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
年三十的清晨,我與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jié)彩,十分熱鬧,家家戶戶貼著“倒福”、掛著燈籠。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游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么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與湯團,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fā)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了告訴你們,過春節(jié)時,家家戶戶的房子里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為甘蔗代表“節(jié)節(jié)高”;年夜飯中也總有一道菜是魚,因為“魚”與“余”是諧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當然,在春節(jié)里,千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說你不懂規(guī)矩的。
過春節(jié)讓我了解了春節(jié)時各種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也體會到了朋友們之間那種純潔無瑕的友情。雖然我的口袋里裝滿了的紅包,有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們想知道嗎?
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我要在歡樂的節(jié)日過后,在20__年的開始,向著新的目標前進,開創(chuàng)我的美好未來!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篇2
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慶祝春節(jié)的傳統(tǒng)。新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前一天是除夕。每當?shù)搅顺Γ壹覒魬舳荚谡勑︼L生地守歲。等待新一年的到來,到了12:00時,便開始慶祝春節(jié)——新年的到來。那個時候會聽到鞭炮聲,那是新年的第一聲喜悅之音。歡笑過后,大家都去睡覺了。我常常感到疑惑,為什么家里的燈在晚上要點一整晚,這不是浪費電嗎?大人們都說:“這是傳統(tǒng),習慣。”那為什么一定要點燈?真是浪費!現(xiàn)在不是講究節(jié)約嗎?
以前我非常喜歡過春節(jié),因為那時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賺壓歲錢。但伴隨著成長,我越來越覺得春節(jié)很乏味,經(jīng)常是那樣過的,越來越?jīng)]有趣味,甚至一年一度的春晚也越辦越差。
今年過春節(jié),似乎沒有預(yù)料中的高興,只想到一個詞——無聊!這春節(jié)生活近乎是越變越無聊了。走親訪友雖能體現(xiàn)和睦,也不過是放一下鞭炮迎接客人,然后說幾句客套話,一點顏色也沒有,那種皮笑肉不笑的面孔,那張說著重復(fù)恭維話語的嘴,甚至讓我感到反感,一點也不舒服。春節(jié)那天,你必須對任何一個人微笑,即使遇到不喜歡的人也要違背心愿的恭維,而大人們說:“這是禮節(jié)。”什么是禮節(jié)啊?我真想弄明白!
話說回來,唯一令人愉悅的只有那一絲絲碧綠,新的生命,新的空氣,新的開始。春,孕育著新的希望,唯一感悟春的,只有它告訴我們的希望。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現(xiàn)在的春節(jié),唯一令我高興的只有它帶來的絲絲縷縷的希望的氣息,雖然很少,但也能捕捉到。
春節(jié),不是應(yīng)該開開心心地過嗎?為什么春節(jié)令我越來越厭惡。它那希望之息,生命之氣也越來越少,近乎是被庸俗替代,不過還好,那些活躍的氣息尚且存在。
無聊的人,無聊地過著無聊的春節(jié),無聊得沒有新意,無聊得只有枯燥,無味,一遍又一遍重復(fù)的話。
什么時候能取消春節(jié)拜年的習俗?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春節(jié)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fù)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jié)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jié)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jié)前掃塵搞衛(wèi)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tǒng)習慣。
然后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jié)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jié)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lián)。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能夠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jié)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jié)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節(jié)日的熱烈氣氛不僅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后,春節(jié)才算真正結(jié)束了。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篇4
爺爺是北京人,而我和父親都出生在南方,所以我們家的春節(jié)是南北結(jié)合的風味。既要包餃子貼春聯(lián),又要炒川菜打麻將。
大年三十的一大早,我們?nèi)颐咳巳颂嶂粋€大袋子去逛集市。我被分配去買豬肉,父親去買蔬菜,母親去買餃子皮......
下午,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我包的第一個餃子形狀不太好,父親嘲笑我,說:“這哪里是餃子,分明是一個狗不理包子!”我不服,接著來!卻又將餃子包成了一個干扁豆。如此一次又一次,終于包出了漂亮的餃子。
晚上,全家人圍著一個桌子吃飯聊天,這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了。大人們忙著下餃子、炒菜,我們幾個孩子就房前屋后地轉(zhuǎn)圈圈玩游戲,新年在一片歡聲笑語、熱鬧溫馨中開始了。小孩子是最喜歡過春節(jié)的,有吃不完的糖果小吃,來串門的長輩們還會笑瞇瞇地給我遞上一個個紅包,春節(jié),很紅火!
