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寓言類材料作文范文
高三寓言類材料作文范文(精選篇1)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
馴虎人本來也像馴象人一樣成功,他讓小虎從小吃素,直到小虎長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會傷人。馴虎人的致命錯誤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讓老虎舔凈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終于將馴虎人吃了。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奴性·天性·人性
小象雖已變成大象,但習慣成自然,對于反抗與掙脫,它已有力無心。而老虎卻因為馴虎人的疏忽,找回了天性和野性。
這種情況其實很多見。正如魯迅在《燈下漫筆》中所說:“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么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后給與他略等于牛馬的價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代的失業者處于“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打工者處于“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而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老虎雖然吃了人,但它終于從一頭羊變成了一只老虎。人如果不能從一個奴隸或一匹牛馬或一臺機器變成一個很自尊、很天然、很自由、很快樂的人,那必然是懊惱的。孫天帥因為不給韓國女老板下跪,雖丟了工作,卻被鄭州大學破格錄取,開始了新的生活。而富士康的基層員工,為了高一點的工資,卻像“包身工”一樣透支著體力,有多人甚至跳樓自殺。
當然,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自由是對規律的把握。不能創業,打工未嘗不可,但一定要依據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特別是不能以犧牲人身自由和休息權為代價。
孫悟空沒有建功立業就想當齊天大圣、一品大員,雖然大鬧天宮,最終失敗,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來助唐僧西天取經才得以解放,卻又被套上了緊箍咒。等到他習慣于跟玉帝、觀音、佛祖有理有據地說話,完成了任務,才被賦予人身自由。他保持著嫉惡如仇的品格、斗爭到底的意志,受人制約時并無奴性,見到權威時毫無媚骨,表現出日益成熟的斗爭技巧,因而無愧于“斗戰勝佛”的名號。
其實,馴獸就是一種奴化。人類幾千年的實踐證明,大象早就可以馴化,河南的簡稱“豫”字的意思就是一個人拿著木棍驅使一頭大象;而馴老虎從來都是危險的、不徹底的。而中國人大多像大象,逆來順受,安居樂業,老實本分,輕易不想打官司或罷工。不過法律賦予的權利還是不會被漠視的。
讓我們拋棄奴性,保持天性,尊重人性。
高三寓言類材料作文范文(精選篇2)
屠夫殺一頭牛。這頭牛“好吃懶做”,身子圓滾滾的,耕田卻不用力,干一會兒就不動了,臥下來休息。
主人很憎惡,送到屠夫這里,要殺了賣肉。屠夫磨刀霍霍,將牛拴在一旁。牛似乎知道了自己的命運,看到屠夫提著刀過來,忽然對著屠夫跪倒,溫柔的、淚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滾出蠶豆大的淚珠,哞哞地叫著,凄厲的叫聲令人心碎。
屠夫一生宰牲無數,知道牛在臨死前會流眼淚,也沒怎么在意。奇怪的是,這頭牛始終臥倒在地,四只蹄子緊緊護住自己圓滾滾的肚子,用盡各種辦法,也沒有把它弄起來,屠夫只好就這樣宰殺了。剖開肚子才知道,原來它肚子里懷著自己的孩子,它臥倒在地護住肚子,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從此,屠夫扔下屠刀,再也不宰殺牲畜了 這一篇也不錯:在一個美麗的森林內的一棵樹上,住了一對老鼠母子。老鼠弟弟很熱心,常常幫助別的小動物,而老鼠媽媽非常勤奮,但它體弱多病。 有一天,老鼠弟弟出外覓食,看到了一只受傷的小鳥,虛弱地靠著一棵樹旁休息,老鼠弟弟想:「如果我不幫助她,她一定會死的,我還是帶她到我家養傷吧!
