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350字觀后感
有人感慨日子的乏味,有人苦嘆生活的無趣,可有人卻在乏味無趣中突破,突破單調,迎來精彩。
神秘的海洋,有無盡的未知。奔騰的怒濤,踏著海面滾滾而來,一艘迷失了航向的輪船被席卷著沒入無盡的海淵……魯賓遜漂流到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開始長達20_年只屬于一個人的單調生活,靠著對生活的熱愛,靠著對世界的好奇,他突破了這濃重的單調,突破了這20_年時光織就厚厚的“繭”。
因為對生活的熱愛,依靠著自己的毅力,他忍受著孤獨、艱辛、病痛和危險;因為對生活的熱愛,依靠著自己的智慧,他賦予了雙手新的生命。他讓“雙手”活了過來,他付出了無盡的汗水,建造了別樣的別墅,擁有了種植園、牧場……在這孤島中,他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多彩的家,給予了他無盡的希望。
世界需要探索,愛迪生對世界充滿困惑,發明了電燈;牛頓對一個小小的蘋果而探知,發現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對宇宙充滿了好奇,發現了光量子假說。魯賓遜對大海執著的向往,使他勇敢的踏上了對海洋的探索。雖然他流落荒島,但他的執著的好奇造就了創造的力量。
正是因為好奇、冒險、探索,未知才會漸漸被打開。正是因為好奇,荒島的寶藏才會漸漸被挖掘。當然若生活只是為了活而活著,那便成了一種麻木。那這無窮的精神寶藏注定被雪藏,記憶只不過是一張白紙罷了。而生活本不過是單調的色彩罷了,因為好奇給他添上了濃重的一筆;魯賓遜對大自然懷著敬畏,卻勇敢的追逐,這是每一個人對生活應有的新奇。因為好奇繪出了山河,因為好奇每朵浪花都有不同的表情,因為好奇每粒沙子都擁有不同的世界,因為好奇每一片葉子捎來不同的音信。單調的荒島,無數的世界。荒島是活的,五彩繽紛的,每一種生命煥發都是有力量的,每一種無生命的存在也是有奧妙的。
孤島中即使永遠只有著一道身影,而魯賓遜卻仍舊很充實。他對生活的渴望,給予生活以色彩。生活是喜怒無常的海洋,好奇就是一個大磁盤,牽引你不斷探索。哪怕你遍體鱗,前路漫漫,卻依然自強不息,心中的執著給了你堅持的力量。即便狂風怒浪使它偶爾迷失不見,偶爾如殘燭沐風就滅,然而它卻可以給人生以方向,給生命以豪情。因為對未來懷有憧憬,才會創造出絢爛的生活。
不要對生活絕望,即使是永遠是單調的一色,那你也可以像上帝那般造一方“多彩”,耀璀璨光華。
魯濱遜漂流記350字觀后感篇2
自從我讀了《魯濱孫漂流記》后,我開始不禁深思起來。
故事中的魯濱孫由于大膽、聰明、機智、勇敢、堅強、愛冒險的品質讓他很快樂、自由高興的在一個荒蕪人煙的小島上高高興興的生活了長達二十八年的時間他還收了一個土著人為徒弟,會為他取名叫星期五。并教他識字、學習他的語言。魯濱孫像一個老師一樣教星期五,致使星期五走向了文明。由于他的大膽、勇敢的制裁那些壞人,并讓那些壞人在小島上居住,他脫離了長達二十多年之久的生活回到了美麗、是她夢寐以求的故鄉。安樂的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并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富翁,也成了小島上的主。魯濱孫這個人物讓我明白了做什么事要機智、永不放棄要運用所有的智慧,改變你的生活,改變你的人生,用你的智慧創造一個不平凡的人生要勇于冒險。為什么古往今來有那么多能人,人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敢于冒險。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得好事也沒有白吃的午飯。要勇于冒險,做一個愛探險的人,讓我們大膽探險,說不準,會有一個不一樣的遭遇,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輝煌。要相信自己,不要每天都畏手畏腳,前怕狼后怕虎,這樣做什么事都干不成。要敢于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干好、能干成。就放手去干,就算你失敗了我們也覺得你是好樣的,都會為你豎起大拇指。因為,你相信自己,敢于去做。我覺得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打出自己一片輝煌的天。
魯濱孫由于沒有聽他父親的話,非要出來冒險,假如,他聽了父親的話,他肯定會平凡,平平安安,高高興興的度過自己不起眼的一生。但是,他沒有聽他父親的話,在荒島上生活了長達二十多年之久。因為魯賓孫一生這么坎坷,所以才這么輝煌。
從這我感悟出,因該聽長輩的話,他們都是為了我們好,我們應該孝順老人,讓老人在晚年生活中享受天倫之樂。
但是,從魯賓孫輝煌的一生,我又感悟出他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聽老人的。老人如果對了,我們應該好好聽老人的話。如果他們錯了就不應該瞧不起他們,我們可以不聽,但也不要否認;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問題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對錯?應該教育老人,委婉地對他們說錯了,并把錯的地方指正給他們看。而不應該直接指認,上了他們的心。將心比心我們捫心自問他們都是為了我們,每天奔波勞累,朝起晚黑的為我們而辛苦。
讀了《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啊!