也曾在旅游中過春節(jié),新奇的美景撞擊著我的眼球,很新鮮。卻總不如故鄉(xiāng)的春節(jié)有味兒!具體是什么味兒我說不出來,只是心中有一種感覺,渴望返鄉(xiāng)的感覺,那感覺驅(qū)使著我,懷念著故鄉(xiāng)的春節(jié)!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篇5
我們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不時發(fā)出陣陣的笑聲。我把一顆黑豆包進了餃子里,是用黑豆代替硬幣,如果誰吃了這顆包有黑豆的餃子,誰就會在20年順風順水發(fā)大財呢!我包完這個黑豆餃子,仔仔細細地看了看,心想待會兒一定要吃到這個發(fā)財餃子。
餃子包完了,開始下鍋,十幾分鐘后,熱騰騰的餃子被端上飯桌。大人們隨便夾著吃,而我可不是,我要找出那個黑豆餃子。我包的餃子可好找了,很難看,歪歪扭扭的。我只包了六個,很快我就找到了這六個丑餃子。我慢慢地品味著自己的勞動果實,第一個吃下去,沒有黑豆;第二個吃下去,也沒有黑豆;第三個咬一口,還是沒有黑豆;第四個,咦,有什么硬硬的硌了牙?我一陣狂喜,把餃子里的黑豆咬了出來,給大家展示,所有的人都說我今年一定有福氣,也許還可以發(fā)大財呢!
這一晚我都在興奮,我把壓歲錢壓在了枕頭下,那個妖怪“歲”一定不敢來,我甜甜地進入了夢鄉(xiāng)!我突然覺得以往并不怎么好吃的餃子,變得好吃了,我好想再吃一次餃子。
初五我們到了姥姥家,也是吃餃子。餃子已經(jīng)包好了,姥姥說有一個是用紅棗包的,誰吃到了,就是有福氣的人。我和弟弟、妹妹還有哥哥開始瘋搶餃子。平時并不引人注意的餃子,今天格外的受歡迎,暢銷極了。我吃了一個又一個,哎呀,打破記錄——12個,我有點兒撐了,不過,沒吃到福氣餃子,怎么能住口呢?繼續(xù)戰(zhàn)斗,吃到第十五個的時候,我終于又做了一次有福之人,福氣餃子又被我吃到了。我高興地尖叫著,卻聽到哥哥也喊著:“我吃到了,我吃到了!”果然哥哥也吃到了紅棗餃子。怎么回事,難道還有“真假”發(fā)財餃子嗎?“其實,我包了兩個。”姥姥笑著說。
真高興!我竟然連吃了兩次發(fā)財餃子!我想,我們家一定會發(fā)大財了!二零一二的金龍一定會來的!好福氣也一定會來的!哈哈哈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古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jié),中國人最為傳統(tǒng),最為隆重的節(jié)日。多少人不辭辛苦奔回家鄉(xiāng),就為那一頓年夜飯。“年夜飯”,是中國百姓對自己辛苦一年的犒賞,更是團圓的象征,是家人之間維系情感的紐帶。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家的年夜飯吧。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的煙囪上都升起了裊裊青煙,這時,廚房里肯定忙得熱火朝天,切菜的切菜,炒菜的炒菜。家里的孩子都在房間里看電視,吃零食。孩子們這么悠閑,大人們卻忙得不可開交。
廚房里,爸爸正在灶臺前做菜,爸爸那嫻熟的手法讓鍋里的食材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過不了多久,一道紅燒肉就出鍋了。再看灶臺旁洗碗池邊的媽媽,在那里認真地清洗每一片蔬菜的菜葉,每一塊蘑菇的縫隙,她一定是想讓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都能夠吃上安全衛(wèi)生的飯菜。再看到灶臺后邊的奶奶,正在那里添柴火,只看到奶奶被煙嗆得時不時咳幾聲,眼睛被煙熏得瞇成一條縫隙,頭上全是汗。看到這一幕時,我總會遞一條毛巾給奶奶。在客廳里的姑姑也是停不下來,在桌子上鋪好桌布,擺放好筷子、椅子。
過了許久,年夜飯終于準備好了。小孩子們在桌前,眼巴巴地看著桌上已上了而又不能馬上吃的飯菜,有時他們會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夾一根香腸塞進嘴里。
終于,人都到齊了,桌上滿是美味的菜肴,魚,肉,還有一個熱氣騰騰的火鍋“嘟嘟嘟”!爺爺一聲令下,大家便開吃了。桌下放著個大火爐,火爐旁還經(jīng)常會趴著一只小狗,小狗在桌下徘徊著,希望能吃點什么,我經(jīng)常手軟,總是夾點好吃的給它,讓它也體驗一下過年的味道。大家有說有笑,笑聲回蕩在這個溫暖的家里。
年夜飯后,大家便圍著電視看春晚。這是一年里最溫馨,最幸福的一天。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篇7
