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包粽子作文
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小編帶來有關端午節包粽子作文7篇,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端午節包粽子作文篇1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民歌唱的就是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端午節這天,媽媽買來粽葉,端出泡過的江米,洗好蜜棗,準備開始包粽子。我也想自己動手包粽子,便自告奮勇要幫媽媽包粽子。我拿起粽葉一卷,挖了一大勺江米倒在粽葉里,雙手一合,結果粽葉散開,里面的江米也散落一地。看來包粽子并不像我想的那樣簡單。
媽媽笑著說:“你要仔細觀察,多多練習,就能包成一個漂亮的粽子”。我又一次拿起粽葉,認真觀察媽媽如何包粽子。只見媽媽不慌不忙地拿起兩片粽葉,卷成圓錐形,往里面倒進少許江米,然后放入一顆甜絲絲的蜜棗,再倒入一些江米蓋住蜜棗,然后用粽葉包裹形成一個三角形,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緊緊扎住,一個飽滿、精致的粽子包好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又嘗試了幾次,終于包成一個“合格”的粽子。
媽媽問我端午節為什么要包粽子,我知道那是因為人民為了紀念古代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媽媽還說包粽子是流傳很久的民俗,我們要學會這門“技術”,更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知識,長大才能做像屈原那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哎呀,我的粽子煮好了,我可要好好品嘗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啊。
有關端午節包粽子作文篇2
前幾天,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看見外婆正在包粽子,哇塞~~~那可是我最愛吃的東西啊!我有點迫不及待想嘗嘗這美味,可是外公卻說沒有包粽子就不能吃,本來剛想指著媽媽也沒包,誰知道才一會的時間媽媽卻已經在包了,真是讓我失望啊!可憐的粽子,姐姐我沒能吃掉你,我對不住你呀!我想了又想:與其被攙死到不如被笑死。
于是,我逞強道:"不就是包粽子啊,誰不會。"接著,我拿起兩片棕葉,偷偷地斜著眼睛看著外婆怎么包,可是老鼠最終還是逃不過貓的手掌心。最后我還是被外公發現了。他婉轉地說:"你不是說包粽子誰不會包呀!現在包得怎么樣了啊!要不要外公教教你啊!""不用,我自己會處理好。"我堅決地說。于是我接著放了些糯米,香菇,和豬肉。準備包起來。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我捏好左邊時,右邊掉餡了;當我捏好右邊時,左邊掉餡了;當我捏好中間時,兩邊掉餡了。可憐的我呀!為什么只有兩只手,之前只顧著吃粽子,怎么會沒想到原來吃粽子的背后包粽子的人是多么艱辛啊!我感覺我做錯了,一直以來做的每件事,都不曾了解背后。
于是,我紅著臉對外婆說:"外婆可以教我怎么包粽子嗎?"沒想到外婆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原來包粽子也是有竅門的喔`````看了這篇文章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經歷!
有關端午節包粽子作文篇3
今天,外婆要包粽子。粽子可是我的最愛,可我沒有包過粽子,今天正是個學包粽子的好機會。
來到廚房,粽葉、大米、豬肉樣樣俱全,要知道這些可是包粽子的必備品。
只見外婆拿起2片粽葉,輕輕地扭了一圈,就形成了一個漏斗狀,往里面灑一半米,放上豬肉,再澆一層米在上面,就像給豬肉蓋了一床溫暖的被子,之后再把多出來的粽葉包住大米,最后用棕櫚葉把粽子纏住,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外婆這么輕松,感覺好簡單,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兩片粽葉,誰知七弄八弄也沒包出一個粽子來。外婆卻已經包了3、4個了。再看媽媽,手忙腳亂,包出來的粽子也不成樣子,要不就是弄破粽葉,要不就是米放太少,粽子小小的,外婆說這是“叫花子”粽,我和媽媽哈哈大笑起來。
外婆看著我正包不起來的粽子說方向扭錯了,我又換了一個方向,可漏斗的洞又太大。“看著簡單做著難!”我大叫。過了5、6分鐘,我還是一個粽子也沒包成功,米倒是灑了一地。外婆又耐心地示范了一遍給我看,可我就是不懂。最后媽媽提了一個好主意:“要不你用一張粽葉包吧!”我和外婆都贊同這個辦法。我拿起一片粽葉,試圖包了起來。終于我的“迷你版”粽子包好了。包完粽子,我的手上還有一股濃濃的香味。
失敗乃成功之母,下次我還要繼續努力包得更好!
