考驗開始了。活著還是死去,真的成為了一個不得不選擇的問題。為了讓兒子幼小的心靈不受到野蠻戰爭的戕害,為了兒子能夠對人性與未來保有希望和信賴,基多憑借一個父親強大的心靈和胸懷,用善意的謊言為兒子營造了一個“童話”世界,在重重陰霾下為兒子守住了一份光明。這個虛擬的游戲,讓兒子在饑寒交迫又壓抑恐怖的集中營里延續著童年的快樂,并成功地度過這段本應艱難的時光,重新回到陽光下生活。然而,基多卻沒能走出“游戲”,他用全部的智慧與生命與戰爭對抗,為妻兒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我前后兩次看這部影片,中間隔了兩年的時間。在高中第二次與《美麗人生》邂逅,很大程度改變了我對世界、對生活、對心靈以及對情感的理解和體驗。以往我的關注點局限于影片所詮釋的愛情與親情,覺得愛與被愛都是一種能力。而如今,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影片所傳遞的生命之愛,她對戰爭、對人性的反思與叩問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當世界示我以黑暗,我該如何尋找光明?
看過影片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影片的主體部分都在揭示戰爭對生命的威脅和對人性的摧殘,可為什么還要冠以“美麗人生”的名字呢?這也許就是羅伯特·貝尼尼給出的回答,相信人性的溫暖,相信堅守的力量,相信光明,相信未來,相信風雨之后的彩虹,相信陰霾之后的陽光,用智慧與愛,守望幸福生活,創造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