魯濱遜漂流記350字觀后感篇3
讀完《魯濱遜漂流記》這本精彩的小說后,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魯濱遜。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航海的夢想。流落孤島,他為了找到合適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個山巖下找到了一個棲身之所。魯濱遜在小山下搭了一個帳篷,而且盡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幾根木樁來掛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個臨時性圍墻,作防御工事。但只過了十幾天,突然發生塌方。魯濱遜不但把落下來的松土運出去,還裝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撐起來,免得再次出現塌方的災難。永不放棄,魯濱遜奠定了生活的基礎。
一次,魯濱遜無意中掉在墻角的谷殼,竟然長出綠色的莖干,不久,長出了幾十個穗頭,這真是老天的恩惠。從此,魯濱遜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數種子來試驗,以得到更多的糧食。最糟糕的一次試驗,大麥與稻穗的收成僅獲了半斗而已。但是,經過這次試驗,使魯濱遜成為了種田高手。知道什么時候下種,現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種兩次,收獲兩次。永不放棄,魯濱遜有了生活的口糧。造船回鄉,魯濱遜又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無數的心血。光砍樹就是數月。但由于事先沒有考慮周全,船離海邊太遠,他怎么也無法讓船下水。這下,數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滅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現,這個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魯濱遜是個偉大的人,堅毅的人,孤身一人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勤奮勞動,把小島經營得有條不紊。他在逆境中鍛煉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
這本書教會我們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只有實干才能讓我們擺脫困境,實干比信念更重要……我的人生也會隨著這本書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進,永不放棄。
魯濱遜漂流記350字觀后感篇4
魯濱遜,一個倔強而又聰明的人,他經歷了常人沒有經歷過的一切,嘗盡了人間所有的“苦”,也享受了非凡的財富。他的一生是奇妙的,坎坷的。
魯濱遜在20年前不聽父親的勸告,執意出航追尋自己心中所謂的夢想。不料,出海便遇上百年罕見的大海嘯,所有船員都不幸遇難,而他卻幸存下來,但被吹到了杳無人煙的孤島上,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他后悔了……
倔強,讓魯濱遜失去了30年左右的光陰,讓他的半生毀于一旦。而也我同樣是個倔強的孩子。雖然,我沒有魯濱遜那么慘痛的教訓,但倔強后的自責同樣如同一塊千斤巨石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那年,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但還從沒獨自去過新華書店。我像溫室里的花朵,又似鐵籠中的小鳥,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可隨著年齡地增長,對外面的世界越來越充滿著好奇,多希望能脫離大人的保護傘,去外面自由自在地飽飽眼福!我多次跟爸爸媽媽商量——讓我獨個兒到外面去闖一闖,但都無濟于事。爸爸媽媽總說外面的壞人多,擔心我出事情,雖然,我也有這樣的顧慮。終于有一天,我開始“鬧革命”了——不給我去,我偏要去。于是,我悄悄地和幾個小伙伴約好明天一起去新華書店買書,要知道,如果給爸媽知道,那是絕對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的。
第二天一早,趁爸媽不注意,我一溜煙跑出了家。和同學興高采烈地來到了我并不陌生的蕭山。我們坐在書店的一個角落,津津有味地遨游在故事的海洋里,不知不覺,已過了中午,我們正準備回家,迎面急沖沖趕過來的卻是阿姨,她上氣不接下氣地說:“總算找到你了,你讓我們找得好累呀!你不知道你爸媽有多擔心嗎?他們找遍了整個村子,問過了一個又一個同學,最后,是你同學的家長告訴我,我才找到你的……看著阿姨的臉頰上的汗水不斷地往下流,我心里真不是滋味,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便默默地跟著阿姨回到了家。一眼看到了爸爸媽媽一臉的擔心,一臉的疲憊……我再也不敢正眼看爸爸,低聲地喊了聲:“爸爸……”爸爸扭過頭,看了我一眼,又回過頭去了。我害怕了。我寧愿爸爸打我罵我,也不要這樣的沉默。我跑過去,偎依在爸爸的懷里,哭了,我無法用言語來彌補,解釋。爸爸輕輕地嘆了口氣 ,撫摸著我的頭……
倔強,讓魯濱遜失去光陰,倔強讓我背負自責后悔。人的一生也許一個倔強就會使道路曲折,到那時,留下的,只有后悔!