我的家鄉(xiāng)風俗很多,如清明節(jié)吃雞蛋,七月七吃小餅,八月十五吃月餅,元旦吃餃子,春節(jié)吃餃子、喝糖水……在這眾多的家鄉(xiāng)風俗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jié)。
“春節(jié)”,家鄉(xiāng)人又叫過年。在這一天還未來臨之前的十幾天里,家里的大人們就停下手中的活,開始準備過年用的年貨。大人們出去趕集,買雞、鴨、魚、肉,有的大人留在家里給孩子們做過年要穿的新衣服,老人們就準備過年用的吉祥品。這些吉祥品全部是用面食做的,如龍、鳳凰、八角饅頭、年糕等。再過幾天,這些活都做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忙活著收拾房間,做一次徹底性的大掃除,要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每次家里的玻璃窗總是歸我。這時候,我總是興致很高,我會使出我的巧妙方法,把玻璃擦得干干凈凈,明亮的玻璃照得我心里亮堂堂的。
最終迎來春節(jié)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戶門口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對聯(lián)。伴隨著“噼啪”的鞭炮聲,飯菜就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圍在一齊吃團圓飯,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文藝聯(lián)歡會。最高興的還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約三四點鐘時,外面的鞭炮聲就“震耳欲聾”了。大人們忙著下餃子、放鞭炮,我們小孩子從里到外換上了新衣服。吃飯時要先給老人們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給小孩子壓歲錢。早晨的餃子中包著錢、栗子、糖、棗之類的東西,每次我都拼命吃,期望能吃到糖和栗子,因為它象征著來年能甜甜美美的,能激勵我努力學習。
紅紅火火的春節(jié)一過,人們就要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我喜歡春節(jié),春節(jié)是晚霞,是歲末的最終一道風景;春節(jié)是朝霞,預(yù)示著紅紅火火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六年級春節(jié)作文篇8
寒假生活就好像火箭“嗖”的一下就過去了,愛玩的我還沒玩夠呢就要開學了。每次寒假我都特別開心,因為過大年呀!
整個寒假除了寫作業(yè),還和家里的大人們一起貼春聯(lián),幫著媽媽包了餃子,在婆婆家放了煙花爆竹,還和我的好朋友大旭一起玩了個夠。
大年初四那天,媽媽帶我去了婆婆家,說要尋找年味,媽媽問我知不知道什么叫年味。“吃餃子,吃大餐,要紅包!”媽媽笑了:“嗯,也不錯,年味其實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包水餃,吃著年夜飯,看看春節(jié)晚會,親朋好友間互相拜個年,聊聊絮絮……”
在婆婆家的那幾天就是大人們你來我往,吃吃喝喝,玩玩轉(zhuǎn)轉(zhuǎn),去農(nóng)家樂摘了草莓。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和大旭在景點套圈,打氣槍。
記得那天景點里人非常多,各種店賣吃的玩的,什么紀念品的。當時就看見一個廣場處圍著好多人,原來都是在玩套圈,有的有套娃娃的,有的有套塑料盆或凳子的,有的是套玩具槍的,還有一個大家誰都想不到的,居然還有套大白鵝的。我特別意外,第一次看到這種套圈可以套鵝,我和大旭躍躍欲試,都想著如果套到的話,那我們可就發(fā)了,可以吃老鵝煲了。
在我和大旭的請求下,媽媽給我倆20元買了十個圈。好不容易排到我們了,我和大旭迫不及待地擠進去。開始套鵝了,這個圍欄里有六只鵝,還都擠在一起。看準機會,我們就立刻把圈對準鵝那高昂的頭扔了過去,可是每次大白鵝們就嚇得脖子一縮,圈就套空,滾落在地上了,急得我直跺腳。大旭也是一副不套到鵝不罷休的樣子,正集中注意力對準了一只最小的鵝,就看到他胳膊一抬,手里的圈啪的一下砸了過去。“嘎嘎嘎嘎”……小鵝大鵝嚇得落荒而逃,又沒套中!就這樣我們一扔,那些白鵝就拍著翅膀,快速連蹦帶跳躲到了一邊。最后圈沒了,鵝也一只沒套到。
雖然沒套到鵝,可是哥哥后來給我們套到了玩具槍,我和大旭還打了氣槍,所以我和大旭特別高興。
期待下一個寒假,下一個春節(jié)!