」然后,老鼠弟弟便走 到那只小鳥的旁邊,把樹葉疊成一輛小車,推著小鳥回家,小鳥姊姊醒來后,便衷心地謝謝他。 過了一個星期后老鼠弟弟到海邊散步,突然它聽到有動物叫救命,老鼠弟弟便急忙找出聲音的來源,原來有一只烏龜被魚網困著了。老鼠弟弟立即用尖銳的牙咬開了魚網,烏龜伯伯得救了,他立刻連聲道謝,再游到大海去了。 自從老鼠弟弟救了烏龜伯伯,在老鼠家養傷的小鳥已經康復并離去了。 一天晚上,老鼠媽媽突然十分辛苦,老鼠弟弟便立即找醫生,醫生說她患上了一種嚴重的病,不盡早醫治便有生命危險了!
老鼠弟弟問醫生怎麼辦,醫治便告訴他要取得山頂上的一種「七彩草」才能治好鼠媽媽的病。 老鼠弟弟立即出發,走過崎嶇的山路,到了一個湖邊,老鼠弟弟又不懂游泳,正感旁徨,突然,一只烏龜游過來,原來是烏龜伯伯!
老鼠弟弟立即爬在他的背上,游到湖的另一邊。后來,鼠弟弟又遇見小鳥姊姊,小鳥說:「騎在我背上吧!
我帶你上山頂。」說罷,便飛到山頂。鼠弟弟拿到「七彩草」后便回家了。終於救回老鼠媽媽的性命了。 這個故事教我們明白多幫助人,當你有困難時別人也會幫助你呢!
高三寓言類材料作文范文(精選篇3)
蘇軾在一次夜讀中忽然聽到一陣老鼠啃東西的聲音。他估計這聲音是從床下傳出來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勁地拍打了幾下,想借此把老鼠嚇跑。然而這種辦法收效并不大,僅僅安靜了一會,老鼠又不停地啃起東西來了。
夜里老鼠啃東西的聲音既令人心煩,又讓人惱怒,因此,蘇軾吩咐書童去捉老鼠。
書童端著燭臺往床下一照,發現咕唧咕唧的聲音是從一個被繩子系住了口的嚴實袋子里發出的,于是高興地說道:“哈哈,老鼠被關在袋子里面了,它還能往哪兒跑呢?”書童小心翼翼地解開系緊袋口的繩子,只讓袋口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試圖等老鼠剛一露頭就捉住它。可是書童等呀等呀,不僅沒有等到老鼠出來,而且連一點響聲也聽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為了弄個水落石出,書童打開袋口,端起蠟燭把袋子里面照了個通亮。他發現袋中一動不動地躺著一只死老鼠。書童驚訝地說道:“這真是怪事!剛才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東西的活老鼠,它怎么會突然間死去呢?如果這只老鼠剛才就是一只死老鼠,那么啃東西的聲音難道是鬼發出來的嗎?”
好奇心驅使書童進一步往下追究。他兩手抓著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幾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個結果。可是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沒有旁物。他只聽見老鼠落地“嘭”地一響,還沒來得及去撿那只死鼠,卻看到死鼠突然復活,一溜煙就逃走了。
蘇軾被老鼠的吵鬧折騰了半天,結果老鼠把他的書童弄了一個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說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這么狡猾!它無法咬破堅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聲招人來解開袋口;當你守候在袋口伺機去捉它的時候,它卻裝死蒙騙你放松警惕。一個小動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騙得過人,這實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寓言啟示:一只老鼠,其體能和智能遠不是人類的對手,但是這不等于說人類與一個弱小的對手相比,沒有自己的短處。書童因為只看到了人類具有思維能力的長處,而忽視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對手所捉弄。這一故事告訴我們,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不僅是一個人取得節節長進的關鍵,而且是排除各種困難、克敵制勝的法寶。
高三寓言類材料作文范文(精選篇4)
寓言是文學作品中的一種題材,是帶有勸諭或諷刺的故事。在暑假中,我看到了一則有關于光陰的寓言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一大早,太陽還沒有出來,一個漁 夫到了河邊,他感覺到有東西在他的腳下,后來找出來的是一小袋石頭。他撿起袋子,坐在岸邊等待日出。等待黎明,以便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沒有其他事可做,就 把石頭一塊一塊的丟進水里。慢慢的,太陽升起來了,這時除了手上的一塊石頭之外,其他的都丟光了,他藉由白天的光看到他手上拿的東西時,他的心跳幾乎要停 止了,那是一顆寶石!在黑暗中,他把整袋的寶石都丟光了!他充滿懊悔,咒罵自己,很傷心的失去理智。
人們時常在不知不覺中丟掉許多貴重的東西,時間就如同漁夫手上的寶石,一塊一塊的被浪費掉。有一句話是家喻戶曉的名言,也是古人常說的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告訴我們,即使你有再多的金錢也不能買回那渺小的一秒。時間,就像是水一樣,一旦流走了,就不會再回頭。由此可知,我們要珍惜光陰,不要浪 費光陰,即使是那一分一秒,也不要把光陰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因為光陰是無價之寶啊!