魯濱遜漂流記350字觀后感篇5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出自英國作家笛福之手,他因為這本有趣的探險書博得了“英國小說之父”的美譽。作者描繪了一個頭戴羊皮短帽、性格剛強,喜歡挑戰的魯濱遜,這使一向頑皮的我格外愛上了這本書,喜歡上了魯濱遜。
魯濱遜出生在一個上流社會家庭,性格倔強,父親為了讓魯濱遜接受好的'教育,一心一意讓魯濱遜學法律,可是魯濱遜卻想航海,他不聽父親好心勸告,任性地登上一艘輪船。由于天氣惡劣,海面時不時掀起巨浪,一陣陣狂風卷來,差點把船弄翻了,又遇上海盜,魯濱遜只好跑到荒島上,開始漫長的荒島生活。開始他什么也不會,后來,魯濱遜用火藥打了一些山羊和鳥兒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小島上有很多樹,魯濱遜伐了一些木頭來做房屋,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建好小木屋,又在木屋周圍打上了一圈削好的木棒,每日的食物也盡量節約著用,依靠自己的雙手和工具建起兩座像模像樣的“鄉間豪宅”,還從土著人手里救下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奴隸,因為那天剛好星期五,所以給奴隸取名“星期五”,讓他從吃人的魔鬼變成了信奉上帝的人,魯濱遜用30年時間,把荒島變成了適合人居住的綠島,最后回到歐洲,成為巨富。
讀了這本書,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魯濱遜僅帶著一些火藥,憑自己的雙手建造了綠島,而我們呢,從呱呱墜地到背著書包上學,父母、學校為我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我們心安理得地在這條平坦的大道上走過一年又一年,整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除了學習自己什么事也不會做,遇到難題就哭爹喊娘,碰到不順心的事就暴跳如雷。比起在劣境中頑強生存的魯濱遜真是慚愧啊!如果我是魯濱遜,那不早死在荒島上了嘛,哪還能把荒島變綠地呀!我們要向魯濱遜學習,學習他那刻苦奮斗、堅強不屈的精神。天不總是藍的,水不總是清的,草兒不總是綠的,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當我們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不能怨天尤人,也應該冷靜思考,積極對待,勇敢地面對一切,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善良和毅力開拓新的天地!
魯濱遜漂流記350字觀后感篇6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外面下著雨,我突然有了讀書的興致----書柜里不是還有一本《魯濱遜漂流記》嗎?聽同學們說它非常好看,不如我拿出來看。才翻開幾頁,我就上癮了,早上起早看,中午帶回家看,晚上睡前看,吃東西時看……只差沒把書頁翻爛了。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魯濱遜.克魯索,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本可以聽父親的,依靠家產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但是他卻一心想去外面闖蕩,當上了水手。由于貨船失事,孤身一人流落在荒島,陷入絕境的他,用人們難以想象的堅強意志,勇敢的向各種困難挑戰,依靠自己的智慧,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只。他不僅使自己活了下來,還救出了“星期五”,經過他的不懈努力,最終教化了“星期五”,還成了這個荒島的島主。經過28年的漫長等待,最終找準了時機,回到了自己那可愛可敬的祖國,回到了自己的家。
我很喜歡《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丹尼爾.笛福在書中寫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可怕一萬倍。”其實現實生活中真是這樣:如果你陷入危險之中,對未來充滿了失望,那你一定不會活下去,但是如果你對未來充滿希望,就一定會活下去。
這是一本好書,它教會我們學會生存,我們就不怕遇到危險。
魯濱遜漂流記350字觀后感篇7
暑假,我讀了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我深深地被這本書所吸引,它讓我體會到了魯濱遜那驚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內容講述了有個英國人名叫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業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由于難以想象的堅強,毅力和勇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只,并搭救野人“星期五”。正當魯濱遜準備救出一批淪為土人的西班牙船員時,被一群劫持,被人送上了荒島。魯濱遜又一次表現出超常的勇氣,他單槍匹馬地打敗,救出船員,奪回大船,結束了自己的荒島生活。一次,他乘船前往南美洲時,途中遇上大風,船翻了,同伴們都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生存下來。魯濱遜被大浪沖到海島邊。這是一個荒蕪人煙的海島。面臨著這惡劣的環境,又冷又餓的他不知怎樣生活下去。終于,魯濱遜憑著自己的毅力戰勝了一切。
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只有付出了,努力了,勞動了,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苦苦奮斗——讀《魯濱遜漂流記》后感暑假期中,我迫不及待地找來中文版的讀了起來。讀完之后,心中有許多感受。首先,我認為書名叫做《魯濱遜漂流記》似乎有些不太合適。魯濱遜地一生中最主要的經歷是他在荒島上度過地二十八年,這同漂流根本無關。而其在海上度過的日子里,大部分時間里都是進行著有目的的航行,即使偶爾遇上風暴,船偏離航線或他落入水中,他并沒有任其漂流,而是奮力將船駛回航線或自己努力像目的地游去。因此,我認為書名叫做《魯濱遜漂流記》與內容不符,有些名不符實,不妨改作《魯濱遜大冒險》,這樣才更能體現出他的冒險經歷。