有關端午節包粽子作文篇4
一片片綠油油的粽葉,一粒粒潔白如雪的糯米,還有一條條細長的粽繩,在同學們的一雙雙巧手下變成了一個個美味可口的粽子。
上午,我們跟著老師來到了一間專用的教室里,我們都用新奇目光看著桌上的材料,好像第一次見到它們似的。周老師先讓我們洗干凈小手,然后做了詳細的示范以后,有一些心急的同學已經開工了,但包粽子也不是件好做的事情,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K”形的粽子來。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還沒等我包好第二個粽子,別人都包好第三個了,為了不顯的落后,我急忙到老師面前拍個大特寫,但好景不長,剛拍完,我手上的粽子“變”成了“手鎦彈”,掉在地上一去不復反了。但我沒有放棄,立馬又包了個又肥又大的粽子出來,可是,“皮帶”一上身,糯米們都從一個小洞里出來透氣了。這回,我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再也沒有面對失敗的勇氣了,但我又想到《士兵突擊》中那句“不拋棄,也不放棄”后,我絕定,重新開始所有的工作,到了最后,我還是包了七個粽子,但這些粽子又扁又小,看上去就好像“天生營養不良”。
到了下午,老師把蒸好的粽子發了下去,聞起來香噴噴的,我忍不住吃了一個,真美味啊,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有關端午節包粽子作文篇5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家,我也體驗了端午節包粽子的傳統習俗。
我們先拿出一疊曬干的粽葉,量取足量的糯米,赤豆作為主要原材料。然后,我們先燒一大鍋開水,水開后把干粽葉放進去煮,大概過了樣子,粽葉的香味從鍋子里飄了出來,奶奶說有香味出來就可以了,她立刻把剛煮好的粽葉撈了起來。接著奶奶教我把盛斗里的糯米和赤豆攪拌均勻,接著,我們就要去小溪洗粽葉和糯米了。
我們去小溪洗好了粽葉和糯米,接著就開始包粽子。我先拿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向里一攏,做出了一個“碗”的造型,往里面填上洗好的糯米。再把這個“碗”的“碗沿”用一只手稍微攏進去一點,再用另一只手把其它多出來的粽葉給蓋在上面,捏緊,最后,用細繩子捆上幾圈,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可別小看包粽子這幾個動作,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可不容易。我包第一個粽子,到最后一步的時候,剛要捆起來,可是糯米一股腦兒地漏了出來,沒辦法,只好拆了重包。第二次包粽子的時候,剛要把多出的葉子蓋好,可是怎么也蓋不上,原來是糯米放太多了,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將多出來的糯米給挑掉,可是一不小心,捏著粽子的那只手放松了一點,糯米灑了一地。第三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終于,第一個包成功的粽子出現了,接著,熟能生巧,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喜歡包粽子,更喜歡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
有關端午節包粽子作文篇6
我還是孩子時候練過包粽子了,這么多年來,早些年是我婆包辦了每年的這個事兒,后來去世后又由我母親做,粽子一直是我最喜歡食物,每年我們家都要自制兩種口味的,甜味的芝麻粽子和咸味的蠟肉粽,配上咸鴨蛋,雄黃酒外搽,一些時令蔬菜,門口掛上一種叫“石菖蒲”生植物,家家水缸里放“石菖蒲根”就是我童年對端午的全部記憶了。
小時候,學著大人的樣子做“煤灰粽子”玩,做好了婆有口頭或一塊“花果糖”的獎勵,這樣就有了初步的“技術”了。但是這些只是游戲,沒有真正完整地做過一次粽子就度過了我的童年。
母親是粽子就更加受到全家歡迎了,肉粽子嘛有鹽有味,我們是只管吃不動手包,那真是舒服啊,后臺我成家后也沒有“機會”每年母親包好后送到我家里,也不去外面市場買,擔心參假及衛生問題。
再后來父母去了北方,我們就沒有依賴的了,開始試試自己動手,嘿嘿樣式嘛還是沿襲我們當地那種尖角粽子,做不來以前母親做的“大頭粽”,前天妻子買好了材料,她不會,只好我動手了,做出來的效果自然沒有商品那樣美觀,但是那種成就感就夠得意一陣的了,還專門給兒子留了點在極凍室里。
有關端午節包粽子作文篇7
在南方,每逢到了端午節,少不了包粽子、吃粽子。
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再幸福不過了,從小到大都是吃著香噴噴的米飯長大的。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部分人吃的還都是番薯絲,男同胞大多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所以他們的碗里都要加點白米飯。那時候,家里的老老少少多么盼望端午節的到來呀1因為端午節一到,孩子們就可以吃到用白花花的糯米做成的粽子了!在孩子的眼里,粽子似乎是最好吃的東西了。
端午節到來的前一天,小孩子就隨同大人去山上采摘新鮮的粽葉。這摘粽葉可是有點講究的,要摘綠油油的、寬寬的,沒有一點兒損壞才行。摘完帶回家之后就得拿來剪刀,干凈利落地把粽葉的“頭”全剪掉。接著再把粽葉浸在熱水里,十分鐘后,用手梢微搓洗一下,便可以一張一張地撈上來了。一切準備就緒后,就開始包粽子了。包粽子是有講究的,首先把粽葉卷成漏斗一樣,倒進一勺用堿水浸過的糯米,茌手掌中使勁地抖實,然后用余出來的粽葉一蓋一折,再用嫩竹絲綁緊,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第二個步驟,就可以把粽子放到鍋里煮了,但必須要有人守在灶旁掌握著火候。等到鍋里冒出帶著竹葉清新的氣味,粽子就煮得差不多了。打開鍋蓋,用手捏捏粽子的軟硬度,要是很有彈性的話,那粽子就可以拿出鍋了。因為粽子本身沒加配料,所以人們吃粽子的時候,往往會用白糖蘸著吃。吃粽子是人們過端午節最開心的事了。
現在可不比以前,粽子的花樣大大增多了,有牛肉粽子、香腸粽子,還有紅豆粽子……可有些人卻覺得這些粽子還不及以前的粽子。
現在的端午節,內容更加豐富了劃龍舟、舞龍燈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活動。
小朋友們成群結隊地上街去玩,穿新衣、玩彩球,好一片繁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