升上六年級之前,每次的暑假作業,我都是在最后幾天才趕完的,想必也有人跟我一樣吧!于是我開始害怕了,因為我不想在暑假最后幾天在那邊拼死拼活的趕作業,甚至還敖夜的寫功課,所以, 我盡量在暑假的頭幾天趕快完成,當然,我享受了一個快樂、美好的假期。也有人抱著一種心態,想說:“哎!我累了!明天再寫吧!”這種心態是不對的。清朝的 錢鶴漢說:“明日復一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今日事,今日畢。別浪費一天的光陰,把該做的做完,別把事情都推到明天,時間不等人的, 要好好把握。
不管是誰都要珍惜光陰,事情一定能做的更好、更完美。時間就是金錢,珍惜光陰的精神,我們要時時刻刻都記在心里。愛惜光陰,就是帶領我們往成功的大門,總而言之,我們要反省昨日,把握今日,計劃明日,讓明天會更好。
高三寓言類材料作文范文(精選篇5)
有一天,獅媽媽在睡覺的時候,一只小獅子獨自在森林里玩。玩著玩著,它的注意力就漸漸地被其它東西吸引,認為自己可以稍稍走遠一點,看看家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樣子。不知不覺中,它已經走得很遠,找不到回來的路了。
它很害怕,朝各個方向瘋狂地跑,一邊跑一邊呼喚著母親,但沒有聽到回答。
它跑累了,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時候,一只子女都被帶離身邊的綿羊聽到了哭叫聲,就收養了這只迷路的獅子。
綿羊非常喜歡自己收養的這只小獅子。沒過多久,小獅子就長得比綿羊大得多了。綿羊幾乎都有點害怕它了。而小獅子自己,卻看到狗就會跑,聽到狼嚎就會發抖。
綿羊和小獅子在一起生活非常快樂,直到有一天,一只雄偉的獅子出現了。它站在對面的小山上,在天空的襯托下,輪廓鮮明,高大偉岸。雄獅搖著茶色的尾巴,發出嚇人的吼聲。它的吼聲在山谷里回蕩,久久不去。
綿羊站在那兒,嚇得發抖,渾身癱軟。當小獅子聽到這個奇怪的聲音時,它像著了魔一般,一種以前從未有過的奇怪的感覺襲遍全身。它興奮不已,那頭獅子的吼聲喚醒了一直隱藏在它身體里的本性,喚醒了它以前從未經歷過的一種全新的力量。一種新的本性在它內心翻騰,它本能地用吼聲與那頭獅子的吼聲相和。
被喚醒本性的小獅子因內心里升起的這種新的力量而迷惑。在這樣迷惑、恐瞑和驚訝的混合作用下,它的身體顫抖著。它悲憫地看了綿羊一眼,一躍而起,向著山上的那頭獅子奔去。
迷失的獅子找回了自己。回到獅子群,它驚訝地發現:狗、狼以及其它以前讓它那么害怕的動物們看到它就嚇得四處逃避。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頭睡獅。這只是一個喚醒它的問題,一個以什么事情喚醒我們,激起我們的潛力、喚醒我們心中沉睡的力量的問題。正如那頭小獅子,它一旦發現自己是一頭獅子,就再也不會滿足于一只綿羊的生活了。我們也是一樣,當發現內心潛在的力量后,我們也不會滿足于平庸的生活,更不會甘于做任人魚肉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