看完這本書,使我深受感動。一個人身陷絕境,竟能這樣對生活充滿信心,勇敢地面對生活,創造生活,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使我認識到,人不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被困難嚇倒,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從容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和挑戰厄運。只有這樣,才能像魯賓遜那樣,永遠是一個勝利者。
魯濱遜漂流記350字觀后感篇8
讀了《魯賓遜漂流記》我學到了很多,魯賓遜的品質真的很讓人敬佩,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學習。
魯賓遜是一個英國人,家庭條件很好,衣食無憂,但是魯賓遜從小就十分喜歡冒險,對大海充滿了好奇心,一心只想去全世界環游一圈,去探求大海的神奇,根本不想過這種生活,但是好奇心始終知道他去航海,后來經一位朋友,他終于踏上了航海的第一步,幾次航海他也學到了很多關于航海的知識。
在一次航海時不幸遇到了狂風巨浪,他饒幸保住了性命,一個人流落在荒島上,島上一片荒涼,經常有野獸出沒,但是,他沒有就此自暴自棄,在這兒等死,而是頑強的生活下去,面對自然危害,他沒有害怕,還種植了糧食作物面臨死亡,他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生存在只有幾把斧頭和幾把槍火藥下,他積極奮起,并建造了自己的房屋,在島上生活幾年后,他搭救了一位勇士并給他取名星期五,他兩個人就此生活著,同甘苦,共患難,兩人在小島上過著艱苦的生活,但他們卻很逍遙自在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幫助了一位英國船長,幫助平息了下屬們的叛亂這位英國船長出于感謝幫助了魯賓遜離開孤島,最后成了千萬富翁的魯賓遜不惜發重金把原來的小島變成了人們夢寐以求的“幸福島”
雖說魯賓遜被流棄小島后,一個人孤苦伶仃,但是他卻不像我們想的那樣,自暴自棄,在這兒等死,他卻在積極求求生存在限有的工具下,他建造了房屋,種植了小麥水稻,養成了堅強遇求,不輕易放棄的習慣,無論遇到什么事總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他面對災害,不屈不饒,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頑強抗敵,聰明機智。
我覺無論是誰,尤其是我們必須要好好學習他,讓他成為我們的榜樣。
魯濱遜漂流記350字觀后感篇9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寬廣的海洋”……上千年來,書籍一直是人類的好朋友,它給我們知識,給我們勇氣,給我們啟迪……
這個寒假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讀完這本書,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戰勝了迎面而來的一切困難,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他,就是探險家、航海家——魯濱遜。
魯濱遜出生于一個英國家庭,他不滿足于平常的生活,告別父母與朋友,和水手們一起出海探險。不料,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附近觸礁,船身斷裂,水手們和船長全部掉入大海,只有魯濱遜是唯一一個幸存下來的人。他看到船上還有許多殘留下來的工具和食物,便用木頭做了一只木筏,把它們全都拖上岸,來維持暫時的生活。夜晚孤身的恐懼,讓他想起了父親的衷告,讓他覺得這是他不聽父親衷告的結果。
食物再多也終有吃完的那一天。一天,他決定在荒島上種一些糧食。他開始種植大麥和水稻,也不知道他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他努力的勞作,他還學會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獲獵物,并開始圈養山羊,讓它們繁殖,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他養了一只鸚鵡來打發寂寞,挖掘了一個山洞,且打造了些家具,擺設在山洞里。這使他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在一次打獵中,他看到一群野人在追著一個土人不放,土人被那群野人打得遍體鱗傷,他不顧自身安危與那群野人殊死拼搏,終于把土人從野人手里解救了出來。魯濱遜收養了土人,并為他取名,叫“星期五”。他教星期五說話,教他怎么做人。終于,在數年之后,他偶然間幸運的遇到了一艘英國船,從此結束了他長達二十八年的荒島生涯。
讀完這本書,我大有所感想。現在的小孩從來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每個人都像溫室里的花朵,一刮風就倒下了,受一點小小的挫折,也許就站不起來了。我們從來都沒有去靠自己的雙手勞動過,努力過,永遠都是向父母索取,父母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而我們卻只會所要,不靠用辛勤的汗水勞動。一次,我做一道數學題,我一會兒折紙,一會兒剪剪指甲,磨嘰了半天,一點進展也沒有,我便不耐煩了,出去玩了,扔下那道題在那。現在想想,可真是慚愧。
其實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心。只要每個人心中都有信念,那就一定能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